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queen

(英國搖滾樂隊)

鎖定
皇后樂隊(Queen)是一個英國的搖滾樂樂隊,成立於1970年,成員包括主唱Freddie Mercury、吉他手Brian May、鼓手Roger Taylor、貝斯手John Deacon,對世界樂壇留下深遠影響。其在英國國內的地位尤其高。1991年,Freddie Mercury過世,1997年John Deacon退休。之後,現任團員(Brian May、Roger Taylor)就不常以"Queen"之名活動了。2004年,兩人和Paul Rodgers開始固定合作,以Queen + Paul Rodgers之名活動。

queen引子

無數搖滾樂迷懷念着六七十年代,那一個灼燒般的,帶着熾烈與灰燼氣息的瘋狂年代。二戰後的平靜是一個愈傷期,也意味着一大片迷茫的濃霧,所有人在壓抑中迷失方向,空氣中封存着躁動的危險因子,一切顯得那麼陳腐可憎,一切等待着被破壞,被覆滅,被重建。
一羣憤青們首先拖着他們骯髒破舊的牛仔褲,揹着一把隨時有可能被砸碎的吉他跳上街頭,狂笑着嘶吼着,揮舞着愚蠢而有力的拳頭消耗他們的青春。英國,這個由危險而冷峻的物質構成的孤島,這個大西洋中顯得陰鬱而溢滿火藥味的古老戰艦,成為這場躁動的舞台。披頭士的蘑菇頭引來少女們的陣陣尖叫——但這不是全部,The Who用吉他殘片引爆了全場的瘋狂,The Rolling Stones孜孜不倦地甩着蓬亂濃密的長髮在街頭的舞台上咆哮着,Sex Pistols壞笑着給專輯封面上英國女王的耳朵別上別針…… 一切在不安與死寂中開場,若干年後以決絕的姿態撲向覆滅。其間,英倫三島的肥沃土地上瘋狂滋長着各種植物——苔蘚還是向日葵,荊棘還是紫羅蘭,這都不重要。它們都以自身的存在繼續着那個時代的瘋狂,其中,有一朵花最為豔麗,盛開的也最為放肆。
它的名字叫Queen。
之所以花如此多的筆墨去渲染那個由嬉皮士運動,朋克運動等等交織的時代,是因為那一切都是Queen,這豔麗花朵的温牀。它吸收着那些帶着腥味與熱度的養料,卻綻放出有別於粗糙朋克們的華美與優雅。Queen,這是一支風格無法被界定的搖滾樂隊,它有着招牌式的華麗吉他Solo,卻不似一般金屬樂隊的繁冗嘈雜,而是在宏大與華麗中滲出一絲規整與雋永;它早期的作品泛着些許實驗味道,卻不似Pink Floyd般空蕩清冷,而是沾着人間煙火的暖意;它也曾有過自省與探討末日的歌詞,卻並非哥特樂隊般整日沉在悽絕(或是故作悽絕)的異世界裏。它屬於人間,紮根塵俗,卻透着超塵脱俗的芬芳。
主唱Freddie Mercury 主唱Freddie Mercury
 華美,就連四位成員的面容也一樣,有時你很難從他們秀麗的臉蛋上相信他們是實力派。主唱Freddie Mercury有着波斯血統,骨骼奇駿,狹長的眼梢泛着一絲陰柔;吉他手Brian May則是一位標準的英式美男——挺拔的鼻樑,分明的輪廓透着高貴的憂鬱;貝司手John Deacon的微笑永遠是個謎,柔和的面部線條在寂靜中熠熠生輝;鼓手Roger Taylor的美已經無法形容,芭比娃娃般無懈可擊的臉上,總是洋溢着熱情的笑容。

queen發展

追根溯源,Queen的誕生是建立在樂隊Smile的基礎上的。1968年,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Brian May帶着他自制的吉他Red Special與醫學院學生Roger Taylor,以及同學Tim Staffell成立了Smile。樂隊風格主要為硬朗的重金屬,Brian富有感染力的吉他solo在這個時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oger有力而具爆炸性的鼓點也初具端倪。而這時的Freddie Bulsara,後來的Queen靈魂主唱剛從伊令大學畢業,並在畢業後的服裝生意中認識了Roger Taylor,也因此成為Smile第一批聽眾 。不過,這個時期的Freddie輾轉於數只樂隊中,並未加入Smile,值得一提的是,那時的他與樂隊的每名成員都私交甚篤——生意夥伴Roger Taylor後來乾脆讓Freddie搬進了自己的公寓,Tim Staffell更是他多年的同學。或許正是這為日後Queen的默契奠定了基礎。
不久,Tim Staffell決定離開Smile,從另一支樂隊Sour Milk Sea解散風波中出走的Freddie在Tim走的同一天便加入了Smile。這一成員變動對於日後的Queen是有里程碑意義的。而後Freddie決定將樂隊名改為Queen。1971年2月,畢業於倫敦大學切爾西學院電子工程系的John Deacon正式加入Queen。樂隊宣告誕生。
吉他手Biran May 吉他手Biran May
 John Deacon花了些時間融入Queen這個團體,他的加入有些陰差陽錯的味道 。招貝斯手時,Freddie的一位朋友Chris也參與了競爭,Chris同樣技藝精湛,又與Freddie交情不錯,眼看天時地利人和的事情被Chris的發揮失常攪黃了。吉他手Brian May最終選擇了更為穩重嚴謹的John,Freddie本人自然有些失望。John這個“外人”的身份變得很微妙。不過很快,John以實力贏得了信任,他沉靜穩重的bass line給Queen無拘無束、天馬行空的曲風一條準繩,使得Queen的作品曲折多姿而又不顯凌亂。另外,這位理科高材生深諳理財之道,在成功炒掉兩個只關心如何壓榨樂隊利益的豬頭經紀人後,他開始打點起Queen的內外事務來。
説到理科高材生,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位成員,吉他手Brian May了,這個樂隊基石式的人物是Queen“高貴血統”的一大源頭。Brian後來成為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星體物理學博士,精密的理性思維卻毫不妨礙感性靈感的發揮,他的吉他solo不再只是歌曲的點綴——若把Queen比作一個人,Roger的鼓點與John的bass line是筋骨,Brian的吉他solo就是其間的血肉。
而主唱Freddie,則擔任了靈魂的角色。
説到這裏,該解釋一下為何之前稱他為Freddie Bulsara了。事實上,Freddie Mercury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藝名,Freddie原名Farrkoh Bulsara,少年時代得到了“Freddie”這個外號,17歲到英國時便以Freddie自居。再後來,Freddie創作歌曲《My Fairy King》時得到一句歌詞啓發,決定將姓改為Mercury(這也和Queen所屬廠牌Mercury一拍即合),故而有了後來為人熟知的Freddie Mercury這個名字。
在1973年推出的處女作《Queen I》中。可以明顯聽出Led Zeppelin對Queen曲風的影響(Led Zeppelin和Jimi Hendrix是Queen的偶像),曲風雖在華麗風格上初顯端倪,但Freddie高音段的叫喊有些模仿Led Zeppelin主唱Robert Plant的痕跡。不過,這張處女作總算是一個不錯的開始。
1974年,Queen推出第二張專輯《Queen II》,在這張專輯中,Queen邁出了非常可貴的一步,他們找到了屬於自己的風格,Freddie原本略顯單薄的嗓音處於瘋狂的蜕變中,它變得更為豐盛多姿,也更具有內在的爆發力。進步更明顯的是Queen整體富有奇幻歌劇色彩的編曲,其中吉他手Brian May的solo個人認為在這個時期已開始走向成熟。當然,這一時期的編曲製作有些花哨浮躁之感——像一個剛步入文壇的青年作家,拼命在行文中顯露辭藻一般。
貝司手John Deacon 貝司手John Deacon
 《Queen II》誕生出了Queen的第一首熱門單曲《Seven seas of rhye》,除此之外,有一首歌很值得一提,它並非熱門歌曲,卻為後來Queen的傳世經典《Bohemian Rhapsody》奠定了基礎,那便是《The march of the black queen》。用一個不恰當的比喻,《Bohemian Rhapsody》就像是《The march of the black queen的究級進化版。泛着超現實主義氣息的歌詞,集詭異、黑暗、精緻為一體的曲風,還有華麗又略顯俏皮的吉他solo與Bass line——或許最大區別的便是演繹了,《Bohemian Rhapsody》中間部分的歌劇色彩更濃,主唱Freddie的駕馭也更為精彩絕倫(甚至可以説,Freddie在《Bohemian Rhapsody》中的演唱蓋住了其同樣出色編曲的光芒。)。
緊接着,Queen推出了第三張專輯《Sheer Heart Attack》,這是Queen輝煌的真正開始。一個非常明顯的標誌便是Freddie聲線上的破繭成蝶,無論是輕靈婉轉的《Killer Queen》《Mis Fire》,還是金屬風格強烈的《Stone cold crazzy》,他都駕馭的遊刃有餘。真正到達爐火純青地步的,還有編曲製作。此時的Queen已經在磨練中懂得取捨,不在過於氾濫的疊加花哨的段子,而是明瞭在美輪美奐中尋求一種和諧與整體感。在熱門單曲《Killer Queen》中,Freddie光潔頑皮的聲音巧妙地穿梭於Brian May靈動輕快的吉他solo中,配以詼諧的和聲,使得這首歌在悦耳的同時充滿了黑色幽默。《Killer Queen》從一定程度上已經達到了Queen的巔峯水準,它的大熱似乎也預示着一個華麗王朝的到來。

queen巔峯

1975年,憑藉巔峯之作《A Night At The Opera》皇袍加身。這張專輯不但是所有Queen迷頂禮膜拜的傳世經典,也是搖滾史上一座光彩奪目的里程碑(若是初次接觸Queen的朋友,不妨從這張專輯聽起,因為它從任何一個角度都代表Queen的最高水準 。)
在這張專輯中,抒情小曲、金屬力作、歌劇斷章在整體上錯落有致,張弛有度,真正呈現了一個多彩的皇后。專輯以風格頗具諷刺與火藥味的《Death On Two Legs》開始,幾經情感起伏與動靜轉換,以一段英國國歌《God Save The Queen》的吉他華彩結束,歌曲間的契合可謂渾然天成。而單看每首歌曲,也都完美的無可挑剔。主場作品極少的鼓手Roger Taylor的《I’m In Love With My Car》 氣勢十足,Roger沙啞而富於顆粒感的嗓音將歌曲打造的極具荷爾蒙氣息,而後《 ’39》卻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帶着文藝氣質的吉他手Brian May抱起木吉他,輕輕吟唱起一個哀而不傷的故事,純木吉他的伴奏泛着鄉村氣息,這在Queen的作品中是非常少見的。
至於Freddie Mercury在此專輯中的表現 ,已無須多言了。該如何形容他的聲音呢?華麗?太過淺薄;性感?似乎過於輕佻。他時而淺吟低唱,時而高聲吶喊,聲音的每個細枝末節都開出詭異的花朵。Queen的魔力就在於此,他們能輕易製造一座宮殿,又可以用一個吉他撥絃讓它頃刻灰飛煙滅,此時你已被Freddie帶領到皎潔月光中,當你快要昏睡在那片温柔中時,一切又陷於荒涼,片刻前的呢喃已變成一連串痛苦的吶喊……
鼓手Roger Taylor 鼓手Roger Taylor
 完美力作自然萬眾矚目。《A Night At The Opera》剛上市預定量就達500萬張,其中熱門單曲《Bohemian Rhapsody》更是以風捲殘雲之勢橫掃各大排行榜,並佔據英國排行榜冠軍寶座達破紀錄的9周之久!甚至在十多年後的 1992 年,《 Bohemian Rhapsody 》還在美國單曲排行榜上獲得過數週的亞軍成績。專輯封面的著名鳥冠圖案由主唱Freddie親自設計,其中的巨蟹、室女、獅子分別代表樂隊成員的星座。這一圖案的變體也沿用在Queen後來的專輯《A Day At The Race》和《Greatest II》上。
然而,巔峯往往也是一種死刑的宣判,事情往往是這樣,就像拉斐爾的前無古人註定了古典細膩派畫風的後無來者。《A Night At The Opera》之後,無論Queen如何努力,都無法再逾越這個巔峯——它太完美了,以至於後來的一切都被稱為“複製品”。跳開來看,而後發行的《A Day At The Race》《News Of The World》以及《Jazz》都是精品之作,但在人們的心中,它們只能存在於《A Night At The Opera》的陰影下。
儘管如此,這三張專輯還是誕生了很多經典之作,其中《We Are The Champions》和《We Will Rock You》無疑是Queen傳唱度最高的作品(相信很多中國樂迷都是由它們認識Queen的),他們出現在無數的體育賽事、廣告中,也在大多數人眼中成為Queen的標誌。
 在此需要特別説明一下,在筆者寫此文之前,國內所有有關Queen的介紹都別有用心的説“富有同性戀色彩的樂隊”“放縱奢靡”等等。不錯,主唱Freddie確實是雙性戀,但擁有同性戀成員的樂隊不勝枚舉,例如The Police和U2(貝司手Aadam Clapton),同性戀歌手也不少,如Elton John,David Bowie,George Michael,唯獨輪到Queen,就因一個成員的身份給整支樂隊貼上“強烈同性戀色彩”的標籤,實在荒謬之極。的確,個別歌曲中確實含有一定的暗示色彩(如《God Old Fashioned Lover Boy》),但因為個別案例就想當然的認為Queen的音樂都是同性戀讚歌,着實欠妥。最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對《We Are The Champions》的理解,説什麼“具有諷刺意味的是,QUEEN那首關於同性戀的讚歌We Are The Champions卻成了弘揚體育精神和奧運冠軍的經典慶賀曲目”,Freddie當初的創作初衷便是組曲,即使有個人色彩,也是一種希望得到一視同仁的抗爭,何來讚歌之説?Freddie一生都希望不因自己的gay身份受歧視,而某些資料對他的歪曲甚至污衊,若他地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從另一個角度來説,Queen音樂內容極為豐富,其餘三位成員也都才華橫溢,那些一孔之見不僅是對Freddie的侮辱,更是對Queen這個團隊的不尊重。
 Queen早期作品以不使用合成器著稱,然而那些絢麗多姿的歌劇效果又是如何製作的呢?這就又要提一下那兩位理科高材生——吉他手Brian May和貝司手John Deacon了。這二人不僅在音樂上有着過人的才華,在機械製作方面更是一流。Brian那把幾十年如一日的紅黑色吉他Red Special是他和父親用朋友家裏的壁爐頂板親手製作而成的,Red Special音色特別,Brian操持的得心應手,它不僅成為Brian May的一個標誌,後來還專門成立了吉他廠牌。除此之外,他還製作了Treble Booster Pedal(高音升壓踏板,用於完善高音部音色)。電子工程系科班出身的John Deacon更厲害,他用一堆廢棄的晶體管拼裝的神奇功放Deacy Amp為Queen音樂藝術聲效立下了汗馬功勞。Treble Booster Pedal與Deacy Amp後經改良誕生了錄製套組Vox Brian May Special,後來也作為獨立產品發售。這個套組,加上Vox AC30(一種音響模擬效果器),以及搖滾三大件,便是Queen華美音效的全部傢什了。
在錄製方面,Brian May一般採取多個音軌疊加錄製的方法,他們對於錄製效果也非常精益求精 ,《 Bohemian Rhapsody 》的創作時間僅花去Freddie Mercury15分鐘,後期製作卻花去好幾個星期!在那個沒有先進錄製技術的時代,Queen以嚴謹的態度拒絕了快捷但缺乏真實感的合成器,以自己的發明與努力做出了永載史冊的音樂,這一點很值得當今很多花樣繁多,卻心浮氣躁的樂隊學習。

queen低潮

80年代是Queen音樂上的一道分水嶺。首先,Freddie剪短了之前的捲髮,蓄起了漆黑的鬍鬚,演唱會上的着裝也從之前酷似芭蕾舞服的緊身衣,換成了男士外套甚至背心。另外,鼓手Roger Taylor和貝司手JohnDeacon也都剪去長髮,一改以往陰柔氣質。唯一沒怎麼變的變是吉他手Brian May了,他的一頭“蘑菇雲”直到今天還是老樣子。
比形象上的轉變更大的是Queen的曲風。Queen之前一直討厭朋克,在歌曲《We Will Rock You》與《Sheer Heart Attack》中都有諷刺Sex Pistols的味道。然而,它們都沒抵擋住80年代流行舞曲風潮的襲擊。
總的説,這個時期Queen內部分為兩個陣營。Brian和Roger堅持金屬風格,John卻對pop、funk有着濃厚興趣,Freddie是站在John一邊的——他本來就是靈魂歌后Aretha Franklin的忠實歌迷,對Michael Jackson也頗為讚賞。在這種局面下,樂隊在80年代先後發行了《The Game》《Flash Gordon》《Hot Space》《The Works》《A Kind Of Magic》《Live Magic》《The Miracle》7張專輯。
這些專輯裹挾着濃厚的舞曲氣息,原本清晰的鼓點模糊了,歌曲旋律也越來越討巧上口。Freddie的嗓音大不如前,酒精與香煙(包括少量可卡因)將他原本清澈光潤的嗓子磨得有些沙啞,聲音中內在的張力也磨損不少。總之,它們的確不如Queen70年代的那些作品了。不過媒體對此的惡評如潮,其實也過於誇張,這幾張專輯無論如何也沒有評論中那麼一無是處,仔細看來,它們不但誕生了《Another One Bites The Dust》《Radio Ga Ga》《I Want To Break Free》等優秀作品,也產生了些新的東西——吉他手Brian May的數首作品倒是出奇的悦耳,不過很遺憾,這一點在一片惡評中被忽略了。
不過,有些批評也不無道理,至少對《Flash Gordon》説來,批評毫不過分。1980年,英國名導Mike Hodges找來Queen為科幻電影《Flash Gordon》製作配樂,Queen決定做個嘗試。非常遺憾的是,這次嘗試的成果是一張堪稱Queen最差作品的專輯,為了配合電影科幻娛樂還有些傻呵呵的風格,以不使用合成器著稱的Queen居然開始使用合成器,而且很顯然,他們倒騰出來了一堆完全不符合Queen水準的音樂,那種帶有劣質科幻大戰模擬音的空洞端子令人失望透頂。專輯銷量也遭遇前所未有的滑鐵盧
 《Flash Gordon》僅是Queen低潮期的開始,而後專輯銷量的下降,使得Queen在1982年決定臨時解散,Queen的各個成員業發展起自己的事業,Brian May和Freddie Mercury都發行了個人專輯,Roger Taylor也組建了樂隊The Cross並擔任主唱。這一時期,三位成員皆有不俗成績,但與Queen樂隊的輝煌相比,還是不值得一提。1985年的Live Aid成為一個契機,Queen重聚了。Live Aid中Freddie的風頭蓋過了所有人,Queen在那場經典義演中的表現,也成為其低迷80年代一個可貴的亮點。
縱觀Queen的80年代,可以體會到俗話“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貼切。儘管專輯成績欠佳,Queen的一系列演唱會卻大放異彩,他們用事實證明了,他們是為數不多的擁有無敵現場的樂隊之一。Queen70年代演唱會不多,值得一提的是1974年彩虹演唱會。詭異幽暗的燈光,精緻的服裝,尚且年輕的四人旺盛的活力都顯得這場演唱會無比唯美。而Queen80年代演唱會卻更為出彩。
Freddie此時的嗓音狀態已不如從前,演唱會上高音部全部做降調處理(鼓手Roger Taylor的高音倒是飆的肆無忌憚),但這絲毫未減損他的風采。Freddie Mercury,這個私下裏有些靦腆的男人彷彿在舞台上才能找回他另一個自己——瘋狂,妖嬈,富有表現力與無限的活力,可以一次次掀起全場狂潮——這些在Queen的幾場著名演唱會Live in Wembley,Live in Budapest都有體現。這一時期,他們在亞洲、南美也都進行了大規模巡演,比如Magic Tour,We Will Rock You等等。可以説,Queen八十年代的LOGO便是Freddie Mercury高舉話筒的樣子。
1987年,Freddie Mercury與西班牙著名女高音Montserrat Caballé在巴塞羅那的拉尼特音樂節上共同演繹了經典曲目《Barcelona》。這首歌由Freddie所做,完美的融合了搖滾的激昂與美聲的高貴唯美。這位張揚的搖滾主唱破天荒的穿上了藍色的禮服,與Caballé攜手演唱了它。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原本要將《Barcelona》定為該屆奧運會的主題曲,但由於Freddie在1991年便與世長辭,臨時取消了這一決定,這引起Queen歌迷的強烈不滿,Caballé本人也決定拒絕出席巴塞羅那奧運會的開幕式。然而,多年以後的無數次最佳奧運歌曲評選中,《Barcelona》都名列前茅——所有人已然將它視作那屆奧運會的主旋律。

queen消逝

然而此時的Freddie已經接到死刑的宣判,他患上了艾滋病,時日無多。
很多人用“迴光返照”形容Queen1991年發行的專輯《Innuendo》。Innuendo,諷刺。這張給人以皇后華麗王朝復興希望的專輯卻是一份遺書,它擁有《A Night At The Opera》的恢弘與華麗,也有着自身深沉黑暗的內核,同名歌《Innuendo》的迷幻感覺令人內心恍然——聽這首歌時你會忘記你置身的環境,溺進一種幻境中,Freddie以一個末世先知的身份吟唱着。而據稱是Freddie遺作的《I'm Going Slightly Mad》中卻透出令人心悸的訊息——他似乎已經超然脱世,整首歌浸透着一種詭異與癲狂,I'm Going Slightly Mad,漸入癲狂。
上帝要毀滅一人,必先令其瘋狂。
《Innuendo》口碑與銷量上的雙豐收沒有減緩死神逼近的步伐,1991年11月24日,Queen主唱Freddie Mercury因艾滋病引發的肺炎與世長辭,享年45歲。
Freddie的葬禮由英國樂壇教父Elton John主持,成千上萬的歌迷為Freddie送行,送葬的鮮花堆積如山。
當Elton John把一朵玫瑰輕輕放在Freddie的棺木上時,我們知道,一個時代結束了。
Queen,這支獨一無二的藝術金屬大師級樂隊,這支在全世界擁有無數歌迷的樂隊(在一定時期內上,在亞洲美洲的影響力已超過BEALTES),這支見證搖滾興衰,做出無數開創,給與我們無數驚喜的樂隊,它的歷史終結於1991年。
但請記住,Queen這朵豔麗花朵,永不凋零。

queen後序

1992年,由Queen其餘三位成員發起的“紀念Freddie Mercury演唱會”在倫敦温布利體育場舉行,重回温布利,那個1986年Freddie穿着經典黃色外套引吭高歌的地方。一切物是人非,斯人已逝,取而代之的是眾多圈中好友的鼎力演繹,其中不乏搖滾樂壇舉足輕重的地方。那種氣氛,悲鳴與激情交織的人羣的歡呼,是無法用任何文字描述的,歌迷們依舊高舉着寫有Freddie名字的旗幟大聲喊着他的名字,Brian哽咽地唱着《Too much love will kill you》,Robert Plant,這位led zeppelin樂隊主唱也到場了,led zeppelin是Freddie生前的偶像,而Robert Plant此時卻唱着Freddie的歌,以緬懷逝去的他…… (“紀念Freddie Mercury演唱會”吧內完整版視頻及曲目表在此,感謝吧友“夜晚早安”的上傳kz=373744252)
Freddie去世後,貝司手John Deacon退出Queen,決定金盆洗手,儘管後來也小試牛刀了幾回,但總體已經退出樂壇。吉他手Brian May自行單飛,鼓手Roger Taylor與樂隊The Cross繼續發展。
1996年,Queen最後一張專輯《Made In Heaven》依照Freddie遺願發行。專輯是Freddie在病牀上錄製完成的,浸透他最後的悲鳴。專輯一經上市,被搶購一空。
1998年,吉他手Brian May、鼓手Roger Taylor與貝司手John Deacon推出紀念Freddie的單曲《No One But You》。
進入新世紀,Brian May與Roger Taylor再度合作,與原Bad Company主唱Paul Rodgers一同以“Queen+Paul Rodgers”名義巡演,2008年推出新專輯《Cosmos Rock》。這張專輯是Brian May與Roger Taylor音樂生涯新的篇章,但已於我們熟知的那個Queen無關。

queen演唱會集萃

(提供+文字:我是金屬狂人+夜晚早安)
演唱會集萃
一、Live @ Rainbow 1974 彩虹劇場演唱會
這是一場早期的演唱會,是早期Queen演唱會的代表之作,曲目都是前三張專輯的,或許演唱的曲目除Killer Queen和Now I’m Here之外名氣都不大,但這些毫無商業氣息的音樂最能代表最最真實的Queen。
演出方面,也是和80後的演唱會大為不同,無論是服裝舞美燈管舞台,還是唱腔、曲目銜接、颱風都和後期有着很大的不同。
Procession片頭
就是幾個人上場啦
Now I’m here
GVH1DVD裏收的那個,大鵬展翅那個
Ogre Battle
啊啊啊啊啊……
White Queen
這個太經典了!!!憂傷的眼神,吉他和鋼琴超華麗配合,隆重推薦!!
In the Lap of the Gods
聽Roger那驚天動地的假聲……
Killer Queen
無懈可擊的發揮,雖然很短
The March Of The Black Queen
這幾首都是連着的,只唱了搖滾段落
Bring Back That Leroy Brown
居然會有這麼偏的歌??注意!7分40多秒時Brian May掏出一個什麼寶貝出來~
Son And Daughter
這個沒嘛好説滴
Guitar Solo....
熟諳Queen演唱會的都應該閉眼都知道Brian要彈什麼Solo了……
Father To Son
也沒嘛好説滴
Drums Solo....
叮叮咣咣……
Keep Yourself Alive
只唱了一點兒
Liar
又是個大長篇,依然有John和Freddie搶麥,和Brian搶Solo的難得鏡頭。
Son And Daughter
一口唱了一大堆最後又唱回來了~
Stone Cold Crazy
這種有點激流味道的重金屬在Queen的歌曲中挺個別的,現場資料更是僅限早期演唱會,所以,彌足珍貴!
In the Lap of the Gods... Revisited
這歌真適合當結尾……
Jailhouse Rock
翻唱曲目,好像叫這名是吧,演唱會老唱~
再然後就是鞠躬下場了!注意!Roger興奮地把鼓都給T翻了……
二、Live @ Hammersmith 1979
三、Live @ Montreal 1981
四、Queen On Fire Live At The Bowl 1982
1982年密爾頓凱恩斯碗形體育場演出,同時也是Hot Space Tour歐洲站的最後一場,Queen再一次給予觀眾一個完美的謝幕。
五、Live Aid 1985
六、Live In Budapest 1986
這是Queen最後一次巡演的布達佩斯站,和大家熟悉的温布利演唱會是同一輪巡演,以宣傳a kind of magic為目的。
這場演唱會Freddie嗓音狀態奇佳,其餘三人也玩的很high,樂隊配合天衣無縫,是一場經典的演唱會。演唱會最後的皇冠加冕畫面成了永恆且不可複製的經典。
這也是Freddie最後幾次演出之一,此後Freddie身體狀況每況愈下,開完這場巡演之後,僅在稍後的巴塞羅那以個人身份和卡巴耶合唱了三首歌,此後再未登台,幾年後因病去世。因此這場巡演成了Queen這個集體最後的演唱會,彌足珍貴。
Queen的開場一如往常的火爆,幾首勁歌連續上演,《In the Lap of the Gods... Revisited》這首老歌引起了全場大合唱。掀起了演唱會的第一個高潮。
演唱會仍在繼續,當時的新歌《A Kind Of Magic》前奏電子音效一奏響,全場則報以熱烈掌聲。之後是一段關於Freddie的採訪和生活片段,記錄了他在布達佩斯的點點滴滴。演唱會後邊也有其他成員各自的生活片段。
之後Freddie還不忘和歌迷互動,那種默契只能在Queen的演唱會中找到。
當Under Pressure的前奏貝司響起,歌迷再次沸騰。沒有David的合唱,獨唱版本的Under Pressure可謂別具一格。
從蕩氣迴腸的《Who Wants To Live Forever》,到流行榜單的佼佼者《I Want To Break Free》,Queen告訴歌迷,我們並不老。
此後則是Brain May的個人秀,他的標誌性Solo再次響起,期間畫面切換至Brain May的生活片段。
Solo之後順其自然到了勁爆的《Now I'm Here》,超長的表演讓歌迷過足了癮。
撇掉電聲,迴歸自然——不插電的Queen更讓人體會到什麼是感動。一場全場大合唱《Love Of My Life》將成為永恆的經典。
之後的《Tavaszi Szél Vizet Áraszt》是專為布達佩斯歌迷演唱的當地民歌。看得出Freddie唱的相當賣力,沒有辜負了歌迷拍紅的手掌。
我在想,假如當年Queen巡演到了中國,那會唱什麼中國民歌呢?
《Is This The World We Created?》同樣是不插電經典。此後的《Tutti Frutti》則是翻唱經典老搖滾,天色已黑,Queen的激情卻越發燃燒。
John deacon的個人視頻裏,我們清楚的聽到了他説話的聲音,瞭解他的都知道,聽他説話多麼的不容易。
這個版本的Bohemian Rhapsody是無數歌迷心中最經典的版本,狀態超好的Freddie將歌曲詮釋的極其到位,感人至深,演出過後掌聲雷動,Queen四人向觀眾深深的鞠躬……
演唱會進入,到了高潮。火爆的《Hammer To Fall》引爆了觀眾的激情。《Crazy Little Thing Called Love》中,Freddie按照慣例拿起了吉他。他曾説過“十年前,我只會用吉他彈三個和絃,十年之後,還是隻會那三個。”這已經足夠了。這首和錄音室比加長很多,後邊的即興演奏讓人大呼過癮。
Radio Ga Ga讓人們認識到了歌迷的威力,全場幾萬人同時做同一個動作,這樣的事情不僅僅發生在做廣播體操的時候,Radio Ga Ga照樣可以做到。
又到了演唱會的最後環節,也是最精彩的環節。雙W結尾的演唱會已經開了近十年,這次終於打破了老規矩,中間插播一首新歌《Friends Will Be Friends》。
自始至終都是全場大合唱,我相信你也跟着一起唱和了對嗎?
最後的《God Save The Queen》更是與眾不同,這次不僅僅是謝幕。黃袍加身,加冕寶冠,皇后真的成了皇后,身披皇袍頭頂皇冠的Freddie演繹了史上最經典的一刻,這一刻已定格為Queen歷史上最偉大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