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ITP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鎖定
ITP(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一種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綜合徵,

ITP簡介

也稱自身免疫性血小板減少,使血小板免疫性破壞,外周血中血小板減少的出血性疾病。臨牀主要表現為皮膚、粘膜、內臟出血,分急性及慢性倆種,急性多見於兒童,慢性多見於成人,以40歲以下女性常見。
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比較常見的出血性疾病。臨牀表現以皮膚的瘀點及瘀斑,粘膜及內臟出血為特徵。本病按發病原因明確與否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

ITP臨牀表現

本病以皮膚粘膜下及其他部位出血為主要表現。
1.急性型。起病急,出血嚴重。多見於兒童,發病前l-3周常有上呼吸道及其他病毒感染史。突發廣泛的皮膚粘膜血點或成片瘀斑。甚至皮下血腫。常伴有鼻衄、牙齦出血等。胃腸和泌尿道出血可見便血及尿血。偶見結膜下、視網膜出血。少數患者同時伴有內臟或顱內出血而出現嚴重的不良後果。
2.慢性型。起病緩,出血症狀輕。多見於成人,病程為6個月以上。一般僅見皮膚瘀點或瘀斑反覆發作性出現,或常見鼻衄、齒齦出血、結膜出血等其他出血傾向。女性患者可以月經過多子宮出血為主要表現。長期反覆大量出血而引起貧血者,可出現低熱、乏力、頭昏、失眠及脾腫大等。

ITP病因發病機制

本病確切的發病原因尚未完全闡明,可能是多種因素綜合形成,現分述如下:
1.免疫因素。血小板減少的直接原因是血小板破壞增加,即血小板存活時間顯著縮短,導致的原因是病人血漿中存在抗血小板抗體,這種抗體對同種和自身血小板均有破壞作用。
2.血管因素。臨牀上發現,有些病人的出血程度與血小板數量的減少不成比例,這可能是本病的出血與毛細血管功能障礙也有關係。例如脾切除後,雖然部分病例血小板數並未上升,但出血現象則可改善;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後,血小板數量不一定增加,但毛細血管脆性試驗轉為陰性,出血也可減輕。凡此皆足以説明毛細血管缺陷對本病出血的重妄意義。
3.脾臟因素。經研究發現脾臟可能是產生抗血小板抗體的重要部位之一。當脾臟產生大量抗血小板抗體時,正常血小板經過脾臟與抗血小板抗體結合而致敏,致敏的血小板極易被吞噬細胞所吞噬,因此患者周圍血中血小板計數明顯減少。
4.遺傳因素。據研究表明,患者及其直系健康的家屬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學缺陷,提示此病可能與遺傳有很大關係。
發病機制敍述如下:
一、血小板相關抗體 慢性ITP病人血清中存在抗血小板抗體。若將慢性ITP病人的血漿輸給正常人,可使正常人的血小板減少;如將正常人的血小板輸給ITP病人,輸入的血小板在短時間內被破壞。由此證實ITP病人內血小板壽命縮短是由於血清中存在有破壞血小板的抗體,稱為血小板相關抗體(PAIC3),95%為IgG型,少量未IgM和IgM型。ITP病人血循環中存在血小板相關補體C3(PAC3),其增高與PAIg增高成正比。
二、血小板破壞機制 正常血小板平均壽命為7~11天,而ITP病人血小板的壽命僅40~230分鐘。因為脾臟含有大量的巨噬細胞,可產生高濃度的抗血小板抗體,且血流緩慢可阻留抗體被覆的血小板,因此脾臟成為血小板破壞的主要場所。肝臟和骨髓也是血小板破壞的場所。慢性ITP血小板破壞是由於抗血小板抗體與其相關抗原結合後,被巨噬細胞吞噬所致。急性ITP血小板破壞是由於病毒抗原吸附於血小板表面,並與相應的抗病毒抗體結合,導致血小板被破壞。 [1] 
三、巨核細胞成熟障礙 因血小板好巨核細胞有共同抗原,故抗血小板抗體也可抑制骨髓巨核細胞,使其成熟障礙,從而影響血小板的生成。
四、其他因素 1、雌激素的作用:慢性型多見於育齡婦女,妊娠期容易復發,提示雌激素可能在本病發病中其一定作用,可能是雌激素可增加巨噬細胞對血小板吞噬和破壞能力;2、抗體損傷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引起毛細血管通透些增高而加重出血。

ITP實驗室檢查

一 血小板
1、血小板計數減少;2、血小板平均體積增大;3、出血時間延長;4、血塊回縮不良。血小板的功能一般正常。
二 骨髓象
1、 急性型骨髓巨核細胞數量輕度增加或正常,慢性型骨髓象中巨核細胞顯著增加;2、巨核細胞發育成熟障礙,急性型者尤為明顯,表現為巨核細胞體積變小,胞漿內顆粒減少,幼稚巨核細胞增加;3、有血小板形成的巨核細胞顯著減少(<30%);4、紅系及粒、單核系正常。
三 血小板生存時間
90%以上的患者血小板生存時間明顯縮短。
四 其它
可有程度不等的正常細胞或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少數可發現自身免疫性溶血的證據。 [2] 

ITP治療原理

治療上應結合病人的年齡,血小板減少的程度,出血的程度及預期的自然病情予以綜合考慮。對於出血嚴重,血小板計數<10×109/L甚或<5×109/L 者,應入院接受治療。對於危及生命的嚴重出血,如顱內出血,應迅速予以糖皮質激素,靜脈內輸入免疫球蛋白,輸入血小板作為一線治療。甚至緊急脾切除也可作為一線治療措施。同時,避免使用任何引起或加重出血的藥物,禁用血小板功能拮抗劑,有效地控制高血壓以及避免創傷等。
(一)糖皮質激素 為成人ITP治療的一線藥物。可用潑尼松,劑量為1~2mg/kg·d,口服;對治療有反應的病人血小板計數在用藥一週後可見上升,2~4周達到峯值水平。待血小板數量恢復正常或接近正常,可逐漸減量,小劑量(5~10mg/d)維持3~6個月。對成人ITP,也可一開始即用小劑量潑尼松(0.25mg /kg·d)口服,其緩解率與常規劑量相似,而激素的副作用減輕。當足量的潑尼松應用長達4周,仍未完全緩解者,需考慮其他方法治療。出血嚴重者,可短時期內使用地塞米松或甲潑尼龍靜脈滴注。激素治療ITP的反應率約60%~90%,取決於治療強度、期限和所界定的反應標準。皮質激素治療ITP的作用機制包括:①減少抗體包被的血小板在脾臟和骨髓中的消耗;②抑制脾臟抗血小板抗體的生成;③可能通過抑制骨髓巨噬細胞對血小板的吞噬作用,促進血小板生成;④ 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改善出血症狀。
(二)脾切除 ITP病人脾切除的適應證包括:①糖皮質激素治療3~6個月無效;②糖皮質激素治療有效,但減量或停藥復發,或需較大劑量(15mg/d)以上維持者;③ 使用糖皮質激素有禁忌者。由於有些病人對激素的治療效果呈延遲反應,故判斷對糖皮質激素治療反應應該個體化,以確定脾切除的最佳時間。50%~80%的 ITP病人切脾後血小板持續地升高至正常水平。通常在切脾後24~48h,血小板計數快速增加;手術後10天左右,血小板計數可達峯值,甚至達到 1000×109/L。10%~15%的病人脾切除後不久或數年後復發,可能與存在副脾有關。故在脾切除術前,應用99m鍀掃描技術,或CT掃描技術確定有無副脾;術中仔細探查副脾存在與否並予切除非常重要。脾切除後的感染髮生率極低,尤其在術前應用了多價肺炎球菌疫苗者。脾切除的禁忌症為①年齡小於2歲;②妊娠期;③因其他疾病不能耐受手術者。
(三)免疫抑制治療 免疫抑制劑治療ITP的總體效果仍有待評價,該療法僅僅適用於對糖皮質激素及脾切除療效不佳或無反應者。常用藥物有:①環磷酰胺,1.5~3mg/kg·d,口服,療程需要3~6周,為保持持續緩解,需持續給藥,出現療效後漸減量,維持4~6周,或400~600mg/d靜脈注射,每3~4週一次。治療反應率約16%~55%。副作用包括白細胞減少、脱髮、出血性膀胱炎等。②長春新鹼:每次1~2mg,靜脈滴注,每週一次,給藥後一週內可有血小板升高,持續時間較短,4~6周為一療程。③硫唑嘌呤:100~200mg/d,口服,3~6周為一療程,隨後以25~50mg/d維持 8~12周;④環孢素:主要用於難治性ITP的治療,250~500mg/d,口服,3~6周為一療程,維持量50~100mg/d,可持續半年以上。由於這類藥物均有較嚴重的副作用,使用時應慎重。
(四)高劑量免疫球蛋白 靜脈內注射多價高劑量球蛋白適用於以下情況:①危重型ITP:廣泛的粘膜出血、腦出血或其它致命性出血可能;②難治性ITP:潑尼松和切脾治療無效者;③ 不宜用糖皮質激素治療的ITP,如孕婦、糖尿病、潰瘍病、高血壓、結核病等;④需迅速提升血小板的ITP患者,如急診手術、分娩等。其標準方案為 0.4g/kg·d,連用5天。起效時間約5~10天,總有效率60%~80%。治療ITP機制是:①封閉單核巨噬細胞Fc受體;②抑制抗體產生;③中和抗血小板抗體和調節機體免疫反應
(五)抗D血清輸入 對於兒童型ITP或難治性慢性ITP,可靜脈輸入抗D血清給Rh(D)抗原陽性的ITP患者。機制是通過抑制巨噬細胞Fc受體功能,減輕其對抗體包被的血小板的清除而使血小板數量上升。抗D血清可引起輕度溶血性貧血,對Rh(D)陰性病人無效;血小板增加反應較慢,不適宜於脾切除術後的病人。
(六)達那唑 是一種弱化的雄激素,劑量為10~15mg/kg·d,分次口服,療程需2個月左右,對部分ITP有效。作用機制可能是達那唑抑制巨噬細胞Fc受體的表達。該藥有肝毒性,用藥期間應注意觀察肝功能變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