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ECM

(唱片公司)

鎖定
ECM(Edition of Contemporary Music)是德國的一家唱片公司,1969年由Manfred Eicher創立於德國,以錄製實驗性較強的音樂與爵士樂為主。
外文名
ECM
全    稱
Edition of Contemporary Music
成立時間
1969年
創始人
Manfred Eiche

目錄

ECM創立

該公司的唱片裏有着世界各地豐富的音樂元素,演奏的樂手都是Eicher親自走訪世界各地尋找到的。在唱片的錄製方面,ECM也很獨特,大部分唱片都是在挪威的奧斯錄製的,因為Eicher認為:“寒冷能促進音樂的純淨澄明。”曾為米約、薩蒂、古雷斯基、帕特(Arvo Part)等現代作曲家出版過唱片。其為帕特錄製的一張名為Passio的唱片曾獲荷蘭愛迪生大獎、德國唱片大獎與日本唱片學會大獎。ECM的全稱是Editions of Contemporary Music,意為“當代音樂版”。
如果拋開音樂本身不説,ECM的唱片在裝幀設計上所花的功夫也可謂是迎合潮流的用心良苦。簡約主義風格(Minimalism)可謂貫穿其公司發行的唱片設計的始終:黑白為設計的主色調,灰色為輔--而其他色彩一般不與採用。封面的取景設計講究鮮明,比如對風景採用廣角式所攝照片,內容不會過於煩雜(例如ECM1341,1431,1568以及1583等的封面);如果畫面顯得零亂,則非常注意對照片進行空間上的處理,也就是説突出邊白的作用(例如ECM1508, 1652,1540等的封面);而對於涉及人物肖像的封面設計,剪影效果的處理往往能夠體現一貫風格(例如ECM1605, 1695, 1589及1471等的封面);而還有更多的封面設計則直接利用幾何構型以及色彩對比來處理(ECM1571, 1340, 1406等的封面);至於其他未能歸類的設計也都遵從簡約這一原則。
作為以即興音樂(improvisational music)起家的公司,本着自身設定的發展方向(Edition of Contemporary Music,ECM)不斷拓展相關的音樂內容。而作為當代音樂的重要組成之一的譜曲音樂(compositional music)在其諸多成分中也是頗佔份量,如果簡單地從ECM 2001/2年的唱片目錄來看,銷售的613張唱片中有145張為譜曲音樂,剩下的多為即興或流行音樂。

ECM歷程

2000年,ECM唱片公司慶祝了它的三十一週歲生日。在三十一年的音樂歷程中,ECM一向以其嚴謹的品質和堅持小眾前衞路線而聞名,而它所贏得的讚譽和成功則與其創辦人Manfred Eicher有着緊密的聯繫。
Eicher畢業於柏林音樂學院,曾參與許多交響及室內樂團的工作,演出範疇涉及爵士與古典音樂,並參加過大量的錄音工作。這些工作經驗為其以後經營 ECM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69年,憑着年輕人應有的熱情和一筆貸款,Eicher在慕尼黑成立了Edition of Contemporary Music (簡稱ECM),他希望透過所出版的唱片將音樂中的細膩情感與演奏呈現給廣大的愛樂者。同時,為了確保公司在音樂方面的獨特格調與良好的唱片品質, Eicher負責了旗下幾乎所有唱片的監製工作。
ECM第一張唱片“Free At Last”出版自1969年,是由曾與John Coltrane、Eric Dolphy、Billie Holiday等人合作過的美國爵士鋼琴手Mal Waldron三重奏樂團演奏。而此時的ECM也是生逢良辰,在六十年代末的北美大陸,由於搖滾樂的風行,許多重要的爵士樂手倍受忽視,因此Eicher 能輕易地邀請到該地區自己所喜愛的樂手,來為公司灌製唱片。當初受邀的樂手包括有:Keith Jarrett、Paul Bley、Marion Brown、Chick Corea、Gary Burton、Gary Peacock等人,其中一部分樂手自七十年代後一直與ECM保持着穩定良好的合作關係,併為其帶來大量的精彩錄音。
而1968年Eicher在博洛尼亞爵士音樂節上結識的挪威色士風手Jan Garbarek,於70年率四重奏樂隊,為ECM錄製了對其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的專輯:“Afric Pepperbird”,該唱片一經上市即獲得樂界好評。此後Garbarek與樂團成員:吉它手Terje Rypdal、Bass手Arild Andersen、鼓手Jon Christensen一起成為公司的固定樂手,參與錄製了大量的音樂作品,令北歐爵士樂及ECM公司頻頻獲得大眾的注目,四位樂手後也被傳媒並稱為“挪 威爵士四巨頭”。
“Afric Pepperbird”專輯不但是Eicher與Garbarek的第一次合作,也是他第一次前往奧斯陸製作的唱片,通過這次工作Eicher與挪威錄音 師Jan Erik Kongshaug相識,兩人對旋律音色細緻完美的追求可以説是不謀而合,由此雙方展開了長達數十年的錄音合作,並一起在奧斯陸建立了公司專屬的錄音室:Rainbow Studio。ECM早期的唱片大都是錄製於該室。而且一系列專輯的製作也為爵士樂錄音創立了新標準,這些唱片包括有:Chick Corea的“Piano Improvisations Vol.1 & 2”;Paul Bley的“Open,To Love”及Keith Jarrett在該公司的第一張專輯“Facing You”等。而另一些唱片不但在評論界,甚至市場銷售上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例如Keith Jarrett的“Solo Concerts”、“ Koln Concert”;Chick Corea的“Return To Forever”,它們均被公認為爵士樂史上,最具影響力及最受歡迎的專輯之一。
自七十年代中期以來,ECM保持着每年大約二十張唱片的出品,並且一直致力於開創新音樂及發掘富有創意的音樂家,在三十來年中網羅了眾多風格獨特全面的樂 手。而這些不同背景的樂手,在相互理解與融合音樂風格的交往中,產生了一些成功的演奏組合,所錄製的專輯也因創新的意念,而成為公司的經典。其中包括有 Keith Jarrett與Jan Garbarek、Palle Danielsson 及 Jon Christensen組成的The European Quartet在74年錄製的“Belonging”專輯;Gary Burton與Chick Corea的第一張二重奏唱片“Crystal Silence”;美國吉它手Ralph Towner聯同Jan Garbarek、Jon Christensen及Eberhard Weber合奏的“Solstice”;巴西吉它手Egberto Gismonti與 Jan Garbarek、Charlie Haden聯合的三重奏樂集“Magico”;美國鋼琴手Paul Bley的四重奏專輯“Fragments”,樂團成員包括有美國吉它手Bill Frisell、鼓手Paul Motian及英國色士風手John Surman;另一位美國吉它手Pat Metheny於80年在 Michael Brecker、Dewey Redman、Charlie Haden 、Jack DeJohnette的協作下錄製的雙張大碟“80/81”;而其中鼓手Jack DeJohnette也曾在77年與Keith Jarrett一起加入了Bass手Gary Peacock唱片“Tales Of Another”的演奏;此後在Jarrett的率領下又共同組建了三重奏樂團,並於83年春季發表了“Standards,Vol.1 & 2”兩張倍受好評的專輯。此組合也被認為是爵士史上最經典的三重奏樂團之一,並獲尊稱為“The Standards Trio”。
然而ECM在出版爵士作品以外,也積極發掘世界各地區的根源音樂,涉及樂種有印度Raga(一種印度傳統曲調)、巴基斯坦聲樂、斯堪的納維亞民謠、非洲敲 擊樂、各類伊斯蘭音樂、阿根廷探戈及南韓宗教音樂,而同時另一些融匯了多種民族音樂風格的“World Music”樂手與音樂作品也出現在公司的出版目錄中。其中較著名的有:由Collin Walcott、Don Cherry、Nana Vasconcelos組成的Codona樂隊,三位樂手將印度/非洲/南美音樂及爵士樂,折衷融入於所演奏的音樂中;而作為吉它手、鋼琴手兼作曲人的 Egberto Gismonti,主張將爵士樂、歐洲傳統音樂及出自南美雨林的奇特聲效,對等地交織在音樂裏,並與同胞巴西打擊樂手Nana Vasconcelos將此理念運用在他的第一張ECM專輯“Danca das Cabecas”中;被譽為奧特琴大師的突尼斯樂手Anouar Brahem,其風格則產生自故國的傳統音樂,及當年歐洲殖民者所遺留下的音樂的影響;另一位英國色士風手Trevor Watts也將自己的獨奏與加納鼓手的緊密鼓擊相結合,發表了“A Wider Embrace”專輯;而來自德國巴伐利亞的器樂演奏家Stephan Micus,在專輯中運用了早年遊走五大洲所學習到的各種民樂技法及收集到的所有樂器,其音樂亦全面地融匯了世界各地的根源音樂;另外,還有色士風手 Wolfgang Puschnig、歌手Linda Sharrock與南韓敲擊樂團SamulNori,也合奏了極富震撼力的專輯“Then Come The White Tiger”。
七十年代末ECM開始將目光投向古典音樂,它更將音樂路線延展至二十世紀現代派作品上,發表了包括有來自美國的Steve Reich,Gavin Bryars和John Adams等人的音樂。1984年,愛沙尼亞音樂家Arvo Part作品“Tabula Rasa”的出版,標誌了公司旗下“ECM New Series(新系列)”的開辦。Eicher以此係列展開了對古典及當代古典音樂的探討。此外,也開始着眼於對東歐當代作曲家音樂的出版,引致 Dmitri Shostakovich(俄羅斯)、Giya Kancheli(格魯吉亞)、Peteris Vasks(拉脱維亞)、Veljo Tormis(愛沙尼亞)、Gyorgy Kurtág(羅馬尼亞)等人的作品被相繼發表。而一些經典的樂曲亦被旗下樂手重新演繹,例如:Keith Jarrett開始在爵士樂以外詮釋古典樂曲,錄製了蕭斯塔科維奇、巴哈和莫扎特的作品;中提琴手Kim Kashkashian與鋼琴手Robert Levin演奏布拉姆斯的奏鳴曲;鋼琴手Andras Schiff與日本小提琴手Yuuko Shiokawa合奏了舒伯特的幻想曲……
同時,一些帶有極強實驗性的音樂作品也出現在新系列中,諸如英國色士風手Evan Parker與Electro-Acoustic Ensemble合作的電子原聲實驗專輯“Toward The Margins”;美國打擊樂手Robyn Schulkowsky與挪威小號手Nils Petter Molaer的即興樂集“Hastening Westward”;瑞士Avant-Gadre作曲家Heinz Reber,以中文及挪威文朗誦與非和諧器樂旋律相結合的實驗專輯“MNAOMAI,MNONAI”;同樣也是來自瑞士的小提琴手Poul Giger,在獨奏專輯“Schattenwelt”中拉奏出無調的絃音;而另一位前衞聲樂手Meredith Monk的大部分作品也於此系列發表,自1981年起她就為ECM錄製了一系列的作品,曲目包括由“Dolmen Music”到舞台劇音樂“Atlas”等;還有德國作曲家Heiner Goebbels的一些大型器樂實驗作品的出版,其中包括為法蘭克福1200週年城慶所錄製的專輯“Surrogate Cities”,日本實驗樂手大友良英也參與了演奏。
另外,ECM也寄新系列向電影配樂領域進軍,這是基於Eicher與某些電影導演一直保持着的密切聯繫。而其本人也曾在1991年參與導演及製作了他的處 女電影“Holoz?n”,並且次年該片獲得了第45屆Locarno電影節的“評審團特別獎”。1999年末公司出版了五張一套的Boxset唱片:“Histoire(s) Du Cinéma”,全面收集了法國著名導演Jean-Luc Godard所有影片的配樂,並以四本印製精良的圖文書刊介紹導演的電影生涯,公司旗下眾多樂手參與了演奏,而這套唱片也被樂界評定為Eicher個人及 ECM公司音樂藝術品味的最高體現。此外希臘女作曲家Eleni Karaindrou為同胞Theo Angelopoulos電影所作的配樂專輯“The Beekeeper”、“Landscape In The Mist”、“Music For Films”與“The Suspended Step Of The Stork”都分別在新系列中出版。
在通過對上述各類型音樂的出版後,ECM為了謀求更多元化的發展,實施了與不同地區的音樂人進行聯合品牌經營的計劃,寄此進行更多樣化的音樂交流與拓展更 廣闊的市場。這些品牌包括有:Rune Grammofon,由ECM 挪威分部主持人Rune Kristofferson在1997年創立。公司所涉及的音樂包括有即興電子、Electro-Acoustic、Arctic Ambient、另類搖擺與具象音樂等;旗下網羅了當今具有代表性的挪威實驗音樂家,如:作曲家Arne Nordheim、即興組合Supersilent 和 Spunk、匿名音樂人Biosphere 和 Deathprod、流行組合Chocolate Overdose等。該公司只有十五款唱片出版,其中八款已由ECM作全球及網上發行。Watt,主要出版其創辦人美國音樂家Michael Mantlerde的作品,而公司另一位主要的樂手就是女鋼琴手Carla Bley,她大部分的爵士作品在此發表。Carmo,是由吉它手Egberto Gismonti創辦,除了其本人的唱片外,也出版一些巴西的爵士與即興音樂。Japo,則是在七十年代迴歸的姐妹公司,在此品系下有由英國人Keith Rowe、Eddie Prevost組成的著名實驗樂團AMM;還有來自巴伐利亞的全能樂器演奏家Stephan Micus,他遊走四方的傳奇經歷與多民族的美妙旋律一直為樂迷們所津津樂道。

ECM評價

青年爵士樂手們期盼能獲得ECM唱片公司賞識的熱切程度,就如一位作家希望能在“New Yorker”上發表文章一樣。
————時代週刊 198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