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1960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

鎖定
《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是國務院副總理譚震林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所做的報告。
中文名
1960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
外文名
Report of the State Council on 1960
報告日期
1960年4月6日
審議大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
報告人
譚震林
報告地點
人民大會堂

1960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會議

1960年4月6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國務院副總理譚震林向大會作《1960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

1960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全文

1960年政府工作報告
為提前實現全國農業發展綱要而奮鬥
——1960年4月6日在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
國務院副總理譚震林
各位代表:
我受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的委託,向大會作關於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國農業發展綱要的執行情況和爭取提前實現這個綱要的報告。
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國農業發展綱要,是中共中央政治局根據毛澤東同志的倡議提出的,在一九五六年一月以草案形式公佈。一九五七年九月,中共八屆三中全會,根據草案公佈以後將近兩年中情況的變化和工作的發展,作了一些必要的修改和補充,在同年十月間公佈了綱要的修正草案。全國農民和全國人民為執行農業發展綱要而努力,到現在已經四年了。
全國農業發展綱要是高速度地發展我國社會主義農業生產和建設的綱領,這個綱領規定了在不很長的時間內大大提高我國農、林、牧、副、漁生產的要求,規定了達到這個要求的各種有效措施,制定了在發展生產的基礎上,開展農村文化、教育、衞生等各方面建設的規劃,它向全國農民和全國人民指出了改變我國農村面貌的偉大目標。在一九五六年一月,這個綱要草案第一次公佈以後,得到了廣大農民和全體人民的熱烈擁護,對於當時的農業合作化的高潮和農業生產的高潮起了極大的促進作用。一九五七年十月,全國農業發展綱要修正草案的公佈,再一次推動了農業生產和建設的新高潮,首先是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我國曆史上從未有過的大興水利的羣眾運動。事實完全證明,這個綱要是一個羣眾性的綱領,它能夠調動最廣大羣眾的積極性來發展我國的農業,建設我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全國人民為實現這個綱領而進行的鬥爭,不但造成了農業戰線上的躍進形勢,而且通過農業的躍進,促進了整個國民經濟躍進形勢的發展。
一九五八年五月,中共第八屆全國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毛澤東思想指導下,制定了鼓足幹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提出了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發揚敢想敢做的共產主義風格的號召,從此就開闢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大躍進的新局面,在這種新局面下,全國農村在一九五八年下半年普遍地實現了人民公社化。
人民公社是我國人民羣眾根據實際需要所作出的偉大創舉,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十分重視並且及時抓住了羣眾的這個創舉,把它集中起來,堅持下去,用正確的方針指導它沿着健康的道路向前發展。農村人民公社化的實現,使我國農村發生了巨大、深刻的變化。
農村人民公社是在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的規模比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大得多。一九五八年初全國有七十四萬多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現在已經合併改組成為二萬四千多個人民公社,平均一個人民公社擁有六萬四千畝耕地,五千農户、一萬個勞動力,相當於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平均規模的三十倍。過去絕大多數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經營的範圍比較狹窄,現在的農村人民公社不但是農、林、牧、副、漁多種經營的經濟組織,而且是工、農、商、學、兵合一的,政社合一的社會基層組織。人民公社現階段還是集體所有制,在公社內部實行三級所有制,而以生產隊的所有制為基礎。但是它的公有化程度已經比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更高,已經存在着原來高級農業合作社所沒有的部分的公社所有制,而且這部分公社所有制,隨着整個農業生產的發展,必將逐步擴大。在將來,人民公社是我國農村由集體所有制過渡到全民所有制的最好的形式,也是我國由社會主義社會過渡到共產主義社會的最好的形式。
人民公社由於具備了一大二公的優點,就能夠在比高級社更大的範圍內統一安排生產和分配,能夠比高級社更有效地充分動員和合理安排農村勞動力,能夠進行大協作,能夠舉辦過去高級社無力舉辦的建設。適應於生產集體化程度的提高,農村生活的集體化也有了很大的發展,普遍地舉辦了公共食堂、託兒所、敬老院等集體福利事業,普遍地實現了家務勞動的社會化,使成千成萬的家庭婦女從家務勞動中解放出來,參加社會生產。人民公社在分配製度方面,基本上實行按勞分配的工資制度,同時也實行帶有按需分配萌芽性質的供給制度,這種工資制和供給制相結合的分配製度,大大地提高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很好地解決了多子女家庭以及其他負擔較多的家庭的困難,使老有所歸,使兒童得到更好的教養,使廣大農民的生活普遍得到保障。
農村人民公社化的實現,為生產力的更大發展開闢了廣闊的道路,使我們在一九五八年和一九五九年取得了農業生產的連續大躍進,糧食兩年增長百分之四十六,棉花兩年增長百分之四十七。在這兩年大躍進中,農、林、牧、副、漁和社辦工業生產的發展大大加快了,農田水利、農村的交通運輸建設大大地發展了,農業增產措施在實踐中更加豐富了,資金積累增加了,農民生活得到了進一步的改善,文化、教育、衞生事業有了迅速的發展,廣大羣眾的社會主義覺悟有了顯著的提高,這就加快了實現農業發展綱要的進程。充分發揮農村人民公社這種社會組織形式的優越性,動員全國農民和全國人民從各方面進行堅持不懈的鬥爭,我們就完全有可能繼續保持農業生產和建設的躍進速度,也就完全有可能提早兩年或者三年實現原定在十二年內實現的農業發展綱要。
下面我首先説一下農業發展綱要在過去四年中執行的情況。
全國農業發展綱要要求:從一九五六年開始,在十二年內,糧食每畝平均年產量,在三種不同的地區,分別達到四百斤、五百斤和八百斤。這是四十條綱要的中心。一九五九年,達到和超過綱要這個規定的,已經有五百零四個縣(包括相當於縣的旗、市和大市轄的區,下同),佔全國一千七百八十六個縣的百分之二十八;已經有二億八千六百七十七萬畝糧食耕地,佔全國現有十二億畝糧食耕地的百分之二十四。
全國農業發展綱要要求:棉花的畝產量在十二年內,按照不同的情況,分別達到四十斤、六十斤、八十斤和一百斤皮棉。一九五九年,畝產皮棉達到一百斤以上的有四十五個縣、七百六十一萬三千畝棉田;八十斤到九十九斤的有五十五個縣、一千零四十四萬八千畝棉田;六十斤到七十九斤的有一百零四個縣、一千八百四十二萬三千畝棉田;至於六十斤以下的,許多地方都沒有以四十斤為界分別統計。因為絕大多數棉田的畝產量都超過四十斤,四十斤以下的主要是新發展的棉田。總計畝產皮棉六十斤、八十斤或者一百斤以上的,共有二百零四個縣,佔全國一千零二十七個植棉縣的百分之二十;共有三千六百四十八萬四千畝棉田,佔棉田實收面積八千五百多萬畝的百分之四十二。
除了糧、棉以外,油、麻、絲、茶、糖、菜、煙、果、藥、雜等各種農作物,幾年來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一九五九年全年養豬二億七千萬頭,年底存欄一億八千萬頭;全國一億二千萬農户,按年底存欄數平均每户一頭半,按全年飼養量平均每户兩頭以上,提前達到了綱要要求在一九六二年達到的標準。去年(1959年)十月以來,全國各地又普遍展開了一個羣眾性的養豬運動,並且以養豬為首,掀起了一個全面發展畜牧業的高潮。據今年(1960年)三月初的統計,全國有一千七百多萬頭懷孕的大家畜,這就是今年(1960年)牛、馬、驢、騾等家畜大發展的基礎。一九五八年和一九五九年兩年造林五億四千萬畝。山區生產的內容,已經超過了農、林、牧相結合的範圍,有些地方利用山谷水庫在山區發展了漁業生產,還有些地方興辦了小型的土法生產的或者土洋結合的林產化學工業和其他工業,開展了“萬寶山”運動。人民公社的副業生產也比過去合作社時代發展得快,一些久已停止生產的土特產品和手工產品已經恢復起來。全國農村人民公社在去年(1959年)冬季的“小秋收”運動和短途運輸運動中,取得了幾十億元的收入。海洋和淡水的漁業生產,一九五九年的產量達到五百零二萬噸,比一九五七年的三百一十二萬噸增加了一百九十萬噸。人民公社興辦的農村工業,一九五九年的產值達到一百億元左右。社辦工業是農村實現人民公社化以後新興的經濟部門,是全國農業發展綱要原來沒有規劃的。
由於人民公社多種經營的大發展,一九五九年的農業產值達到七百八十三億元(社辦工業的產值一百億元不包括在內),既增加了公社的公共積累,也增加了社員的個人收入。除了税收、公積金、公益金和各項生產費用以外,按全國農村人口平均,一九五九年每人收入八十五元左右,趕上了農業合作化以前富裕中農的平均收入水平(每人八十元),提前達到了綱要要求在一九六二年前後達到的目標。這是全國平均的水平,有許多富庶的地區已經超過八十五元這個水平,也還有相當一部分地區低於這個水平。
在農業增產措施方面,毛澤東同志在一九五八年的大躍進中,應用先進農業科學原理,總結農民羣眾生產實踐的豐富經驗,提出了土、肥、水、種、密、保、管、工的“農業八字憲法”。“農業八字憲法”比全國農業發展綱要規定的各項增產措施,內容更為豐富,更為完整。兩年來,各地人民公社普遍實行了“農業八字憲法”。從一九五七年冬季開始,幾千萬人上陣,大修水利,兩年共增加灌溉面積五億五千萬畝,加上原有的灌溉面積,共達十億零七千萬畝。其中有六億一千萬畝,抗旱能力已經分別達到綱要規定的三十天,五十天和七十天的標準。在肥料方面,我們這幾年來發展了養豬,擴大了綠肥面積,公社舉辦了許多土化肥廠,有的公社還辦了年產八百噸合成氨(合三千噸硫酸銨)的小洋化肥廠,國家投資興辦了一些現代化的化肥廠,使有機肥料和無機肥料有了很大的增加。在改良土壤方面,全國低窪易澇地和各種低產田有七億多畝,初步改良了四億五千萬畝,佔百分之六十。水土流失比較嚴重的面積有一百五十萬平方公里,初步進行了保持水土措施的有六十萬平方公里,佔百分之四十。兩年以來還普遍開展了羣眾性的土壤普查運動,各地正在把普查所得的資料加以科學分析,研究因地改良、因地種植、因地施肥等項措施,逐步地按社按隊編制土地利用規劃,按地塊建立土地檔案。這是一種很有價值的,既是羣眾性的,又是科學性的農田基本建設。各種農作物的良種推廣面積,一九五九年達到十八億畝,佔總播種面積的百分之八十,棉、麥、稻、薯等主要農作物的良種已經基本普及。各地人民公社已經建立起五千四百多萬畝種子基地。合理密植已經廣泛推行,過密過稀的毛病越來越少,合理密植的規律也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掌握。全國農業發展綱要要求分別在七年或者十二年內,基本上消滅的植物病害和蟲害有十一種,其中的棉花蚜蟲和紅蜘蛛,在集中的產棉區已經基本做到不卷葉,不紅葉,達到消滅危害的要求;對於蝗蟲和粘蟲,也做到基本控制,不使為害;其他如麥類黑穗病、水稻螟蟲等等的危害損失率一般已降低到百分之二以下。許多地方還創造了幾萬畝、幾十萬畝耕地連片的無病蟲害區。綱要要求分別在七年或者十二年內,基本上消滅的危害牲畜最嚴重的病疫有八種,其中的牛瘟已經基本消滅,豬瘟、雞瘟、牛肺疫等的發病率也已經顯著降低。農業生產的工具改革運動,幾年來也有很大的成績,創造了水稻插秧機等多種多樣的新農具,到一九五九年底共推廣了各種改良農具和半機械化農具五億二千多萬件,對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起了不小的作用。在田間管理和精耕細作方面,也有新的發展。各地人民公社都在大搞豐產方,大搞園田化。農民們説:埂直如線,地平如鏡,深耕,密植,種子好,合理施肥,合理灌溉,精耕細作,滅草,滅蟲,滅病,把大田種得像菜園子一樣。從羣眾中來的農業八字憲法,又回到羣眾中去,成了農業生產的經典。此外,綱要提出的多種高產作物,提高複種指數,擴大耕地面積和辦好國營農場,四年以來也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綱要要求在十二年內建成的為農業服務的氣象台站網、水文觀測站網和地方道路網,也已經粗具規模,許多地方已經提前實現。
綱要關於在農村中發展科學、教育、文化、衞生事業的要求,幾年來執行的結果,成績也很大。到一九五九年已經有一億一千多萬青、壯年擺脱了文盲地位,佔農村青、壯年總人數的三分之二。社辦小學,隊也辦小學,農村小學教育已經基本普及。各地人民公社還辦了三萬多所農業中學,在校學生二百九十六萬人,平均每個公社有農業中學一點二所、學生約一百二十人,這是進一步在農村中普及中學教育的基礎和開端。人民公社還辦了各種業餘學校和紅專學校。農業科學試驗研究,已經成為農民的羣眾性的活動。社辦的農業科學試驗研究組織,據十二個省的不完全統計,有七千六百九十個,從業人員有三萬八千多人。以人民公社為基礎的全國性的農業科學試驗研究網已經基本形成。許多農業勞模,本來是不識字或者識字不多的,現在卻成了中國農業科學院或者省分院(所)的研究員,成為農學會的會員,或者被聘到大學去講學。農村廣播網和電話網、郵政網,除了少數邊遠地方以外,已經基本普及。
除四害、講衞生的運動,成績之大是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的,山西省稷山縣和廣東省佛山市就是基本上除掉了四害的縣、市的典型。麻雀已經打得差不多了,糧食逐年增產了,麻雀對於糧食生產的危害已經大大減輕;同時,林木果樹的面積大大發展了,麻雀是林木果樹害蟲的“天敵”,因此,以後不要再打麻雀了,綱要所説的除四害中,應當把麻雀改為臭蟲。綱要要求在十二年內基本消滅和積極防治的疾病,有的已經基本消滅和防治住了(例如天花、鼠疫等),血吸蟲病的患者已經治療了百分之七十,其他一些病的發病率也大大下降。
綱要關於保護婦女兒童、實行五保等要求,由於人民公社實行了工資制和供給制相結合的分配製度,大辦了公共食堂、託兒所、產婦院和敬老院等等,實際做的已經超過綱要的要求。
總之,全國農業發展綱要四年來實際執行的結果是:綱要的某些內容已經被實際生活所超過,有些要求已經基本實現,大部實現,或者在部分地區實現了,這是偉大的勝利。這些勝利,主要是近兩年來在總路線、大躍進和人民公社這三面紅旗之下獲得的。有了這些勝利,就奠定了我們提前實現農業發展綱要的基礎。
另一方面,我們也必須看到,提前實現全國農業發展綱要,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首先是糧食每畝平均年產量還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縣沒有達到綱要要求的水平。全國糧食總產量,在過去四年中共增加了一千九百零五億斤,即從一九五五年的三千四百九十六億斤,增加到了一九五九年的五千四百零一億斤。但是按照綱要要求的水平計算,全國糧食總產量應該有七千二百億斤到七千五百億斤,還要在一九五九年糧食總產量的基礎上,再增加一千八百億斤以上,即增長三分之一以上。這還要盡很大的努力。達到了七千二百億斤,每人平均一千斤或者稍多一點,同過去相比,當然是一個很大的躍進;但是不能因此就認為糧食問題已經解決,還應當進一步為爭取每人平均至少一千五百斤糧食而奮鬥。棉花的產量要達到綱要的要求,同樣還需要作很大的努力,而且也同樣要在達到綱要要求以後,再作進一步的努力。
在增產措施方面,我們也還有許多工作要做。例如水利灌溉,修好了水庫,並不等於按工程計算的灌溉面積都已經收到實際效益,還必須蓄上水,修好渠道,平整好土地,準備好提水工具,才能實際發揮效益。有的工程,特別是大型工程,在當年並不能發揮效益,或者不能充分發揮效益,往往要到第二年甚至第三年才能充分發揮效益。我們要繼續努力,爭取提前實現綱要所提出的能夠充分發揮效益的灌溉面積在十二年內達到九億畝的要求。但是實現了綱要的要求,也還只能像綱要所説的“避免普通的水災和旱災”,因此,我們還必須進一步努力。做了水土保持的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也不等於完全控制了水土流失,種的樹和草要成活了,根系鋪開了,樹冠長起來了,才能收到保持水土和涵養水源的實效。植樹造林到實現綠化也還有個很長的過程,很多地方種的樹現在還很少,種上了的也還要成活,撫育好,長起了樹冠,才能真正實現綠化。
綱要提出的基本消滅和積極防治的植物病蟲害,基本上消滅危害牲畜最嚴重的病疫,基本上消滅和積極防治危害人民最嚴重的疾病,基本上消滅老鼠、臭蟲、蒼蠅、蚊子等方面的要求,都需要進行長期的、經常的、反覆的努力。因為這些東西並不是一次撲滅,永不再生,而是除了又生,生了又要除的。
綱要要求,國家、集體和個人分別儲備起足夠一年到兩年食用的糧食。在糧食產量沒有很大的提高以前,固然可以儲備一部分,但是要儲備這樣多則不是短期內所能實現的。修繕和新建住宅,改善社員的居住條件,這是一定要辦的事,但是,在最近幾年,公社的資金還是應該主要用於生產性的基本建設,新建社員住宅只能逐步進行。在這些方面,我們都還要作比較長期的努力,來實現綱要提出的要求。
由此可見,實現農業發展綱要,還是全體農民和全國人民要繼續完成的重大任務,而要提前實現,就必須再經過幾年的艱苦努力,再苦戰幾年。而且,實現了全國農業發展綱要,也不等於農業就完全“過關”了。我們要走的路還是長的,必須本着不斷革命的精神,在總路線、大躍進和人民公社這三面紅旗的引導下,鼓足幹勁,努力奮鬥,完成一個任務,就提出一個新的任務,不斷地奮勇前進。
因字數限制,未盡全文見中國政府網: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