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龐忠和

鎖定
龐忠和, 男, 1961年出生,江蘇盱眙人。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水文地質與地熱地質研究,發表SCI論文50餘篇 [1]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地熱資源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大學崗位教授暨水文地質與地熱資源教研室主任,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理事暨地熱專業委員會主任,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十三五”專項總體組專家,國家能源行業地熱能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技術顧問暨亞太區域核技術合作項目牽頭人兼中方負責人,國際水文科學協會同位素水文學委員會主席和中國國家分委員會主席,國際地熱協會(IGA)地熱大使。曾任國際能源署(IEA)技術顧問、國際地球化學協會(IAGC)中國理事、國際地熱協會(IGA)中國理事暨主席團常委。 [4] 
中文名
龐忠和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61年
畢業院校
南京大學水文地質學專業
職    業
教師
主要成就
諾貝爾和平獎“Nobel peace prize 2005”集體獎等
出生地
江蘇盱眙
職    稱
研究員

龐忠和研究方向

(1)水文同位素與水循環研究:地下水的補給、循環的多尺度示蹤與定年
(2)水文地球化學與水巖相互作用的研究:水-巖-氣相互作用的實驗與數學模擬
(3)水文地熱學與水熱耦合過程研究:場地尺度地温場測試與模擬
龐忠和研究員 龐忠和研究員

龐忠和人物經歷

2014年-,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熱資源研究中心 主任
2000-2005年,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同位素水文學家/地熱項目技術主管;
1997-1998年,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同位素地球化學家;
1995-1998年,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地熱及數學地質學研究室主任;
1988年4月-1995年9月,聯合國大學,新西蘭奧克蘭大學,法國南巴黎大學和美國俄勒岡大學訪問學者;
1988年3月- ,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歷任研究員 (1995年特批), 博士生導師(1996年起);
1985年3月-1988年2月,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構造地質學專業,獲理學博士學位;
1978年9月-1984年11月,南京大學水文地質學專業,獲理學學士、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

龐忠和主要成就

長期從事水文與地熱地質研究,提出大型地熱田傳導-對流二元地熱聚集理論;發現渤海灣盆地大型岩溶熱儲及其巨大潛力;釐定東部沿海地區鹹水温泉流體成因與熱儲温度;揭示青藏高原新型高温地熱系統的成因與分佈;證明環太平洋火山地熱帶地熱水中富含岩漿水;建立化學熱力學地温計(FIXAL)方法,在全球地熱勘查中得到廣泛應用;研發地熱規模化高效可持續開發技術;提出中國深層地熱(乾熱巖)開發利用條件和發展路線圖;提出二氧化碳驅替地熱(CO2-EATER)技術原理;引領多熱源融合地下儲熱綜合利用等地熱開發前沿技術研究。地熱理論和開發技術在雄安新區等地區的清潔取暖應用中產生了巨大的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效益。
受邀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等重要國際會議上作地熱報告多次。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和國際合作科研項目等多項,在中國科學(英)、科學通報(英)、GCA、CG、JGR、Tellus-B、JH、HJ、HP等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140餘篇,部分成果被收入聯合國大學(UNU)和教科文組織(UNESCO)教材,並任國家“十三五”出版基金資助出版項目《新時代地熱能高開發利用關鍵技術研究叢書》主編。
參與聯合國的全球可持續發展核技術合作項目20餘年,是2005年諾貝爾和平獎獲獎團隊成員。 [4] 

龐忠和制定標準

龐忠和、李義曼、蔣蔚、劉漢彬等,地熱流體化學和同位素分析測試規範,NB/T 11157-2023 [5] 

龐忠和獲獎及榮譽

諾貝爾和平獎Nobel peace prize 2005”集體獎(作為IAEA成員);
國際地球化學協會(IAGC)“水巖相互作用之友”稱號;
中國地質學會“青年地質科技獎(金錘獎)”;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三等獎;
中國青年科技獎;
1993年起開始享受由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龐忠和個人作品

發表SCI論文50餘篇 [2]  ,被引用1000餘次 [3] 

龐忠和代表論文

1. Pang Zhonghe, Kong Yanlong, Froehlich Klaus, Huang Tianming, Yuan Lijuan, Li Zhongqin, Wang Feiteng. Processes affecting isotopes in precipitation of an arid region.Tellus B63 (2011) 352-359.
2. Pang Zhonghe and Mark Reed,“Theoretical Geothermometry for Geothermal Waters: Problems and Methods,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1998。

龐忠和代表著作

1. "Analytical procedures and quality assurance for geothermal water chemistry"(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2006
2."Radiotracer Applications in Industry-A Guidebook"(IAEA),2004。

龐忠和社會任職

國際地熱協會(IGA)理事,科研委員會主席;
國際水文科學學會(IAHS)示蹤水文學委員會副主席
國際地球化學協會(IAGC)理事;
國際原子能機構亞洲水資源計劃中方代表;
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地熱專業委員會主任;
中國水利學會地下水科學與工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能源研究會地熱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國際水文地質學家協會(IAH)礦泉水與地熱水專業委員會委員;
環境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鄱陽湖生態與生物資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中國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廢物地下處置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地質學會同位素地質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核學會同位素學會理事;
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雜誌編委;
IAEA同位素水文學專業在冊專家(1996年起)

龐忠和人才培養

在中國科學院大學主講研究生課程10多年,培養博士生和博士後20餘名,是中國科學院優秀導師獎和中國科學院大學優秀教學獎獲得者。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