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諾貝爾和平獎

鎖定
諾貝爾和平獎(英語:Nobel Peace Prize;挪威語:Nobels fredspris)是根據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五個諾貝爾獎之一,該獎旨在表彰為促進民族國家團結友好、取消或裁減軍備以及為和平會議的組織和宣傳盡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貢獻的人 [1] 
1901年諾貝爾和平獎首次頒發。1961年達格·哈馬舍爾德死後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是第一位死後追授該獎的獲獎者。諾貝爾和平獎由挪威諾貝爾委員會選出得主,通常在每年10月公佈得主。頒獎典禮於每年12月10日,即諾貝爾逝世週年紀念日,在挪威首都奧斯陸舉行,並由挪威諾貝爾委員會主席頒獎,挪威國王監禮,這與其他諾貝爾獎不同 [2] 
根據諾貝爾獎官網顯示,諾貝爾和平獎每年評選和頒發一次,由挪威諾貝爾委員會頒發一枚金牌、一份證書以及一筆獎金。截至2023年,諾貝爾和平獎已經頒發104次,有141位獲得者,其中111位個人和30個組織 ;70次由一人獲得,31次由二人分享,2次由三人共享,1次由一人及兩個組織共享;其中有19年因故停發;19位女性獲獎 [3]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三次獲獎,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公署兩次獲獎 [4] 
中文名
諾貝爾和平獎
外文名
英語:Nobel Peace Prize;挪威語:Nobels fredspris
主辦單位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
首次頒發
1901年12月10日
首屆得主
亨利·杜南弗雷德裏克·帕西
公佈時間
每年10月
頒獎時間
12月10日
頒獎地點
挪威首都奧斯陸
頒獎人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主席
頒獎週期
每年評選和頒發一次
獎勵內容
一枚金牌、一份證書以及一筆獎金
獎勵對象
為促進民族國家團結友好、取消或裁減軍備以及為和平會議的組織和宣傳盡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貢獻的人

諾貝爾和平獎獎項歷史

諾貝爾遺囑手稿(共四頁)來自諾貝爾獎官網
諾貝爾遺囑手稿(共四頁)來自諾貝爾獎官網(4張)
1895年11月27日,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以下簡稱:諾貝爾)在他逝世前一年寫成的最後一份遺囑於巴黎的瑞典挪威俱樂部簽訂。根據最後遺囑所述,他的遺產將用於建立一系列獎項,表彰在物理學、化學、和平、生理學或醫學以及文學上“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士。用於設立五個諾貝爾獎的資產佔諾貝爾總資產的94%,即3100萬瑞典克朗 [1] 
1897年4月26日,諾貝爾的遺囑才經挪威議會通過執行,執行人朗納·索爾曼和呂多爾夫·利耶奎斯特(Rudolf Lilljequist)設立了諾貝爾基金會,管理遺產和獎金。遺囑通過後,諾貝爾和平獎由挪威諾貝爾委員會進行管理,挪威議會將選出5人組成委員會決定獲獎人選。諾貝爾基金會其後在諾貝爾獎的頒獎判據上達成了協議。
1900年,瑞典國王奧斯卡二世頒佈諾貝爾基金會的新規條。
1901年12月10日,在諾貝爾逝世5週年紀念日首次頒發諾貝爾和平獎。
1935年,卡爾·馮·奧西茨基未能出席領獎,因為當時的德國拒絕向他發放護照 [6] 
1961年,達格·哈馬舍爾德在頒獎前就去世了,委員會將獎項追授予他 [7] 
1973年,越南政治家黎德壽拒絕接受獎項諾貝爾和平獎,是唯一拒絕該獎的人 [8] 
1975年,安德烈·德米特里耶維奇·薩哈羅夫未能出席領獎,因為當時的蘇聯政府拒絕向他發放護照 [9] 
1991年,昂山素季未能出席領獎,因為她遭到緬甸政府軟禁。獲釋並當選議員後,她於2012年6月16日親自領獎 [10] 
2007年6月10日,德斯蒙德·圖圖大主教所獲諾貝爾和平獎獎章在位於索韋託的家中失竊,並在16日由警方尋回物歸原主。6月17日,已故巴勒斯坦領導人亞西爾·阿拉法特所獲諾貝爾和平獎獎章在加沙的混亂中失竊 [11] 
2013年4月3日,阿瑟·亨德森所獲諾貝爾和平獎獎章在英國紐卡斯爾市失竊 [12] 

諾貝爾和平獎獎項設置

  • 獎項綜述
諾貝爾和平獎包括一枚金牌、一份證書以及一筆獎金。獎金的金額取決於諾貝爾基金會那一年的收入 [13]  (自1901年以來的所有獎金,請參閲諾貝爾獎官方網站 [14]  )。在有多於一位獲獎者的情況下,獎金會平分,或是其中一人得一半,另外二人各得四分之一。
  • 獎金
每一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都會獲得一筆獎金以及記有獎金金額的一份文件。2009年的獎金為1千萬瑞典克朗(約140萬美元) [13]  。2012年,由於削減預算,獎金降至8百萬瑞典克朗(約110萬美元) [15]  。獎金金額會隨着諾貝爾基金會當年的收入而變動。如果同時有多於一位得獎者,則獎金可以平分;如果同時有三位得獎者,則獎金還可以以2:1:1的比例分配,也就是一人得二分之一,其餘二人各得四分之一。

諾貝爾和平獎組織流程

諾貝爾和平獎評選過程

每年9月至次年1月31日,挪威諾貝爾委員會準備接受提名。
每年2月1日,提名的截止日期。委員會根據提名(郵戳日期必須不得遲於該年的2月1日)進行評估。郵戳日期若遲於截止日期,則提名納入下一年的討論。該委員會已經收到了近200個不同的諾貝爾和平獎提名人選。而提名信的數量要高得多,因為很多提名的是同一個候選人。
每年2月3月,短名單。委員會進行候選人評估工作和準備一個簡短的清單。3月8月,顧問審查。
每年10月中旬,公佈各項諾貝爾獎獲得者名單。
每年12月10日,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典禮將在挪威的奧斯陸市政廳舉行 [16] 

諾貝爾和平獎提名流程

根據諾貝爾基金會的規章,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給有能力和資格提名的人發送機密文件,由他們推薦諾貝爾和平獎獲獎人選,合格的提名人(Qualified nominators)要求如下:
1. 主權國家的國民議會議員和國家政府成員(內閣成員/部長)以及現任國家元首
2. 海牙國際法院成員和海牙常設仲裁法院成員;
3. 國際法學會會員;
4. 國際婦女爭取和平與自由聯盟國際委員會成員;
5. 大學教授,歷史教授,歷史學家,歷史學,社會科學,法律,哲學,神學和宗教副教授;大學校長(或其同等學歷);和平研究所和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長;
6. 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
7. 諾貝爾和平獎獲得組織(或其同等組織)的董事會成員;
8. 現任和卸任的挪威諾貝爾委員會成員(他們的提名可以在2月1日之後,但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之前或當天);
9.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常任顧問。
除非另有説明,否則所説的“成員”應理解為現在任職的成員 [16] 
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的提名過程,來自諾貝獎官方網站 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的提名過程,來自諾貝獎官方網站 [16]

諾貝爾和平獎評選考核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負責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資格的選擇和獲得者的選擇,該委員會由挪威議會任命的五名成員組成 [16] 

諾貝爾和平獎獎勵情況

諾貝爾和平獎評獎結果

截至2023年,諾貝爾和平獎已經頒發104次,有141位獲得者,其中111位個人和30個組織 [17]  ;70次由一人獲得,31次由二人分享,2次由三人共享,1次由一人及兩個組織共享 [4] 
年份
得主
國家或地區
理由
1901年
各國議會聯盟的主要創立者,也是首屆世界和平大會的主要組織者 [19] 
1902年
瑞士
國際和平局首任榮譽秘書長 [20] 
瑞士
各國議會聯盟首任秘書長 [21] 
1903年
各國議會聯盟之父 [22] 
1904年
作為一個非官方機構,努力制定國際法的一般性原則 [23] 
1905年
放下武器》一書的作者,還對諾貝爾和平獎的設立做出了貢獻 [24] 
1906年
成功地調解並結束了日俄戰爭,他在仲裁上作出的貢獻也給常設仲裁法院提供了第一個案例 [25] 
1907年
意大利和平運動的主要領導者 [26] 
路易·雷諾
法國
法國國際法學家,海牙常設仲裁法院成員 [27] 
1908年
克拉斯·蓬圖斯·阿諾爾德松
瑞典
瑞典和平與仲裁聯盟的創始人 [28] 
斯堪的納維亞最重要的和平倡導者,加上他在各國議會聯盟中的重要貢獻,他還是國際和平局的首任主席 [29] 
1909年
比利時
各國議會聯盟領袖人物,兩次海牙和平會議的代表 [30] 
法國
國際仲裁領域輝煌的職業生涯,以及法德和英法之間的外交工作 [31] 
1910年
瑞士
各個國家和平社會之間的紐帶 [32] 
1911年
仲裁法院成員,海牙國際私法會議的發起人 [33] 
奧匈帝國
德國和平協會創始人 [34] 
1912年
美國
對國際仲裁的濃厚興趣,以及設立國際法庭的方案 [35] 
1913年
比利時
國際和平局局長 [36] 
1914年
沒有授獎 [37] 
1915年
沒有授獎 [38] 
1916年
沒有授獎 [39] 
1917年
瑞士
竭盡全力保護第一次世界大戰各方戰俘的權利,其中還包括讓戰俘與家人建立聯繫的權利 [40] 
1918年
沒有授獎 [41] 
1919年
美國
國際聯盟的建立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42] 
1920年
法國
參與1899和1907年的兩次海牙和平會議,他對國際聯盟的成立作出了巨大貢獻,時常被稱為聯盟的“精神之父” [43] 
1921年
瑞典
國際聯盟做出了重要貢獻 [44]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首位秘書長,各國議會聯盟秘書長 [45] 
1922年
挪威
對數百萬竭力對抗饑荒的俄國人民提供幫助,以及對小亞細亞色雷斯難民的幫助 [46] 
1923年
沒有授獎 [47] 
1924年
沒有授獎 [48] 
1925年
英國
羅加諾公約的簽訂做出了貢獻 [49] 
美國
為德國的賠償制訂道威斯計劃,成為1925年羅加諾公約的經濟支柱 [50] 
1926年
法國
羅加諾公約的簽訂做出了貢獻 [51-52] 
德國
1927年
法國
對法德和解做出的貢獻 [53-54] 
1928年
沒有授獎 [55] 
1929年
美國
倡導簽署《白里安-凱洛格非戰公約》,簽署國表示放棄以戰爭作為國家政策的手段,只能以和平方法解決國際爭端或衝突 [56] 
1930年
瑞典
基督教的團結和世界和平所做出的努力 [57] 
1931年
美國
獎勵她在社會改革上所做的工作以及擔任國際婦女爭取和平與自由聯盟領袖所做出的貢獻 [58] 
美國
促進《非戰公約》簽署,美國和平運動的領導人 [59] 
1932年
沒有授獎 [60] 
1933年
英國
《大幻覺》一書的作者,國際聯盟的支持者,有影響力的宣傳者以及和平教育家 [61] 
1934年
英國
表彰他在國際聯盟做出的貢獻,特別是裁軍領域 [62] 
1935年
竭力反對德國重整軍備 [6] 
1936年
阿根廷
他在巴拉圭玻利維亞促使大廈谷戰爭結束 [63] 
1937年
英國
表彰他在國際聯盟做出的貢獻 [64] 
1938年
表彰該組織對難民提供的幫助 [65] 
1939年
沒有授獎 [66] 
1940年
沒有授獎 [67] 
1941年
沒有授獎 [68] 
1942年
沒有授獎 [69] 
1943年
沒有授獎 [70] 
1944年
瑞士
表彰該組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大量人道主義工作 [71] 
1945年
美國
表彰他在故鄉與孤立主義的鬥爭,在美洲大陸建立和平國家聯盟的努力以及為聯合國組織所做的工作 [72] 
1946年
美國
前歷史和社會學教授,國際婦女爭取和平與自由聯盟名譽國際總會長 [73] 
美國
1947年
英國
對他人的同情以及幫助他們的願望 [75-76] 
美國
1948年
沒有授獎,因為“沒有適合且在生的候選人”由於諾貝爾和平獎不會追授已經過世的獲獎者,委員會以此來向前不久遭到暗殺的聖雄甘地致敬 [77-78] 
1949年
英國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總幹事和傑出的組織者,世界和平組織聯盟和國家和平理事會主席 [79] 
1950年
美國
哈佛大學教授,表彰他在1948年調解阿以戰爭所做的努力 [80] 
1951年
法國
歐洲理事會國際委員會主席,國際自由工會聯合會副主席,世界工會聯合會副主席,國際勞工組織理事會成員,聯合國代表 [81] 
1952年
法國
傳道醫生,蘭巴雷內創始人 [82] 
1953年
美國
美國紅十字會會長,前美國國務卿美國國防部長,聯合國代表,馬歇爾計劃的發起者 [83] 
1954年
聯合國於1951年創立的國際救援組織 [84] 
1955年
沒有授獎 [85] 
1956年
沒有授獎 [86] 
1957年
前加拿大外交部長,聯合國大會第七次會議主席,為了在結束蘇伊士運河危機並試圖通過聯合國解決中東問題所做出的努力 [87] 
1958年
比利時
道明會之父,難民救援機構領袖 [88] 
1959年
英國
歐洲議會成員,終身致力於國際和平與合作 [89] 
1960年
艾伯特·盧圖利
非洲人國民大會主席,他“站在南非反對種族隔離鬥爭的最前沿” [90] 
1961年
瑞典
聯合國秘書長,表彰他在加強聯合國作用上作出的貢獻 [7] 
1962年
美國
表彰他在反對核武器試驗上作出的努力 [91] 
1963年
瑞士
表彰該組織100年來在保障人權上所做的努力 [92] 
瑞士
1964年
美國
民權活動家,西方世界首位向我們證明鬥爭可以通過非暴力方式發起的人 [93] 
1965年
聯合國
1966年
沒有授獎 [95] 
1967年
沒有授獎 [96] 
1968年
法國
1969年
聯合國
[98] 
1970年
美國
表彰他對綠色革命作出的貢獻,對全世界,特別是亞洲和拉丁美洲的糧食生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99] 
1971年
聯邦德國總理,表彰他在西德東方政策上的貢獻 [100] 
1972年
沒有授獎 [101] 
1973年
美國
在通過巴黎和平協約實現越戰停火以及美軍撤離上發揮的積極作用 [102] 
[8] 
1974年
國際和平局主席,納米比亞委員會主席,表彰他在人權領域做出的貢獻:通過歐洲議會試行《歐洲人權公約》,協助創立國際特赦組織並擔任領導人,擔任國際法學家委員會秘書長 [103] 
日本首相,宣佈日本放棄發展核武器,並努力推動區域和解 [104] 
1975年
表彰他在爭取人權、裁軍和促進所有國家之間合作上做出的努力 [9] 
1976年
英國 / 愛爾蘭
北愛爾蘭和平運動(之後更名為和平人士社團)的創始人 [105-106] 
英國 / 愛爾蘭
1977年
英國
為保護良心犯人權所做的努力 [107] 
1978年
簽署戴維營協議,通過談判給埃及和以色列帶來了和平 [108-109] 
1979年
印度
仁愛傳教修女會的創始人 [110] 
1980年
人權領袖,創辦非暴力人權組織與統治阿根廷的軍政府做鬥爭 [111] 
1981年
聯合國
聯合國於1951年創立的國際救援組織 [112] 
1982年
瑞典
表彰他們在聯合國裁軍協商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他們都贏得了國際社會的認同 [113-114] 
1983年
團結工聯的創始人,人權活動家 [115] 
1984年
南非
約翰內斯堡的主教,前南非教會理事會秘書長 [116] 
1985年
國際防止核戰爭醫生組織
美國
發佈權威信息幫助人們意識到原子戰爭的災難性後果,這反過來又有助於增加公眾對原子武器擴散的反對意見,對其優先級別重新定義,更加關注衞生和其他人道主義問題所面臨的壓力 [117] 
1986年
埃利·維瑟爾
美國
美國總統大屠殺委員會主席 [118] 
1987年
表彰他為中美洲和平做出的貢獻,他的努力令各方於這年8月7日在危地馬拉簽署了協議 [119] 
1988年
聯合國
為實現聯合國的其中一項基本原則作出了重要貢獻 [120] 
1990年
蘇聯
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兼蘇聯總統,表彰他在和平進程中發揮的主導作用,幫助形成了今天國際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 [121] 
1991年
表彰她為爭取民主和人權做出的非暴力抗爭 [122] 
1992年
表彰她在尊重土著人民權利的基礎上為促進社會正義和民族文化和解所做的努力 [123] 
1993年
納爾遜·曼德拉
南非
表彰他們通過和平手段結束南非種族隔離制度的努力,併為一個民主的新南非奠定了基礎 [124-125] 
南非
1994年
表彰雙方以極大的勇氣通過政治行動兑現了承諾,給中東地區走向博愛開闢了新的發展機遇 [126-128] 
以色列
希蒙·佩雷斯
以色列
1995年
英國
表彰他們在國際政治中為減少核武器,並朝消除核武器的長遠方向前進所做出的努力 [129-130] 
加拿大
1996年
表彰他們為實現公正與和平解決東帝汶衝突所做的努力 [131] 
1997年
瑞士
表彰他們在禁止和清除殺傷人員地雷上所做出的努力 [132-133] 
美國
1998年
愛爾蘭
表彰他們在為北愛爾蘭的衝突找到和平解決方案上所做的努力 [134-135] 
英國
1999年
瑞士
表彰該組織在多個大陸上開創性的人道主義工作 [136] 
2000年
表彰他對韓國乃至東亞的民主和人權事業做出的貢獻,特別是與朝鮮達成和平與和解 [137] 
2001年
聯合國
表彰該組織在增進世界和平上做出的貢獻 [138-139] 
2002年
美國
表彰他幾十年如一日地尋求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的辦法,推進民主和人權,並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 [140] 
2003年
表彰她為民主和人權做出的努力她還特別關注於婦女和兒童權利的鬥爭 [141] 
2004年
表彰她在可持續發展、民主與和平領域做出的貢獻 [142] 
2005年
聯合國
表彰他們在防止核能用於軍事目的以及確保通過最安全的方式和平利用核能上做出的努力 [143-144] 
埃及
2006年
表彰他們通過創業小額貸款來推進經濟,以及向窮人,特別是女性提供社會機遇上做出的貢獻 [145-147] 
2007年
聯合國
表彰他們在傳播人為氣候變化知識上做出的努力,併為應對這一變化所需要的措施奠定了基礎 [148-152] 
阿爾·戈爾
美國
2008年
表彰他在超過30年的時間裏奔波於幾個大陸,試圖解決國際衝突所做出的努力 [153-154] 
2009年
貝拉克·奧巴馬
美國
為表彰他在促進國際外交和各國人民合作所作出的非凡努力 [155-156] 
2011年
埃倫·約翰遜·瑟利夫
表彰他們為女性安全以及女性全面參與和平建設工作權利所做的非暴力鬥爭 [157-164] 
2012年
表彰該組織在超過六十年的時間裏對推進歐洲和平與和解,民主與人權上做出的貢獻 [165-166] 
2013年
荷蘭
表彰該組織在消除化學武器上所做的大量努力 [167-168] 
2014年
印度
他們分別為對抗兒童和少年所受壓迫以及爭取所有兒童受教育權而奮鬥 [169-170]  [218] 
巴基斯坦
2015年
在2011年的茉莉花革命之後,對於建立一個多元民主的突尼斯所做出的決定性貢獻 [171] 
2016年
胡安·曼努埃爾·桑托斯
他堅持不懈的努力終結了持續五十餘年造成至少22萬哥倫比亞人死亡和將近六百萬人無家可歸的哥倫比亞內戰 [172] 
2017年
瑞士
提請各方注意使用任何核武器後造成的災難性人道主義後果,以及為實現禁止這些武器的條約造出的突破性努力 [173] 
2018年
他們致力結束在戰爭和武裝衝突中使用性暴力作武器 [174] 
2019年
表彰他為了實現和平與國際合作作出的努力,特別是其果斷倡議解決與鄰國厄立特里亞的邊界衝突 [175-176] 
2020年
/
以表彰他們為改善受衝突影響地區的和平條件作出的貢獻 [5]  [177-178] 
2021年
菲律賓
以表彰他們為捍衞民主主義和持久和平的前提——言論自由所做出的努力
俄羅斯
2022年
白俄羅斯
表彰他們在記錄戰爭罪行、侵犯人權和權力濫用方面做出的傑出的努力,共同證明了公民社會對和平與民主的重要性 [218] 
俄羅斯人權組織“紀念”
俄羅斯
烏克蘭人權組織“公民自由中心”
烏克蘭
2023年
伊朗
表彰她反對伊朗婦女受壓迫,她為促進所有人的人權和自由進行抗爭 [219-221] 

諾貝爾和平獎統計情況

已下統計數據為截至2023年,內容來源於諾貝爾獎官方網站: [4] 
次數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獲得三次諾貝爾和平獎(分別在1917、1944和1963年);
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公署獲得兩次諾貝爾和平獎(分別在1954和1981年)
年齡
最年輕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是馬拉拉·優素福·扎伊(在2014年獲獎時17歲);
最年長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是約瑟夫·羅特布拉特(在1995年獲獎時87歲)
性別
共有19位女性獲得過諾貝爾和平獎,分別是貝爾塔·馮·蘇特納(1905年)、簡·亞當斯(1931年)、愛米莉·巴爾奇(1946年)、貝蒂·威廉斯(1976年)、梅里德·科里根(1976年)、特蕾莎修女(1979年)、阿爾瓦·米達爾(1982年)、昂山素季(1991年)、裏戈韋塔·門楚·圖姆(1992年)、喬迪·威廉姆斯(1997年)、希林·伊巴迪(2003年)、旺加里·馬塔伊(2004年)、埃倫·約翰遜-瑟利夫(2011年)、萊伊曼·古博韋(2011年)、塔瓦庫·卡曼(2011年)、馬拉拉·優素福·扎伊(2014年)、納迪婭·穆拉德(2018年)、瑪麗亞·雷沙(2021年)和納爾吉斯·穆罕默迪(2023年)。 [219]  在六個諾貝爾獎項中,是女性獲獎人最多的獎項
停發
有19年因故停發(1914—1916、1918、1923、1924、1928、1932、1939-1943、1948、1955—1956、1966—1967和1972年)
延遲
有11年延遲一年頒發(1912、1919、1925、1929、1933、1935、1944、1952、1954、1960、1962、1976年)
拒絕領獎
越南政治家黎德壽(1973年)是唯一拒絕諾貝爾和平獎的人
頒獎時已被逮捕
卡爾·馮·奧西茨基(德國)、昂山素季(緬甸)、阿萊斯·比亞利亞茨基(白俄羅斯)、納爾吉斯·穆罕默迪(伊朗) [4] 
死後追授
達格·哈馬舍爾德(1961年飛機失事遇難)

諾貝爾和平獎提名記錄

根據2020年諾貝爾獎官方網站顯示,政治家和國家領導人被提名但未授予諾貝爾和平獎 [4] 
國家或者地區
姓名
美國
英國
德國
康拉德·阿登納(西德);阿道夫·希特勒(納粹德國,1939年)
前蘇聯
捷克斯洛伐克
法國
阿根廷
印度
芬蘭
意大利
根據2020年諾貝爾獎官方網站顯示,藝術家被提名但未授予諾貝爾和平獎 [4] 
帕布羅·卡薩爾斯(西班牙大提琴演奏家)
尼古拉斯·洛裏奇(俄國畫家)
根據2020年諾貝爾獎官方網站顯示,被提名者主要不是以和平工作而知名的 [4]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英國經濟學家)
羅伯特·貝登堡(英國軍隊中將、作家、世界童子軍運動組織創始人)
皮埃爾·德·顧拜旦(法國曆史學家和教育家、以成立國際奧委會而知名)
瑪利亞·蒙台梭利(以她的哲學及幼兒教育的方法而知名,她的教育方法在世界各地的公立或私立學校一直沿用)
根據2020年諾貝爾獎官方網站顯示,皇室被提名者 [4] 
沙皇尼古拉二世(1901)
瑞典卡爾王子(1919)
比利時國王阿爾貝一世(1922)
埃塞俄比亞皇帝海爾·塞拉西一世(1938)
希臘國王保羅一世(1950)
荷蘭女王威廉明娜(1951)
根據2020年諾貝爾獎官方網站顯示,提名統計情況如下 [4] 
提名次數最多
1916年至1931年,簡·亞當斯最終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前曾被91次提名諾貝爾和平獎
提名次數最少
愛米莉·巴爾奇弗裏喬夫·南森西奧多·羅斯福首次被提名時就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參考資料來源: [4]  [179-210] 

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典禮

諾貝爾獎頒獎典禮
諾貝爾和平獎的頒獎典禮在每年12月10日,即諾貝爾的逝世紀念日,在奧斯陸頒發。每次頒獎典禮都是下午舉行,這是因為諾貝爾是1896年12月10日下午4:30去世的,在1901年第一次頒獎時,人們便選擇在諾貝爾逝世的時刻舉行儀式,這一有特殊意義的做法一直沿襲下來。典禮上,挪威國王將親自向獲獎者授予該獎項 [211] 
諾貝爾和平獎授予地點是挪威的奧斯陸,而不是瑞典的斯德哥爾摩,是所有諾貝爾獎中唯一一項不是在斯德哥爾摩頒發的諾貝爾獎 [211] 

諾貝爾和平獎文化傳統

諾貝爾和平獎設立宗旨

諾貝爾和平獎是根據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五個諾貝爾獎之一,該獎旨在表彰為促進民族國家團結友好、取消或裁減軍備以及為和平會議的組織和宣傳盡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貢獻的人 [1] 

諾貝爾和平獎獎牌證書

  • 獎牌
諾貝爾和平獎的獎牌正面印有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左側頭像,但是設計與諾貝爾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及文學獎有些許不同。獎牌背面有三人組成的兄弟,上面還刻着:Pro pace et fraternitate gentium(翻譯為:為了人類的和平與情誼),獎牌邊緣刻有獲獎的年份,以及獲得者的名字。諾貝爾和平獎章由古斯塔夫·維格蘭(Gustav Vigeland)設計。自2012年以來,諾貝爾獎章由位於挪威康斯堡的Det Norske Myntverket製造 [212] 
獎牌正面 獎牌正面
獎牌背面 獎牌背面

諾貝爾和平獎社會爭議

2006年,挪威諾貝爾學院院長蓋爾·隆德斯塔德表示:“在諾貝爾獎106年的歷史上,毫無疑問最大的疏失是沒有把諾貝爾和平獎授予(印度聖雄)甘地。”甘地曾經五次進入諾貝爾和平獎的最終候選人名單,其中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兩次,1946、1947和1948年連續三次 [213] 
2007年,美國前副總統阿爾·戈爾因為增強全球氣候變化意識,得到了諾貝爾和平獎。批評者們稱阿爾·戈爾並非科學家,甚至根本就不懂氣候變化問題 [214] 
2009年,《華盛頓郵報》網絡版稱,“對於之前幾乎還名不見經傳的人物而言,(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真是一個令人不可思議的消息。並認為,奧巴馬當總統時間並不長,卻被授予這一項獎,此舉也可解讀為是對美國前總統喬治·W·布什的一種諷刺和指責 [215]  。2011年3月21日,俄羅斯自由民主黨主席弗拉基米爾·沃爾福維奇·日裏諾夫斯基呼籲撤銷貝拉克·奧巴馬的諾貝爾和平獎 [216] 

諾貝爾和平獎相關事件

當地時間2022年6月20日晚,美國紐約的拍賣會上,俄羅斯《新報》總編輯德米特里·穆拉托夫的諾貝爾和平獎獎章以1.035億美元的價格落槌,打破了諾貝爾獎章之前476萬美元的成交紀錄。 [21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