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龍街鄉

(雲南省楚雄州大姚縣龍街鄉)

鎖定
本詞條為多意向詞,在中國共有3處鄉鎮叫做龍街鄉,分別是雲南省楚雄州大姚縣龍街鄉、雲南省大理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龍街鄉、雲南省普洱市景東縣龍街鄉。
中文名
龍街鄉
地理位置
雲南省楚雄州大姚縣
面    積
323.91 km²
人口數量
25313人
車牌代碼
雲E

龍街鄉基本簡介

誘人的核桃 誘人的核桃
龍街鄉地處大姚縣城東部,屬壩區,距縣城36公里,地處東經101°22′--101°38′,北緯25°33′--25°44′之間,東鄰元謀縣新華、牟定縣戌街,南接姚安縣適中,與三個縣八個鄉鎮接壤。東西最大縱距26.75公里,南北最大橫距21.25公里,國土面積323.914平方公里,2002年末人口25313人,彝漢雜居,漢族人口占69.4%,少數民族佔30.6%。龍街鄉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地形、地貌、氣候生物都具有立體型特徵。年平均氣温14.7℃,年均降雨量871.7毫米,乾燥度1.8°,平均霜期40天。土壤肥沃,多為棕壤黃棕壤暗棕壤水稻土。日照、雨量充足,水利資源豐富,主要河流有龍街河、大龍箐河、鼠街河、石關河、打廠河。 [1] 

龍街鄉經濟狀況

龍街鄉 龍街鄉
有小一型水庫三件,小二型水庫5件,壩塘及水池、水窯總容量893.5萬立方米,灌溉面積14200畝,水利化程度達60%。鄉內糧食作物主要有稻穀、玉米、小麥、蠶豆、薯類;經濟作物有烤煙、油菜、藥材、甘蔗、花生、梨、桃、桔子等;土特產有松茸、牛肝菌核桃、板栗、天然優質蜂蜜;地下礦藏有金礦、銅礦、花崗岩、無煙煤、白雲岩礦、高嶺土、石梯礦、鐵礦。石英沙是全縣獨有的優質建材。2002年全鄉國民生產總值達12734.7萬元;工農業生產總值達9456萬元,其中農業產值5591萬元;糧食產量達1222.3萬公斤,人均有糧497公斤;畜牧業產值1567.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40元;鄉鎮企業總收入11941萬元,鄉鎮企業和個體工商户發展到361户,從業人員達1548人;財政總收入591萬元;煙葉產量93.7萬公斤,產值達763.7萬元;交通、電力、通訊、教育、衞生等社會事業蓬勃發展。元(謀)大(姚)公路橫跨全境,十個村委會都修通了公路。開通了移動電話。

龍街鄉民風民俗

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龍街有着歷史悠久的民族文化刺繡挑花、泥塑、小樂器製作等藝術文學作品獨具特色,沁人心脾,龍街還是彝族左腳舞的發源地之一,曲目繁多,民族底藴濃郁,具有廣泛的羣眾基礎。特別是每年四月初八的“太子會”吸引八方賓客雲集龍街,唱山歌,跳左腳,耍龍燈,曬“龍太子”,敬龍王爺,揮灑個性。在新的世紀,中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龍街鄉黨委政府將本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圍繞全縣建設“生態經濟大縣、資源開發強縣、民族文化名縣”的戰略目標,團結帶領全鄉各族人民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為實現龍街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宏偉目標而努力奮鬥!

龍街鄉資源環境

彝族左腳舞 彝族左腳舞
龍街鄉境內有大小壩塘108件,其中小(一)型水庫3件,小(二)型水庫7件,大小河流共 4條,主要河流龍街河,屬金沙江水系,蜻蛉河支流,發源於倉街澗水塘,全長 49.5公里,流經倉屯、石關、五福、龍街四個村委會,匯入金沙江上游。鄉內的主要礦產資源有:銅礦、鐵礦、煤礦、雲母石英砂。全鄉圍繞“生態得保護、產業得發展”的要求,認真抓好護林防火、退耕還林和農村能源建設、紮實搞好植樹造林,積極發展核桃、板栗等經濟林果業,使生態環境得到較大改善。

龍街鄉文化教育

龍街鄉始終堅持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鞏固“兩基”成果,勵精圖治,改革創新,整活教育教學資源,師資力量得到明顯增強。堅持以德育為主,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全面落實“兩免一補”政策,貧困學生大量得到救助,基礎設施建設得到進一步改善,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高。全鄉共有中學1所,34個辦學點,其中有完小8所,共197名教職員工。全鄉共建有一個鄉級文化站和一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即白夷村文化活動中心。全鄉的文化教育事業正蓬勃發展。

龍街鄉人文地理

早包穀 早包穀
龍街鄉素以“依山傍水,邑中沃壤”稱著,位於大姚縣城東面,東與元謀相連;南與牟定、姚安相鄰;西與金碧毗鄰;北與趙家店接壤,是一個山區與半山區並存的農業鄉。龍街,古時辰日集市,辰龍為首,是縣境東部主要集市。居民以漢族為主,有彝族、白族傣族傈僳族等多種民族,各民族間團結協作和諧發展。龍街人民一年一度的民族傳統盛會—太子會,具有悠遠的歷史。每年農曆四月初八,十里八鄉的羣眾和商家都雲集到龍街集鎮,人們用棍棒杈着三太子的模樣舞龍,大家手拉着手跳左腳舞,互相祝願來年豐收喜慶。太子會是各民族兄弟姐妹進行文化和物資交流的盛會,同時也是龍街各族羣眾追求團結和睦、幸福安康生活的象徵。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