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龍田村

(江西省吉安市安福縣洲湖鎮下轄村)

鎖定
龍田村隸屬於江西省吉安市安福縣洲湖鎮下轄村,處在安福縣洲湖鎮西南面,距鎮區3公里,村域面積9.3平方公里,村落佔地面積110畝。
中文名
龍田村
外文名
Long Tian
行政區劃代碼
360829102203
行政區類別
自然村
所屬地區
江西吉安
地理位置
中國江西省吉安市安福縣洲湖鎮龍田村
郵政編碼
343221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周氏文祠
中秋燒塔
車牌代碼
贛D

龍田村建制沿革

建制沿革
江南西路
吉州廬陵郡
安福
-
龍田村
江西行省
吉安路
安福州
-
龍田村
江西布政使司
吉安府
安福縣
-
龍田村
江西省
吉安府
安福縣
-
龍田村
民國
江西省
吉安市
安福縣
道南鎮
龍田村
江西省
吉安市
安福縣
洲湖鎮
龍田村

龍田村地理環境

龍田村鳥瞰圖2018年 龍田村鳥瞰圖2018年
鳥瞰全村風貌,猶如“圓盤嵌珠”、“白綢系鏡”。村前一條由東向西的商賈大道穿越而過,村後一條南江水渠及並行的瀟河如三條玉帶,飄逸繞行,村左右設有上馬洲和下馬壇,村東佈局“九步三條江”。村外圍有一條兩公里的環村公路,村中央有一條貫穿村子南北的水泥路。村莊座北朝南,前案青松“紅嶺”,後倚綠園“長州”,及瀟水河岸,東西沃土平疇,故有“西泉澆沃土,長州保龍田”之説。
龍田村處在安福縣洲湖鎮(洲塢)西南面,距鎮區3公里。從龍田村往東是塘下村,往南是岸溪村,往西是毛田村,往北可以去往沙洲村。

龍田村自然資源

南倚“紅嶺”,嶺上植滿松樹;東有三江,最寬的是瀟水;北面靠着“綠園”(退耕還林的人工林);西面是水稻種植區。

龍田村人口民族

漢族。以周姓居多,還有歐陽、盛、汪、甘等。講南鄉話。

龍田村故事傳説

村名由來:龍田自然村一代代有這樣一種傳説,在很久很久的遠古時代,有一天晨,突然傾盆大雨,雨點如注,有一條巨龍從東方飛來,龍身時高時低,時左時右,好像在找一個落腳的地方。它飛過大平(今寮塘鄉)時,流下了一滴眼,後這個地方就留下了一股清清的泉水。它認為這個地方不是落腳的地方,因比它繼續騰飛到龍田這個地方一看,前有青翠的山脈,後有瀟水長流,環境優美,於是選中了這個地方就落下來了,落腳處泉水清流,給後人帶來水的資源,村莊水早無優了。它説:“我是奉水神的目意,為民造福。”老百姓聽了以後拍手稱快,萬分感激,後來就“見龍在田”的説法,因此取名為“龍田”。

龍田村交通運輸

有安福縣城至石溪/坊下的班車經過,約一個半小時一趟。此趟車已開通手機移動支付功能,也可自備零錢,不設找零。起步2元,至洲湖街需花費2元,去縣城需9元人民幣(春運時票價漲一元)。
龍田至安福縣城班車路線 龍田至安福縣城班車路線

龍田村民居風格

龍田村明代民居的建築牆體一般青磚二眠一斗,前有院落和側舍,大門多為紅石質門框,天門式,二層滴水,下廳左右設廊樓,線雕或凸雕屏板。部分下廳設藻井,構圖嚴謹、大方。清代建築多為眠磚到棟,磚牆上嵌磚石雕花小窗,下設直欞木窗,後大門上設門罩,或木質或磚砌。青石質門框和地栿,門當雕八卦圖,廳內部分設藻井,左右廂房及中堂門扇上或描金、書聯、書畫、下廳也有廊樓,樓側多為鏤空花板隔擋。部分居民全部橫鋪青磚地面,院落多為鵝卵石。相鄰巷道既有青石板也有鵝卵石和青磚。天門式和天窗式並存,但多為天窗式結構,內部裝飾繁簡差異較大。
龍田村古建築

龍田村傳統習俗

中秋燒塔:中秋燒塔習俗,是流行間粵贛地區的一種民間祈福習俗,又稱燒瓦子燈、燒寶塔、燒瓦塔、燒梵塔,等等。吉安地區“中秋燒塔”由來已久。清同治《龍泉縣誌》載,“小兒累碎瓦為浮屠,鱗差(次)角鋭,積薪燃之,曰‘燒寶塔’”。《吉安縣誌》(1941)、《安福縣誌》(1995)等亦有記載。安福縣,古廬陵郡轄區,是“吉安中秋燒塔”習俗保存最好地區。
中秋燒塔
吃新節:吃(qia)新又叫“嘗新”,“吃新節”,是當地一年當中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節日,在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中,吃新節沒有確定日期的節日,其時間大約在農曆小暑到大暑之間,以早稻成熟為標誌。因各村水土、氣候條件不一致,早稻成熟往往會相差一天或幾天,所以,各村的吃新也有先有後。現今吃新的具體時間基本上由當地鄉政府來確定。同時由於地域和風俗的不同,各地吃新儀式稍有不同,但供奉新谷、祭拜神靈、祭祀祖先、按長幼輩分依次入席嘗新的儀式程序幾近雷同,更重要的是各地都很重視吃新節。節日當天,村民們精心摘取顆粒飽滿的稻穗,捆紮成稻束,供奉神靈,祭拜當地穀神和祖先。“吃新”,不僅僅能表明農民勞作之後,對即將收穫的無比喜悦之情,更重要的是種增進親朋好友、左鄰右舍間和睦團結的傳統風俗。
龍獅燈: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為元宵節,龍田村自古至今都有耍花燈,鬧元宵的習俗。(正月)十三晚,照依古例,扮演龍燈,先往古廟恭迎神庥,以兆豐年。其制則斬木為架,剖竹為輪,衣之以繒帛,文之以彩箋,首尾昂然,腰腹宛爾,燃以蠟炬,而運之以人,或俯或仰,可蟠可屈,無不縱送自如,笙歐、歌湧沸之中,但見燈光灼爍,游龍蜿蜒,若火之飛天,似龍光之射鬥,炫耀奪目,有令人顧盼莫及者。“燈大致分兩類,一類是陸地上配以獅燈、鯉魚燈、蝦燈,花卉燈、牌燈等組成的長長的燈隊伍。三五孩則草龍燈。此外家家户户在門框和窗台、下、穀倉裏、牀下等處安放點蠟燭香火,並把炒熱的油菜將,在天剛擦黑時屋下,以避祟邪。”花燈打來花又花,上家打了走下家;上家打了月團圓,下家打起萬事佳。從十ー到十五,每到晚間,全村火樹銀花,鼓樂喧天、家家迎燈、户户結綵,各家娘婦爭扯龍頭上的須,以求子嗣,至十五夜,所有草扎龍燈,在舉行走壇神的儀式後,即行焚化。此外,在死者去世的第一個正月,喪家及其親友還須在初一至十五這段時間裏,到墳上燒燈,名曰“新年行燈”,請親友赴宴。
打發公婆 打發公婆
冬至祭祖:龍田村從古至今,歷來重視對先人的敬重。七月十五這天就沿襲着給先人燒包的祭祀活動。農曆六月三十早晨,各家各户點燈燒香燒紙錢,在供桌上擺上飯和佳餚,然後點燃炮恭恭敬敬迎接公婆(指先人)回家。從這天起,每天香火齋飯佳餚不斷,一直到農曆七月十五,這天早晨,各家各户用冥幣紙錢等,封成一個個財包,包上註明收件人的姓名地址,以及寄包人的信息等,晚上,用酒禮佳餚款待公婆(指先人)然後燃放鞭炮送他們回家,到路途把財包燒了,這天也叫“打發公婆”,以託我們對先人的緬懷和思念。
嫁娶:龍田村的村民們,對結婚是非常重視的,一般某户家的兒子要結婚了,結婚日子的前五天就要等客(客人一般外婆、舅媽、姑媽等),前二天晚上殺豬,第二天給女方過擔(過魚、豬肉和雞,豬肉、魚一般在200斤左右),當天晚上男方要紅房(嗩吶鑼鼓等樂器吹吹打打要紅房到半夜),主人要給嗩吶手封紅包等,結婚那天男方打着紅旗在前面開路,隨着嗩吶和鑼鼓聲迎親隊伍開着車到女方迎親,回菜後進行簡單的結婚儀式後,一位長輩牽着新娘挨個兒行見面禮,見面時新娘須行禮後,自家人和親親都要給紅包,晚飯最隆重,新郎新娘爸媽都要挨桌兒酒以表謝意。

龍田村地方特產

炒粉火腿臘肉艾米果、miang、南條(醃製的胡蘿蔔)等。
小吃

龍田村風景名勝

自然景區:洲上、瀟水等。
古代遺蹟:周氏文祠、周氏大宗祠、福神廟、明清民居等。

龍田村歷代名人

周霆震:元代人,布衣文學家,詩人,著有《石初集》,編入《四庫全書》。
週三泉:巡撫福建至吏部侍郎,為官清正,欽點建祠並賜“天官少宰”木匾以褒揚。
周正方:按察使,字可,號壬韋菴,明代天順年進士,由刑部員外郎擢浙江按察司到四川按察副史至浙江按察使。
周靜:明初以文學徵受寶鈔庫提舉,著有《提舉集》。
周肅敬:奉政大夫,字嚴號介菴,嚴封奉政大夫浙江按察司。
周宮:帥府參謀,號一泉。
周寀:明嘉靖壬戌科進士,官至福建巡撫、淮南總漕、吏部侍郎等,著有《書壁十戒詩》、《文集疏奏》、《周易通解》等。
周立熙:縣令,字鬱文號慎齋成化舉人,辛丑進士,任湖廣甯遠縣縣令。
周羽:王府典儀,字甫號五泉。
周立瀛:進士,欽點主事禮部儀制司,官至陝西道監察御史,台灣福州府道等。
周啟:按察使,字應文號坦齋,成化乙未年進士,官至廣東按察使。

龍田村所獲榮譽

2018年12月,住房城鄉建設部會同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在各省(區、市)推薦基礎上,經專家委員會審查,擬將龍田村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1] 
2019年6月6日,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