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樓街道,遼寧省營口市蓋州市下轄街道,地處蓋州市區東部,東接東城街道新華村、繁榮村,南隔大清河與太陽昇街道相望,西以黑大路為界與西城街道為鄰,北與西城街道小紅花峪村、東城街道路西村接壤,轄區總面積2.68平方千米。
[1]
- 中文名
- 鼓樓街道
- 行政區類別
- 街道
- 所屬地區
- 遼寧省營口市蓋州市
- 地理位置
- 蓋州市區東部
- 面 積
- 2.68 km²
- 下轄地區
- 10個社區、1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
- 前進社區
- 電話區號
- 0417
- 郵政區碼
- 115200
- 車牌代碼
- 遼H
- 人 口
- 56128人(2011年末總人口)
鼓樓街道建置沿革
編輯西漢高帝十二年(前195年),置平郭縣(歸遼東郡領屬)。
北魏天賜元年(404年),高句麗佔領遼東,平郭改為建安,築建安山城(今青石嶺鎮高麗城村)。
東晉太元十年(385年),駐地仍為平郭,平州治所亦遷於此。
唐總章元年(668年),為建安州都督府。
遼會同元年(938年),改稱辰州。
金明昌六年(1195年),辰州改名蓋州(此蓋州稱謂之始)。
元中統三年(1262年),為蓋州路。
明洪武五年(1372年),為蓋州。
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為蓋州衞。
清康熙三年(1664年),為蓋平縣蓋州城。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實行鄉區制,為中平鄉。
清宣統元年(1909年),為城廂鎮。
民國二年(1913年),設蓋平縣公署,廢鄉制實行警察管理,境內屬警察一區。
民國二十年(1931年)—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日偽統治時期,為蓋平縣蓋平街。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0月,遼東人民自衞軍收復蓋平縣設蓋平鎮(駐福海街)。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0月,國民黨軍佔領蓋平縣置蓋平鎮(駐束鹿保)。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6月,東北民主聯軍解放蓋平,設蓋平鎮(駐北宮街)。
1949年10月,設蓋平鎮(駐北宮街)。
1956年3月,實行並區建鄉。
1958年3月,實行撤區並鄉。
1958年10月,為城關公社蓋平鎮管理區。
1965年1月,蓋平縣改名蓋縣;同年3月,蓋平鎮改稱蓋州鎮。
1979年,區劃調整,新增設勝利街、東市街、北關街、前進街、西關街。
1992年11月,蓋縣撤縣設市,蓋州鎮劃分為鼓樓、西城兩個辦事處。
1993年7月,鼓樓辦事處成立。
鼓樓街道行政區劃
編輯截至2020年6月,鼓樓街道下轄10個社區、1個行政村:西關社區、永和社區、北關社區、興辰社區、東關社區、前進社區、民和社區、興隆社區、東市社區、勝利社區、民勝村,
[2]
街道辦事處駐前進社區。
[1]
鼓樓街道地理環境
編輯鼓樓街道位置境域
鼓樓街道
鼓樓街道水文
鼓樓街道自然災害
鼓樓街道人口
編輯2011年末,鼓樓街道總人口5612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5138人,城鎮化率44.8%。另有流動人口14912人。總人口中,男性32185人,佔57.3%;女性23943人,佔42.7%。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有回、滿、朝鮮、蒙古等少數民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4‰,人口死亡率2.1‰,人口自然增長率1.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0943人。
[1]
鼓樓街道經濟
編輯鼓樓街道社會事業
編輯鼓樓街道教育
2011年末,鼓樓街道有幼兒園17所,在園幼兒1410人,專任教師122人;小學5所,在校生5818人,專任教師27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942人,專任教師127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1]
鼓樓街道文化事業
鼓樓街道醫療衞生
2011年末,鼓樓街道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3個,其中疾病控制中心1個,衞生院(二級)2所;病牀380張。專業衞生人員320人,其中執業醫師114人,執業助理醫師39人,註冊護士123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9.7萬人次,住院手術1700台次。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700人,參合率95%;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分別為8.86‰、7.28‰、6.1‰。
[1]
鼓樓街道社會保障
2011年,鼓樓街道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3357户,人數6212人,支出1170.4萬元,月人均157元;城市醫療救助3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530人次,共支出476.55萬元;城市生活無着人員救助300人次,支出6萬餘元,比上年增長20%。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44人。社區服務中心1個,社區服務站11個;社區日間照料牀位數22張,社區留宿照料牀位數22張。新增就業人員330人,有160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70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98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2%,全年共幫助216户零就業家庭實現每户至少一人就業。五項社會保險(不含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收入合計1.100億元。
[1]
鼓樓街道交通
編輯鼓樓街道歷史文化
編輯- 地名由來
鼓樓街道風景名勝
編輯- 崇教寺
- 蓋州鐘鼓樓
蓋州鐘鼓樓位於蓋州市鼓樓街道辦事處前進社區,是蓋州市區的中心,也是蓋州古城內的著名古蹟之一。鐘鼓樓建在券門式的青磚高牆上,平面呈長方形,長三十六米,寬十四米,高七米,由樓座與座上殿宇組成。1963年公佈鐘鼓樓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營口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遼寧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5]
- 三江會館
三江會館位於蓋州市鼓樓街道辦事處前進社區,坐落於鐘鼓樓東的鼓樓辦事處院內,與福建會館、山西會館、山東會館合稱蓋州四大會館,因其建有天后宮,又稱海神廟。三江會館是江浙客商組成的商業團體聚會議事的館舍。2004年蓋州市人民政府公佈三江會館為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營口市人民政府公佈其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遼寧省人民政府公佈其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6]
- 福建會館
福建會館位於蓋州市鼓樓街道辦事處民和社區勝利路北11-1號,西緊鄰普濟寺,與三江會館、山東會館、山西會館合稱為蓋州四大會館。福建會館始建於清嘉慶年間,為福建客商組成的商業團體聚會議事的場館。福建會館建有天后宮,也稱海神廟。
[7]
- 玄貞觀
玄貞觀位於蓋州市鼓樓街道辦事處永和社區紅旗大街路北,又稱上帝廟。始建於明洪武十五年,保留着濃厚的古樸典雅之建築意境,是全省為數不多的早期寺廟建築。1988年國務院公佈玄貞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
- 蓋州財神廟
- 蓋州古城
- 參考資料
-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石光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遼寧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6年09月:1502-1503.
- 2. 鼓樓街道2020年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0-12-30]
- 3. 國務院人口普查辦公室、國家統計局人口和就業統計司.中國2010年人口普查分鄉、鎮、街道資料.中國統計出版社.第136頁
- 4. 崇教寺 .營口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12-30]
- 5. 蓋州鐘鼓樓 .營口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12-30]
- 6. 三江會館 .營口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12-30]
- 7. 福建會館 .營口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12-30]
- 8. 玄貞觀 .營口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12-30]
- 9. 蓋州財神廟 .營口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12-30]
- 10. 蓋州古城 .營口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