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轄地區
- 6個社區
- 政府駐地
- 二里半社區紅山西路2號
- 電話區號
- 0912
- 郵政區碼
- 719000
- 車牌代碼
- 陝K
- 人 口
- 38095人(2011年)
鼓樓街道歷史沿革
編輯因鼓樓位於轄區中心而得名。
1949年10月,屬榆林市(縣級)東北區和西北區。
1950年4月至1958年9月,先後屬城關區(鎮)人民政府管轄。
1958年10月後,屬城關公社(鎮),曾設居民分社、街道。
1984年8月,改設為榆林鎮第二、四街道。
1989年7月,設為鼓樓街道,轄7個社區、42個居民組。
2003年2月,將紅山社區劃歸駝峯路街道。
鼓樓街道行政區劃
編輯統計用區劃代碼 | 城鄉分類代碼 | 名稱 |
610802001001 | 111 | 鴛鴦湖社區 |
610802001002 | 111 | 紅文昌樓社區 |
610802001004 | 111 | 普惠泉社區 |
610802001006 | 111 | 城隍廟灘社區 |
610802001007 | 111 | 凱歌樓社區 |
610802001009 | 111 | 二里半社區 |
鼓樓街道地理環境
編輯
榆陽區鼓樓街道辦事處
鼓樓街道人口
編輯截至2011年末,鼓樓街道轄區總人口38095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7895人,城鎮化率99.7%。另有流動人口5953人。總人口中,男性18376人,佔48.2%;女性19719人,佔51.8%。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561人。
[2]
鼓樓街道經濟
編輯鼓樓街道綜述
2011年,鼓樓街道財政總收入692.5萬元,比上年增長43.6%。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0.07億元,增值税0.09億元,企業所得税0.08億元,個人所得税0.05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0.6%、11.2%、13.4%、9.77%。
[2]
鼓樓街道第二產業
2011年,鼓樓街道工業總產值達到0.07億元,比上年增長12.3%,工業增加值0.03億元,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6%。2011年,鼓樓街道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2家,職工0.25萬人,實現工業增加值0.01億元,比上年增長11.7%。
[2]
鼓樓街道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鼓樓街道有商業網點0.18萬個,從業人員1.12萬人。2011年,鼓樓街道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0.98億元,比上年增長14.3%。2011年,鼓樓街道金融產業實現增加值84.32億元,比上年增長13.2%。
截至2011年末,鼓樓街道境內有長安銀行、郵政儲蓄銀行、農業銀行等6家銀行和金融機構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147.75億元,比上年增長16.3%;各項貸款餘額99.18億元,比上年增長18.1%。
鼓樓街道交通運輸
編輯鼓樓街道境內主幹道有長城北路、迎賓大道、紅山路、湖濱路等。
鼓樓街道社會事業
編輯鼓樓街道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鼓樓街道有展覽館1個,建築面積2020平方米,圖書館1個,建築面積2132平方米,藏書14萬餘冊。民間藝術剪紙家曹紅霞的剪紙獲“陝北婆姨榮獲陝西省著名商標”。有文化藝術團體9個,電影院1個,座位150個,年放映2190場次,觀眾達65700人次;文化站2個。文化行業從業人員213人,主要文化藝術團體有夕陽紅老年秧歌隊、世紀廣場定點秧歌隊。
[2]
鼓樓街道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鼓樓街道有幼兒園(所、16所,在園幼兒1763人,專任教師197人,其中公辦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516人,專任教師82人;小學1所,在校生2474人,專任教師12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中學2所,在校生8711人,專任教師417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有中等專科學校3所,在校學生5440人,專任教師376人。主要學校有榆林市第一中學、榆林市第二小學、榆林市財經學校等。
鼓樓街道科技事業
鼓樓街道衞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鼓樓街道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10個,其中醫院5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5個,病牀1545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40張。專業衞生人員757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306人、註冊護士308人。2011年,鼓樓街道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4.25萬人次,住院手術3423台次,出院病人3.13萬人次。重點醫院有星元醫院、榆陽醫院,其中榆陽區星元醫院為三級甲等醫院。
2011年,鼓樓街道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0/10萬,居民人口平均期望壽命78.3歲,其中男性80.5歲,女性76.1歲;孕產婦死亡率0/10萬。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7萬人,參保率100%。
[2]
鼓樓街道體育事業
鼓樓街道社會保障
2011年,鼓樓街道有最低生活保障户數0.17萬户,人數0.38萬人。支出899.5萬元;城市生活無着人員救助49人次,支出12萬元,比上年增長9.6%。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0.12萬人,參保率100%。
[2]
鼓樓街道歷史文化
編輯 榆林衞城
榆林城始建於明洪武初年(1370年前後),初名榆林莊,為綏德衞屯所。正統十四年(1449年)築堡城,成化七年(1471年)置榆林衞,成化九年(1473年)巡撫都御史餘子俊再次修築,將延綏鎮治由綏德移駐於此,延綏鎮因此也稱“榆林鎮”。
榆林作為明長城線上的九邊重鎮之一,是當時陝北地區的政治、軍事、文化中心,作為其標誌性建築之一的榆林衞城,其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古色古香的街市風貌,充分體現了十五世紀以來陝北古代文化的深厚內涵,是研究陝北古代政治、軍事、文化、建築等不可多得的實物載體,也是推動地方經濟建設、發展旅遊事業的珍貴資源。
- 參考資料
-
- 1. 2020年統計用區劃和城鄉劃分代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1-22]
- 2. 李立國,趙政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陝西省卷(下)[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6年4月第一版:1742—1743
- 3. 國務院關於核定並公佈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