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樓街道,隸屬於湖北省黃岡市麻城市,地處麻城市區東部,東與閻家河鎮、龜山鎮相鄰,南部、西部與南湖街道接壤,北與龍池橋街道毗鄰,
[1]
行政區域面積40.3平方千米,
[1]
截至2011年末,鼓樓街道總人口為7.37萬人。
[1]
- 中文名
- 鼓樓街道
- 行政區類別
- 街道
- 所屬地區
- 湖北省黃岡市麻城市
- 地理位置
- 麻城市區東部
- 面 積
- 40.3 km²
- 下轄地區
- 4個社區、6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
- 二橋路1號
- 電話區號
- 0713
- 郵政區碼
- 438300
- 車牌代碼
- 鄂J
- 人 口
- 7.37萬人(截至2011年末總人口)
鼓樓街道歷史沿革
編輯鼓樓街道境域原為麻城鎮(1983年4月,改城關鎮為麻城鎮)和關廂區許家涼亭鄉。
鼓樓街道行政區劃
編輯截至2011年末,鼓樓街道轄朝聖門、鼓樓、桃園、楊基塘、涼亭5個居民委員會,馬箭廠、望城崗、七里崗、小河頭、甘家崗、沈家莊、紅石咀、楓樹、高山咀、王家崗、栗子園11個村民委員會;下設89個居民小組,49個村民小組。
[1]
鼓樓街道地理環境
編輯鼓樓街道位置境域
鼓樓街道自然資源
鼓樓街道人口
編輯截至2011年末,鼓樓街道轄區總人口7.37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0000人,城鎮化率54.3%,另有流動人口1003人。總人口中,男性38406人,佔52.1%;女性35256人,佔47.9%;18歲以下12142人,佔16.5%;18~35歲21229人,佔28.8%;35~60歲31344人,佔42.6%;60歲以上8947人,佔12.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828.8人。
[1]
鼓樓街道經濟
編輯鼓樓街道綜述
2011年,鼓樓街道財政總收入1.3億元,比上年增長27.6%,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788萬元,比上年增長20%。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1386萬元,增值税2268萬元,企業所得税504萬元,個人所得税226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0%、43%、40%、32%,人均財政收入1710元,比上年增長18%,農民人均純收入5769元。
[1]
鼓樓街道農業
2011年,鼓樓街道農業以種植業為主,農業總產值6.1億元。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生產糧食1萬噸,人均140.8千克。主要經濟作物有棉花、油菜,棉花種植面積0.7萬畝,產量807噸;油料作物種植面積1.3萬畝,產量1876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7.1萬頭,年末存欄2.1萬頭;牛年末存欄0.9萬頭;羊飼養量0.9萬頭,年末存欄量0.5萬頭;禽蛋1382噸。
[1]
鼓樓街道工業
2011年,鼓樓街道工業境內工業以鋼鐵爐料、機械製造、建築材料、紡織服裝、生物保健為主,工業總產值37億元,比上年增長20%,工業企業143家,其中規模企業9家,職工960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1億元,比上年增長20.5%。
[1]
鼓樓街道商貿
鼓樓街道金融業
鼓樓街道文體事業
鼓樓街道醫療衞生
2011年末,鼓樓街道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20個,其中門診部(所)19個;牀位6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0.8張。執業醫師15人,執業助理醫師16人,註冊護士30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7萬人次,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21443人,參合率100%。
[1]
鼓樓街道社會保障
2011年,鼓樓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3080户,人數8947人,支出748萬元,比上年增長8.3%,月人均69元,比上年增長2.9%;城市醫療救助236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居民參加醫保12466人次,支出134萬元,比上年增長5.3%。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186户,人數2516人,支出261萬元,比上年增長19.7%,月人均86.4元,比上年增長21.2%;農村五保集中供養76人,支出15.9萬元,比上年增長2.4%;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6人,支出2.5萬元,比上年增長1.7%。農村醫療救助534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7590人次,支出116萬元,比上年增長18.7%。
[1]
鼓樓街道交通運輸
編輯鼓樓街道歷史文化
編輯- 地名由來
- 參考資料
-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黃樹賢總主編;彭軍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湖北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7年7月:1485-1486.
- 2. 2021鼓樓街道行政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