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黑虎古調

鎖定
黑虎古調 [1] 黑虎趙氏祖先由蒙古長短調演化而來,起初,其祖先唱長調,後不斷融入漢族民歌、小曲、秦腔、眉户唱腔等元素,逐漸轉換為短調,形成了具有蒙漢民族融合特色的唱腔,相對於當地漢族的唱腔,其曲調婉轉、單純、樸實、情意真切,聽起來鏗鏘有力,內容豐富而且形式多樣,被稱為黑虎古調 。
主要代表作有:小戲劇有《浪仙拉驢》、《牧童指路》、《打柴》等劇目;民歌小曲有《賽馬會》、《打沙葱》、《我割韭菜送紅軍》等;民歌小調有《繡荷包》、《十杯酒》等;神曲子有《洛陽橋》、《請神咒》、《四盞燈》等曲目。
2014年8月,黑虎古調列入白銀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 
中文名
黑虎古調
外文名
HeiHu Ancient Tune
經典曲目
《浪仙拉驢》、《牧童指路》、《打柴》
代表人物
趙俊武、趙俊福、趙保蘭

黑虎古調歷史背景

其歷史可追溯至元末明初,一個蒙古人後裔家族在會寧縣黑虎岔這個地方繁衍生息,他們自稱為“黑虎趙”,將其世代傳唱的獨特民歌小曲稱為“黑虎古調”。“黑虎古調”作為一種獨具蒙漢民族融合特色的唱腔,其間經歷了一個發展演變過程。其實,對於民族身份已經轉換為漢族的“黑虎趙”家族來説,這首先要從他們家族族羣身份的轉換説起。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應天府建立明朝,元朝的殘餘勢力節節敗退。1370年,徐達沈兒峪之役中全殲擴廓軍 [3]  ,《明鑑易知錄》記載“保保與其妻子數人從古城北遁去,至黃河,得流木以度,遂出寧夏奔和林。”擴廓帖木兒兵敗,包括“黑虎趙”的始祖昴空在內的七人七馬從靖遠紅羅寺附近“踏浪柴”渡過黃河後四處流落隱居。《平川區志》稱,七人徙靖遠紅羅山河南營門兒,內一人隱居平川張家坪,娶張媪為妻,遂以張姓為姓;一姓吳,隱居平川黃草灣;一姓趙,隱居會寧縣黑虎岔。600多年後,隱居於黑虎岔繁衍生息的趙氏家族,其後裔已近2萬人,除了學習當地人的生產生活方式外,還在音樂方面不斷創新,黑虎古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和傳承下來的。 [4] 

黑虎古調基本特徵

黑虎古調演出資料
黑虎古調演出資料(5張)
所謂“黑虎古調”,是流傳在會寧縣黑虎岔村這一歷史上蒙漢文化交匯融合地帶的特有民間歌謠類型。黑虎古調起源於明朝初年,元亡後流落於黑虎岔村的蒙古族後裔長期定居在這裏,始祖昴空一行人把蒙古族能歌善舞這一特徵完整的繼承了下來。他們在生產生活的過程裏演唱蒙古族民歌長調,後來在與當地漢族百姓的不斷融合中,蒙古族音樂形式慢慢與當地漢族的民間小調和戲曲等音樂形式融匯交流,形成了蒙漢民族融合的古調。600多年來,凡在趙氏家族的重大活動中,無一都要演唱這種古調,古調的內容和曲目也在不斷豐富。
“黑虎古調”不僅曲目眾多,而且音樂類型豐富多彩。這其中包括“黑虎趙”遷徙至黑虎岔 600 年期間自創的民間小調,還有根據其他民間小曲小調改編的民歌,也有仿照眉户劇的所謂“小戲劇”等眾多類別。
黑虎古調作為中國傳統音樂中的一種類型,它產生於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勞作當中,是勞動人民抒發感情的特殊途徑,是民眾感情的自然流露。根據其體裁不同,黑虎古調分為兩大類別,即小戲劇和民歌。其中,民歌又可分為小曲、小調、神曲子。

黑虎古調小戲劇

小戲劇通常是由一個或者幾個曲調構成,因其唱段簡短,而通過音樂、語言、動作、舞蹈等形式達到敍事目的的表演藝術。尚存的完整小戲劇有七個,分別是《浪仙拉驢》、《牧童指路》、《美人罐》、《蒙漢緣》、《打柴》等。
其中《浪仙拉驢》獨具民族色彩,反映“黑虎趙”的日常生活。講述的是蒙族男子浪仙牽毛驢送漢族妻子回孃家給父親拜壽,漢族妻子要騎驢,不得已丈夫從鄰居家借來毛驢,懷揣酒瓶手提雞,牽着毛驢馱着妻子前往岳父家。一路上歡歌笑語,用歡快的唱腔唱出兩人的穿着打扮。比如旦角唱:“柳葉的眉毛咿呀哎嗨賽彎弓,杏核眼睛毛斯瓦兒來。”生角接唱:“頭戴爛草帽男兒漢,扇子花兒開一朵蓮花。”唱詞中的“毛斯瓦兒來”,可能是“貌似彎兒來”的轉音。全劇由兩個曲調構成,它們分別是旦角唱調、生角唱調。旦角唱調為五聲 D 徵調式,曲調輕鬆歡快,表達了主人公在回孃家時欣喜的情緒,生角調同為五聲 D 徵調式,但較旦角調而言,生角調音型較為規整 ,旋律平緩穩重。兩個曲調貫穿全曲,運用幽默風趣且極富濃郁地方特色的語言,生動的展示了一對恩愛夫妻結伴去看望岳父岳母的故事。
《蒙漢緣》是表達美好愛情類小戲劇的代表,而表達美好愛情的曲目數量是小戲劇中最多的。也是小戲劇中運用曲牌最多的一個,從前往後依次為【五更鳥】、【老缸調】、【小哭調】、【大哭調】、【越尾調】、【定缸調】、【二姑娘調】【大越尾調】。在這八個曲牌中,基本都是商調式或者徵調式。八個各具特色的曲牌連綴起來,充分表達了主人公當時的心理活動以及情緒感受。
《美人罐》是歷史故事中最具代表意義的曲目,此類題材小戲劇並不多見。《美人罐》是以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即漢世祖劉邦流落於民間的歷史為背景展開敍述的。劉秀逃難途中偶遇殷梨花,殷梨花給予劉秀援助之手 ,兩人就此結下不解之緣。其中用到的曲牌有【大連香調】、【一串鈴】、【大哭調】、【小哭調】、【越尾調】。其中,劉秀的唱調多次出現【小哭調】,充分表達了他流落民間、被仇家追殺的無奈心情。

黑虎古調民歌

民歌是中國民間傳統音樂中最為豐富多彩的音樂類型,一般是由百姓口頭傳播、口傳心授,並且在流傳的過程裏繼續加工創作。所以,民歌是最接近勞動人民心聲的音樂類型。黑虎古調中的民歌數量,在已發掘出的曲調中佔絕大部分,表達內容豐富。它們陪伴着世世代代的“黑虎趙”繁衍生息,豐富了他們的娛樂生活。根據其體裁的不同,可分為三類:小調、小曲以及神曲子。
1.小調大都是來自小戲劇中的完整曲牌或者優秀片段,也有相當一部分是獨立創作的,每個小調都在簡單的記敍或者表達故事或者當下的情感體驗。曲調優美動聽、鄉土氣息濃郁寄託着當地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廣泛流傳於民間。小調之所以數量多、流傳廣,主要是它的唱詞可進行改編創作,唱詞的靈活性為小曲增加了趣味,深受當地百姓喜愛。
2.小曲是黑虎古調中最貼近羣眾生活的一部分。“黑虎趙”繼承了蒙古族人能歌善舞的特質,在吸收了花兒、隴東民歌以及各地民間小曲的基礎上,經過揉和加工,改編、創作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小曲曲目。代表作《賽馬會》是小曲中傳唱最久的一首,它音型的排列很有規律,旋律簡單且容易上口,在老百姓中廣受歡迎。
《打沙葱》是一首徵調小曲,其旋律悠長動聽,旋律變化豐富,描寫了勞動人民在日常勞作中歡欣愉悦的場面。
《我割韭菜送紅軍》是一首新改編創作的徵調式小曲,音程跨度較大,表現力極為豐富。流傳時間雖短,但也廣受歡迎,全曲主要表達了黑虎岔村民擁軍愛軍的良好品質。
3.神曲子是黑虎古調四個類別中留存曲目最少的一個。顧名思義,這些曲子只能在特殊的場合唱,如祭祀、廟會、請神等等活動中演唱。不同的神曲子所演唱的場合也不盡相同,這是黑虎古調神曲子最為有趣的地方。
《十繡》是在每年正月十五晚上送火把時演唱的曲目,火把在當地被看作驅除瘟神的利器。每家每户都會把火把送到遠遠的地方,寓意新的一年遠離厄運。在送完火把後,老人們就會圍着火堆唱起《十繡》,驅趕瘟神,祈求平安。
《四盞燈》是當地廟會儀式上祈福避災時演唱的曲目。每逢舉辦廟會,在跑馬環節結束後,就由當地德高望重的老人演唱《四盞燈》,寓意在四位神明的保佑下,當地百姓安居樂業,平安多福。
《請神咒》是在正月十五送瘟神時演唱的曲目。在送完瘟神前,主持儀式的老人就會唱起這首《請神咒》,寓意震懾瘟神,讓神明的光芒庇佑大家。

黑虎古調流行地區

黑虎古調傳承保護

黑虎古調流傳現狀

黑虎古調”廣泛流行於1948年左右。後由於秦腔、隴曲等劇目在當地的興起,嚴重衝擊了黑虎古調的傳承,大多數人開始學習這些新式劇種,而黑虎古調被擱置,漸漸流失。到八九十年代,流行歌曲迅速席捲了全國各地,風靡至今。古調幾乎到了無人問津的地步。2000年之後,通過趙氏族人趙永勝發現,傳承人趙俊武通過回憶和請教另外幾位在世的傳承人,開始着手搶救這一趙氏家族的文化遺產,並對其發展和傳承。
2014年,黑虎古調老一代傳承人只有6位,年齡介於73歲到84歲之間,其中對於曲目和唱詞掌握最多的是84歲的趙保蘭、82歲的趙俊福和76歲的趙俊武三人,而趙俊福、趙保蘭由於年老或聽力下降等原因,在傳承上具有一定困難,所以傳承的重擔幾乎落在趙俊武一人的肩頭。
培養的新一代傳承人8位,由該村原來的秦腔業餘劇團演變而來,年齡最大的為50後,最小的80後的,文化水平介於初中高中,由口傳心授的方式進行傳承,無曲譜存在,該種傳承方式在傳承過程中教唱和學唱之間會出現較大的偏差。新一代傳承人均為農民,在家庭勞作中都屬於強壯勞動力,排練時間只能在農閒時來排練,這也是學唱中最為缺失的一個環節。農民自發募捐資金進行傳承開銷用度,地方政府未給予支持用以民間文化的保護和發展的資金。以及學唱團所用的樂器和道具急需及時更新,這些制約了黑虎古調的生存與發展。

黑虎古調發展方向

針對黑虎古調在傳承發展方面面臨的種種問題,要保護髮展黑虎古調,應該從以下3點入手:
1.努力提高羣眾的保護意識。黑虎古調流傳已久,但並未在趙氏族人之中廣泛流傳和熟知。首先要提高趙氏家族內百姓的自豪感,只有家族內部都認識到這個民間藝術瑰寶的可貴性,才會投身到古調的拯救和保護工作中來,黑虎古調才能煥發出獨特的魅力。
2.藉助新媒體平台,搭建黑虎古調的傳承載體,使其更好的傳播和發揚黑虎古調文化遺產。比如錄製一些關於黑虎古調的推廣節目,通過各種網絡媒體發佈出去,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其中來的。而這些關注和喜愛,也會促使黑虎古調的傳承和發展。
3.發動更多專業人士來研究和探索黑虎古調,發動更多的社會力量來投入到黑虎古調的挖掘和整理工作,才能讓黑虎古調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世人面前。黑虎古調在 2014 年被再次發掘出來,在此之前關於古調的一切文字和樂譜資料幾乎為空白。

黑虎古調保護措施

為了傳承保護“黑虎古調”,2014年6月,黑虎岔村成立了“黑虎古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小組”,成立了由8名傳承演員、10名司樂組成的“黑虎古調”演出團,由趙俊武作為主要傳承人挖掘、回憶曲目、唱詞,組織排練演出節目。
傳承人物
老一代傳承人
二十世趙俊武、生於1938年,老一代傳承人,在世
二十世趙保蘭,生於1930年,老一代傳承人,已故
二十世趙俊江,生於1944年,老一代傳承人,在世
二十世趙俊福,生於1932年,老一代傳承人,已故
黑虎古調演唱團
團長:趙督,農民
主要演員:(8人)
趙懷耀,趙有軍,趙有康,趙映娟,周琴,姜紅霞,曹建梅,何琳,均為農民,平均年齡介於60多歲至40多歲之間。
趙中旭,生於1986年,語文老師(臨夏和政二中),傳統文化愛好者
司樂(10名)
趙俊斌(生於1944年)會識譜,主司揚琴;
趙俊德(生於1962年)會識譜,主司二胡,能夠根據演唱者的唱腔唱調,譜寫樂譜,主要負責傳承古調譜曲工作;
其他的司樂均不識譜,但能夠熟練地憑藉藝人的唱腔來把握音準並配樂。
伴奏樂器及演出服飾
黑虎古調的伴奏樂器分絲竹管絃樂和打擊樂兩類。絲竹管絃類樂器主要有三絃、馬頭琴、二胡、板胡、揚琴、短笛等;打擊類樂器主要有板鼓、皮鼓、碰鈴、小鑼等等。
黑虎古調的演出服飾很有特點,演奏人員全部身着蒙古族服飾,演唱或者表演者的服飾根據演出內容的變化而變化。

黑虎古調入選非遺

2014年8月,黑虎古調列入白銀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黑虎古調傳承價值

黑虎岔趙氏家族對以家族傳承為主的地域民間歌謠的自覺保護、傳承、創新,具有重要的示範意義。黑虎岔文化既有鮮明的地域性特點,又有獨特的民族文化特色,是中華民族多元文化交匯、融合、傳承、發展的縮影。其民間歌謠,從表現形式、題材內容到功能作用,不僅具有文學藝術審美的價值,同時還有民族學、人類學、文化學、民俗學、歷史學等多學科的研究價值。黑虎岔地域民歌面臨的危機,是現代化進程中民間文化共同的現代遭遇,現代化進程對傳統民間文化的衝擊乃至掃蕩是一個不爭的現實。可喜的是,黑虎岔趙氏家族以保護、傳承家族文化的形式走向了民間文化的自覺,開始了由自發到自覺的蒐集、傳承、創新之路。 [5] 

黑虎古調重要活動

黑虎古調規模型演出共七場
第一次:2014年6月25日,紅堡子會州博物館,第一次正式舞台演出,中央電視台、甘肅衞視、人民日報等15家媒體報道;
第二次:2014年7月19日,紅堡子文化廣場演出,(會寧自駕旅遊活動啓動會); [6] 
第三次:2014年8月25日,會寧縣秦劇團演出,白銀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黑虎古調》會寧專場演出 [7] 
第四次:2015年春節,黑虎古調登上甘肅衞視《百姓大拜年》;
第五次:2015年3月2日,白銀廣電局考察演出;
第六次:2015年3月9日,西北民族大學考察專場演出(黑虎村舊村址);
第七次:中央電視台4台《遠方的家》20160406特別節目--長城內外(118期)獨家播出。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