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鯽子魚

鎖定
黃鯽子魚,是鯡形目鯷科黃鯽屬魚類。 [2]  其體側扁,腹緣具鋭利的稜鱗;頭小,側扁;吻短、鈍圓;眼側前位;口大、傾斜,上頜稍超於下頜;上頜骨細長,後伸不達鰓孔;輔上頜骨兩塊;兩頜、犁骨、顎骨、舌上具細齒;鰓蓋膜彼此微連,但不與峽部相連。體被圓鱗,易脱落;背鰭前方有一小刺;背鰭起點與臀鰭相對;尾鰭叉形;吻和頭側中部淡金黃色;體背部青綠色,體側銀白色;尾鰭金黃色,後緣黑色,又名黃鯽。 [3] 
黃鯽子魚分佈於中國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天津海區,在朝鮮、韓國、日本、馬來半島、緬甸、印度尼西亞等地也有分佈。 [4]  棲息於淤泥底質,水流較緩的海區。暖温性、近海、小型、中下層魚類。攝食橈足類、糠蝦、多毛類幼體、長尾類幼體、短尾類幼體等 [5] 其1-2齡性成熟, [6]  產卵期5-6月,懷卵量3498-57643粒,平均27437粒,產浮性卵。 [7]  壽命4年。 [8] 
黃鯽子魚是次要經濟魚類,產量高,鮮銷或製成鹹幹品。 [9]  “椿芽冒,黃鯽到,煎着吃,滿嘴香,拌着吃,鮮倒人。”這句順口溜描述的是黃鯽子魚。 [10] 
別    名
馬口魚
麻口前,毛口國,黃鰶等
中文學名
黃鯽子魚
拉丁學名
Setipinna taty (Valenciennes,1848)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硬骨魚綱
亞    綱
輻鰭亞綱
鯡形目
亞    目
鯡亞目
鯷科
黃鯽屬
黃鯽
分佈區域
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

黃鯽子魚形態特徵

體扁薄,背緣稍隆起,一般體長15釐米,體重20一30克。頭短小、眼小。吻突出,口裂大而傾斜。上頜稍長於下頜,兩頜、犁骨齶骨和舌上均有細牙、體被薄圓鱗,易脱落,腹緣稜鱗,無側線、胸績上部有一鰭條延長為絲狀,背鰭前方有一小刺,臀鰭長,尾鰭叉形,不與臀鰭相連。吻和頭側中部呈淡黃色,體背是青綠色,體側為銀白色。背絡、胸鰭和尾鰭均為黃色,臀鰭淺黃色。 [1] 

黃鯽子魚生物學特性

棲息於水深4-13米以內淤泥底質,水流較緩的淺海區。適温5-28度,肉食性,主要攝食浮游甲克類,還攝食箭蟲,魚卵,水母等。產卵期南海2-4月,東海以北5-6月。卵浮性,球形。有洄游特性。

黃鯽子魚經濟價值

黃鯽子魚
黃鯽子魚(5張)
鮮銷、制鹹魚幹魚粉。產量較大,其個體小而肉薄,味鮮美,但刺多,含脂肪高,鮮食以幹炸或幹煎食用最佳,且宜於加工成乾製品,在春季的曬乾品為白色,秋季的曬乾製品呈淡黃色。其鹹幹品的回食用方法也多以油煎或火烤,所以南方各地又稱黃鯽為烤子魚。 黃鯽為中國重要食用魚類之一。肉質細嫩,肉味甜美,營養價值很高,每百克肉含蛋白質13克、脂肪11克,並含有大量的鈣、磷、鐵等礦物質。黃鯽魚藥用價值極高,其性味甘、平、温,入胃、腎,具有和中補虛、除濕利水、補虛贏、温胃進食、補中生氣之功效,尤其是活黃鯽氽湯在通乳方面有其他藥物不可比擬的作用。黃鯽氽冬瓜,黃鯽熬蘿蔔,不僅味道鮮美,而且可以祛病益壽。條小的黃鯽可做酥魚。據分析,每100克黃鯽肉含蛋白質13克,脂肪1.1克,糖0.1克,硫胺素6.6毫克,核黃素0.07毫克,尼克酸2.4毫克,鈣54毫克,磷203毫克,鐵2.5毫克。臨牀實踐表明,黃鯽肉對動脈硬化、高血壓和冠心病均有療效。
參考資料
  • 1.    百度圖片搜索
  • 2.    黃鯽子魚  .中國生物物種名錄[引用日期2023-06-24]
  • 3.    李明德編著,天津魚類志,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09,第24頁
  • 4.    李明德編著,天津魚類志,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09,第25頁
  • 5.    李明德編著,天津魚類志,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09,第24頁
  • 6.    李明德編著,中國經濟魚類生態學,天津科技翻譯出版社,2005.05,第22頁
  • 7.    李明德編著,天津魚類志,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09,第25頁
  • 8.    李明德編著,中國經濟魚類生態學,天津科技翻譯出版社,2005.05,第22頁
  • 9.    李明德編著,天津魚類志,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09,第24/25頁
  • 10.    《親歷者》編輯部著,青島旅行Let's Go 第3版,中國鐵道出版社,2018.04,第3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