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花菜

(中藥)

鎖定
黃花菜,中藥名。為百合科植物黃花菜Hemerocallis citrina Baroni的全草。具有散瘀消腫,祛風止痛,生肌療瘡之功效。用於跌打腫痛,勞傷腰痛,疝氣疼痛,頭痛,痢疾,及瘡瘍潰爛,耳尖流膿,眼紅癢痛,白帶淋濁。
別    名
臭矢菜
羊角草
向天癀
黃花蝴蝶草
蠔豬鑽牀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單子葉植物綱
百合目
百合科
萱草屬
黃花菜
分佈區域
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東、海南、廣西、雲南
中文學名
黃花菜
採集時間
秋季
毒    性
有毒

黃花菜入藥部位

全草。

黃花菜性味

苦、辛,温。

黃花菜歸經

歸肝、膀胱經。

黃花菜功效

散瘀消腫,祛風止痛,生肌療瘡。

黃花菜主治

用於跌打腫痛,勞傷腰痛,疝氣疼痛,頭痛,痢疾,及瘡瘍潰爛,耳尖流膿,眼紅癢痛,白帶淋濁。

黃花菜相關配伍

1、治跌打腫痛,勞傷腰痛:用臭矢菜鮮全草搗爛外敷。
2、治瘡瘍潰爛:用臭矢菜全草水煎外洗,並用全草研粉撒佈患處。
(1-2方出自《廣西本草選編》)
3、治勞傷過度,肢體無力:黃花菜鮮全草30g,水煎,衝紅糖,早晚飯前各服1次;忌食酸、辣、芥菜等物。(《天目山藥用植物誌》)

黃花菜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9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或研粉撒敷。

黃花菜使用注意

鮮花不宜多食,特別是花葯,因含有多種生物鹼,會引起腹瀉等中毒現象。

黃花菜採集加工

秋季採,鮮用或曬乾。

黃花菜形態特徵

黃花菜,一年生直立草本,高0.3-1m。全株密被粘質腺毛與淡黃色柔毛,有惡臭氣味。葉為具3-5(-7)小葉的掌狀複葉;葉柄長2-4cm;小葉倒披針狀橢圓形,中央小葉長1-5cm,寬5-15mm,側生小葉依次減小,邊緣有腺纖毛。花單生於葉腋,於莖上部逐漸變小,但近頂部則成總狀或傘房狀花序,花梗纖細,長1-2cm;萼片狹橢圓形至倒披針狀橢圓形,長6-7mm,寬l-3mm,有細條紋,背面及邊緣有粘質腺毛;花瓣淡黃色或橘黃色,倒卵形或匙形,長7-12mm,寬3-5mm,基部楔形至多少有爪;雄蕊10-20,花絲比花瓣短,花期時不露出花冠外;子房無柄,圓柱形,長約8mm,除花柱與柱頭外密被腺毛,花期時亦不外露,子房頂部變狹而伸長,花往長2-6mm,柱頭頭狀。果直立,圓柱形、密被腺毛,長6-9cm。中部直徑約3mm,成熟後果瓣自先端向下開裂,表面有多條多少呈同心彎曲縱向平行凸起的稜,宿存的花柱長約5mm;種子黑褐色,直徑l-1.5mm,表面約有30條橫向平行皺紋。無明顯花果期,通常3月出苗,7月果熟。

黃花菜生長環境

生於田野、荒地。分佈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

黃花菜藥材性狀

花呈彎曲的條狀,長約10cm。表面黃棕色或淡棕色。濕潤展開後呈喇叭狀,花被管較長,先端6裂;雄蕊6.有的基部具細花梗。質韌,氣微香,味微甜,涼。

黃花菜相關論述

《台灣藥用植物志》:“煎服為腸部疾患良藥,治疝痛及痢疾。外敷頭痛,亦為僂麻質斯之擦劑。”“(美洲)土人以葉為引赤藥或耳炎之糊劑;葉液汁混椰子油治耳炎膿。”

黃花菜現代應用

黃花菜是重要的經濟作物。它的花經過蒸、曬,加工成乾菜,即金針菜或黃花菜,遠銷國內外,是很受歡迎的食品,還有健胃、利尿、消腫等功效;根可以釀酒;葉可以造紙和編織草墊;花葶幹後可以做紙煤和燃料。
[1-4] 
參考資料
  • 1.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年
  • 2.    中科院“中國植物誌”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誌》:科學出版社,2013年9月
  • 3.    李建秀,周鳳琴,張照榮.《山東藥用植物志》: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3年
  • 4.    冉先德.《中華藥海》:哈爾濱出版社,199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