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池沼公魚

鎖定
池沼公魚是鮭形目胡瓜魚科公魚屬魚類, [4]  俗名公魚、西太公魚、黃瓜魚。體細長,側扁,尾柄很細;頭小,吻尖;口大,前位並斜裂;下頜略長於上頜,上頜骨寬而短;上下頜、犁骨、顎骨及舌上均具有絨毛狀齒;眼大;體被大薄鱗,側線不明顯;背鰭較高;腹鰭末端遊離,呈屈指狀;胸鰭小;尾鰭分叉很深。背部呈草綠色,略帶黃色;體側銀白色。鱗片邊緣有暗色小斑;各鰭為灰黑色。
池沼公魚在亞洲主要分佈於西伯利亞以及日本、朝鮮、中國黑龍江流域和遼寧鴨綠江流域。目前已經在水庫、湖泊繁衍成優勢種羣。喜棲於浮游動物較豐富、水質較清澈的水域。有淡水定居型和近海—河口洄游型,這兩種類型可以相互轉換。雜食性,主食藻類、橈足類、枝角類和甲殼類動物。 [5]  一年即可達到性成熟產卵期一般在4月-5月份, [8]  盛期在4月上中旬。產卵水温為6-16攝氏度。魚卵產在湖泊、水庫岸邊淺水(水深20-40釐米)砂爍或水草上,傍晚開始產卵。 [6] 
池沼公魚為小型食用經濟魚類,可供出口。 [7] 
中文學名
池沼公魚
二名法
Hypomesus olid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輻鰭魚綱 Actinopterygii
鮭形目 Salmoniformes
胡瓜魚科 Osmeridae
公魚屬 Hypomesus
池沼公魚 H. olidus
分佈區域
黑龍江、圖門江下游以及鴨綠江中下游。

池沼公魚基本概況

池沼公魚分佈於黑龍江、圖門江下游以及鴨綠江中下游。
池沼公魚 池沼公魚
公魚平時棲息於水温低、水質清晰的江口鹹淡水區或者是大江的下游水域中,喜在岸邊遊動,當水温升高時便遊向支流。4-5月份當水温達7-10℃時,由江口上溯至江的下游段,尋找底質砂礫的場所產卵,卵粘附於砂礫上。幼魚隨流而下,進入湖泊、河流中生活。公魚主食橈足類、枝角類和甲殼類動物。
公魚為小型魚類,一般成魚個體只有8-9釐米,但數量較多,在產地有一定產量。公魚有一種清香黃瓜味,故產地居民稱之為黃瓜魚。近幾年遼寧省等地的水產養殖部門已開展人工養殖試驗,並取得一定成效。

池沼公魚外形特徵

體細長稍側扁,頭小而尖,頭長大於體高。口大,前位,上、下頜及舌上均具有絨毛狀齒。上頜骨後延不達眼中央的下緣,眼大。鱗大,側線不明顯。背鰭較高,其高大於體高;脂鰭末端遊離呈屈指狀;胸鰭小;尾柄很細,其高度僅等於眼徑,尾鰭分叉很深。背部為草綠色,稍帶黃色;體側銀白色;鱗片邊緣有暗色小斑;各鰭為灰黑色。 [1] 

池沼公魚生長特性

池沼公魚一年生

池沼公魚為一年生魚類,少部分活到第二年、第三年。一年可達10釐米左右,一般12~15釐米。池沼公魚每年在結冰後即產卵,產卵於湖或水庫沿岸有水草或湖底有沙礫的地方。

池沼公魚低温性

池沼公魚 池沼公魚
池沼公魚在28℃以下水域可正常生活,最適宜的温度為10℃~22℃,可適應16%以下的鹹淡水,但水體温度不超過30℃,對水質污染比較敏感,對酸鹼度忍耐較低,酸鹼度是pH7.0~9.6,池沼公魚食枝角類、橈足類,也食底棲昆蟲。

池沼公魚餌料廣

池沼公魚餌料生物豐富主食浮游動物,也食底棲動物、昆蟲等,仔魚開口餌料為輪蟲、枝角類、橈足類幼體,也食單孢藻類。

池沼公魚繁殖方式

池沼公魚 池沼公魚
池沼公魚成魚個體長約6-8釐米,繁殖力強,一年即可達到性成熟,池沼公魚每年在解冰後即產卵,產卵於水庫沿岸有水草或有沙礫的地方。卵直徑0.8~1.0毫米,有油球,卵有附着膜,翻轉時附於物體上。池沼公魚具有肉味鮮美、營養豐富、整體可食等特點,繫上等佳品,並有較高的出口創匯價值,是出口日本、韓國的主要創匯水產品。
移植增殖操作技術
1.親魚捕撈 當親魚上溯產卵時,可用攔網橫河攔截,也可使用張網、攔網捕撈;水下捕撈時,可用刺網捕撈。
2.親魚暫養 捕到親魚,先暫養於網箱之中。網箱規格為120釐米(長)×80釐米(寬)×80釐米(深),網目大小為0.8釐米~1釐米。以竹竿作為架子,將網箱撐開成形,漂浮於水面,並用錨石將網箱加以固定。當親魚放入網箱後,要加上蓋網。
3.人工採卵、授精 採用幹法授精,一般雌雄比例為1∶3,將卵子、精液採到預先備好經過消毒的器皿中,然後用魚尾或雞毛攪拌均勻,3分鐘~5分鐘之後,加入生理鹽水或清水進行充分攪拌,最後用清水沖洗,把髒物、多餘的精液等沖洗乾淨,而後把受精卵集中於大盆內準備附框。人工採卵、授精要注意:暫養的親魚隨用隨撈,並在短時間內處理完;要選擇性成熟好的親魚採卵,成熟的魚卵呈黃色,晶瑩發亮。過熟或不成熟的魚卵,均不能使用;採卵必須掌握在暗光下進行。一般人工採卵佔魚體懷卵量的65%~85%左右,受精率70%~80%以上。
池沼公魚 池沼公魚
4.孵化 附卵片有四框式,單掛式和用棕櫚片展開直接採卵。將沖洗乾淨帶水的受精卵用勺潑澆在附卵框的棕櫚片斜面,使卵附在其上,然後把上卵的棕櫚片10片~20片捆成一捆放在孵化箱中孵化。孵化箱是用網目為0.8釐米的網片製成,長、寬、高分別為200釐米×80釐米×45釐米,也可用魚種網箱代替。在孵化過程中要加強管理。網箱設置地點要選擇在水質清新的地方,箱間距離在10米以上;附卵框在網箱中的排列一定要側立於水中,避免附卵面朝上;箱口要封嚴,防止敵害生物進箱或鳥、水鴨等啄食魚卵;定期檢查網箱情況,加強日常管理,做好值班記錄。
5.受精卵運輸 採用汽車幹運,最好用保温車,如用敞車,則在車廂底上鋪上一層水泡過的稻草或棕櫚片,把附卵框碼在上面,再蓋上一層經浸泡過的棕櫚片或袋,並在其上加上一層冰塊,最後用帆布加蓋封車運輸,氣温在5℃~19℃。在運輸過程中,每間隔6小時~8小時要淋水一次,這樣經3~4晝夜運輸,成活率可達100%;如使用火車、飛機運輸,則將附卵框裝在尼龍袋內,再套入紙箱中,在潮濕情況下進行運輸,並間隔淋水,經過2天~3天運輸,也可獲得較高的成活率。一般每袋1千克,按90%受精率計算,大約存活受精卵120萬粒。如把附卵片裝在尼龍袋內密封充氧幹運,也可獲得較為理想的效果;此外,還可採用受精卵無水低温儲運法,即將受精卵加水清洗,待卵膜吸水膨脹後,將卵濾幹裝入尼龍袋,把袋口紮緊,放在保温瓶或塑料箱內,在卵袋上墊紙,在紙上放冰塊,加水量為容器容積的5%~6%,並使容器內温度嚴格保持在1℃~3℃。如果氣温高,途中還需適量加水。當運到目的地後,要調節好魚卵和當地水温接近時,方可將魚卵倒出,加水攪拌,附在附卵片上入箱孵化。經2~3晝夜運輸,成活率可達80%以上,孵化率可達70%以上。
池沼公魚 池沼公魚
6.仔魚放流增殖受精卵在孵化箱中孵化,在平均水温12℃情況下,從發眼卵至孵化出仔魚約需7天~10天。當仔魚孵出了3天~4天,打開孵化箱,將孵化片在水中輕輕搖動,使附着的仔魚全部漂游入水。影響孵化率的原因是搬運、風浪衝擊損傷及敵害生物吞吃魚卵等。
池沼公魚
池沼公魚(5張)
初次移植,一般平均每公頃水面至少需要發眼卵3萬粒,經當年秋季檢查,如發現有公魚,則第二、三年可大量引入,經二、三年引種及其自然繁殖增殖,便可形成羣體產量。

池沼公魚養殖技術

池沼公魚種羣分佈

池沼公魚分佈於北太平洋兩岸和北冰洋沿岸。在亞洲見於日本、中國、朝鮮和前蘇聯的遠東地區。在我國,僅侷限於東北的黑龍江中下游,烏蘇里江、圖們江下游有自然分佈,從1984年開始進行公魚資源的移植開發利用,現已被移植到我國北方大部分省市及南方部分地區約100多座水庫和湖泊安家落户。

池沼公魚特徵特性

池沼公魚體修長,稍側扁,背鰭與腹鰭相對,位於體之中點。背鰭與尾鰭間有一脂鰭。尾鰭深叉狀。吻尖、下頜稍長於下頜。體披薄而呈橢園形的鱗。成魚背部淡褐色或橄攬綠色,體側中線有一條顯金屬光澤的銀色條帶,腹部銀白,各鰭無色,背部鱗片邊緣具灰黑色斑點。
池沼公魚喜低温,在水温28℃以下水域能正常生活,最適温度為10-22℃。可適應16‰以下的鹹淡水,對酸鹼度忍耐力較低,對水質污染比較敏感。迴避強的光線。為以浮游動物為主的雜食性魚類。主要食物有輪蟲、枝角類、撓足類,也可攝食底棲動物、昆蟲及單細胞藻類等。池沼公魚攝食表現出明顯的時間節律。非結冰期白天公魚常在2.5米以下水層攝食,傍晚和夜間遊向上層和岸邊攝食。除產卵期行產卵活動的魚停食外,產卵前後或產卵間隙均攝食。盛夏的7-8月份,公魚多羣集於水庫下游低温的深水區覓食活動。冰封期公魚則在冰下水層遊動攝食,旺盛攝食温度為2-26℃。
池沼公魚滿一冬齡,全長達10釐米左右,體重2-4克即成熟產卵。繁殖期雄魚吻部、鰓蓋上和胸鰭上有追星。產卵期為1-4月份,喜在流水條件下溯流產卵,在靜水的岸邊亦能產卵。產卵場底質為沙石,受精卵粘附於沙石上發育,在流水條件下,可漂浮發育。在我國東北,3月中下旬水庫上游河道開始解凍,公魚即從冰下逆流上溯,當水温4-7℃時,在河道穩流處產卵。通常溯流產卵延續20-30天,這期間出現2-3個產卵高潮,每個高潮2-3天,出現在風和日麗的天氣裏。傍晚和夜間出現上溯高潮。公魚是一次性產卵的魚類。雌魚產卵後,一般退出產卵場,但雄魚留在產卵場多次參與生殖,所以產卵羣體中通常雄魚比例多。產完卵的魚,部分陸續死亡,部分退居深水區,生態條件良好時,可存活下來。
公魚在不同生態條件下生長速度差別很大,一般新移入的公魚,生長明顯快於原產水域。據移植於土門水庫的公魚生長情況的抽測,4月下旬剛孵出的仔魚平均全長4.9毫米,平均體重0.16毫克。到10月末已達性成熟,體長平均92.6毫米,體重平均6.89克。至翌年3月份體長平均100毫米,體重平均8.84克。

池沼公魚放流增殖

1、環境條件
根據公魚的生態習性,我國北方地區的一般水庫、湖泊及華中地區部分水庫,可以移植放流。水域的選擇應考慮:有一定深度,水質清淨無污染的水庫、湖泊等大型水域;水位相對穩定,尤其是春天產卵期水位上漲或保持穩定;浮游生物含量較為豐富;水域上游有較大的注入河流;庫岸發達,有廣闊的砂石灘可作產卵場;水域原有魚類區系組成較簡單,兇猛魚類少,對公魚佔領新的生態灶,形成種羣有利。
2、採卵授精
魚類移植馴化通常採用移運親魚、魚苗魚種或受精卵等方法來實現。而鮭形目魚類移植授精卵,是最經濟有效的方法,特別是對於生命週期短、早春集中產卵的公魚尤其如此。這是因為結合春汛捕撈 採集授精卵經濟方便;幹法運輸發眼卵簡便、成活率高;早期發育階段可塑性大,易於適應新的水域環境,移植易於取得成功。
在池沼公魚的產卵季節,於產卵場捕取親魚。一般在水庫上游河口處用張網或抬網捕獲上溯產卵的親魚,常在黃昏後或黎明前捕獲最多。將捕起的親魚放到暫養網箱中,暫養箱為網目0.8-1釐米的網片製成,規格常為120釐米×80釐米×80釐米,用木框支撐漂浮於水面,每隻箱可暫養40-50千克。
將暫養的親魚撈在篩箱內,置於避光處用於採卵。採用幹法採卵授精。一般採1尾雌魚卵擠入2尾雄魚精液,用魚尾將精卵攪拌,後用清水沖洗,再集中於大盆準備附框。在採卵授精過程中要注意:暫養的魚隨用隨撈,撈取的魚儘量在10-20分鐘內處理完,以免親魚死亡;採卵要在背光條件下進行;要選擇成熟好的雌魚採卵,成熟卵為黃色、晶瑩發亮,未成熟或過熟的卵都不能用。
3、孵化管理
一般將授精卵粘附在孵化框上進行孵化。孵化框用展開的棕櫚片附卵。孵卵框應預先在3%食鹽溶液中浸泡消毒5-10分鐘,然後用水庫水清洗。附卵時,用軟毛刷將受精卵均勻刷在棕櫚片上,或把受精卵在水中攪勻,隨水均勻潑灑在附卵片上。一般每框兩面附卵3萬粒左右。
附卵後,將孵化框10-20個紮成一捆,注意要在每框四周或四角釘上隔片,使捆後每框間均有透水空隙。再放入孵化箱內孵化。孵化箱用目大0.8-1釐米的網片製成2米×1米×1米或更大些5米×2.5米×2米體積的網箱,用竹框浮於水面,用錨石固定。附卵框排於箱內,附卵棕片可直接放到箱底,最後用密眼網蓋住。
孵化管理要點是:①孵化箱一定安置在水深、水清淨處,箱距10米以上;②附卵框排列要側立於水面下,避免附卵的棕片朝上而受陽光直射。早春可系石塊等物,使附卵框沉入水中,以免水面結冰凍死魚卵;③孵化箱必須封嚴,避免野雜魚進箱或害鳥啄食魚卵;④每隔4-5天用消毒液潑灑消毒一次,以防水黴病發生;⑤每天檢查網箱,測記水温,觀察發育進程,孵化後期,注意調整網箱浮力,避免沉箱。也要注意預防水面結冰和風浪衝打。
4、魚卵運輸
受精卵發育到眼睛出現色素(即發眼卵)時,胚體開始轉動,對外界適應力較強,可移植運輸。長途運輸最好用保温車,也可用汽車,用帆布封車。裝運時,在車箱底部鋪一層浸水的稻草或棕片等吸濕柔軟物,把附卵框層層排好,最後在框垛上面和四周,蓋上浸濕的棕片等物。運輸途中每隔4-6小時淋水一次,使相對濕度保持在70%以上,經2-3晝夜,成活率可達100%。如氣温較高,在附卵框棕片上面要加水降温,也起淋水保濕作用,運輸效果良好。若火車、飛機運輸,可將附卵框裝在尼龍袋內,再裝入紙箱,袋內裝少許水,保持潮濕,袋口扎封時應留口以便透入空氣,也可加冰起降温保濕作用。只要保持潮濕,途中經2-3天,一般成活率達90-100%。如運輸時間長,特別是運往氣温較高的地區,可運受精卵或於發眼前2-3天起運。受精卵無水、低温儲運法效果很好,即將受精卵加水清洗,卵膜吸水膨脹後,將濾幹水的卵裝入小尼龍袋內(一般一袋裝1000克,約120萬粒受精卵),扎口後放入保温瓶或泡沫塑料箱內,卵袋上墊紙,紙上加冰,保持容器內温度1-3℃。如在氣温高的情況下運輸,途中可補放些冰。一定要保持裝卵容器內温度不高於4℃,不低於0℃。運抵目的地,取出魚卵,調節魚卵和當地水温接近時,將卵倒出,加水攪拌,附着在附卵片上入箱孵化。這樣經2-3晝夜運輸的受精卵,成活率可達80%以上,孵化率可達70%。
5、仔魚放流
選擇水庫中上游水質清新、避風向陽、水中小型浮游動物含量較高的地方設置孵化箱。平均水温12℃,從發卵到孵出約需7-10天。仔魚全部孵出後3-4天,打開孵化箱,將孵卵片和孵化箱分別在水中輕輕擺動,使附着的仔魚全部漂入水體。
6、移植數量
初次移植一般每畝水面至少需發卵2000粒以上。當年秋季檢查,如見到公魚,第二、三年便可大量移入。這樣經過兩三年的連續移植和移入公魚的自然繁殖,便能形成經濟羣體。
在池沼公魚移植後要進行效果檢查和資料蒐集。當年秋後,用各種網具,傍晚和夜間在水域不同區段捕撈,捕到的公魚進行生物學測定,如生殖腺達到性成熟期,便説明公魚在移入水體中能正常生長髮育,翌春可產卵繁殖。如連續兩年捕不到公魚,或捕到公魚,但生長髮育不正常,則應進行綜合分析,找出限制因素。

池沼公魚捕撈加工

當池沼公魚在水體形成經濟種羣後,要注意資源的合理利用與繁殖保護。池沼公魚性成熟早,繁殖力強,集羣生活,羣體結構簡單,這些特性決定了它是羣體消長變化快的魚類。同時公魚生命週期短,羣體的主要部分為一齡魚,由於產卵後大部分個體死亡,如不捕撈利用,則使資源浪費。在有效的資源增殖的基礎上,合理充分地捕撈利用才能獲得漁業經濟效果。池沼公魚羣體在達到一定密度後,象浮游生物一樣遍佈水層,這時只有漁船多,作業面廣,產量才能高。但也應注意資源保護,捕撈要有一定限度,產卵期要禁捕,保持繁殖期水位相對穩定,為正常產卵繁殖創造良好條件。
在我國習慣以早春,深秋為公魚的捕撈季節。公魚一般傍晚和夜間進行產卵和覓食活動,白天避光潛入較深水層,因此各種網具的捕魚作業均在傍晚和夜間進行。
池沼公魚捕撈的漁具、漁法各地不一,形式多樣,可因地制宜地採用。其效果較好的漁具、漁法有:公魚拉網、機船拖網、磨網、刺網和張網。如公魚拉網,屬於地拉網有翼無囊型漁具。網具長帶形,作業時將魚羣包圍,迫使魚類集中於網的中央而捕獲。一般網產30-75千克,最高達250千克。此網有大小兩種類型,大型的長200米左右,高14米左右;小型的網長100米左右,高14米左右。網衣用聚乙烯經編網片,橫向併合縫製而成,網目8-10毫米。作業時,大型網6-8人,小型網4人操作。一般選擇在水深10米左右,底部平坦,岸邊有緩坡的庫區作業。
捕撈的公魚要進行保鮮和加工。目前我國公魚捕撈季節基本在早春和晚秋,此時氣温偏低,捕魚上岸後,通常用帶孔塑料箱或竹筐裝載,以便搬運過程中魚體不受擠壓,上面撒冰運輸。有的採用泡沫塑料箱,鮮魚浸在3%的鹽水中密封運銷,保鮮效果好。公魚骨刺纖細,又多骨化不全,國內外均整體食用。可鹽幹或加工成五香罐頭等,有的把公魚加工成小包裝風味食品,銷售和食用都方便。 [2] 

池沼公魚相關傳説

池沼公魚 池沼公魚
民間流傳,當年諸葛亮六擒孟獲,孟獲不服,請來笮地的烏戈國國主兀突骨,率領藤甲軍連敗魏延。諸葛亮無奈設計,火燒藤甲軍,又心存憐憫,開一缺口,讓烏戈國蠻人不致絕滅。這部分蠻兵突出,帶着火焰撲進江中,存得性命,而騰騰火焰卻使無數細鱗魚喪命,浮出水面,蜀軍撈起煮食,鮮美無比。此後孟獲終於誠服投降,戰事平息,諸葛亮心懷愧疚,遂命軍中伙伕教會蠻人制做泡菜,烹調鮮魚。

池沼公魚相關種類

日本公魚(H.japonicus)產於圖門江下游。與池沼公魚的區別為體側縱列鱗較多,脂鱗基部長小於眼徑。
西太公魚(H.nipponensis)產於鴨綠江下游。
胡瓜魚(Osmerus mordax)
胡瓜魚 胡瓜魚
胡瓜魚屬,產於黑龍江、圖門江下游。與公魚的主要區別為舌具大犬齒;上頜骨末端超過瞳孔後緣。口橫裂,亞下位。上、下頜均具齒,齶骨齒1行,生殖季節成魚有2行明顯的舌齒。脂鰭大,與臀鰭相對。隨棲息環境不同及個體生長體色變化較大。終年棲息于山澗溪流的羣體,個體較小,體色較暗,稱“山細鱗”;冬季洄游到大江越冬的個體較大,體色鮮豔,稱“江細鱗”。
冷水性魚類,棲息于山溪水温較低、水質清澈的流水,冬季在支流的深潭或大江中越冬。雌性個體4-6齡成熟,雄性個體早熟於雌性。初春解凍時即上溯產卵洄游。產卵場一般位於深潭下處(底質為砂礫、水温8-12℃)的急流中。卵沉性,卵徑3.7-4.2毫米。肉食性魚類,在大麻哈魚生殖季節也吞食其卵。肉質細嫩,脂肪含量高,可作為新的養殖對象。其自然資源已趨枯竭。
胡瓜魚與各種公魚的生活習性、經濟意義均相似,都有一種鮮黃瓜香味,故產地居民統稱之為黃瓜魚

池沼公魚烹飪方法

池沼公魚烹飪方法 池沼公魚烹飪方法

池沼公魚雌雄差異

1.池沼公魚個體較小,體長一般在6-9cm範圍內。體呈紡錘形;各鰭無棘,背鰭兩個,第一背鰭鰭條為8-10枚,第二背鰭為脂鰭;胸鰭腹位;臀鰭鰭條15-17枚;體披銀白色細鱗;側線不完全。雌雄個體在體色、體型、可數和可量性狀方面差異不顯著。
2.框架結構(1)胸鰭至腹鰭長:體長雌性:3.530±0.085雄性:3.766±0.145兩者比較,差異顯著(P<0.05);(2)腹鰭至臀鰭長:體長雌性:6. 408±0.243雄性:5.129±0.473兩者比較,差異顯著(P<0.05);(3)背鰭至尾鰭長:體長雌性:2.549±0.049雄性:2.437±0.082兩者比較,差異顯著(P<0.05)
3.豐滿係數雌性:0.744;雄性:0.778。
4.體長-體重相關關係雌性:y=-8.618+1.567x(r=0.878)雄性:y=-10.727+1.845x(r=0.766)式中y表示體重(單位:g),x表示體長(單位:cm)。1.5成熟係數:雌性:39.63,其中其絕對懷卵量為4831粒,相對懷卵量為1934粒/g體重;雄性:5.02。

池沼公魚早期性狀

不同温度下池沼公魚的胚胎髮育:1.孵化時間:水温8℃、12℃、16℃、20℃和24℃條件下,池沼公魚受精卵的孵化時間分別為:8℃,311.50h;12℃,272.67h;16℃,177.07h;20℃,142.00h;24℃,118.03h。可見池沼公魚孵化時間隨温度升高而縮短。2.孵化率:水温8℃、12℃、16℃、20℃和24℃條件下,池沼公魚受精卵的孵化率分別為:8℃,68%;12℃,72%;16℃,40%;20℃,29%;24℃,25%。可見12℃條件下最高,24℃條件下最低。2.3孵化積温水温8℃、12℃、16℃、20℃和24℃條件下,池沼公魚受精卵的孵化積温在2492.00℃·h-3272.04℃·h之間。
池沼公魚仔魚的攝食與生長:1.初次攝食率實驗室常温條件下(水温11.5±0.5℃),池沼公魚在孵化出膜4日齡後,仔魚開始開口攝食,初次攝食率為20%。7日齡達到初次攝食高峯(初次攝食率達100%),初次攝食高峯持續兩天,9日齡初次攝食率開始下降。2.飢餓不可逆點試驗測定,11日齡時,池沼公魚仔魚的初次攝食率下降至最高初次攝食率的一半(50%),確定池沼公魚仔魚的飢餓不可逆點為11日齡。3.池沼公魚仔魚的生長模型對初孵至13日齡仔魚個體的全長TL(mm)與日齡D(d)進行迴歸,建立仔魚全長與日齡的生長模型,其關係式為: TL=0.0002D3-0.0075 D2+0.1955 D+6.2699 (R2=0.9891,n=300)
不同温度下池沼公魚仔魚的生長髮育:1.全長變化水温12℃、16℃和20℃條件下,隨温度升高池沼公魚仔魚仔魚全長增長加快,不同温度條件下全長增長變化差異顯著(p<0.05)。當水温達到24℃時,仔魚全長增長停滯。2.卵黃囊和油球的吸收水温12℃、16℃和20℃條件下,隨温度升高池沼公魚仔魚卵黃囊和油球吸收變快;不同温度條件吸收情況差異顯著(p<0.05)。温度達到24℃時,5-7日齡仔魚卵黃囊和油球不能正常吸收。 [3] 
參考資料
  • 1.    黃瓜魚池沼公魚  .中國科普博覽[引用日期2013-08-04]
  • 2.    池沼公魚養殖技術實用大全  .搜漁利——中國水產品流通網.[引用日期2012-08-30]
  • 3.    池沼公魚雌雄差異及其早期生物學性狀研究 李孝珠 河南師範大學 2011-05-01
  • 4.    張克復主編,中國自然資源通典 甘肅卷,內蒙古教育出版社,2015.09,第665頁
  • 5.    李文華,旭日干,中國自然資源通典 遼寧卷,內蒙古教育出版社,2015,第351頁
  • 6.    遼寧省水利廳遼寧大夥房水庫管理局編著,大夥房水庫水生動物植物圖鑑,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09,第165頁
  • 7.    李明德編著,中國經濟魚類生態學,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03,第72頁
  • 8.    遼寧省水利廳遼寧大夥房水庫管理局編著,大夥房水庫水生動物植物圖鑑,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09,第16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