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海燕

(蘇州市陽山實驗學校教師)

鎖定
黃海燕(1977.6?-)女,中共黨員,1999年7月畢業於江蘇省如皋師範學校大專班中文系,2005年1月畢業於北京大學漢語言文學系,在蘇州市陽山實驗學校任教。
中文名
黃海燕
外文名
Hai-yan huang
出生日期
1977年6月
畢業院校
江蘇省如皋師範學校大專班中文系
職    業
蘇州市陽山實驗學校教師

黃海燕榮譽稱號

2004年10月被中央教科所提名為百位科研德育名師。
2003年4月被江蘇省教育廳主辦的《時代小記者》聘為駐校級記者站站長。
2004年5月獲“優秀時代小記者站站長”稱號。
2004年10被評為江蘇省教育學會寫作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2006年8月獲第七屆全國語文教師“四項全能”稱號。
2006年10月被確認為百位科研德育名師。

黃海燕課題研究

參與1999年中央教科所主辦的國家級重點課題“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深化研究”的研究工作,已有7年之久,並且是學校研究的骨幹成員。
2004年9月負責主持了全國中語會“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研究”的課題研究工作。
2005年9月參加蘇州市 “心中有理想 校園滿書香”的課題研究。

黃海燕發表論文

在課題的指引下我取得比較突出的成績,有多篇成果發表於國家級報刊雜誌。
2004年4月論文《直面網絡對德育的挑戰與對策》發表於 《中國教育》。
2005年1月《讀書,真好》發表於《中國教師報》。
2005年5月《讓靈魂堅韌起來》發表於《中國教師報》。
2005年12月《以教師之熱情,點燃學生求知之渴望》發表於《中國教育》。
2005年12月《書香筆影》發表於《中國教師報》。
同時還有一些文章發表於省市級刊物。2001年10月論文《把失敗看作灰塵》發表於《師範生週報》。
2003年12月《在德育教學中迴應不良網絡的挑戰對策》發表於《新教育》。
2004年9月《非智力型後進生的心理成因及轉化對策》發表於《校園心理》。
2004年10月論文《略談古詩的動態比喻》發表於《學習報》。
2005年9月《軍訓隨想》發表於《蘇州日報》。

黃海燕輔導學生

2002年3月輔導學生參加《關心下一代週報》讀書徵文比賽獲一等獎。
2002年12月輔導學生參加《學習報》第二屆徵文比賽獲一、二等獎。
2004年8月組織學生參加《第二課堂》舉辦的徵文比賽獲優勝獎。
2004年9月組織學生參加《作文與考試》徵文比賽獲組織獎。
2004年12月輔導學生獲“市優秀少先隊員”稱號。
2006年5月輔導學生獲高新區“生命如歌”現場美文大賽二等獎。
2006年6月輔導學生獲高新區“敲響生命的警鐘”演講比賽第一名。
2006年7月輔導學生獲蘇州大市“生命如歌”現場美文大賽二等獎、三等獎。
2006年10月輔導學生參加“蘇州市中小學中華經典誦讀大賽”獲得二等獎。

黃海燕獲獎情況

2001年9月論文《略談詩文中模糊語言的運用》獲《教師報 》徵文比賽一等獎。
2001年10月《德育要重視學生的情感世界》獲中央教科所主辦的“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深化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2002年10月上課比賽獲南通市二等獎,課程緊緊圍繞學生髮展的終極目標,營造了廣闊而自由的活動空間,受到了專家的一致好評。
2002年10月《傾聽每個角落的聲音》,獲中央教科所主辦的“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深化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2002年11月論文《語文教育,是一種憂鬱的飛翔》獲市教育局徵文比賽二等獎,。
2002年12月在《學習報》第二屆徵文比賽獲“優秀輔導”獎。
2003年2月獲“市黨員發展對象”演講比賽一等獎。
2003年10月論文《德育的根基在於“以人為本”》獲中央教科所主辦的“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深化研究”二等獎。
2004年10月論文《非智力型後進生的心理成因及轉化對策》獲中央教科所主辦的“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深化研究”一等獎。
2005年3月獲如皋市初中語文優質課評比活動三等獎。
2005年10月論文《試論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獲中央教科所主辦的“整體構建學校德育體系深化研究”一等獎。
2005年12月《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有關思考》獲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高效速讀法推廣與研究”專題組優秀論文評選三等獎。
2006年1月《只要亮着一盞温柔的燈》獲中央教科所主辦的“新時期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與實踐”論文一等獎。
2006年5月《論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在中國教育新思維論文大賽獲一等獎。
2006年6月《預設——讓語文課閃亮》獲中國教育學會論文比賽二等獎。
2006年8月《作文教學初探》獲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課堂結構研究一等獎。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