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河頌

(光未然創作現代詩)

鎖定
黃河大合唱》是現代詩人光未然於1939年創作的一首現代詩。此詩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題的抒情詩,此詩亦是詩人對黃河唱出的頌歌,詩人用澎湃的熱情地謳歌了黃河的宏偉氣勢、源遠流長,對中華民族的孕育和巨大的保護作用,歌頌了中華民族堅強不屈的民族精神,表達了中華兒女的堅強決心和一往無前的勇氣。全詩語言奔放,意境開闊高遠,氣勢磅礴,充滿力量,讀來一氣呵成,激情澎湃,給人以強烈的精神震撼。
此詩後被選為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等教材中的課文。 [1-2] 
作品名稱
黃河頌
作    者
光未然
創作年代
1939年
作品出處
《黃河大合唱》
文學體裁
現代詩

黃河頌作品原文

黃河頌
啊,朋友!
黃河以它英雄的氣魄,
出現在亞洲的原野;
它表現出我們民族的精神:
偉大而又堅強!
這裏,我們向着黃河,
唱出我們的讚歌。
·
我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
驚濤澎湃,掀起萬丈狂瀾;
濁流宛轉,結成九曲連環;
從崑崙山下奔向黃海之邊,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兩面。
·
啊!黃河!
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
五千年的古國文化,
從你這兒發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邊扮演!
·
啊!黃河!你偉大堅強,
像一個巨人出現在亞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體魄,
築成我們民族的屏障。
·
啊!黃河!
你一瀉萬丈,浩浩蕩蕩,
向南北兩岸伸出千萬條鐵的臂膀。
我們民族的偉大精神,
將要在你的哺育下發揚滋長!
·
我們祖國的英雄兒女,
將要學習你的榜樣,
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
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 [3] 

黃河頌創作背景

1938年11月武漢淪陷後,詩人光未然帶領抗敵演劇三隊,從陝西宜川縣壺口附近東渡黃河,轉入呂梁山抗日根據地。途中親臨危險急流、怒濤漩渦、礁石瀑布,目睹黃河船伕們與狂風惡浪搏鬥的情景,聆聽了悠長高亢、深沉有力的船伕號子。次年1月抵達延安後,醖釀並寫出了《黃河大合唱》組詩。此詩即為組詩八章中的第二篇。 [4] 

黃河頌文學賞析

黃河頌主題思想

《黃河頌》當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題的現代詩。它是一首頌詩,着眼於“歌頌”,在結構上與組詩第一章《黃河船伕曲》是緊密相承的。《黃河船伕曲》描寫:“烏雲滿天,驚濤拍岸,黃河的船伕,在暴風雨中搏戰,經過千辛萬苦終於到達了彼岸。這象徵着我們偉大的民族和人民突破驚濤駭浪般的重重困難,終於取得輝煌的勝利。”於是在第二章《黃河頌》中,詩人作為時代的歌手出現,他站在高山之巔,代表祖國英勇的兒女,向着黃河唱出了頌歌,用澎湃的激情熱情地謳歌了黃河的宏偉氣勢、源遠流長,對中華民族的孕育和巨大的保護作用,並表達了學習黃河精神,鑄就像它一樣偉大堅強的決心。全詩以英勇的氣概和堅強的決心表達了保衞黃河,保衞中國的思想感情。 [5] 

黃河頌層次結構

詩人開篇就以呼告的手法直接稱讀者為“朋友”,這是詩人抒發感情的需要,直接揭示黃河形象和它所表現出來的民族精神,點明“歌頌黃河”這一主題。之後是“望”中所見,描繪了黃河波濤澎湃、“濁流宛轉”、浩浩蕩蕩的氣勢。接着分三個層次讚頌黃河:讚頌黃河養育了中華民族;讚頌黃河的歷史貢獻,像一道天然屏障保衞着中華民族;指出黃河的地理優勢,讚頌黃河對中華民族精神的滋潤。最後由實到虛,歌頌黃河地域寬廣,澤及眾生,並代表中華兒女發出要向它學習的誓言。
接下來由“我”落筆,由“我”的“望”引出對黃河形象的描寫,一直統領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兩面”而所“望”的內容,既有寫實的成分,也有雄奇瑰麗的想象,條理清楚,章法謹嚴:先是近鏡頭特寫——“驚濤澎湃,/掀起萬丈狂瀾”;再是俯瞰全景式的總寫——“濁流宛轉,/結成九曲連環”;然後是縱向描寫黃河的流向——“從崑崙山下/奔向黃海之邊”;最後橫向展開到黃河流域兩岸——“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兩面”。可以説層次清楚,條理分明,為下文的“頌”作了很好的鋪墊。 [5]  [6] 

黃河頌藝術特色

《黃河頌》旋律激昂,氣勢磅礴,充滿了強的衝擊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黃河桀驁不馴的血性和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在寫作上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比喻象徵手法的運用。對黃河的“頌”是通過三類比喻逐層展開的。作者首先把黃河比喻為“民族的搖籃”、“五千年的古國文化”的發源地,高度讚揚了黃河在歷史發展進程中的孕育作用。“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邊扮演。”擷取一點,突出黃河在歷史進程中的偉大影響力。接着作者把黃河比喻為“民族的屏障”、“像一個巨人”寫出了黃河形象。“築成我們民族的屏障”,具體化了黃河的呵護作用。最後作者把黃河比喻“民族的偉大精神”“一瀉萬丈,浩浩蕩蕩”寫出黃河不可阻擋的氣勢,“將要在你的哺育下發揚滋長”,體現了黃河在精神上對中華民族的滋潤作用。從這三個方面,歌頌了黃河的偉大。
第二,音韻明快雄健,節奏鮮明,音節洪亮。全詩以短句為主,兼以長句,長短結合,自由奔放,並且錯落有致。在韻腳上,隔二三句韻,形成了自然和諧的韻律。如三個“啊!黃河!”反覆出現,與後面的比喻句結合體現了全詩的感情基調。《黃河頌》的藝術力量,首先來源於表現形式的文采美。全篇文采橫溢,古風猶存,顯示着一種獨特的語體風格。詩人適當吸收了一些富於色彩、十分凝練的文言詞語,造成語言的豐高多變,生動涵厚,從而形成宏偉、壯麗的藝術特色。全篇的句式長度懸殊甚大短則三字,長則十七字。這種自由詩體的句式所產生的語言節奏,強烈而富於變化,自由而充分地表現了特定的感情內容,全篇語言韻律響亮、節奏鏗鏘,讀起來朗朗上口。尤其獨特的是巧妙地運用了雙聲疊韻詞。由聲母相同的兩個音節構成的雙聲和由韻母相同的兩個音節構成的疊韻,是漢語獨有的語音特點。“疊韻如兩玉相叩,取其鏗鏘。”“雙聲如貫珠,取其宛轉。”兩者的使用,能大大增強語言的表現能力。本詩中,諸如澎湃、周遭、宛轉、連環等雙聲疊韻詞多達十來個。它們均勻流貫於全詩之中,遙遙相對,配合使用,造成了繪聲繪形、美妙動聽的特殊藝術效果。
第三,注重刻畫黃河形象的氣勢美。詩中“黃河滾滾”以及“驚濤澎湃,/掀起萬丈狂瀾;/濁流宛轉,/結成九曲連環”等句,在讀者面前展開一幅宏大的波瀾壯闊的雄偉圖畫!冼星海在《我怎樣寫〈黃河〉》中説,為了表現頌歌的氣勢,“由男高音獨唱,歌帶悲壯,在伴奏可以聽出黃河奔流的力量”。而此詩的創作更好地體現了這一要求。如“向南北兩岸/伸出千萬條鐵的臂膀”一句,把黃河比喻為一個巨人,黃河主流是巨人的軀幹,黃河流域中的無數條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萬條“鐵的臂膀”和“一瀉萬丈,/浩浩蕩蕩”體現了氣勢磅礴、勇不可擋的氣度和力量,正足以激發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6] 

黃河頌名家點評

當代作家李朝全《詩歌百年經典·1917—2015》:“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是中國精神的象徵。黃河的氣勢、黃河的力量正是這個民族的氣勢和力量。這是一條偉大的河流,歷史悠久、強勁頑強、浩浩蕩蕩,正如這個國家和民族。詩人歌頌黃河,就是歌頌這個藴含着無限力量和激情的民族。這是一首獻給祖國的讚歌。在抗戰時期,黃河象徵着全民族同仇敵愾抗戰到底的決心和力量,氣勢豪邁,不可阻擋奔流在亞洲的原野之上;最終的勝利必定屬於這條河流以及她的子孫。” [7] 
復旦大學教授朱文華《新編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黃河大合唱》以黃河象徵中華民族的性格和命運,表達了中國人民為爭取民族解放鬥爭勝利而艱苦奮鬥的英雄氣概,其中這首《黃河頌》實則最集中地傳達了題旨。這首詩語言精粹警策,情感悲壯激烈。較好地吸收並消化中國古典詩歌(尤其是宋詞“豪邁派”)的語言藝術,同時也借鑑了當時的政治抒情詩和鼓動詩的表現方法,乃是這一作品的顯著的藝術特色。” [8] 
南京師範大學語文教學研究中心研究員黃厚江《〈黃河頌〉介評》:“詩歌以‘我‘為抒情主體,由黃河的形象寫到黃河的精神,由’我‘對黃河的讚頌寫到’我們‘的決心。全詩一氣呵成激情澎湃,氣貫長虹;語言精練形象,比喻貼切生動,句式長短結合而以短句為主,整散結合而以散句為主,恰到好處地表現了黃河的氣勢和詩人心中的激情。” [9] 

黃河頌後世影響

《黃河頌》被選為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教科書第5課課文。 [1] 
《黃河頌》被選為蘇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教科書第28課課文。 [2] 

黃河頌作者介紹

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張光年,現代詩人,文學評論家。湖北省光化縣人。中共黨員,1935年畢業於武昌中華大學中文系。早年從事抗日救亡文藝活動。1936年開始發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他創作了組詩《黃河大合唱》《五月的鮮花》《屈原》等詩作,其他代表作品有《戲劇的現實主義問題》《風雨文談》《文藝辯論集》等。 [10] 
參考資料
  • 1.    教育部組織編寫.語文·七年級·下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11:第28-30頁
  • 2.    義務教育教科書編寫組.語文 七年級 下冊 .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2009.12 :第256-258頁.
  • 3.    徐一波主編. 中華經典詩文誦讀 第3卷[M]. 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 2015.01.第71頁
  • 4.    唐譯主編. 文化百科 圖文版[M].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2008.05.第141頁
  • 5.    徐志摩著. 最美的詩歌 典藏版[M]. 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 2013.07.第61頁
  • 6.    史紹典,秦訓剛,蔣紅森主編. 新課程金牌教案 七年級語文 下[M]. 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6.01.第30-32頁
  • 7.    李朝全主編. 詩歌百年經典 1917-2015[M]. 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2016.01.第107頁
  • 8.    朱文華,許道明編. 新編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 下[M].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1996.12.第487頁
  • 9.    洪宗禮,柳士鎮,倪文錦主編. 母語教材研究 4 中國百年語文教科書課文選評[M]. 南京: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2007.09.第384頁
  • 10.    明德主編. 中華朗誦經典詩文大全集 超值白金版[M]. 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 2012.01.第47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