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河大合唱

(冼星海、光未然創作組曲)

鎖定
《黃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也是影響力最大的一部大型合唱聲樂套曲 [1]  。作於1939年3月,並於1941年在蘇聯重新整理加工。這部作品由詩人光未然作詞,以黃河為背景,熱情歌頌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光榮歷史和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鬥爭精神,痛訴侵略者的殘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災難,廣闊地展現了抗日戰爭的壯麗圖景,並向全中國全世界發出了民族解放的戰鬥警號,從而塑造起中華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黃河大合唱》由光未然作詞,冼星海作曲,1939年首次映,歌曲慷慨激昂,在中國抗日戰爭時起到鼓舞作用。1960年代後期因江青的建議,被殷承宗等音樂家改編為《黃河協奏曲》,後來又出現了有石叔誠版的《黃河協奏曲》。由於意識形態方面的原因,《黃河大合唱》在台灣“戒嚴時期”被禁止演奏。
2015年8月26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佈了“我最喜愛的十大抗戰歌曲”網絡投票結果,《黃河大合唱》是入選的10首歌曲之一。 [2]  2019年4月13日,在《黃河大合唱》首演80週年紀念日,由陝西省委宣傳部、延安市委宣傳部等單位聯合主辦的“我和我的祖國——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暨紀念《黃河大合唱》首演80週年”系列活動在延安魯迅藝術學院舊址舉行。 [3] 
中文名
黃河大合唱
外文名
The Yellow River Cantata
專輯語言
中文
山西方言
曲目數量
8 首
音樂風格
激昂
製作人
光未然(作詞)
冼星海(譜曲)
發行時間
1938年
歌曲題材
抗日合唱作品

黃河大合唱創作背景

1938年10月 [4]  ,武漢淪陷後,詩人光未然帶領抗敵演劇隊第三隊,從陝西宜川縣的壺口附近東渡黃河,轉入呂梁山抗日根據地。途中目睹了黃河船伕們與狂風惡浪搏鬥的情景,聆聽了高亢、悠揚的船工號子 [5] 
光未然 光未然
1939年1月,光未然抵達延安後,創作了朗誦詩《黃河吟》,並在這年的除夕聯歡會上朗誦此作,冼星海聽後非常興奮,表示要為演劇隊創作《黃河大合唱》;同年3月,在延安一座簡陋的土窯裏,冼星海抱病連續寫作六天,於3月31日完成了《黃河大合唱》的作曲,以中華民族的發源地黃河為背景,熱情地謳歌了中華兒女不屈不撓,保衞祖國的必勝信念。 [5] 
冼星海回國痛感民族危亡的深重,深知民眾的痛苦。在民族危亡的嚴重關頭,他站在民族鬥爭的前面。他確信中國共產黨才是中華民族的中流砥柱,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為了民族解放,“為抗戰發出怒吼”,他縱筆譜寫歌曲。1939年他去看望病牀上的青年詩人光未然,聽其朗誦《黃河吟》聽其講述黃河呼嘯奔騰的壯麗景象遂蕩其共鳴,樂思如潮。創作一星期,半月之內又完成了該作品八個樂章及伴奏音樂的全部樂譜。寫就了這一時代的中華民族的音樂史詩。 [6] 
《黃河大合唱》這部作品以黃河為背景,由七種不同演唱形式的歌曲構成,熱情歌頌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控訴侵略者的殘暴,並展現了中國人民與日本侵略者奮勇鬥爭的英勇場面,勾畫出了中國人民保衞祖國、頑強抗擊侵略者的壯麗畫卷。 [7] 
冼星海 冼星海
《黃河大合唱》寫成於抗日戰爭時期,1938年秋冬,作者隨抗日部隊行軍至大西北的黃河岸邊。中國雄奇的山川,戰士們英勇的身姿激發了作者的創作靈感,時代的呼喚促使他懷着高漲的愛國熱情譜寫了一篇大型朗誦詩《黃河吟》,後來被改寫成《黃河大合唱》的歌詞。作品由八個樂章組成,它以豐富的藝術形象,壯闊的歷史場景和磅礴的氣勢,表現出黃河兒女的英雄氣概。 [8] 
《黃河大合唱》創作於中國抗日戰爭時期的1939年春天,同年4月13日首演於延安陝北公學大禮堂(由鄔祈零指導)立即引起巨大反響,隨即很快唱響全國,成為抗日歌曲的“主旋律”和時代的最強音。其在藝術上有着很高的音樂成就與獨創性。這首作品的創作是以抗日戰爭為背景,以黃河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莊嚴地謳歌了中華民族的堅貞不屈、頑強抗爭的英雄氣概。這部作品的詞寫出了中華民族的氣魄, 音樂表現了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民族風格,其高度的思想性、象徵性、藝術性為中國大型聲樂創作提供了光輝的典範。作品表現了在抗日戰爭年代裏,中國人民的苦難與頑強鬥爭,也表現了我們民族的偉大精神和不可戰勝的力量。它以我們民族的發源地——黃河為背景,展示了黃河岸邊曾經發生過的事情,以啓迪人民來保衞黃河、保衞華北、保衞全中國。作品氣勢宏偉磅礴, 音調清新、樸實優美,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強烈反映了時代精神。 [9] 

黃河大合唱作者簡介

黃河大合唱光未然

光未然。《黃河大合唱》詞作者。光未然是張光年的筆名,1925年,十三歲的光未然在湖北老家,隨進步青年參加革命,十五歲成為中共正式黨員,二十歲時,進入武昌中華大學中文系學習,創辦學生劇團,組織抗日救亡演劇活動,撰寫救亡文章。22歲時,用悲憤的詞句警醒全國同胞,不要忘記已經淪陷多年的國土,該首歌名叫《五月的鮮花》。1936年,為躲避國民黨憲兵的追捕,光未然轉移到上海開展工作 [10] 

黃河大合唱冼星海

冼星海,《黃河大合唱》曲作者。1937年,冼星海三十二歲。出身貧寒,僅靠着母親幫傭養大的男孩,從小對音樂有着異稟天賦,一步步實現了音樂的夢想,來到了當時世界上著名的巴黎音樂學院作曲班。1935年年底,冼星海結束了在法國五年的求學生涯回到了上海,冼星海頭頂着巴黎音樂學院學生光環的音樂家,在上海這個十里洋場,沒有忘記自己過往的人生中,大部分時間都掙扎在飢餓與顛沛流亡中,他敏感地體察着勞苦大眾的呻吟,從而選擇了他的藝術創作之路——探索和創造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大眾音樂,1935年,回國不久的冼星海就和詩人塞克合作,創作了《救國軍歌》。一年後,“西安事變”爆發,《救國軍歌》唱出了示威遊行羣眾的心聲。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冼星海蔘加了“上海話劇界救亡協會”。 [10] 

黃河大合唱合唱曲目

第一樂章:《黃河船伕曲》(混聲合唱)
第二樂章:《黃河頌》(男高音或男中音獨唱)
第三樂章:《黃河之水天上來》(配樂詩朗誦,三絃伴奏)
第四樂章:《黃水謠》(混聲合唱或女中音獨唱,原稿為齊唱) [11] 
第五樂章:《河邊對口曲》(男聲二重唱及混聲合唱,原稿是男聲對唱)
第六樂章:《黃河怨》(女高音獨唱,音樂會上常按修訂稿加入女聲三部伴唱)
第七樂章:《保衞黃河》(輪唱)
第八樂章:《怒吼吧,黃河》(混聲合唱) [6] 

黃河大合唱《黃河船伕曲》

朗誦詞:
朋友!
你到過黃河嗎?
你渡過黃河嗎?
你還記得河上的船伕
拼着性命和驚濤駭浪搏戰的情景嗎?
如果你已經忘掉的話,
那麼你聽吧!
歌詞:
咳喲!劃喲……烏雲啊,遮滿天!波濤啊,高如山!冷風啊,撲上臉!浪花啊,打進船!咳喲!劃喲……夥伴啊,睜開眼!舵手啊,把住腕!當心啊,別偷懶!拼命啊,莫膽寒!咳!劃喲!咳!劃喲!咳!劃喲!咳!劃喲!不怕那千丈波浪高如山!不怕那千丈波浪高如山!行船好比上火線,團結一心衝上前!咳!劃喲!咳!劃喲!咳!劃喲!咳!劃喲!咳喲!劃喲……劃喲!衝上前!劃喲!衝上前!劃喲!衝上前!劃喲!衝上前!咳喲!咳喲!哈哈哈哈……我們看見了河岸,我們登上了河岸,心啊安一安,氣啊喘一喘。回頭來,再和那黃河怒濤決一死戰!決一死戰!決一死戰!決一死戰!咳!劃喲……

黃河大合唱《黃河頌》

朗誦詞:
啊!朋友!黃河以它英雄的氣魄,出現在亞洲的原野,它表現出我們民族的精神:偉大而崇高!這裏,我們向着黃河,唱着我們的讚歌。 [12] 
歌詞:
我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驚濤澎湃,掀起萬丈狂瀾;濁流宛轉,結成九曲連環;從崑崙山下,奔向黃海之邊;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兩面。啊,黃河!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五千年的古國文化,從你這發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邊扮演!啊,黃河!你是偉大堅強,像一個巨人出現在亞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體魄築成我們民族的屏障。啊,黃河!你一瀉萬丈,浩浩蕩蕩,向南北兩岸伸出千萬條鐵的臂膀。我們民族的偉大精神,將要在你的哺育下發揚滋長!我們祖國的英雄兒女,將要學習你的榜樣,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

黃河大合唱《黃河之水天上來》

朗誦詞:
黃河!我們要學習你的榜樣,像你一樣的偉大堅強。這裏,我們要在你的面前,獻一首長詩,哭訴我們民族的災難。
配樂詩朗誦,三絃伴奏:
黃河之水天上來,排山倒海,洶湧澎湃,奔騰叫嘯,使人肝膽破裂!它是中國的大動脈,在它的周身,奔流着民族的熱血。紅日高照,水上金光迸裂。月出東山,河面銀光似雪。
它震動着,跳躍着,像一條飛龍,日行千里,注入浩浩的東海。虎口龍門,擺成天上的奇陣;人,不敢在它的身邊挨近,就是毒龍也不敢在水底存身。在十里路外,仰望着它的濃煙上升,象燒着漫天大火,使你感到熱血沸騰;其實涼氣逼來,你會周身感到寒冷。它呻吟着,震盪着,發出十萬萬匹馬力,搖動了地殼,衝散了天上的烏雲。啊,黃河!河中之王!它是一匹瘋狂的猛獸,發起怒來,賽過千萬條毒蟒,它要作浪興波,衝破人間的堤防;於是黃河兩岸,遭到可怕的災殃:它吞食了兩岸的人民,削平了數百里外的村莊,使千百萬同胞扶老攜幼,流亡他鄉,掙扎在飢餓線上,死亡線上!如今兩岸的人民,又受到了空前的災難:東方的海盜,在亞洲的原野伸張着殺人的毒焰;於是飢餓和死亡,像黑熱病一樣,在黃河的兩岸傳染!啊,黃河!你撫育着我們民族的成長:你親眼看見,這五千年來的古國遭受過多少災難!自古以來,在黃河邊上展開了無數血戰,讓壘壘白骨堆滿你的河身,殷殷鮮血染紅你的河面!但你從沒有看見敵人的殘暴如同今天這般;也從來沒有看見黃帝的子孫像今天這樣開始了全國動員。在黃河兩岸,遊擊兵團,野戰兵團,星羅棋佈,散佈在敵人後面;在萬山叢中,在青紗帳裏,展開了英勇血戰!啊,黃河!你記載着我們民族的年代,古往今來,在你的身邊興起了多少英雄豪傑!但是,你從不曾看見四萬萬同胞像今天這樣團結得如鋼似鐵;千百萬民族英雄,為了保衞祖國灑盡他們的熱血;英雄的故事,像黃河怒濤,山嶽般地壯烈!啊,黃河!你可曾聽見在你的身旁響徹了勝利的凱歌?你可曾看見祖國的鐵軍在敵人後方布成了地網天羅?他們把守着黃河兩岸,不讓敵人渡過!他們要把瘋狂的敵人埋葬在滾滾的黃河!啊,黃河!你奔流着,怒吼着,替法西斯的惡魔唱着滅亡的葬歌!你怒吼着,叫嘯着,向着祖國的原野,響應我們偉大民族的勝利的凱歌!向着祖國的原野,響應我們偉大民族的勝利的凱歌!

黃河大合唱《黃水謠》

朗誦詞:
是的,我們是黃河的兒女!我們艱苦奮鬥,一天天地接近勝利。但是,敵人一天不消滅,我們便一天不能安身;不信,你聽聽河東民眾痛苦的呻吟。
合唱:
黃水奔流向東方,河流萬里長。水又急,浪又高,奔騰叫嘯如虎狼。開河渠,築堤防,河東千里成平壤。麥苗兒肥啊,豆花兒香,男女老少喜洋洋。自從鬼子來,百姓遭了殃!姦淫燒殺,一片淒涼,(淒涼)扶老攜幼,四處逃亡,(逃亡)丟掉了爹孃,回不了家鄉!黃水奔流日夜忙,妻離子散,天各一方!妻離子散,天各一方!

黃河大合唱《河邊對口曲》

朗誦詞:
妻離子散,天各一方!但是,人們難道永遠逃亡?你聽聽吧,這是黃河邊上兩個老鄉的對唱。
對唱、合唱:
張老三,我問你,你的家鄉在哪裏?我的家,在山西,過河還有三百里。我問你,在家裏,種田還是做生意?拿鋤頭,耕田地,種的高粱和小米。為什麼,到此地,河邊流浪受孤悽?痛心事,莫提起,家破人亡無消息。張老三,莫傷悲,我的命運不如你!為什麼,王老七,你的家鄉在何地?在東北,做生意,家鄉八年無消息。這麼説,我和你,都是有家不能回!仇和恨,在心裏,奔騰如同黃河水!黃河邊,定主意,咱們一同打回去!為國家,當兵去,太行山上打游擊!從今後,我和你一同打回老家去!

黃河大合唱《黃河怨》

朗誦詞:
朋友!我們要打回老家去!老家已經太不成話了!誰沒有妻子兒女,誰能忍受敵人的欺凌?親愛的同胞們!你聽聽一個婦人悲慘的歌聲。 [13] 
女高音獨唱:
風啊,你不要叫喊!雲啊,你不要躲閃!黃河啊,你不要嗚咽!今晚,我在你面前哭訴我的仇和冤。命啊,這樣苦!生活啊,這樣難!鬼子啊,你這樣沒心肝!寶貝啊,你死得這樣慘!我和你無仇又無冤,偏讓我無顏偷生在人間!狂風啊,你不要叫喊!烏雲啊,你不要躲閃,黃河的水啊,你不要嗚咽!今晚,我要投在你的懷中,洗清我的千重愁來萬重冤!丈夫啊,在天邊!地下啊,再團圓!你要想想妻子兒女死得這樣慘!你要替我把這筆血債清算!你要替我把這筆血債清還!

黃河大合唱《保衞黃河》

朗誦詞:
但是,中華民族的兒女啊,誰願意像豬羊一般任人宰割?我們抱定必勝的決心,保衞黃河!保衞華北!保衞全中國!
多聲部合唱: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河西山岡萬丈高。河東河北高粱熟了。萬山叢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紗帳裏,遊擊健兒逞英豪!端起了土槍洋槍,揮動着大刀長矛,保衞家鄉!保衞黃河!保衞華北!保衞全中國!

黃河大合唱《怒吼吧,黃河》

朗誦詞:
聽啊:珠江在怒吼!揚子江在怒吼!啊!黃河!掀起你的怒濤,發出你的狂叫,向着全中國被壓迫的人民,向着全世界被壓迫的人民,發出你戰鬥的警號吧!
合唱:
怒吼吧,黃河!掀起你的怒濤,發出你的狂叫!向着全世界的人民,發出戰鬥的警號!啊!
五千年的民族,苦難真不少!鐵蹄下的民眾,苦痛受不了!
重複:
受不了……
但是,新中國已經破曉;四萬萬五千萬民眾已經團結起來,誓死同把國土保!你聽,你聽,你聽:松花江在呼號;黑龍江在呼號;珠江發出了英勇的叫嘯;揚子江上燃遍了抗日的烽火!
啊!黃河!怒吼吧!怒吼吧!怒吼吧!向着全中國受難的人民發出戰鬥的警號!向着全世界勞動的人民,發出戰鬥的警號!向着全世界勞動的人民,發出戰鬥的警號!向着全世界勞動的人民,發出戰鬥的警號! [14] 

黃河大合唱藝術結構

全曲由《序曲》(管絃樂)、《黃河船伕曲》(混聲合唱)、《黃河頌》(男聲獨唱)、《黃河之水天上來》(配樂詩朗誦)、《黃水謠》(女聲合唱)、《河邊對口曲》(對唱、輪唱)、《黃河怨》(女聲獨唱)、《保衞黃河》(齊唱、輪唱)和《怒吼吧!黃河》(混聲合唱)八個樂章組成。各個樂章都有相對的獨立性,相互之間在表現內容、演唱形式和音樂形象等方面構成鮮明的對比。同時,全曲又由表現中華民族解放鬥爭的基本主題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幾個基本音調始終貫穿於整個大合唱,在音樂佈局上以《序曲》呈示基本主題、首尾合唱呼應、中間各樂章交替發展和末樂章的總結概括,以及每樂章之前的朗誦為先導等,使整個作品具有高度的統一性。音樂語言明快簡練、通俗易解並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合唱手法豐富多彩和樂隊的交響性發揮,全曲的宏偉規模和所表現出的英雄氣概,構成了這部作品具有獨創性的藝術特色。
在藝術形式上一個創新和特色就是詩朗誦與音樂並重。其中有一個樂章用樂隊來伴奏詩人懷古之情和哭訴我們民族的災難;而整個合唱套曲各章之間,也是用詩朗誦來承上啓下、貫串發展的。這是一部詩化的交響大合唱。作為朗誦詩人和演員的光未然,進行這種新的表演形式的探索是可以理解甚至是必然的,這也是當時演出實踐的需要。
音樂是用音調來構成形象的。由於這個緣故,作品尤其強調具有清晰的音樂構思和材料的集中;強調從各個不同側面來表達主題、深挖題材的內涵,即使在音樂細節中也使之能流露出人的內在心理狀態。詩歌創作的整體構思和藝術思維與音樂創作是相似的。作者的筆始終圍繞在黃河的整體形象上做文章,他哭訴黃河、讚美黃河、保衞黃河。層層深入,各樂章具有不同的典型的情緒,每一章都呈現出黃河形象的重要側面,這種類似交響套曲的審美思維和結構思維,為史詩性的曲作創建了一個堅定的文學基礎。
套曲的音樂構思,並沒有採用格言式的單主題貫串於全曲的寫法,而是採用有特色的音調語彙變化發展地滲透於各章,從不同角度來刻畫和豐富藝術形象的寫法。它的核心音調是一個純四度的旋律音程(分散或集中的),它在快速、雄壯、有力的樂章上表現得更鮮明;在抒情的音樂中,除此音調因素外,三度旋律音程的進行也是重要的,在五聲音階的三音列中自然是小三度和大二度(或反之)的旋律連接了。這些具有時代特色的音調語彙在各個樂章的開頭或中部,都有不同程度的出現,並在各章中前後呼應、發展。
合唱套曲採用了多種音樂體裁:除混聲合唱外,還有女聲齊唱(另一版本為兩部合唱)、女聲獨唱(另一版本有女聲合唱的伴唱)、男聲的詩朗誦和男聲獨唱;合唱套曲中採用了多樣的音樂結構。它們有一個共同特點,即音樂材料的使用都非常集中,豐富多彩與概括精練相結合。有個別樂章甚至只採用有限的幾句勞動號子的音調和它的變奏、引申成全曲,易唱、易記,感情強烈而鮮明。一曲󰀂黃河船伕曲 ,把怒濤滾滾的黃河,同面向激流而勇進的船伕融為一體,描繪出一幅人定勝天的畫卷。 [15] 

黃河大合唱歌曲鑑賞

黃河大合唱綜合角度

《黃河大合唱》氣勢磅礴,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全曲包括序曲和八個樂章,並由配樂詩朗誦和樂隊演奏將各樂章連成一個整體。各個樂章從內容到音樂形象又具有相對的獨立性,樂章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作品以抗日和愛國兩個主題為中心。從深厚的情感和感人的藝術形象上一步步展開,直至宏偉的終曲,激盪的感情浪潮發展到了最高點。
管絃樂隊演奏的《序曲》概括地對全曲進行了極富特點的描繪.樂隊效果色彩濃郁。音樂刻畫了人民的意志和力量,象徵着崇高偉大的民族精神:幾個主題經過發展後交織徵一起,形成了序曲的高潮。
整個作品雖然沒有像歌劇那樣,有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但它卻有一個嚴密的戲劇性構思,給人一種強烈的矛盾衝突。這個矛盾衝突就在於開始時的人與自然的衝突,是船伕與險灘、急浪的搏鬥,後半部分是中華民族與日本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衝突。但二者是相呼應的,即通過人與大自然的搏鬥,表現出中國人民的英勇頑強,進而為中國人民戰勝日本帝國主義、民族矛盾得以解決作了鋪墊。整個作品就在於展示這個矛盾(《黃水謠》)、激化這個矛盾(《黃河怨》)、解決這個矛盾(《保衞黃河》)。這種矛盾的展示、激化、解決正是其戲劇性所在。
《黃河大合唱》作為一部“大合唱”。所謂“大合唱”就是“康塔塔”(cantata),是歐洲巴羅克時期重要的聲樂體裁。“康塔塔”雖然不具有歌劇那麼完整的故事情節,但戲劇性還是存在的。《黃河大合唱》作為一部中國的“康塔塔”,也具有這種戲劇性。《黃河大合唱》一共八個樂章,每一章節,都是通過朗誦和樂隊為背景串聯起來。雖然每個樂章在從表現形式、藝術形象、思想內容都各有側重或有所不同,但是整個作品貫穿着一個主題思想,這就是“抗日救亡”,同時也歌頌了偉大的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

黃河大合唱樂章簡介

《黃河船伕曲》(混聲合唱,原稿為男聲合唱)此曲吸取民間勞動歌曲尤其是船伕號子的音調素材,運用動機式的主題核心貫穿發展手法和領合呼應的演唱形式,引子和第一部分描繪了船伕們與風浪搏戰的動人場面;第二部分以原有主題核心拉寬節奏,放慢速度,表現人們登上河岸時的樂觀情緒;尾聲又以快速有力的動機進行,由強漸弱,由近到遠,表示中國人民的鬥爭仍在艱苦頑強地繼續……。
《黃河頌》(男高音或男中音獨唱)音樂壯闊、熱情、深切。第一段唱黃河的雄姿,第二段贊五千年文化,第三段頌民族精神的發揚。
《黃河之水天上來》(配樂詩朗誦,三絃伴奏)吸取了《義勇軍進行曲》和《滿江紅》的音調材料,痛訴民族的災難,歌頌時代的英雄。音樂會上往往略去此段。
《黃水謠》(女聲二部合唱,原稿為齊唱)這是一首歌謠式的三段體歌曲。第一段抒情而深切,中段是悲痛的呻吟,第三段情緒更為淒涼,訴敍日本侵略者給中華民族帶來的深重災難。
《河邊對口曲》(男聲二重唱及混聲合唱,原稿是男聲對唱)採用樂段反覆的結構形式,吸取山西民歌音調,並借用鑼鼓伴奏的某些手法,形象地敍述了流亡羣眾的悲慘遭遇,顯示了“打回老家去”的鬥爭決心。
《黃河怨》(女高音獨唱,音樂會上常按修訂稿加入女聲三部伴唱)運用大小調和變化節拍,以悲慘纏綿的音調,唱出了被壓迫、被侮辱的淪陷區婦女的痛苦哀怨。
《保衞黃河》(輪唱)成功地運用卡農手法,表現了中國人民奮起鬥爭的英雄形象,襯詞“龍格龍格龍格龍”的加入則別具風格。
《怒吼吧,黃河》(混聲合唱)運用主調與復調的混合寫法,以號角性、戰鬥性的音調,象徵東方巨人為最後勝利發出吶喊,具有強烈的感人力量。 [16] 

黃河大合唱結構分析

第一樂章
黃河船伕曲》採用了勞動號子的音調素材,展現了烏雲滿天,驚濤拍岸,船伕與暴風雨奮力拼搏的生動形象.表現了華夏子孫吃苦耐勞和一定能到達勝利彼岸的優秀品質。九曲黃河上船大粗礦的號子以領唱、合唱的形式塑造出來,具有強烈的生活氣息和藝術感染力。這一樂章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描繪了船伕們與風浪搏擊的場面,音樂充滿戰鬥的力量;第二部分是根據開始的主題旋律,拉寬了節奏、放慢了速度,表現船伕們穿過了急流、靠近了河岸的那種欣慰,這表明,中國人民儘管處在艱難抗戰之中,但已看到了勝利的曙光;第三部分,音樂又回到了樂章開始的速度上,但又由強漸弱,由近到遠。
這一樂章通過黃河船伕與急浪、險灘的搏鬥,象徵着中國人民與日本帝國主義日趨激烈的民族矛盾。作為大合唱的第一樂章,《黃河船伕曲》給人們展示了這一可歌可泣的史詩的第一幕。
第二樂章
男高音獨唱《黃河頌》是一首以黃河象徵祖國的熱情頌歌,充滿了搏大、豪放的情懷。第一部分以平穩的節奏、寬廣的氣息歌唱了黃河的雄姿。第二部分以熱情、奔放的旋律讚美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燦爛文化,熱情激昂地頌揚了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
第三樂章
黃河之水天上來》,是一個配樂詩朗誦。原來是由三絃伴奏,後來改為由琵琶伴奏。這個樂章,冼星海吸取了《義勇軍進行曲》《滿江紅》的音調素材, 講述了民族的災難,也歌頌了民族的英雄。是詩人進一步對黃河、對中華民族的讚美。同時也暗示着黃河或者説是中華民族將面臨一場劫難。但遺憾的是,人們今天在音樂會上很難聽到這一樂章了,因為考慮到演出效果,它常常被省略!
第四樂章
民謠風格的抒情敍事曲《黃水謠》,樸素的音調優美而又平易動人:第一部分描寫了奔流不息的黃河之水和中華兒女美好安寧的和平生活。第二部分主題深沉、痛苦,描寫了日寇侵略後妻離子散天各一方的悲慘情景。音樂在低沉的情緒中結束,使人久久難忘。
黃水謠》,是女聲二部合唱。這是一首民謠體的三段體歌曲,其曲調非常優美動人,把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祖國的無限深情表達得淋漓盡致。第一段展現出黃河兩岸人民安寧、平靜的生活,音樂十分流暢,也顯得十分祥和。中段情緒急轉直下,“自從鬼子來,百姓遭了殃……”。這一段表現日寇入侵中國,踐踏祖國的大好河山,中國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第三段是第一樂段的再現,但在情感上則變得壓抑和悲涼。這一樂章是全曲中的一個轉折點,整個作品的悲劇性和戲劇的矛盾就此展開。
第五樂章
《河邊對口曲》如民間小曲般親切而富於鄉土氣息,通過敍事般的對唱形式,手法簡練,效果甚佳,描摹了國土淪喪後日寇鐵蹄下人民的悲慘遭遇。
河邊對口曲》,是一個男聲二重唱及混聲合唱。採用了樂段反覆的民間音樂結構形式,音樂吸取了山西民歌的音調,採用鑼鼓伴奏的方法。整個樂章是兩個流亡者的對話。這裏作者借兩個流亡者的對話,講述了全國廣大流民、顛沛流離、背井離鄉的悲慘遭遇。引出合唱發出“打回老家去”的吶喊。
第六樂章
《黃河怨》以低沉悽慘、悲痛欲絕的音調,哭訴了一個遭受日寇蹂躪、失去丈夫孩子、留下“把血債清算”的遺願而投入滾滾黃河懷抱的婦女的深仇大恨。齊唱、輪唱《保衞黃河》表現了遊擊健兒的英勇氣概,是一有人民戰爭壯闊場面的戰鬥進行曲。“龍格龍格龍格龍”的襯詞此起彼伏,波瀾壯闊的宏偉場面和樂觀主義的民族精神躍然眼前。
《黃河怨》,是一首女聲獨唱。用悲慘纏綿的音調唱出被壓迫、被侮辱的淪陷區婦女的痛苦的哀怨。這一段是一個絕望的婦女的內心獨白。這個婦女的丈夫流離失所,不只去向,她的兒子也被日本鬼子殺死了,自己又被鬼子給糟蹋了,最後不得不跳入黃河母親懷抱自殺而死。作者之所以有這樣一個構思,就是想通過一個婦女的死來激發全國人民的鬥志。在整個《黃河大合唱》中,這是戲劇性最強的一段,作為一首獨唱歌曲,技巧性非常強,是檢驗女高音的“試金石”。
第七樂章
保衞黃河》,是一首輪唱、合唱歌曲,是人們最熟悉的一首。這裏採用了“卡農”的復調手法,給人一種此起彼伏、羣情激奮、萬馬奔騰的藝術效果。首先是二部輪唱、然後是三部輪唱,並穿插了“龍格龍”的襯詞,增強了音樂的氣氛,使人感覺到抗日的力量不斷髮展壯大和勢不可擋。
第八樂章
混聲合唱《怒吼吧,黃河》是整部大合唱的終曲,也是全曲的高潮。前面出現過的幾個重要基本主題得到了綜合的展現,憤怒的情緒、戰鬥的號角、堅定的節奏、豐滿的合唱以宏偉的氣勢使音樂達到了最高潮,作品在樂隊全奏和八聲部合唱氣吞山河的的澎湃波濤中結束。
怒吼吧黃河》是一個混聲合唱歌曲,它是整個作品的主題思想的概括和昇華,也像是一個回顧,用富於詩意和浪漫色彩的筆調,充分表達了中國人民終將打敗日本帝國主義的必勝信心。“黃河在怒吼”、“揚子江在怒吼”、“珠江在怒吼”描述了全民抗戰的戰爭態勢。最後發出了“戰鬥的警號”,這一句被多次重複,整個音樂給人以巨大的號召力,無疑是向法西斯、侵略者的宣戰! [16] 

黃河大合唱社會評價

《黃河大合唱》講述了在黨和毛澤東主席的領導下,抗日將士和民眾苦中作樂的游擊戰爭,讚美了英勇智慧的游擊隊戰士,謳歌了中國抗戰軍民百萬雄師的英姿,歌唱了中華民族的雄偉氣魄,憧憬了新中國的破曉,並向全世界受苦受難的勞動人民吹響戰鬥的號角。這些情景經過音樂的表現和渲染,變成一幅幅真實而流光溢彩的畫面,整個樂章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黃河大合唱》堪稱一部無比壯麗的史詩,它一路陪伴着中華民族經歷過艱苦卓絕的解放戰爭,戰勝了帝國主義,激勵着我們為建設更加繁榮強大的祖國而奮鬥。
《黃河大合唱》乃是一部展現民族精神的氣勢恢弘的音樂鉅作,是一部影響深遠的國家史詩,譜寫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戰爭史和自強不息的民族英雄氣節。它以歷久彌新的藝術魅力延唱至今。《黃河大合唱》以其鮮明獨特的個性,氣勢恢宏的音樂規模,催人奮進的強烈號召力和凝重深刻的哲學氣息征服了世界。就如埃德加·斯諾所言—《黃河大合唱》永永遠遠,都屬於明日的中國。 [17] 

黃河大合唱社會影響

2015年8月26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佈了“我最喜愛的十大抗戰歌曲”網絡投票結果,《黃河大合唱》是入選的10首歌曲之一。 [2] 
2019年6月,《黃河大合唱》入選中宣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優秀歌曲100首”。 [10] 

黃河大合唱相關事記

黃河大合唱中國大陸

  • 1936年6月,張光年(筆名光未然)被中共黨組織派到上海,積極聯絡上海文藝界人士,組織了“中國文藝者戰地工作團”。在上海大場陶行知創辦的“上海工學團”結識了正在指揮排演《五月的鮮花》的音樂家冼星海。適逢上海各界籌備高爾基逝世週年紀念活動,張光年作詞《高爾基紀念歌》,冼星海為之譜曲,這是兩人的第一次合作。
  • 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戰爆發後,張光年回到武漢,創作了《讚美新中國》、《拓荒歌》等詩作,並由冼星海譜曲使這些歌曲在全國傳唱。
  • 1938年夏,張光年任軍事委員會政治部抗敵演劇第三隊總領隊、“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西北戰地宣傳工作視察員”,率領演劇三隊到陝北洛川為第二戰區演劇宣傳鼓動;
  • 1938年11月1日,光未然從壺口瀑布附近第一次渡過黃河到晉西、呂梁前線慰問演出; [22] 
  • 1939年1月,光未然在抗日決死第二縱隊由於騎馬跌落摔斷了左臂,經中組部批准後送到延安二十里鋪的和平醫院治傷。抵達延安後,已在延安的冼星海來醫院探視,兩人決定創作一部大合唱。張光年僅用5天時間在春節前就創作完成了四百多行的《黃河大合唱》全部詩句。演劇三隊為中共中央領導和機關幹部舉行的延安除夕文藝晚會上張光年朗誦了《黃河大合唱》全部詩句; [22] 
  • 1939年3月26日至3月31日,冼星海僅僅用了6天時間為《黃河大合唱》完成譜曲;
  • 1939年5月11日,冼星海指揮的魯藝合唱團在延安慶祝“魯迅藝術學院一週年紀念音樂晚會”演出; [21] 
  • 1939年7月8日,周恩來在迎他從延安歸來的晚會上,聽了《黃河大合唱》之後十分振奮,親筆題詞:“為抗戰發出怒吼,為大眾譜出呼聲!”
  • 1940年1月起,《黃河大合唱》陸續在李凌趙渢於重慶辦的刊物《新音樂》上以簡譜的形式全部發表;
  • 1966年,文革時期由於光未然被打入“牛棚”,《黃河大合唱》歌詞被認為屬於“王明投降路線”,有人打算改詞演唱,但由於歌詞修改極不理想及周恩來指示“這是歷史,不要改了”,在相當長的時間,《黃河大合唱》處於只奏曲不演唱的狀態,鋼琴協奏曲《黃河》便是在在這種情景中誕生的;
  • 1975年,冼星海去世30週年,錢韻玲寫信給毛澤東希望可以演唱《黃河大合唱》,當時正好是鄧小平出來工作,就批下來了,用原詞唱《黃河大合唱》。
  • 2019年4月13日,在《黃河大合唱》首演80週年紀念日,由陝西省委宣傳部、延安市委宣傳部等單位聯合主辦的“我和我的祖國——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暨紀念《黃河大合唱》首演80週年”系列活動在延安魯迅藝術學院舊址舉行。為了紀念《黃河大合唱》誕生80週年,來自世界各地《黃河大合唱》的愛好者共同組成了尋訪團,重走《黃河大合唱》的誕生之路。 [10] 
  • 2019年5月23日晚,在延安寶塔山下,“致敬祖國暨紀念《黃河大合唱》創作80週年”音樂會盛大舉行,拉開了中央音樂學院·延安“5·23”音樂節的帷幕。 [18] 
  • 2021年4月19日,由國家文物局中央廣播電視總枱、中央網信辦聯合制作的《紅色印記——百件革命文物的聲音檔案》第二季在中國之聲播出,《黃河大合唱》譜曲的延安手稿真跡在節目中罕見對外披露。 [20] 

黃河大合唱港台地區

  • 1945年,台灣光復,《黃河大合唱》得以公演;
  • 1949年,由於政治原因,《黃河大合唱》被禁唱;
  • 1985年,中央樂團到香港演出《黃河大合唱》,有人聽後回台灣後打算要演,但由於當局不允許,後同意只能演《黃河頌》和《黃水謠》兩段;
  • 1989年,杜黑嚴良堃處拿到《黃河大合唱》總譜,到了1989年7月1日,在台北演出了完本的“黃河”,演了兩場,非常轟動。也引起來台灣媒體的爭論,後來時任國民黨秘書長的宋楚瑜出面説話了:只要是把個別詞改了就好。於是就改了三個地方:“新中國已經破曉”改成“全中國已經破曉。”;“為國家當兵去,太行山上打游擊”改成“為國家當兵去,大家齊心打游擊。”;“全世界的勞動人民……”改成“全世界受苦的人們”;
  • 1998年,宇宙光百人大合唱——“歌以載道”演出《黃河大合唱》,由孫越朗誦;

黃河大合唱海外演出

  • 1956年,在莫斯科舉辦的蘇中友好年活動中,在莫斯科音樂學院的大音樂廳用俄文唱了《黃河大合唱》。李德倫指揮,有莫斯科的樂隊、合唱隊和獨唱演員及中國留學生參加。
  • 2019年9月 《黃河大合唱》在美國紐約林肯中心演奏。 [10] 

黃河大合唱版本信息

第一版:是“延安版本”,冼星海在延安用簡譜寫的。因為當時延安條件非常艱苦,要組成一個真正的管絃樂隊是不可能的。當時只有幾把小提琴,剩下的就是二胡、三絃、笛子、吉他、口琴之類的樂器,大多數人都不能識五線譜,所以就用簡譜。
第二版:是“蘇聯版本”、冼星海在前蘇聯重新配器的一個版本,在主旋律及聲部上也作了一些調整。
第三版:是“上海樂團版本”,李煥之1987年根據冼星海的“蘇聯版本”為上海樂團改編的一個版本。
第四版:是“中央樂團版本”,1975年嚴良堃等人根據冼星海的延安版本重新配器的版本,這個版本影響最大,傳播最廣,大家耳熟能詳的就是這個版本。此版本前面採用1939年的原稿,同時將1975年紀念聶耳逝世四十週年、冼星海逝世三十週年音樂會上中央樂團演出譜中的一、四、六、八樂章收在這裏。
第五版:是鋼琴伴奏版本,這個版本是由瞿維來編訂的,主要是為演出方便而改編的。 [1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