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毛風

鎖定
黃毛風是一種風與沙相互作用的災害性天氣現象,危害很大,常見於西北北京一帶。在不穩定的空氣狀態下導致風力加大形成對流,捲起更多地面上的沙塵物質形成的特殊的天氣氣候背景。
中文名
黃毛風
外文名
yellow featherwind
別    名
塵暴
詞    義
我國草原地區上風暴的俗稱
文字類型
氣象術語

目錄

黃毛風簡介

【黃毛風】我國草原地區上風暴的俗稱。同沙塵暴。
黃毛風 黃毛風
沙暴也稱黃毛風或塵暴。強風將地面塵沙吹起使空氣很混濁,水平能見度小於1KM的天氣現象。出現時,黃沙滾滾,昏天暗日。冬春季在沙漠地區午後和後期缺雨的幹鬆土地上常見。

黃毛風分佈

第一個多發區在西北地區,主要集中在片,即塔里木盆地周邊地區,吐魯番-哈密盆地經河西走廊、寧夏平原至陝北一線和內蒙古阿拉善高原、河套平原及鄂爾多斯高原;症狀是多風沙。
黃毛風 黃毛風
第二個多發區在華北,赤峯、張家口一帶,直接影響首都北京的安全。
我國黃毛風日益嚴重,主要是土地不合理開發和不合理耕作所致。隨着人口的增加以及有關方面管理的不到位,西北、華北地區土地大量開墾,草原過度放牧,人為破壞自然植被,形成了大量裸露、疏鬆土地,為黃毛風的發生提供了大量的沙塵源,一遇大風便形成影響社會、危害人民健康的黃毛風。

黃毛風形成

強風是黃毛風產生的動力,沙、塵源是黃毛風物質基礎,不穩定的熱力條件是利於風力加大、強對流發展,從而夾帶更多的沙塵,並捲揚得更高。
除此之外,前期乾旱少雨,天氣變暖,氣温回升,是黃毛風形成的特殊的天氣氣候背景;地面冷鋒前對流單體發展成雲團或颮線是有利於黃毛風發展並加強的中小尺度系統;有利於風速加大的地形條件即狹管作用,是黃毛風形成的有利條件之一。
總之,黃毛風的形成需要這三個條件:
一是地面上的沙塵物質。它是形成黃毛風的物質基礎。
二是大風。這是黃毛風形成的動力基礎,也是黃毛風能夠長距離輸送的動力保證。
三是不穩定的空氣狀態。這是重要的局地熱力條件。黃毛風多發生於午後傍晚説明了局地熱力條件的重要性。

黃毛風危害

黃毛風的危害主要有兩個,一是風二是沙。
大風的危害也有二:一是風力破壞,二是刮蝕地皮。強度十分大。
先説風力破壞。大風破壞建築物,吹倒或拔起樹木電杆,撕毀農民塑料温室大棚和農田地膜等等。此外,由於西北地區四、五月正是瓜果蔬菜甜菜棉花經濟作物出苗,生長子葉或真葉期和果樹開花期,此時最不耐風吹沙打。輕則葉片蒙塵,使光合作用減弱,且影響呼吸,降低作物的產量;重則苗死花落,那就更談不上成熟結果了。例如,1993年5月5日黑風,使西北地區8.5萬株果木花蕊被打落,10.94萬株防護林用材林折斷或連根拔起。此外,大風颳倒電杆造成停水停電,影響工農業生產。1993年5月5日黑風造成的停電停水,僅金昌市金川公司一家就造成經濟損失8300萬元。
大風作用於乾旱地區疏鬆的土壤時會將表土颳去一層,叫做風蝕。例如1993年5月5日黑風平均風蝕深度十釐米(最多50釐米),也就是每畝地平均有60到70立方米的肥沃表土被風颳走。其實大風不僅颳走土壤中細小的黏土和有機質,而且還把帶來的沙子積在土壤中,使土壤肥力大為降低。此外大風夾沙粒還會把建築物和作物表面磨去一層,叫做磨蝕,也是一種災害
沙的危害主要是沙埋。前面説過,狹管、迎風和隆起等地形下,因為風速大,風沙危害主要是風蝕,而在背風凹窪等風速較小的地形下,風沙危害主要便是沙埋了。例如,1993年5月5日黑風中發生沙埋的地方,沙埋厚度平均20釐米,最厚處達到了1.2米。
此外更重要的是,人的生命的損失。例如1993年5月5日黑風中共死亡85人,傷264人,失蹤31人。此外,死亡和丟失大牲畜12萬頭,農作物受災560萬畝,沙埋乾旱地區的生命線水渠總長2000多公里,蘭新鐵路停運31小時。總經濟損失超過5.4億元。
沙塵暴是一種風與沙相互作用的災害性天氣現象,它的形成與地球温室效應、厄爾尼諾現象、森林鋭減、植被破壞、物種滅絕氣候異常等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關係。其中,人口膨脹導致的過度開發自然資源、過量砍伐森林、過度開墾土地是沙塵暴頻發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們需要減少土地開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