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埭鎮

鎖定
黃埭鎮,古名春申埭,又名埭川、埭溪。隸屬蘇州市相城區,距蘇州市中心約14.5公里,東與渭塘鎮相連,南與黃橋鎮、滸墅關鎮接壤,西無錫市後宅鎮相鄰,北與北橋街道毗鄰 [13]  [15]  ,並與漕湖街道為鄰 [14]  。主要景點為春申湖。
黃埭鎮總面積56平方千米(2017年),總人口141556人(2017年)。
黃埭鎮境內河港浜縱橫交織,地勢平坦,是吳縣五大鎮之一,素有江南魚米之鄉美譽。先後獲得國家衞生鎮、國家生態優美鎮、江蘇省文明鎮、江蘇省衞生鎮、江蘇省科技示範鄉鎮 [1]  等榮譽稱號。
2020年7月,全國愛國衞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黃埭鎮為國家衞生鄉鎮。 [2] 
中文名
黃埭鎮
外文名
Huangdai Town
別    名
埭川,埭溪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蘇州市相城區
地理位置
蘇州主城區西北
面    積
56平方千米(2017年)
下轄地區
8個行政村,12個社區
政府駐地
相城區黃埭鎮春豐路406號康陽大廈1樓 [11] 
電話區號
0512
郵政編碼
215143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141556人(2017年) [4] 
著名景點
春申湖
火車站
蘇州站 蘇州北站
車牌代碼
蘇E、蘇U

黃埭鎮建制沿革

商末,周太王古公亶父長子泰伯、次子仲雍為避免奪王位糾紛,從陝西岐山下的周原南奔至吳,在梅里(今無錫市梅村)建立政權,國號“勾吳”。黃埭屬“勾吳”國。 [3] 
周武王伐紂後,建立周朝,封泰伯五世孫周章為吳王。周敬王六年(前514年),闔閭即位,蘇州城北有齊門,黃埭在齊門外西北30餘里處。
周元王三年、吳王夫差二十三年、越王勾踐二十四年(前473年),越國滅吳,吳地屬越國,黃埭隸屬越國。
周赧王九年、楚懷王二十三年(前306年),楚國滅越,設郡江東,吳地屬楚國,黃埭歸屬楚國。
周赧王五十三年、楚考烈王元年(前262年),楚拜黃歇為相,封以淮北地,號春申君。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改封春申君於吳地。以土堰水築成堰埭,名為春申埭,後稱黃埭。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統一六國,在吳地設置吳縣,黃埭屬吳縣。
武周萬歲通天元年(696年),析吳縣東部、北部置長洲縣,黃埭隸屬長洲縣。
宣統三年(1911年)六月,成立黃埭鄉(自治)公所,是年長洲縣歸併吳縣。黃埭鄉歸屬吳縣。
民國元年(1912年)吳縣編置市鄉,劃十二都歸南北橋市。
民國3年(1914年)3月,撤銷自治,黃埭鄉公所改為黃埭公益事務所。
民國18年(1929年)8月,實行區、鄉鎮制,黃埭隸屬吳縣第十二區,區公所駐地黃埭。
民國23年(1934年)6月,黃埭隸屬吳縣第六區,區公所駐地黃埭。
民國26年(1937年)11月,日軍侵佔吳縣,黃埭淪陷。
民國28年(1939年)3月,偽吳縣知事公署劃定鄉鎮區域,建立偽黃埭鄉公所。
民國29年(1940年)12月,偽吳縣政府奉偽江蘇省民政廳令,恢復民國26年前區劃,黃埭仍歸屬吳縣第六區,區公所駐地黃埭。
民國30年(1941年)7月起“清鄉”,偽吳縣區劃又作調整,黃埭隸屬吳縣第四區,區公所駐地黃埭。
民國34年(1945年)8月15日,抗日勝利,國民黨吳縣政府接收縣地方政權。9月,各區、鄉鎮名稱與界限仍恢復至民國26年前狀況,黃埭仍屬吳縣第六區,區公所駐地黃埭。
民國36年(1947年)2月,吳縣並編區、鄉鎮,黃埭為黃埭區,區公所駐地黃埭。
1949年4月27日,吳縣解放。5月1日,吳縣人民政府宣告成立,駐滸關鎮。黃埭區人民政府同日成立,區政府駐地黃埭鎮。是年冬,廢除保甲,改建新鄉,以5萬人為一區,以5000人左右區域為一鄉,鄉下建行政村、組,全縣共8區143鄉。
1954年11月,黃埭鎮升為縣直屬鎮。
1956年3月,黃埭區和陸墓區合併為黃埭區,區公所駐地黃埭。黃埭、陸墓仍為區屬鎮。
1957年3月,採用以集鎮為基點,以農業合作社為基礎,及整鄉整社合併的方式,8月撤區並鄉。建黃埭鄉,鄉政府駐地黃埭鎮。
1958年9月24日,黃埭人民公社成立,改鄉為社。公社駐地黃埭鎮。黃埭市鎮隸屬黃埭公社。
1962年9月,黃埭、東山由公社鎮升為縣屬鎮。黃埭鎮為吳縣五大鎮之一(滸關、木瀆、甪直、黃埭、東山)。
1969年年初,唯亭、黃埭、甪直和東山等4個縣屬鎮仍併入各鎮所在地公社。
1983年7月實施體制改革,政社分立,建立鄉、村、組。撤黃埭人民公社,建立黃埭鄉人民政府。
1992年7月24日,撤黃埭鄉,建立黃埭鎮人民政府,實行鎮管村體制。
2001年2月28日,撤吳縣市,分建蘇州市吳中區、相城區。黃埭鎮隸屬蘇州市相城區。
2006年6月,原東橋鎮和黃埭鎮合併成立黃埭鎮。 [4] 

黃埭鎮行政區劃

黃埭鎮區劃沿革

宋元明清時期縣下實行都圖制,一般每鄉轄有二、三個都,每都轄有二、三十圖。黃埭鄉屬長洲縣,自宋元明至清光緒年間黃埭鄉轄3個都(七都、十一都、十二都)計50圖。
民國元年(1911年)1月,依“江蘇暫行地方制”將清代蘇州府吳縣、長洲縣、元和縣合併為吳縣。11月,按“江蘇暫行市鄉制”,5萬人以上為市,不足5萬人設鄉。吳縣劃分為7市21鄉,,市鄉之下仍沿用清代的都、圖。黃埭鄉轄2都(七都、十一都)33圖。
民國18年(1929年)8月,民國政府實施區、鄉鎮制,設黃埭區,為吳縣第十二區,即原黃埭鄉,區署設黃埭鎮。全區管轄3鎮29個鄉。3鎮:黃埭東、黃埭南、黃埭西;29鄉:鳳凰、北莊、琳橋、芳華、裴行、郭裏、吹打、虎丘、姚埂、朱壩、三圖、生田、下莊、玉成、盪船、許為、久雨、梅雨、油車、蔣家、下堡、長浜、蔣家涇、金耕、緣行、後橫宅、鄒埂、前橫宅、牌樓。181閭,882鄰,210方里。
民國23年(1934年)2月,江蘇省政府通過《江蘇省各縣整理自治區域辦法》,以面積、户口及經濟狀況等作為標準(每鄉鎮500户),重行調整分區和劃分鄉鎮。6月,省民政廳核准吳縣劃分為13個區。同年11月推行保甲制度。黃埭為吳縣第六區,區署設於黃埭鎮。全區管轄5鎮32個鄉。5鎮:黃埭、陸墓、北橋、石橋、渭涇。32鄉:習禮、尚義、養廉、知恥、行仁、遵信、葉浜、蠡南、蠡北、胡巷、占上、黃橋、陸塘、施更、斜浜、張莊、邱家、李莊、龍池、秧上、南望、南橋、芮埭、永昌、倪匯、雪涇、樊店、賢聖、毛巷、堰裏、大壩、總堂。347保,3559甲,36463户,913方里。
民國30年(1941年)7月起“清鄉”,吳縣區劃又作調整,全縣劃為15個區,黃埭為第四區,區署設於黃埭鎮,全區轄5鎮30鄉,306保,2945甲,31706户。
民國34年(1945年)9月,江蘇省政府江南行署制定《江蘇省江南各縣政府組織規程》及各縣等級表,吳縣為江蘇省第二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一等縣。各區鄉鎮名稱與界限,仍恢復至民國26年(1937年)前狀況,同時複查保甲,黃埭為吳縣第六區,區署設於黃埭鎮。
民國36年(1947年)2月,吳縣並編區、鄉鎮,全縣並編為9個區,黃埭區為9區之一,區署設於黃埭鎮,全區下轄20個鄉鎮,黃埭、埭東、埭南、埭北、埭西、永昌、倪匯、芮埭、南橋、北橋、渭涇、雪涇、胡巷、蠡口、陸墓、總堂、黃橋、占上、葉望、石橋,共296保,3049甲。
民國37年(1948年)2月1日至15日並編鄉鎮,全縣併為59鄉鎮,其中甲等39鄉鎮,乙等20鄉鎮。黃埭區轄2鎮5個鄉,2鎮:黃埭、陸墓。5鄉:裏胡、渭雪、冶長、北橋、永涇。
民國37年(1948年)5-7月,區屬鄉鎮又作部分調整,全縣調整為7個區,中有黃埭區,區署設在黃埭,全區轄3鎮4鄉。3鎮:黃埭、陸墓、蠡湖。4鄉:北橋、渭雪、冶長、永涇。
1949年4月27日,黃埭解放。5月1日,黃埭區人民政府成立。駐地黃埭鎮,下轄2鎮5鄉。2鎮:黃埭、陸墓。5鄉:蠡湖、渭雪、冶長、北橋、永涇,共保。
1949年冬,吳縣廢除保甲改建新鄉,鄉以下建行政村、組,時黃埭區下轄23個鄉(不詳)。
1950年3月區鄉調整,黃埭區下轄1鎮14鄉,區署黃埭鎮。1鎮:黃埭鎮。14鄉:琳橋、裴圩、施秦、堰裏、漁耕、永昌、倪匯、新建、石橋、芮埭、毛巷、南橋、北橋、池龍。
1950年4月15日,太湖區行政辦事處成立,下轄原屬吳縣的東山、西山兩區。同月,又劃入武進縣馬山區及吳縣的橫涇區。黃埭區仍屬吳縣,區下轄1鎮14鄉,區署黃埭鎮。1鎮:黃埭鎮。14鄉:琳橋、裴圩、施秦、堰裏、漁耕、永昌、倪匯、黃泥、石橋、芮埭、毛巷、南橋、北橋、樊店。
1956年3月,吳縣區鄉劃並,黃埭區與陸墓區合併為黃埭區,黃埭區下轄2鎮12鄉。2鎮:黃埭鎮、陸墓鎮。12鄉:裴圩、堰裏、永昌、倪匯、蠡口、善濟、胡巷、徐莊、黃橋、北橋、南橋、石橋。後陸墓區與黃埭區分拆,黃埭區為1鎮7鄉。1鎮是黃埭鎮,7鄉是北橋鄉、南橋鄉、石橋鄉、永昌鄉、倪匯鄉、裴圩鄉、堰裏鄉,區署黃埭鎮。
1957年9月撤黃埭區分建北橋鄉與黃埭鄉,黃埭鄉人民政府駐黃埭鎮,下轄28個行政村(或稱28個高級社):裴圩、潘陽、喬巷、長涇、裴東、陸巷、斜橋、上浜、琳橋、下堡、由巷、萬安、湖林、永昌、永新、倪新、青龍、堰裏、鶴涇、陸嚴、任浜、湯浜、新興、倪匯、合興、黃泥、五星、漁業。
1958年9月24日,黃埭人民公社成立,公社下轄9個個大隊。市鎮為第一大隊;第二大隊由長涇、喬巷、裴東、裴圩、泮陽等村組成;第三大隊由陸巷、斜橋、上浜等村組成;第四大隊由下堡、琳橋、由巷等村組成;第五大隊由永昌、萬安、湖林等村組成;第六大隊由永新、倪新、青龍等村組成;第七大隊由堰裏、鶴涇等村組成;第八大隊由湯浜、任浜、陸嚴、新興等村組成;第九大隊由黃泥、五星、合興、倪匯等村組成。其時漁業村為公社水產養殖場。
1960年初,公社分拆9個大隊,原屬各大隊的村為生產大隊,全社共24個生產大隊:裴圩、潘陽、長涇、陸巷、斜橋、上浜、琳橋、下堡、由巷、萬安、湖林、永昌、倪新、青龍、堰裏、鶴涇、任浜、湯浜、新興、倪匯、合興、黃泥、五星、漁業。
1969年初,公社重新合併部分生產大隊。原長涇、喬巷、裴東合併為紅旗大隊;永新、倪新合併為勝利大隊;合興、黃泥、五星合併為衞星大隊。並後公社下轄23個生產大隊。
1980年12月,因全縣村級地名重複,紅旗大隊改名長涇大隊;勝利大隊改名倪新大隊;陸巷大隊改名西巷大隊。
1983年7實施體制改革,政社分立,建立鄉、村、組。黃埭公社建立為黃埭鄉人民政府,轄村23個,居委會3個。時漁業大隊改稱埭漁村。
1992年8月黃埭建鎮,實施鎮管村體制,至2000年黃埭鎮下轄4個居委會,23個行政村。4個居委會是:東居委、中居委、西居委、新區居委會。23個行政村是:裴圩、潘陽、長涇、西巷、斜橋、上浜、琳橋、下堡、由巷、萬安、湖林、永昌、倪新、青龍、堰裏、鶴涇、陸嚴、任浜、湯浜、新興、倪匯、衞星、埭漁。
2006年9月20日,江蘇省政府(蘇政復[2006]73號)批覆同意撤銷黃埭鎮、東橋鎮,合併設立新的黃埭鎮,轄3個居委會、23個村委會。3個居委會是:春申社區居委會、埭川社區居委會、東新社區居委會。鎮政府駐原黃埭鎮政府駐地(黃埭集鎮中市路1號)。 [4] 
2008年5月24日,黃埭鎮的倪匯、湯浜、湖林、永昌、衞星、上浜、下堡7個村委會和青龍、斜橋2個村委會太東公路以北區域劃歸北橋街道管理。

黃埭鎮區劃詳情

黃埭鎮地理環境

黃埭鎮位置境域

黃埭鎮全鎮總面積56平方千米(2017年) [5]  ,鎮中心區域位於北緯31°28′24″,東經120°31′32″。東與渭塘鎮相連,南與黃橋鎮、滸墅關鎮接壤,西無錫市後宅鎮相鄰,北與北橋街道毗鄰 [13]  ,並與漕湖街道為鄰。東距上海市100公里,南距蘇州市14.5公里,西距無錫市30公里、至碩放機場10公里,北至張家港港區60公里。地處蘇州、無錫和上海大都市經濟區圈內,距滬寧高速公路東橋道口和陸慕道口的距離分別為3公里和12公里,距312國道10公里。 [4] 

黃埭鎮地形地貌

黃埭鎮地處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屬太湖水網地區中的湖蕩平原。鎮轄區範圍內河、港、浜縱橫交織,水源豐富。黃埭地形勢如蟬翼,北狹而南寬,西高而東低。全境地勢低平,湖蕩眾多,由西向東傾斜。境內平均海拔一般在3米以下。三分之一地域處於洪水水位以下,邊緣地勢略高,在漕湖沿岸高近5米。 [3] 

黃埭鎮水文

黃埭鎮屬於長江下游南岸太湖流域水系的水網區,水域面積16.96平方公里。其中湖蕩面積4.63平方公里,佔水域面積的27.3%;骨幹河道及其他河道面積為6.34平方公里,佔水域面積的37.4%;其他水域面積5.99平方公里,佔市域面積的35.3%。 [3] 
鎮域主幹水系有:漕湖(湖泊型)、黃埭蕩、裴家圩(湖泊型)、永昌涇、冶長涇、岸石港、青石橋港、太平橋港、西涇港、肖涇蕩、酒店橋港、河瀆里港。
鎮域東有黃埭蕩通元和塘,溝通陽澄湖,南靠裴家圩通大運河,北有漕湖望虞河連接長江。4條骨幹河道匯合鎮內其他湖、河形成南到太湖、東北入長江的自然水系。遍佈鎮內的塘、河、浜、港串通其間,起着調引蓄納和吞吐的脈絡作用,構成一個完整的湖蕩河網系統。 [3] 

黃埭鎮氣候

黃埭鎮地處北亞熱帶和中亞熱帶的過渡地帶,具有明顯的季風氣候特點。氣候温和濕潤,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温攝氏16.4度,年降水量平均為1158.2毫米,年日照時間1996.3小時。 [3] 

黃埭鎮自然資源

黃埭鎮土地資源

2000年底統計黃埭鎮土地資源情況:全鎮國土面積77068.7畝,其中屬國有土地使用權為9167.3畝,集體土地使用權為67901.4畝。耕地總面積為37824畝,園地面積為126.8畝,林地面積為67.5畝,城鎮、村及工業用地總面積為11240.3畝,交通用地為1938畝,水域總面積為25437.4畝。此外,在未利用地中有234.7畝荒草地,200畝浜河邊岸雜地。 [3] 

黃埭鎮生物資源

糧油作物:水稻、三麥(大麥、小麥、元麥)、油菜。
蔬果苗木:瓜類(香瓜、西瓜、南瓜)、玉米黃豆銀杏,楊柳、榆樹、香樟、廣玉蘭等。
水產資源:黃埭鎮有豐富的淡水水產資源,盛產青魚、河蝦、河蟹、河蚌珍珠,還有特種水產甲魚、鱸魚等。

黃埭鎮人口民族

黃埭鎮人口

戰國時期,楚相國春申君黃歇為治理水患築堰埭,初為春申埭(後改稱黃埭),人羣開始聚居,逐漸形成集鎮,其間人口大部分聚居鎮西一帶。北宋後,集鎮逐漸擴大,人口隨即增多。明代長洲縣曾設黃埭市,商貿繁榮,市面興旺。清代後期,黃埭升為黃埭鎮。民國時期,黃埭人口呈穩定緩慢增長。新中國成立後,隨醫療衞生事業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壽命的延長,人口增長較快。20世紀70年代起加強計劃生育工作,人口呈平緩增長態勢。2000年末,全鎮總人口45386人,其中男性22382人,女性23004人,男女比例為97.30:100,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929.85人。 [3] 
141556人(2017年)。

黃埭鎮民族

據1990年人口普查資料,黃埭漢族人口約佔99.77%,少數民族人口占0.23%,這些少數民族絕大多數為婚嫁遷入。隨着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外來人口越來越多。2000年經鎮派出所統計,全鎮少數民族常住人口數為182人,他們分別是侗族、苗族、壯族、土家族、回族、布依族、藏族、白族、水族等。 [3] 

黃埭鎮經濟概況

黃埭鎮綜述

2014年,黃埭鎮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42億元,同比增長16%,服務業增加值佔比38%;工業總產值450億元,同比增長17%;新興產業產值佔比60%,同比增長8%;全口徑財政收入20.67億元,同比增長22.08%;公共財政預算收入8.53億元,同比增長10.5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0.2億元,同比增長15%;全年完成進出口總額13.3億美元,註冊外資593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062萬美元,註冊內資4.47億元。 [6] 

黃埭鎮第一產業

2013年,黃埭鎮農業完成“四個百萬畝”落地上圖工作,改造高效農田4000畝。投資428.32萬元完成國家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建設工作,實現糧食畝產1000公斤以上(稻麥兩季),其他作物純效益畝產2000元以上,改善灌溉面積4000畝。啓動繞城高速以外新巷、旺莊、西橋、胡橋、三埂5個村的循環農業規劃設計;申報2500畝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實施胡橋果茶基地建設;完成胡橋特種甲魚養殖基地基礎設施建設。 [7] 

黃埭鎮第二產業

2014年,全鎮擁有江南高纖、科斯伍德等4家上市企業。潘陽工業園總面積30平方公里,一期二期的項目已全部落實開發,三期工程廠房建設和項目入駐正在有序推進。工業園已擁有近千家內外資企業落户,累計引進外資項目165只,註冊外資9.5億美元,實際到賬外資5億美元,初步形成了光電、模具、新型材料等產業集羣。 [4] 

黃埭鎮第三產業

鎮區商業配套、房地產開發有序推進。2014年,形成了春豐路、春申路、康陽路等新的商業街,新建了康陽路組團式商業廣場,成為黃埭一大商業亮點。環春申湖地區麗島別墅、81棟、冠城水岸、建邦華府等高檔別墅、住宅小區形成宜居黃埭板塊。 [6] 

黃埭鎮社會事業

黃埭鎮文化事業

新中國成立後,黃埭鎮新建文化站、圖書室、廣播站、影劇院、有線電視、書場、舞廳、卡拉OK廳、放像廳、溜冰場、電子遊戲房、網吧等設施。有線電視開通23個頻道,至至2000年,用户7000餘户,入户率58%。 [3] 

黃埭鎮教育事業

黃埭鄉學,始於清同治年間。1998年12月,黃埭鎮被省教育委員會評為江蘇省教育現代化工程先進鎮。黃埭中學為江蘇省重點高級中學,2004年高校錄取率為96%。至2004年,全鎮有小學7所,分別為:中心小學1所(東、西二校並附設幼兒園1所),完小6所,在校學生4009人。中學3所,其中高中1所、初中2所,在校學生總數4810人。

黃埭鎮科技發展

1995年,黃埭被評為蘇州市首批科技文明鄉鎮。
2000年,全鎮有專業技術研究會9個,各類專業科技人員181人,攻克技術難題27個,自制設備30餘套,推廣科技成果8項,國際認證產品企業達5個。
1985-2000年,黃埭鎮共取得科技成果26項,其中國家級成果獎11項,省級成果獎15項。 [3] 

黃埭鎮醫療衞生

黃埭鎮舊時生活習俗導致環境髒亂,各種傳染病肆虐,血吸蟲病流行。新中國成立後,全鎮開展愛國衞生運動,衞生機構逐年增設,醫療和防疫設施不斷更新,婦幼保健工作日益完善,傳染病、流行病得到控制,消滅了血吸蟲病。
1996年黃埭被評為蘇州市衞生鎮,並通過“江蘇省衞生鎮”蘇州市衞生檢查團複查考核。
2000年,全鎮有衞生院1所及2個分診所,預防保健所1所,村辦股份制衞星醫院1所,村建衞生室23個。醫療政策先後實行公費醫療、勞保醫療、合作醫療和統籌醫療、大病風險醫療等制度,形成防治結合的醫療保健網絡。
2014年,相城區第二人民醫院(黃埭人民醫院)升級為二級乙等綜合性醫院。 [6] 

黃埭鎮地方風俗

節日習俗
春節 農曆正月初一。在爆竹聲中始啓户,俗呼“開門爆仗”,以取“高升”之意。早餐吃湯圓、麪條,以取“團圓”、“長壽”的吉利。早晨幼輩向尊長拜年,鄰居間互賀新年。男人上茶館喝橄欖茶,稱“元寶茶”;婦女上廟燒香,爭燒頭香。農曆正月初二,各家開始走親戚,拜年賀喜,俗呼“行親眷”,彼此應酬。
財神日 農曆正月初五為路頭神誕辰,祀財神日,供奉五路財神佛馬,俗稱“澆路頭”或“接路頭”。
天生日 農曆正月初九,稱天誕日(天生日),各户焚香燭祀天。
地生日 農曆正月初十,稱地誕日(地生日),各户祭祀土神。
元宵 農曆正月十五。這天,家家要吃湯圓,廚房裏掛灶燈。元宵節是燈月交輝之夜,又稱燈節。正月十三上燈,稱試燈,十八落燈。舊時鄉間有燈會、舞龍會、舞花籃燈、挑花擔、放煙火,紅男綠女看燈會。
立春 又稱“逢春”,俗話説“春朝大於年朝”。這天早晨,很多人家要放爆竹,以祝賀春天已降臨人間。
二月二 為土地神誕日,家家在廚房中貼蜒蚰榜,用紅紙一條,上寫“蜒蚰、蟑螂、蜈蚣、螞蟻諸蟲入地”,倒貼於水缸、灶基等處,象徵諸蟲入地。
百花生日 農曆二月十二,俗稱“百花生日”(百花仙子誕日),家家户户剪大紅紙貼在花樹枝上,謂之賞花。
清明節 佔為柳節,有戴柳、插柳之習。
立夏節 每年公曆5月6日前後為立夏,標誌時序進入夏天。這天,歷來就有吃甜酒釀嘗“三鮮”的習俗。“三鮮”有“地上三鮮”:莧菜、蠶豆、蒜苗;“水中三鮮”:海螄、鰣魚、白蝦;“樹上三鮮”:櫻桃、青梅、香椿頭。
端午節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也稱“端陽節”,舊時有賽龍船之習。
夏至日 每年公曆6月22日前後是夏至,黃埭百姓大多數有在夏至日吃餛飩的習俗。
謝灶 每年農曆六月初四、十四、廿四,家家以米粉做團、素菜四色為謝灶素菜,祭祀灶神,表示誠心齋戒,謂之“斷屠”。
中元節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俗稱七月半,又稱“鬼節”。這天,人不分貧富皆祭其先輩,謂之“過七月半”;若有新亡者,又稱“新七月半”,要在當日祭祀。
地藏誕辰 每年農曆七月三十日,家家於夜間焚“九思香”,白天有老婦去地藏殿燒香,走仙橋。
灶君誕辰 每年農曆八月初三,備香燭紙錠祭灶。也有在八月十五或八月二十四祭祀。
中秋節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俗稱“八月半”。人人吃月餅、糖燒芋艿。舊習晚上在門口或庭院設桌子,桌子上供奉香斗1只,中放香末木屑,線香旁插些檀香,台上供紅菱、嫩藕、柿子、石榴、栗子、白果、素月餅等供品“齋月宮”。婦女三五成羣出遊賞月稱“走月亮”。
重陽節 每年農曆九月初九為重陽節,這是立秋後第一個寒訊,有登高和吃重陽糕的習俗。
冬至日 每年公曆12月22日,即農曆十一月中旬前後是冬至日,這天家家祭祖,煮肉殺雞,喝冬釀酒。
臘八日 農曆十二月初八日為臘八,又稱臘祭。這天用蓮子、白果、紅棗、桂圓肉、栗子或用青菜、蘿蔔、蠶豆、赤豆、慈姑、荸薺等加入香粳米、糯米等煮成臘八粥食用,相傳可以祛病。
廿四夜 農曆十二月二十日過後,各家在室內撣掃灰塵,一般時間最晚不超過廿三日,故有“撣三不撣四”之説。到了二十四日,則稱“廿四夜”,亦為送灶日。這天家家以新糯米粉糰子祭灶,即“送灶神”,糰子也稱“謝灶糰子”。廿四夜合家吃糰子稱“安樂團”。
除夕 農曆十二月廿九(小月)或三十(大月),這一天為大年夜或叫“大年三十”,是傳統一年裏的最後一天。除夕前一天為小年夜。除夕是民間風俗較為繁複的一個節日,家家團聚,大門貼春聯,宅內貼年畫。祭神祀祖,閤家吃團圓飯,飯畢,接灶迎神,長輩用紅紙封了錢給孩子,稱“壓歲錢”。當天晚上,均要到深夜才睡,俗稱“守年歲”。
婚姻習俗
攀小親 舊時在吳縣東、西部水鄉農村盛行,男家認為男孩不早攀到親,是做父母的恥辱;女家認為女兒落地就是外頭人,早有婆家早放心。因此孩子在三四歲時,就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定下他們的終身大事。
相親 舊時相親一般是男方上女方家,由女方父母相見定奪,女方若留男方吃飯,則表示親事可以定下。新中國成立後,相親逐漸改由女方上男方門,其時男女雙方可以見面。
結婚 舊時稱“做親”。這天,大擺筵席,中堂掛和合軸子及對聯,牆上貼大紅“喜”字,賓客盈門。富户人家的子女結婚,有登台鼓手、喇叭,女的坐花轎,鳳冠霞帔,男的長袍馬褂,對拜天地,腳踩青布袋(意為“傳代”)進入洞房。
回門 結婚第二天,夫妻雙雙回孃家。新女婿挑了裝滿禮物的籮盤(比面盆大些的木製盛器)去見岳丈和岳母,女家則設宴款待,並講好逢雙日到男家做滿月。晚飯後回大家,要求在日落後“望煙囱勿見”時候。結婚後的一個月內,妻子不能回孃家住,在蜜月裏不能空房。
做滿月 結婚三天後,男家辦酒,接待女家的親戚朋友。這些女家一起去男家赴宴的人,都成了新親眷,以後都要來往。
喪葬習俗
報土地 人死後,兩三名死者親人一身重孝,手提桅燈,帶着紙馬,到土地廟跪拜焚化,表示死者去陰間報到。嘴裏還唸叨望閻王爺對死者從輕罰罪。
開喪 人死後,由親屬將遺體從牀上移下抬至堂前,安放於門板上,頭朝外,對外掛孝幔、懸遺像,頭邊放一小供桌,點油盞、香燭,屋裏號啕哭聲和着吹鼓手奏哀樂,一片喪家氛圍。新中國成立後,大多數用送挽幛(即被面,又稱“喜幛”)和錢(稱“折白錢”)。喪家對前來弔唁的親友賓客,各給白布一條稱“利市布”,要請吃素飯,菜餚以素菜為主,其中必有豆腐,稱“吃豆腐飯”。
小殮 為死者淨身整容。男的由仵作代穿壽衣,死者一般穿“三腰(褲)”“五領(衣)”。女的由女兒料理,然後道士或僧尼做功德,稱“送西方”。
大殮 將死者放在棺內,上覆棉被,手旁放生前應用小物體,口含玉器或銀器。四周填石灰包,用大鐵釘把棺蓋釘上。入殮時,直系親屬要披麻戴孝,白頭白扎,痛哭呼號,繞棺三圈,最後對死者致哀禮,晚輩對死者行跪拜禮,以示告別。吹鼓手哀樂齊奏,氣氛悲慼肅穆。
出殯、安葬 舊時農村多停棺野外,用柴簾覆蓋或做“丘坑”,也有停在家中,選日安葬。出殯,俗稱“出棺材”,前有樂工,紙幡引路,長子捧牌位,親屬送殯,四人雙槓抬棺,邊撒錫箔、紙錢,過橋嚎哭。水鄉地區抬棺後徑直下船,長子捧牌位跪於船頭最前,孫在後。出殯回家稱“回喪”,家門外燃一堆火(“三燈火”),人人從上面跨過,媳婦搶前走以求發財。凡送喪者回到自己家裏,也要在門口燃火上跨過,稱“撣晦氣”。出殯後,喪家不留客。
20世紀60年代實行火葬後,骨灰盒直接落葬或拿回家供在靈台上,擇日再安葬。葬地一般在自留地上,做成高垛,上面種上萬年青等。
飲食習俗
主食 每日三餐,以大米煮飯、粥為主,在長期習慣中形成口味清淡、調料講究、鹹中帶甜的“蘇幫菜”。做法有炒、炸、燒、燜、焐、煨等。
春餅春捲 立春日時食用,俗稱“咬春”。以水乾面入釜,烘成薄衣,用薺菜肉絲或大白菜肉絲或豆沙作餡心,包之成卷,入油鍋煎熟,色澤金黃誘人,口味香脆可口。
吃年酒 從農曆正月初一起至十五日止,親友互相邀請飲食,俗稱“吃年飯”。
圓子 多在元宵節時食用,用糯米粉搓制的丸子,加桂花、白糖煮吃,香甜不膩。民間有“上燈圓子落燈糕”的食俗。
撐腰糕 二月初二稱“龍抬頭日”,甘霖將臨,即將開始春耕備種,農家和鎮上居民以隔年糕油煎而食,稱之為“撐腰糕”,民諺“支持柴米憑身健,莫愁年終筋骨勞”。
明目糕 三月初三以隔年糕油煎而食,謂能明目,俗稱“眼亮糕”。
寒食節吃冷食 由晉文公燒介之推的故事而來,當天禁煙火吃冷食。
青團 青團是用青草汁、米粉裹豆沙或其他餡蒸制而成。
焐熟藕 在藕孔中填入糯米,蓋住藕蓋後,入水煮熟焐酥。
清明食俗 清明節吃馬蘭頭、枸杞頭、螺螄,則一年四季眼目清亮,民間有“清明螺賽白鵝”之説。
酒釀 立夏這天,老百姓有食酒釀、鮮筍、青蠶豆、鹹鴨蛋、粽子及葱椒豬頭肉之習。小孩在頸脖上掛一隻線編的“蛋絡子”,內裝鹹鴨蛋一隻,説是吃了蛋可以長得白白胖胖,並能滾(意同“混”)過夏天,不生病,俗話説“立夏吃豬頭肉,夏日不疰夏”。還有小孩夜間磨牙或遺尿,此日只要躲在門背後吃豬尾巴即可治癒等説法。
粽子 農曆五月五日為端午節,這天家家裹粽子,民諺“立夏吃只粽,一夏健鬆鬆”、“端午吃只粽,老來有人送”。
巧果 用麪粉發酵和糖調勻壓薄,切成菱形,油炸而成。
月餅和桂花糖芋艿在中秋時食用,取“月圓成雙,甜蜜如意”之意。
重陽糕 古人把“九”列為陽數,九月初九正是二九相重,故叫重九或重陽,這一日吃重陽糕:以米粉和蜜餞做成五色糕或以雲片糕代之,寓意百事俱登高。有人在糕上插三角彩色小紙旗,象徵高升和登高之意。 [3] 

黃埭鎮地方特產

黃埭鎮是著名的“滸關白席”的主要產區,素有“江南席鄉”之稱,宋代時草蓆已呈作貢品。面世於清同治七年(公元1869年)“黃埭西瓜子”,由黃埭人殷福熙所創,因其有獨特的風味,故稱“黃埭西瓜子”,曾於一九二七年獲得過杭州西湖博覽會優勝獎,享譽京津滬杭。

黃埭鎮風景名勝

春申湖
春申湖位於蘇州城北15公里的黃埭古鎮南側,春申湖原來叫裴家圩,是一個面積不足2平方公里的小湖泊。2002年蘇州西塘河引水工程實施,2003年黃埭鎮對裴家圩圍堰抽水取土,在湖北岸的大片灘塗荒地上建濕地水景,並改名為春申湖,以紀念古代在這裏“築堰成埭”的春申君黃歇。春申湖既有江南水鄉特色、又有現代歐洲景觀特徵,既可休閒又可觀光,春申湖上空常見白鷺飛翔,湖邊的麗水長灘把島形綠地和靈石鑲湖、飛泉接雲、荷風廊、虹波塔影、玉帶連心、霓裳風羽等10大景點組合成一條景觀帶。廣場有鐫名巨石、燈塔、親水平台、荷蘭風車、十二生肖雕塑等小品,湖中央的大型矩陣音樂噴泉羣,主泉設計噴高168米,為世界之最。
黃埭十八景
三層貞節坊,小橋楊柳間枝桃,萬笏朝天寺前墩,雙豎旗杆城隍廟,金鈎釣魚興國寺,釘鎝欄杆香花橋,仙人腳印洪墓橋,生意興隆中市橋,塔橋獅子眯眯笑,千年古柏三閭廟,香水浴堂老芳橋,滬瀆魚舟落水篙,安橋浜內出多嬌,壕場角繁榮樂陶陶,千總衙門石崇大王廟,桂香堤又名相思壩,文昌閣小會考,廟橋望月映波濤。 [3] 

黃埭鎮著名人物

古代人物
范蠡黃歇馮夢龍、沈埠、顧元慶顧九思、王之屏、朱國驥、湯光啓、徐步鰲、謝元慶、周澤溥、華白。
近現代人物
張之泰、王有仁、袁少之、錢介一、沈炳魁、王逸凡、朱湘君、範風、朱瑞庵、吳聞天、顧唯誠、馬生春、朱湘神、奚滋萬、孔厥、顧前、陸地、唐仲堯、馬瑞芳、吳硯春。
當代人物
張寒月、吳彥、王乙、陳泉、蔡惠泉、談宗英、錢世明、馬德芳、楊元桂、朱本仁、朱庚壽、鄭惠民、沈雪生、奚中和、範佐、李建邡、顧健、金衞雄、馬小剛、薛龍、盛靜齋、張繼玉、唐志敏、沈建華。

黃埭鎮獲得榮譽

2005-2006年度“江蘇省文明鄉鎮”(省級)
2008年“實踐科學發展,推進兩個率先先鋒鎮”(市級)
2008-2009年度“內部審計先進集體”(市級)
2009年度“財政收入上台價先進鄉鎮”(市級)
2009年度“信訪工作四無鄉鎮”(市級)
2010年度“四城杯競賽集體先進獎”(區級)
2011年度“人才工作先進集體”(區級) [1] 
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8] 
2018年中國鄉鎮綜合競爭力100強。 [9] 
2016—2018年度江蘇省文明鄉鎮。 [10] 
2020年7月,全國愛國衞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黃埭鎮為國家衞生鄉鎮。 [2] 
2021年9月,入選“2021年全國千強鎮“。 [12] 
2023年9月24日,入選“2023中國鄉鎮綜合競爭力百強”,排名第54。 [16] 
2023年10月20日,入選“2023年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排名第56。 [1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