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麩炒

鎖定
麩炒又稱“麩皮炒”或“麥麩炒”,是一種傳統炮製工藝。麩炒是指將淨制或切制後的藥物用一定量的麥麩加以拌炒的炮製方法。麩炒炮製方法淵源已久,散見於歷代醫方本草及其炮製專著中。近年來,廣大中醫藥工作者對麩炒的機理進行了廣泛研究,賦予了其現代意義。
中文名
麩炒
又    稱
麩皮炒,麥麩炒
性    質
一種傳統中藥炮製工藝
釋    義
將藥物與麥麩一起拌炒的炮製方法

麩炒基本介紹

中藥的炮製方法之一,做法是將藥物與麥麩拌炒。
麩炒的目的:增強療效,具有補脾作用的藥物,麩炒後,可增強療效;緩和某些作用猛烈的藥物的藥性;矯臭,以利服用。
麩炒的方法:用武火將鍋燒熱,撒入麥麩至起煙時,投入藥材,不斷翻動並適當控制火力,炒到藥材表面呈米黃色或深黃色時取出,篩去麩皮放涼。
麥麩用量一般為每100kg藥物,用麥麩10-15kg。

麩炒變化

麩炒化學成分變化

麩炒前後,藥物的化學成分發生改變是研究人員發現的最為普遍的現象之一。南京中醫藥大學的文紅梅等人採用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測定白朮及其炮製品中的白朮內酯I、白朮內酯Ⅲ的含量。測定結果表明,麩炒品中白朮內酯I、白朮內酯Ⅲ的含量均明顯高於生品。還有人以薄層掃描法分別對生山藥及其3種不同炮製品的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和山藥的活性成分尿囊素含量進行了測定。結果發現4種樣品水溶性浸出物和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基本相似,而尿囊素含量則是麩炒品最高。同時南京中醫藥大學的王海波等人採用HPLC法分別測定了麩炒前後山藥中尿囊素的含量,也發現麩炒山藥中尿囊素含量最高,認為麩炒可能有利於山藥中尿囊素的溶出。
瀋陽藥科大學中藥系的侯嶸嶠對枳殼生品及麩炒枳殼中的揮發油含量、物理常數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表明麩炒後枳殼的揮發油含量降低了19.64%左右,認為加熱是導致揮發油含量降低的直接因素,輔料麩皮的吸附作用是導致揮發油降低的又一個因素。同時,實驗還發現麩炒枳殼的揮發油的比重、折光率比旋度都有所降低,説明揮發油組分或成分間的比例有所改變。湖南中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藥劑科的歐陽榮等人採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對生品枳實及其六種炮製品中橙皮苷的含量進行了測定。結果發現橙皮苷以醋製品最高,而麩炒品最低。

麩炒微量元素變化

北京中醫藥大學的閻汝南等人用等離子體光譜分析法ICP-AEC)對蒼朮、、殭蠶、枳殼五味中藥生品及其麩炒品的多種微量元素進行了測定。結果表明,這幾種中藥麩炒後所有微量元素的含量都發生了變化。其中蒼朮麩炒後Cr、Pt含量略有增加,其他微量元素均呈現出降低趨勢。山藥炮製後除了Ci、Na、P等元素略有升高外,其他微量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白朮中Cu、Zn、Be等元素的含量經炮製後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Ni、Mn、Cd、Ba、B元素含量略有升高。殭蠶中富含Mg、Ca、Na、Zn等元素,V、Ti、B、Ca等元素的含量明顯高於山藥、白朮、蒼朮。枳殼炮製前後微量元素的總量基本相同,麩炒後,Mo增加了8倍,Cd、Be、Ni、Sr、Pt、Mg、Zn、Li也有增加,而Na、Cu、Ba、Sn則略有降低。

麩炒研究

藥理學機制研究
除了對藥物本身在麩炒前後的變化進行了觀察,我國學者還從藥理學角度探討了麩炒的機理。安徽中醫學院的金傳山等人採用小鼠抗疲勞實驗及大黃脾虛小鼠模型,考察蒼朮不同炮製品對小鼠的健脾作用的影響。結果發現蒼朮各炮製品(麩炒、泔潤炒、泔浸品、泔浸炒)能明顯增加脾虛小鼠體重,改善小鼠脾虛症狀,抑制炭末在小腸中的推進率,延長游泳時間,且以麩炒及泔潤炒的作用明顯,生品作用不明顯。
還有人對金櫻子生品及其清炒品、麩炒品、砂燙品等五種炮製品進行了比較。結果發現,金櫻子生品中的糠質含量最高。各樣品的水煎液給腹瀉小鼠灌胃後,結果發現與對照組相比均能緩解腹瀉症狀,稀便或軟便率降低,尤以麩炒品或蜜製品較好。對胃腸內容物固澀作用比較,麩炒品有較好的澀腸作用,其餘各種炮製品也均有澀腸作用,但與麩炒品相比均不明顯。
瀋陽藥科大學中藥學院的李霞等人採用扭體法考察了麩炒北蒼朮揮發油部分對醋酸所致的小鼠扭體反應抑制率的影響。實驗以抑制率超過50%作為有鎮痛活性的依據。結果發現扭體率未超過50%,表明麩炒北蒼朮揮發油的鎮痛作用不明顯。

麩炒注意事項

  1. 輔料用量適當 麥麩量少則煙氣不足,達不到燻炒效果;麥麩量多,使温度下降過快,延長飲片受熱時間,亦達不到麩炒要求且造成浪費。
  2. 注意炒制火力適當 麩炒一般用中火或武火,並要求火力均勻;鍋需事先預熱;可取少量麥麩投鍋預試,以“麩下煙起”為度。如火力太小或鍋不夠熱,達不到燻炒要求,成品色澤不夠鮮亮;如火力過大則易使飲片焦糊。
  3. 注意操作方法 麥麩撒佈要均勻,翻炒要快速,達到炒制要求時要迅速出鍋,以免造成炮製品發黑。
  4. 麥麩的藥物要求乾燥,以免黏附麥麩。 [1] 
參考資料
  • 1.    吳皓 胡昌江.中藥炮製學:人民衞生出版社,2012:16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