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麟德

鎖定
麟德(公元664年正月—公元665年12月),是唐高宗李治的年號。唐朝使用這個年號共2年。 《舊唐書》、《新唐書》都稱是龍朔三年十二月,詔改正月一日為麟德元年。但是新疆吐魯番出土的《唐紀元鈔》則記載“龍朔四年六月一日改”,與史書的記載相差半年。
中文名
麟德
年號使用者
唐高宗李治
使用時期
唐朝
存在時間
664年1月~665年12月

麟德年號簡介

紀年
麟德
元年
二年
公元
664年
665年
干支
甲子
乙丑
出生
-
逝世
上官儀玄奘清河公主(太宗第十一女)

麟德大事記

麟德歷史紀事

武后垂簾聽政
武則天被立為後以後,漸作威福,高宗每受其制,欲廢之,命宰相上官儀草詔。武后聞之,遽至高宗處自訴,詔草猶在,高宗羞縮不忍,乃曰:“我初無此心,皆上官儀教我。”武后乃使許敬宗誣奏上官儀與廢太子忠謀反。麟德元年(六六四)十二月十三日,上官儀被下獄處死,其子庭芝亦被殺,籍沒全家,賜廢太子忠死,株連流貶者甚眾。自是,高宗每視事、武后皆垂簾於後,政無大小,皆與聞之,“天下大權,悉歸中宮”,天子拱手而已,中外謂之二聖。

麟德文化紀事

玄奘(五九六至六六四)通稱三藏法師,唐高僧,佛教學者,旅行家,翻譯家,佛教唯識宗的創始者之一。俗姓陳,名諱,洛州緱氏(今河南偃師緱氏鎮)人。貞觀元年(公元627年,一説貞觀三年六二九),從長安出發赴天竺遊學。貞觀十九年(六四五),回到長安,帶回佛經六百五十七部,隨即開始翻譯工作,共譯出佛經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並撰有《大唐西域記》一書,成為一部寶貴的歷史文獻。
玄奘生前,本欲再翻《大寶積經》,以病未成。高宗聞其罹病,遣御醫急赴,未至已卒。高宗為之廢朝數日。前後五下敕書經營喪事。斂以金棺銀槨。葬日,長安及各州五百里內送者百餘萬人,以繪採三千匹,結成涅盤、與以載柩。是日宿於墓所者三萬餘人。後劉軻復為撰碑,稱“自大教東流,翻譯之盛未有如法師者”。

麟德雜譚逸事

雲中都護府為單于大都護府
貞觀四年(六三〇),唐滅突厥後,遷突厥三百帳於雲中城(今山西大同),以阿史德氏為之長。至是(六六三),部落漸眾,阿史德氏詣闕,請依胡法立親王為可汗以統之。高宗召見阿史德氏,謂曰:“今之可汗,古之單于也。”因此之故,麟德元年(六六四)正月十六,改雲中都護府為單于大都護府,以殷王旭輪為單于大都護,遙領之。
郇國公李孝協被賜死
麟德元年(六六四)四月,魏州刺史、郇公孝協坐贓,賜死 [1]  。司宗卿王博七奏孝協父叔良於高祖時擊突厥,中流矢死,乃死於王事,孝協無兄弟,恐其絕嗣。高宗曰:“畫一之法,不可以親疏異制,苟害百姓,雖皇太子亦所不赦。孝協有一子,何憂乏祀乎!”孝協自盡於家中。
劉仁軌上書言百濟戍兵疲憊
麟德元年(六六四)冬十月六日,檢校熊津都督劉仁軌上書,備言百濟戍兵疲憊,徵役勞苦,獎賞無信,西歸無期。恐師眾疲老,立效無日。高宗深納其言,遣右威衞將軍劉仁願率兵渡海以代舊兵,並敕仁軌俱還。劉仁軌恐夷人新服,眾心未定,乃上表自請留鎮百濟,高宗從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