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鹹濕

鎖定
鹹濕(lecherous),是粵語詞彙,指淫穢、好色之意,出自《晚會》。
中文名
鹹濕
解    釋
淫穢、好色
分    類
俚語
英文同義詞
lecherous

目錄

鹹濕釋義

“鹹濕”後來簡化為“鹹”構成“鹹片”、“鹹豬手”等俚語,它不但是粵人形容淫穢的獨特説法,還是一個很有趣的語言現象。眾所周知,漢語無所謂性、數、格,自然也沒有詞性陰陽之分,但在語境中還是有區別的。例如“鹹濕”僅指向男性,相對而言形容女性時,輕者叫“姣”,意思是妖媚,如“又怕生仔又發姣”,重者叫“淫蕩”。因此在粵方言中沒有“姣佬”或“鹹濕婆”的説法,倒不是現實中沒有這類角色,而是粵人不興這樣説。

鹹濕出處

《晚會》刊出《潮汕話裏多古音》一文。作者談到“鹹澀”這個含義為“吝嗇”的潮汕方言詞,並特別地把它跟含義為“色情或下流”的廣州方言詞“鹹濕”相聯繫。這個語焉不詳的説法予讀者以模糊印象,以為“鹹濕”與“鹹澀”同樣地源出於中原漢語古音。

鹹濕例句

你這個鹹濕佬(男人),又去裝(偷窺)人沖涼。歇後語:醬油瓶蓋——又鹹又濕。

鹹濕其他

“鹹濕”一詞之產生,屬於亞文化性質的中西方文化交融,它隱隱然帶着“廣東英語”的歷史胎記。天然渾成地堪與它的“命理”相互佐證的是另一個粵方言詞 ———鹹水妹
“鹹水妹”一詞見諸文本並首度被詮釋,是在我們的廣府同鄉吳趼人(筆名“我佛山人”)創作於1903年的著名長篇小説《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該書第五十七回寫道———香港開埠之初,大膽向紅鬚綠眼番鬼“賣肉”的是疍家女,由於她們都在海面上做生意,而海水味鹹,所以此類妓女被稱作“鹹水妹”。
對於該羣體在彼時彼地的起源,吳趼人概括準確,但他對於“鹹水妹”一詞的考證,卻有牽強之嫌。“鹹水”和“妹(仔)”這兩個詞素,都系原汁原味粵方言,而對廣府民俗,當時的洋人就知得如此通透?“鹹水妹”這個詞的發明權,究屬洋人抑或廣府“地膽”?
不晚於19世紀70年代,上海租界內洋涇橋一帶出現了優先招接洋人的廣東疍家妓羣體,而洋涇浜英語稱她們為“鹹飛司妹”,這就不免讓人產生聯想———“鹹飛司妹”稱謂是否跟“鹹水妹”同源,並且源出英語?
多位知名學者,諸如《清稗類鈔》的編纂者徐珂人口學家馬寅初、太平天國史專家簡又文、上海文史專家薛理勇,從不同角度涉獵過這個問題。綜合前輩卓識,我有如下淺見———
“鹹水妹”一詞,源出英語handsome maid。handsome,健美的;maid,少女。鴉片戰爭前後若干年,進出珠江口的英國佬並不瞭解何謂疍家,只特稱這羣凌波出沒的性服務從業者為“健美少女”。百多年前的“廣東英語”把handsome maid音、義兼顧地譯為“鹹水妹”,堪稱渾成,蓋因疍家情歌歷來就叫做“鹹水歌”!
已有學者指出,鴉片戰爭之後方才產生的上海“洋涇浜英語”,其源頭乃是“廣東英語”。僅就對handsome maid的漢譯而論,“鹹飛司妹”VS“鹹水妹”,哪個更顯鮮活,讀者自可品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