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鷓鴣天·吹破殘煙入夜風

鎖定
《鷓鴣天·吹破殘煙入夜風》是宋代柳永的一首詞。上片四句,前兩句寫景,後兩句抒情。下片妙在後兩句,前生有緣愛自可相期,是自慰語,也是祝禱語,更是期待語,與“願天下有緣得都成了眷屬”詞意同,它使全詞拔高了一個音節,可堪細味。整首詞篇幅雖短,情意卻深。
作品名稱
鷓鴣天·吹破殘煙入夜風
作    者
柳永
創作年代
北宋
作品出處
樂章集
文學體裁
詞    牌
鷓鴣天

鷓鴣天·吹破殘煙入夜風作品原文

鷓鴣天
吹破殘煙入夜風。一軒明月上簾櫳。 因驚路遠人還遠,縱得心同寢未同
情脈脈,意忡忡。碧雲歸去認無蹤。只應曾向前生裏,愛把鴛鴦兩處籠。 [1] 

鷓鴣天·吹破殘煙入夜風註釋譯文

鷓鴣天·吹破殘煙入夜風詞句註釋

鷓鴣天:詞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半死梧》等。《樂章集》注“平調”,《太和正音譜》注“大石調”,《九宮譜目》入仙呂引子。雙調五十五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韻。
⑵“吹破”句:此句為倒裝,即“入夜風吹破殘煙”,意謂入夜後微風吹散了傍晚時的薄霧。殘煙,指煙靄,夜幕降臨時的霧氣。
⑶軒:長廊上的窗户。簾櫳:閨閣。李昂《賦戚夫人楚舞歌》:“漢王此地因征戰,未出簾櫳人已薦。”
⑷縱得:即便。
⑸脈(mò)脈:情意綿綿,凝視不語得樣子。《古詩十九首·搖搖牽牛星》:“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⑹忡(chōng)忡:憂慮不安的樣子。《詩經·召南·草蟲》:“未見君子,憂心忡忡”。
⑺“碧雲”句:江淹雜體詩三十首·休上人怨別》:“西北秋風至。楚客心悠哉。日暮碧雲合。佳人殊未來。”後以“碧雲歸去”為別離之語,此指與妻子分別。碧雲,碧空中得雲,喻指遠方或天邊,多用來形容離愁別緒。
⑻曾(zēng)向:怎向,奈何。 [2] 

鷓鴣天·吹破殘煙入夜風白話譯文

夜色温柔,一陣莫名的清風吹散了薄霧。我看着窗欞和絲簾之外的一輪圓月,一直在思念着你。離愁別緒,我感到異常憂傷,現在我與你分處兩地不能相見,我擔憂你仍對我情意未定,我更知道即使我們能結同心,恐怕也不能終成眷屬。
思情切切,意綿綿。我想化為雲兒,伴着萬縷情絲,去追隨你的步伐。只是萬水千山,連雲兒也找不到你歸去的路途。奈何只是因為在前生的時候,愛把一對鴛鴦養在兩個籠子裏。

鷓鴣天·吹破殘煙入夜風創作背景

此詞具體創作年份暫不可考。然柳永詞的最大特點在於寫實,以此推之,則此詞應為柳永少年離開汴京後思念妻子之作。 [3] 

鷓鴣天·吹破殘煙入夜風作品鑑賞

鷓鴣天·吹破殘煙入夜風文學賞析

柳永習慣以長調慢詞來敍寫離別相思,鋪敍展衍那一懷纏綿婉轉之情。這一首《鷓鴣天》同是詠離別之情,卻一掃鋪敍展衍之風,以五十五字的篇幅,簡潔、爽朗、明快地訴説着相思。
詞上片寫柳永對妻子的思念。“吹破殘煙入夜風。一軒明月上簾櫳”,由景開始,吹散薄霧的清風,斜照簾櫳的明月,畫面明朗,清冷又透着孤寂。這句裏用了一個“上”字,用的極為精妙,即有月升之意,又有照臨簾櫳之意。景中含情,併為全詞奠定格調,營造氛圍。“因驚路遠人還遠,縱得心同寢未同”,與歐陽修“平荒盡出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踏莎行·候館梅殘》)用意想似。只是歐詞是從閨婦感受言之,柳詞則以行人心會出之。前面冠以“因驚”,遂得精警拔俗之妙。一個“驚”字,寫出因長久漂泊在外,心已經麻木,此刻猛然驚悟,路雖遠但人更遠。下句中又用了一個“縱”字,寫出彼此心心相印也是徒然的無奈心情。雖是敍述語句。卻同樣真切感人。從語言形式上看,二句為駢偶,近乎“流水對”,情意綿綿。而各句中,“路遠”“人還遠”是層進,“心同”“寢不同”是逆反,情意婉曲。
換頭處“清脈脈,意忡忡”為概括語,直言情與意的狀態,是全詞抒情的基礎。“碧雲歸去認無蹤”,這裏雖是寫景,實則以景寫情,是“清脈脈,意忡忡”時候的所感。此句又呼應開篇“吹破殘煙”,這樣看來“碧雲歸去”又是實景。這裏其實還化用了江淹《雜體詩三十首·休上人怨別》裏的“西北秋風至。楚客心悠哉。日暮碧雲合。佳人殊未來”詩句,寄寓着遠人無蹤的淒涼傷感,意藴深厚。結句“只應曾向前生裏,愛把鴛鴦兩處籠”,是“清脈脈,意忡忡”的自我解嘲。將今生的別苦,歸結於前世“兩處籠”“鴛鴦”的報應,這是含着淚水的戲謔語,表達了無可奈何的認命感,但同時也暗示了詞人將此生不改,甘願忍受相思之苦到底的痴情。
這首《鷓鴣天》篇幅雖短,情意卻深。它略去了此類長調慢詞纏綿複雜的事件過程,略去了百轉千回的感情心路,寫的簡約又明瞭。如果單獨來看這首詞,似令人不能認同這是柳永的詞作,這也正好説明了柳詞風格、形式的多樣性。 [2] 

鷓鴣天·吹破殘煙入夜風名家點評

薛瑞生柳永詞選》:詞寫行人對妻子的思念,明白曉暢,清新可喜。 [3] 

鷓鴣天·吹破殘煙入夜風作品爭議

此詞在《樂章集》中詞牌名原為《瑞鷓鴣》,唐圭璋在編撰《全宋詞》時將詞牌名改為《鷓鴣天》,並注云:“按此首調名原作《瑞鷓鴣》,非,今按律改。” [3] 

鷓鴣天·吹破殘煙入夜風作者簡介

柳永(984?一1053?),宋代詞人。字耆卿,原名三變,字景莊,崇安(今屬福建省崇安縣)人。景祐元年(1034年)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排行第七,世稱柳七或柳屯田。為人放蕩不羈,終身潦倒。善為樂章,長於慢詞。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與歌妓生活,尤長於抒寫羈旅行役之情。詞風婉約,詞作甚豐,是北宋第一個專力寫詞的詞人。創作慢詞獨多,發展了鋪敍手法,在詞史上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特別是對北宋慢詞的興盛和發展有重要作用。詞作流傳極廣,有“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之説。生平亦有詩作,惜傳世不多。有《樂章集》。 [4] 
參考資料
  • 1.    (宋)柳永 著,薛瑞生校注.樂章集校注.北京市:中華書局,2005年1月第1版:246
  • 2.    葉嘉瑩 等.柳永詞新釋輯評.北京市:中華書局,2005年1月第1版:565-566
  • 3.    薛瑞生.柳永詞選.北京市:中華書局,2005年1月第1版:35-36
  • 4.    唐圭璋 等.唐宋詞鑑賞辭典(南宋·遼·金).上海市: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年8月第1版:2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