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鶇,漢語二級字 [5]  ,讀作鶇(dōng),是指鳥類的一科,嘴細長而側扁,翅膀長,善於飛翔,叫聲悦耳。
中文名
拼    音
dōng
部    首
鳥(部外筆畫:5 總筆畫:10)
五    筆
AIQG
倉    頡
KDPYM
注    音
ㄉㄨㄥ
四角號碼
47927
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U+9E2B
繁體字
漢字分解
東鳥
筆順讀寫
橫折豎撇捺撇折捺折橫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鶇)
dōngㄉㄨㄥˉ
方言集匯
粵語:dung1
thrush; Turdus species (various) [1]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鶇dōng
〈名〉
鶇科的許多種中小型雀形鳥 [thrush],包括許多種極優秀的鳴禽,專食蠕蟲昆蟲的幼體或食水果 [2] 

康熙字典

【亥集中】【鳥字部】鶇
《廣韻》德紅切《集韻》都籠切,𠀤音東。《廣韻》鶇鵍,鳥名。
鶇,美形貌。亦作𪂝。 [3] 

音韻集匯

上古音系

字頭
聲符
韻部
對應廣韻小韻
擬音
註解
toːŋ
-

廣韻

字頭
小韻
反切
聲母
韻母
韻目
調
韻系
韻攝
廣韻目次
高本漢
王力
李榮
邵榮芬
鄭張尚芳
潘悟雲
蒲立本
推導現代漢語
古韻羅馬字
有女羅馬字
註解
德紅
東一
平聲
一等
開口
上平一東
tuŋ
tuŋ
tuŋ
tuŋ
tuŋ
tuŋ
təwŋ
dong1
tung
tung
鶇鵍鳥名美形出廣雅亦作𪂝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