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鵬城村

鎖定
鵬城村位於深圳東部大鵬半島,隸屬龍崗區大鵬街道,面積20.5平方公里,下轄七個自然村,常住人口1495人 [1]  。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入選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第一批)名單。數座建築宏偉、獨具特色的清代將軍第等有序分佈。
中文名
鵬城村
行政區類別
自然村
所屬地區
中國廣東
郵政編碼
518124
人口數量
1495人
著名景點
鵬城景區

鵬城村村鎮簡介

鵬城村
鵬城村(6張)
鵬城村位於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大鵬鎮。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入選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第一批)名單。數座建築宏偉、獨具特色的清代“將軍第”有序分佈。其中以抗英名將賴恩爵的振威將軍第最為壯觀,該將軍第有150年的歷史,擁有數十棟屋宇、廳、房、井、廊、院等,其中牌匾眾多,雕樑畫柱,是廣東省不可多得的大型古建築。此外,古城內還有侯王廟、天后宮、趙公祠、參將署等一批古蹟可供參觀。
該村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當時該地社會治安較亂,官方在此地建守禦千户所。此地有大鵬鳥傳説,又稱為“鵬城”。明清時期交替歸屬東莞縣與新安縣管轄,民國時期屬寶安縣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惠陽縣第四區,1958年劃歸寶安縣大鵬公社,1981年1月屬深圳市寶安縣,1993年1月改屬深圳市龍崗區,2011年屬大鵬街道鵬城社區至今。
該村因屯兵聚集而形成,其居民來自五湖四海,姓氏較雜,以李、賴、劉、鍾、黃、陳等姓為主。2015年,該村有户籍人口1057人,實際在村人口994人。非户籍外來人口2410人。村民均為漢族,屬客家民系,使用方言為大鵬話。
傳統經營以農耕為主,兼以捕魚為生。種植農作物多為稻米、番薯、芋頭等,所捕之魚多為當地的池魚、青衣、馬鮫等。改革開放以前,該村居民多種果樹,現基本以旅遊業為主,並有廠房出租。該村1982年實現村道水泥硬底化,1983年通自來水並通電,1990年通電話,2000年通網絡。村前有鵬城廣場,運動設施有鵬城籃球場。 [3] 

鵬城村地理位置

鵬城村 鵬城村
內有大鵬古城,佔地11萬平方米,始建於公元1394年,是明代為了抗擊倭寇而設立的“大鵬守禦千户所城”,簡稱“大鵬所城”。深圳今又名“鵬城”源於此。大鵬古城雄偉莊重、風格古樸的城門(南門、東門、西門)和明清時期民居保存完好;狹窄蜿蜒的小巷以青石板鋪就,寧靜古樸。

鵬城村歷史沿革

鵬城村 鵬城村
鵬城村即大鵬所城,位於深圳市東部大鵬鎮,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是明代為了抗擊倭寇而設立的“大鵬守禦千户所城”,是兩代南中國海防軍事要塞。深圳今稱“鵬城”,即源於此。
為了抗擊倭寇而設立的“大鵬所城”(深圳今稱“鵬城”,即來源於此)是廣東省不可多得的大型古建築。明代大鵬所城有武略將軍劉鍾、徐勳。清代的大鵬所城有賴氏“三代五將”、劉氏“父子將軍”等明清兩代十幾個將軍,所城因之享有“將軍村”的美譽。 [2] 
大鵬所城佔地面積達10萬平方米,有雄偉的古城門,有古色古香的古民居、古街道,有氣勢宏偉的將軍府第……大鵬所城是全國保存最完整的明清海防衞所;是研究明代衞所軍事制度的重要題材;清代的大鵬所城及所城的賴恩爵將軍取得了鴉片戰爭首戰——九龍海戰的勝利,是深圳歷史最輝煌的一頁,在中國近代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古城還保存了獨特的民俗文化,是領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古城的語言也非常獨特,是研究古代“軍語”的“活化石”……
鵬城村 鵬城村
1995年,大鵬所城被定為“深圳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1年6月25日,大鵬所城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10月8日,大鵬所城所在的鵬城村被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公佈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004年6 月28日,大鵬所城被評為“深圳八景”之首。
大鵬古城歷經600多年的風風雨雨,至今仍巍然屹立。東、西、南三座城門尚存。城內有東西、南北向的街道各4條,主要街道有南門街、東門街和正街,街道地面均用長條的石板鋪築。清代民居錯落有致、保存完好,小巷寧靜古樸。各具特色的將軍第有序分佈,其中以抗英名將賴恩爵的振威將軍第最為宏偉壯觀。
鵬城村以其悠久的歷史,富有特色的民居、民俗當選為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村,成為“深圳一日遊”推薦的精品景點之一。

鵬城村文物保護

鵬城村 鵬城村
大鵬地區歷史悠久,考古發掘表明,距今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先民便在這塊土地上生息繁衍。春秋戰國時期,這裏先後是越國、楚國的屬地。
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廣州左衞千户張斌奉命築“大鵬守禦千户所城”。
清代初年,以李萬榮為首的抗清隊伍佔據大鵬城達十年之久。1656-1668年,李萬榮被招降,新安縣知縣傅爾植奏設“大鵬所防守營”。
鵬城村 鵬城村
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清政府實行“遷界禁海”,大鵬所防守營被併入惠州協,受惠州協副將管轄。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大鵬所防守營提升為大鵬水師營,管轄深港大部分地區海防,共有大炮一百八十門。
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裁遊擊,改設參將,隸廣東水陸提督管轄。嘉慶十五年(公元1810年),水陸區分,廣東增設水師提督駐虎門,大鵬營為外海水師營,歸虎門水師提督管轄,兵額800名。
歷史沿革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大鵬營分為左右二營,左營駐紮大鵬城,右營移駐大嶼山東湧寨城。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林則徐奏請將大鵬營改營為大鵬協,統率左右二營。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九龍城建成,大鵬協副將移駐九龍城,統轄左右二營。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簽訂,九龍城在展界範圍內,但仍屬中國領土,駐有軍隊。後被英人藉口驅逐,大鵬城因之頹廢。
1988年,大鵬所城被深圳市人民政府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廣東省人民政府將大鵬所城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995年,中共深圳市委將大鵬所城公佈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6年,成立“大鵬所城博物館”,對大鵬所城開始進行科學的保護和管理。
2001年,大鵬所城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22年12月,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佈了《首批廣東省鄉村旅遊優質項目名單》,鵬城村作為深圳代表,從廣東省21個市推選的旅遊項目中脱穎而出,成功上榜。 [5] 

鵬城村人文資源

鵬城村 鵬城村
大鵬所城是深圳市面積最大,級別最高的文物保護單位。古城佔地11萬平方米,歷史環境保護較好,城池格局完整,街道空間特色突出,文物古蹟眾多。大鵬所城的得名源自當地的自然環境。縣誌載“…(新安城東)120裏曰大鵬山,由羅浮逶迤而來,勢如鵬然”。經歷了600年風風雨雨的所城格局依舊,相當完整。其選址除從戰略角度考慮外,充分利用了地形特點,適應當地氣候條件,通過人工努力,增強了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例如,為了防暴雨洪水,每家門口都設有擋牆;為了防止颱風的侵襲,房子都蓋得比較矮實,又相對密集;為了防日曬,小道曲折通幽。同時,由於經濟條件的原因,房屋集中佈置,起到了節約用地的效果。整個古城窄街小巷,石板鋪道,明清風格的房屋排列錯落有致。明清兩代大鵬城內主要建築有參將署、縣丞署、軍裝局、關帝廟、天后宮、守備署、趙公祠、華光祠、劉起龍將軍第、賴恩爵將軍第等,其中天后宮、趙公祠、劉起龍將軍第、賴恩爵將軍第等優秀傳統建築基本保存完好。
大鵬所城建於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由廣州左衞千户張斌督造。整個古城呈方形佈局,地勢北高南低。據康熙《新安縣誌》記載:“……沿海所城,大鵬為最……內外砌以磚石,周圍三百二十五丈六尺,高一丈八尺,址廣一丈四尺,門樓四,敵樓如之,警鋪十六、雉堞六百五十四,東、西、南三面環水,濠周圍三百九十八丈,闊一丈五尺,深一丈。”
大鵬所城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一)城牆:東城牆約長306米、南牆約長255米、西牆約長318米、北牆約361米。除西牆毀壞殆盡外,南牆近西南角外、北城牆的東段和西段還都存留一段土垣。東牆北段(東城門以北)保存最好,殘長100多米、殘高約4米、牆基殘寬約8米。在近東城門處尚存長約2米的一段城牆基以及四層包磚。可以認定,該城牆是板築夯土牆外雙面包磚。
(二)城門:東、西、南三座城門尚存,其中東、南兩門保存較好,皆為明代建築。北門在清嘉慶年間修葺時被堵塞。門道地面一般用花崗岩石板鋪設,頂部用平磚和模形磚以三順三丁的縱連砌法結拱起券。內設雙重門,第一道門為上下起落的閘門,設在門道的前半部分、第二道門設在門道的前後兩部分的交接處,由向內開的兩扇門扉組成。
(三)街道:城內有東西、南北向的主要街道有3條:南門街、東門街和十字銜,街道地面用長條石板鋪築,街道寬約4米。
(四)建築:文獻中記載的建築,除少量被毀外,大部分保存完整。建在原北門址南的關帝廟、火藥局和東南側的文廟,建築雖被毀,遺址仍保存完好,文廟東側是華光廟遺址。南門外原建有炮台,其遺蹟尚存。1982年,在附近徵集到兩尊鐵炮,一尊可能為明末遺物,另一尊鑄於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兩炮現存於深圳市博物館。

鵬城村地方傳説

鵬城有大鵬鳥傳説。相傳很久以前,在北海里有一種魚叫鯤。鯤體積太大,不能暢快遊玩,便嚮往南方的大海,故化為鳥,名為大鵬。聽説大鵬要飛向遙遠的南方,兩隻斑鳩和麻雀就嘲笑他説:“我們已經飛得夠快了,有時從一棵樹還飛不到另外一棵樹上,你從來沒飛過,居然還想去南海?”大鵬相信自己憑藉龐大的翅膀和大風的浮托,可以遠飛萬里。大鵬鳥飛到南海邊後,發現有塊地方羣山環繞,大海蔚藍,景色秀美,便伏卧於此。頭變成了大鵬山,雙翼伸開,西邊成了大鵬灣,東邊成了大亞灣,翹起的尾巴成了排牙山,身軀化成了今日的大鵬半島。 [4] 

鵬城村著名人物

村中主要人物有:劉起龍,生於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曾任福建水師提督。清嘉慶八年(1803年)授平海營右哨把總。曾率25人的巡邏小隊突襲在大鵬灣平洲島的150多名海寇,名噪一時。賴恩爵(1795—1848),字簡延,大鵬所城賴氏“三代五將”之一,清代抗英名將,官至廣東水師提督,從一品。道光十九年(1839年)指揮清軍水師,在中英九龍海戰中擊敗英軍。道光帝賞戴花翎,封“呼爾察圖巴圖魯”,並升授副將。此後,他還參加了中英穿鼻洋海戰、官湧海戰,屢立戰功。劉黑仔(1919—1946),原名劉錦進,曾任廣九短槍隊隊長。“一二·九”運動爆發後,他投身抗日救亡運動,參加海灣愛國知識青年組成的“海岸流動劇團”。在日軍侵佔香港期間,他率領廣東抗日遊擊隊港九大隊短槍隊,參與了文化名人大營救。 [4] 

鵬城村自然景觀

鵬城村 鵬城村
有着幾百年歷史的古代城鎮,如今仍然人聲鼎沸,川流不息;六十多間圍屋,每一個都有其自身特色,等待您的閲賞。親自走一趟,吹一吹圍牆弄堂裏迴旋的古韻古風。
龍崗大鵬所城歷史悠久。最初在明代為抗倭寇所建,到清代被“三代五將”的賴氏一家相中,聚集了不少將軍府第。更鮮為人知的就是鴉片戰爭的第一槍也是所城駐軍在香港九龍打響。古城分東西南北四個城門,最有看頭的就是賴恩爵將軍第,進南門向右轉就是了。將門之風,展露無遺。門前有威武石獅鎮守,屋檐門簾也是雕花繡梁,廳堂房屋也極多。
穿行整個古城,石板路吭吭作響,突然會從哪家哪户竄出幾隻小貓嬉戲,母雞也在巷中自由昂首闊步,如同身處一個普通的村落般。只有攀上古老的城牆,極目遠方時,會猜想多年前手持長矛、身佩鋼刀的軍士是怎樣守護着家園……
大鵬所城現為深圳市的國家文物保護單位,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之一,“深圳八景”第一景觀。

鵬城村文化名村

大鵬所城在評選過程中,曾得到多位專家稱讚。大鵬所城博物館館長翁松齡告訴記者,同濟大學建築系教授阮儀三評價“古城是中國明清以來所有衞城中我見過最好的一座”,清華大學建築系周教授評價“保存這麼好的古建築在南方很罕見”。
面對殊榮,在村裏長大、是鵬城村黨總支書記的於少林在掛牌儀式上顯得很激動。對如何珍惜榮譽、打響品牌,於少林有很多想法。他説,由於缺少配套的三產服務、休閒娛樂項目,從前這裏留不住遊客;按深圳東部大旅遊規劃,鵬城村將由工業轉向旅遊業,村中一半土地被納入古城保護和開發範圍。他介紹説,市有關部門正在開展古城文物保護的總體規劃,另外村裏要大力發展旅遊配套項目,包括在距離古城不到1公里的海濱修建2萬多平米海濱休閒帶、開發東山古寺歷史古蹟等。
全國12個“歷史文化名村”由國家建設部、國家文物局聯合公佈,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鎮(村)。從2003年起,建設部、文物局在全國選擇保存文物特別豐富並有重大歷史價值或革命紀念意義、能較完整反映一些歷史時期的傳統風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鎮(村),分期分批公佈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和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鵬城村有7個自然村,大鵬所城裏佔了4個。大鵬所城是民清時設立的軍事組織基地,兵源來自全國各地,所以村裏的姓氏達76個。

鵬城村旅遊提示

鵬城村公交線路

364大巴(福田汽車總站——大鵬)至大鵬轉乘往核電站的818
360大巴(銀湖汽車站——大鵬)至大鵬轉乘往核電站的818
833大巴(龍崗——南澳)至大鵬轉乘往核電站的818
818大巴(龍崗汽車總站——大鵬)至大鵬轉乘往核電站的818

鵬城村住宿

建議不要在沙灘旅遊區,房價一般都在400左右(打了特價的),可以在大鵬夜宿,鵬星酒店,標雙打特價是120/間,很乾淨。或者可以住當地村民的度假屋,有的鵬城人家能提供六間房的住宿,150/間(面海)。

鵬城村門票

元/成人。1米1以下兒童免費,1米1以上兒童、學生持學生證半票,還有持老人優待證、軍人證、70歲以上身份證、殘疾人證免費。20人以上團購9折優惠。旅行社團體8折優惠。

鵬城村注意事項

大鵬所城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歷史文化名村,遊客在遊覽期間必須遵守有關規定,不得吸煙及從事任何有損於古城文物和建築的行為,否則將依法追究責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