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鱧科

鎖定
鱧科是鱸形目鱧亞目的唯一科。體延長而略呈圓筒型,往後逐漸側扁;頭部較為平扁,頭背部平斜。口大,開於吻端,下頜略為突出;上下頜、鋤骨和齶骨均有鋭利的牙齒。身體與頭部都有鱗片,屬圓鱗,頭頂部位的鱗片特大,側線完整。背鰭和臀鰭基底都甚長,具有胸鰭,有些種類並無腹鰭,尾鰭為圓形。 [6]  鱧科現有2屬約34種,中國有1屬8種。 [7] 
鱧科動物分佈於亞洲南部和熱帶非洲地區,中國分佈於長江流域、珠江流域、海南島和台灣島。鱧科動物常棲息於水流緩慢的山澗溪流中,也喜在堤岸或田堙邊穴居。性兇猛,攝食小魚、蝦、水生昆蟲及其他小型水生動物,一般夜間外出活動覓食,白天棲息在水草叢中。適應能力強,在缺氧或離開水的情況下,可藉助輔助呼吸器官進行呼吸。 [7]  鱧科動物成魚在產卵時及幼魚剛孵化時均有護幼習性。 [6] 
鱧科動物具經濟價值,部分種類是重要的水產養殖對象。 [7] 
中文名
鱧科
拉丁學名
Channidae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硬骨魚綱
亞    綱
輻鰭亞綱
鱸形目
鱧科
分佈區域
熱帶的非洲及亞洲等的淡水流域

鱧科形態特徵

烏鱧 烏鱧
體延長而略呈圓筒型,往後逐漸側扁;頭部較為平扁,頭背部平斜。口大,開於吻端,下頜略為突出;上下頜、鋤骨和齶骨均有鋭利的牙齒。具有輔助的呼吸器官,是由第一鰓弓之上鰓骨及舌頭骨構成的上鰓器。身體與頭部都有鱗片,屬圓鱗,頭頂部位的鱗片特大,因而看起來像蛇頭;側線完整。背鰭和臀鰭基底都甚長,具有胸鰭,有些種類並無腹鰭,尾鰭為圓形;各鰭皆無硬棘。 [2] 
月鱧體側沿中部有7-11條“<”形黑褐色縱帶。腹鰭消失。尾鰭基部有一黑色眼狀斑,俗稱太陽斑。頭頂有擴大的鱗片,頭側鱗片也較大。頭部紋有近似七星狀斑塊。 [3] 

鱧科棲息習性

鱧
鱧是底棲性魚類,潛伏在水深1米左右的水底,僅搖動其胸鰭以維持其身體平衡。喜棲息在水渾濁、水草叢生的靜水或緩流水域。具有輔助呼吸器官,在水體缺氧的情況下它可以不時將頭露出水面,藉助鰓腔內鰓上呼吸器進行換氣,即使沒有水,只要保持一定濕度,也可以生活很長時間。鱧跳躍能力很強,成魚能躍出水面1.5米,幾釐米的魚也能躍出水面30-40釐米。在下雨天或流水刺激下,會躍出水面或逆流上溯而逃跑;也可在濕潤的草地上靠擺動身體前進,尋找新的生活水源。 [3] 
鱧對温度等環境條件的要求不嚴格,水温0-41℃均能優生活,最適合生長温度是16-30℃。當低於7℃或高於33℃水時,它們都會藏身於底泥中,停止活動,進入蟄伏狀態秋產季當水温降到12℃時,停止攝食。冬季水温過低時,埋於淤品泥中越冬,只要冰下有水就能越冬。春季水温回升到8℃以高上時,開始活動,在淺水區或水草從中潛居覓食。水温20℃效以上時生長較快。夏季天悶熱降雨時,往往會躍出水外匍匐於岸邊的濕地上。 [3] 

鱧科食性

鱧是一種典型的兇猛的肉食性魚類,主要以小魚蝦、蝌蚪、小生昆蟲及其他水生動物為食。其食物組成隨生長和生活環境的不同而改變。體長在3釐米以下的幼苗,主要以橈足類、稜角類、搖蚊幼蟲等為食。體長在3-8釐米的苗種,則以水生昆蟲為主,也捕食一些小魚蝦。體長在8釐米以上時,主要以魚、蝦類為攝食對象。當體重達到500克以上時,能吞食相當於其重三分之一或體長二分之一的其他魚類。人工餵養時,主要投餵冰鮮的雜魚、蚯蚓、蚌肉等,經過馴化後,也能攝食人工配合飼料。鱧性兇猛,貪食,當食物不足或規格不整齊,個體大小相差較大時,會相互殘食。 [3] 

鱧科繁殖習性

各種鱧科魚
各種鱧科魚(6張)
鱧性成熟年齡為1-3齡.因地區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產卵期在每年的4-9月,5-7月為繁殖盛期。不同年齡與不同大小的個體及不同水體的親魚懷卵量不同產卵類型為分批產卵類型。產卵前,雌雄親魚共同銜取水草、植物碎片或吐泡沫做巢,魚巢大小視親魚個體而定其巢做於湖邊、塘堰、溝渠等近岸水草繁茂、淤泥底質、靜水避風的淺水區。卵即產於巢中。 [3] 
鱧通常在安靜的清晨產卵進行,產卵水温18-30℃,最適水温為20-25℃。每次產卵約數千至1萬多粒,卵為浮性卵,呈鮮黃色,卵徑2-2.2毫米,鱧有護卵、護幼的習性。水温25℃時,受精卵孵化約45小時。仔魚體呈黑色,1周後,可長到3-4毫米時,常側卧水面輕微浮動;到6-7魚毫米時,幼魚能垂直遊動,此時,幼魚離巢尋食仍在親魚的殖保護之下,如有其他魚類或蛙等對幼苗侵襲,親魚將全力驅技除。當幼苗長到40-50毫米,體色由黃綠轉成黑綠色時,才術開始散羣,親魚停止保護。這段時間約需20多天。 [3] 

鱧科下屬分類

全世界2屬21種。我國產1屬6種:烏鱧Channa argus斑鱧(鱧)Channa maculata、紋鱧(翠鱧Channa punctata寬額鱧(緣鱧)Channa gachua線鱧(泰國鱧)Channa striata月鱧(七星鱧)Channa asiatica [1] 
其餘物種為:飾鰭鱧Channa ornatipinnis布氏鱧Channa bleheri、巴卡鱧Channa barca東方鱧Channa orientalis美鱧Channa pulchra斯氏鱧Channa stewartii、帕瑙鱧Channa panaw、紅鱧Channa diplogramma、巨鱧Channa marulius ara帶鱧(暹邏鱧)Channa lucius眼鱧(西氏鱧)Channa marulius marulius、小盾鱧Channa micropeltes側眼鱧Channa pleurophthalmus、、非洲副鱧Parachanna africana、真副鱧Parachanna insignis。 [1] 
Nelson(1994)將本科提升為鱧亞目 Channoidei。 [4] 

鱧科代表品種

烏鱧 Cnannus argus Cantor,1842
地方名:黑魚、生魚、蛇頭魚
鑑別特徵:烏鱧體側有許多不規則的黑色斑條,頭形比較尖長,披魚有小細鱗,更似蛇頭,頭側有二縱行黑色條紋。頭部紋有近殖似七星狀斑塊。 [3] 
棲息習性:底棲性魚類,通常棲息於水草叢生、底泥細軟的靜水或微流水中,時常潛於水底層,以擺動其胸鰭來維持身體平衡。 [2] 
攝食習性:肉食性,且較為貪食。捕食對象隨魚體大小而異。體長3釐米以下的苗種主食撓足類、枝角類及搖蚊幼蟲等,體長3-8釐米以下的苗種以水生昆蟲的幼蟲、蝌蚪、小蝦、仔魚等為食,體長20釐米以上的成魚則以各種小型魚類和青蛙為捕食對象。 [2] 
繁殖習性:產卵季節為5-7月,以6月較為集中。繁殖最適水温為20-25℃。產卵場一般分佈在水草茂盛的淺水區,浮性卵。 [2] 
地理分佈:主要分佈於長江水系、黑龍江水系、黃河水系等。 [2] 
斑鱧Channa maculate
烏鱧、斑鱧、月鱧 烏鱧、斑鱧、月鱧
鑑別特徵:背部有1塊縱行黑斑,體側有由2條縱行不規則黑斑形成的條帶,背鰭、臀鰭及尾鰭均有黑白相間的斑紋。 [5] 
生活習性:肉食性兇猛魚類,常潛伏於水草叢中掠捕魚、蝦為食。極耐低氧,離開水體可存活數小時。親魚有護幼習性。 [5] 
種羣狀況:經濟魚類之一,有人工養殖。 [5] 
地理分佈:我國南方各地均有分佈。 [5] 

鱧科主要價值

常見的養殖品種有烏鱧斑鱧月鱧,是經濟價值較高的淡水魚類。 [3] 
參考資料
  • 1.    攀鱸亞目  .藍色動物學[引用日期2019-09-15]
  • 2.    蔡文仙主編;張建軍,王守文副主編.黃河流域魚類圖志: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出版社,2013.07:253-254
  • 3.    周路等編著.名優水產品高效養殖技術:貴州出版社集團,2009.12:49-53
  • 4.    廣西壯族自治區水產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編著.廣西淡水魚類志 (第二版):廣西人民出版社,2006.12:491
  • 5.    甘西,藍家湖,吳鐵軍,楊劍著.中國南方淡水魚類原色圖鑑: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01:300
  • 6.    [科普中國]-鱧科 · 科普中國網  .科普中國[引用日期2023-07-04]
  • 7.    鱧科 -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  .中國大百科全書[引用日期2023-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