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月鱧

鎖定
月鱧是鱸形目鱧科月鱧屬魚類,又稱七星魚、山花魚、山斑魚、張公魚等。頭大而寬扁;吻短而圓鈍,口大;鼻管粗大,向前伸過上唇;鱗較大;背鰭和臀鰭基部長,胸鰭和尾鰭均為圓形,無腹鰭;體緣黑色乃至灰黑色,腹部灰白;眼後頭側有兩條黑色縱帶; [8]  體側有7-9條尖端向前的“人”字形橫帶;尾鰭基底有一塊黑色眼狀斑,斑周珠色或為一圈珠色亮點;全身佈滿珠色亮點,背鰭與臀鰭各有多行珠色亮點,尤以雄性更顯著。 [9] 
月鱧分佈於長江以南各水系,以上游相對較為多見。 [10]  喜棲居於山區溪流,也生活在江河、溝塘等水體。 [11]  喜陰暗、愛打洞、穴居、集居、殘食的生活習性。 [12]  廣温性魚類,適應性強,生存水温為1℃-38℃。生性兇猛,動作迅速,為動物性雜食魚類,以魚、蝦、水生昆蟲等為食。2冬齡性成熟,相對懷卵量為500粒左右。生殖期為4-6月,5-7月為產卵盛期,繁殖水温為18℃-28℃,親魚有配對、築巢、護幼的本能。 [11] 
在廣東、廣西已普遍養殖,其他地區也開始引種試養,是一種有很好開發前景的名優水產品種。此外,因其個體小,特別適合於農户庭院養殖。 [13] 
外文名
Chinafish、Small snakehead
別    名
七星鱧
七星魚
山花魚
山斑魚
點秤魚 展開
別名
七星鱧
七星魚
山花魚
山斑魚
點秤魚
秤星魚
星光魚等 收起
中文學名
月鱧
拉丁學名
Channa asiatica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硬骨魚綱
亞    綱
輻鰭亞綱
鱸形目
亞    目
鱧亞目
鱧科
鱧屬
月鱧
亞    種
[1]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1758
保護級別
(IUCN 2009年 ver 3.1)——無危(LC) [2] 
拼    音
yuè lǐ

月鱧動物學史

月鱧(Channa asiatica)是在1758年,由歐洲瑞典植物學家林奈(Carolus Linnaeus,1707-1778),在《自然系統》(Systema Naturae)第10版中,根據採自中國的標本,以“亞洲裸魚(Gymnotus asiatica)”的學名首次被記載。 [3] 
中國香港有關“月鱧”的最早文獻,見於美國地衣學及魚類學家赫爾(Albert William Christian Theodore Herre,1868-1962)在1934年於《香港博物學者》雜誌(Hong Kong Naturalist)增刊第3卷中《一九三一年十月至十二月採集的香港魚類》(Hong Kong fishes collected in October – December, 1931)一文中,以“月鱧(Channa asiatica)之名記載,為首個紀錄。 [3] 
月鱧的先定同物異名為Channa asiaticaGymnotus asiaticus,次定同物異名有Channa formosanaChanna ocellataChanna sinensis等。 [3] 

月鱧形態特徵

月鱧
月鱧(7張)
背鰭43-45,臀鰭28-30,胸鰭16,尾鰭14。側線鱗
。鰓耙約11。 [4] 
體長為體高的51-6.6倍,為頭長的3.3-3.8倍。頭長為吻長的5.1-5.6倍,為眼徑的4.3-7.1倍,為眼間隔的3.2-4.0倍,為尾柄長的4.7-5.6,為尾柄高的24 3.1倍。 [4] 
體重一般為100-250克,最大個體重達500克。體背、腹緣幾乎平直,尾柄短。頭寬,中等大,圓鈍,後部圓筒形。上頜骨末端伸達或伸越眼後緣下方。上、下頜外行齒絨毛狀,下頜內行齒較大:犁骨、齶骨有細齒舌端尖圓。眼中等大,在頭的前半部;眼間隔寬凸。前鼻孔呈細長管狀,伸越上頜邊緣;後鼻孔圓形,緊靠眼前緣上方。鰓蓋膜跨越峽部。鰓耙較弱,上鰓耙略為明顯。 頭、體部均被中等大的圓鱗;頭部鱗片呈不規則擴大,尤以頭背部為甚。側線存在,自鰓蓋上緣沿體側上部向後延至肛門上方附近中斷,折下1枚鱗片寬,向後沿體中部延至尾鰭基。 [4]  [5] 
背鰭1個,連續,起點在胸鰭基部稍後上方,末端鰭條伸越尾鰭基,臀鰭起點在背鰭第15-16鰭條下方。無腹鰭。各鰭均無棘。 [4] 
腹膜白色。無幽門盲囊。腸細短,作2次盤曲。鰾細長。 [4] 
體綠褐色或灰黑色,體背部顏色較深,腹部灰白色;體側沿中部有7-10條“(”形黑褐色橫紋帶;頭背部黑褐色,頭側眼後部有2條黑色縱帶。背鰭、臀鰭灰褐色,上有白色小斑點;胸鰭、尾鰭灰色;胸鰭基部後上方有1個黑色大斑,尾柄部有1個白色邊緣的黑色眼狀斑,尾鰭基有數條灰色橫紋。 [4] 

月鱧近種區別


月鱧
特徵
頭大而寬扁;吻短而圓鈍,口大;鼻管粗大,向前伸過上唇;鱗較大;背鰭和臀鰭基部長,胸鰭和尾鰭均為圓形,無腹鰭
烏鱧與斑鱧(Channa maculata)的主要差別:烏鱧體較長,斑鱧體較短;兩者頭頂部斑紋也有明顯差別:烏鱧頭頂部有七星狀斑紋,斑鱧頭頂部則呈近似“一八八”三個字之斑紋;此外,烏鱧的頭比較尖長,更似蛇。
身體前端圓筒形,背、腹緣較為平直,尾柄較粗短。頭大而寬鈍,有黏液孔。眼在頭的前半部
圖片
月鱧 月鱧
烏鱧 烏鱧
斑鱧 斑鱧

月鱧生活習性

月鱧常梄息於水流緩慢的山泂溪流中,也喜在堤岸或田埂邊穴居。性兇猛,攝食小魚、蝦、水生昆蟲及其他小型水生動物,一般夜間外出活動覓食,白天棲息在水草叢中。 [4] 
還喜跳躍,在流水衝擊的環境下會逆流上溯或跳離水面。月鱧對環境適應能力很強,當水中缺氧時能將頭露出水面藉助鰓腔內的輔助器官呼吸空氣,不因水中缺氧而浮頭死亡,離水也能活較長時間,有利於高密度集約化飼養和活魚運輸。最適生長水温15-30℃,水温降到12℃開始不吃食,冬季寒冷多潛入洞穴或鑽入泥層中避寒越冬。 [5] 

月鱧分佈範圍

原產於中國、越南。日本、斯里蘭卡有引種。 [2]  在中國分佈於長江以南各水系。 [4] 
月鱧分佈圖 月鱧分佈圖

月鱧繁殖方式

月鱧自然繁殖

繁殖季節多在每年的4-6月份,5-7月份則是產卵盛期,通常繁殖的水温在18-28℃。每尾產卵1000多粒。卵黏性,淺黃色,粘附在水草上。 [4]  [6] 

月鱧人工繁殖

  • 種魚的選擇
一般要選擇體態健壯、無病害的1冬齡以上的成魚,這樣可以保證繁殖的成功。種魚具有配對、築巢、護幼的本能。 [6] 
  • 種魚的放養
可以將選擇好的種魚直接放入孵化池中,要注意的是,每個孵化池只能放一雌一雄兩條魚,不能多放,以免引起互相殘殺。 放好魚後,還要在孵化池的上面加蓋一個塑料網,以防月鱧從池中跳出。種魚放養後就要適時地觀察其產卵情況,並且每天定時進行投餵一次,以蚯蚓為主要飼料。日投餵量為魚體重的10%。 [6] 
  • 孵化
通常種魚放養後,要在池中放入一些水草,儘量為它們創造一個自然生態的孵化環境,這樣有利於產卵。一般不要對魚體注射催產藥劑等,這樣更能保證其肉質的原生味道。種魚大約放養一個星期,就要產卵了。 如果發現在水面上漂有晶體狀的小顆粒,那就是月鱧產的卵了, 剛產的卵為黃色。經過2-3天以後慢慢變為黑色,四天以後就能孵化出仔魚了。一尾300克的雌魚每次可產卵4000-6000粒。 [6] 

月鱧養殖技術

月鱧土池單養

面積在0.05-0.3公頃,每公頃放養3釐米的魚種20-30萬尾,同時搭配大規格鰱、鱅魚種300-450尾,用以改善水質。每天按魚體重的3-5%投餵配合飼料(飼料係數為1.6左右)或鮮活魚和凍鮮魚(飼料係數在3左右),保持水深2-2.5米,飼養1年,體重可達150-300克,每公頃產量達1.5萬千克以上,其關鍵技術有以下兒項。 [7] 
  1. 嚴格清塘:放魚前塘水保持30釐米,每公頃水面用750千克生石灰和375千克茶麩粉混合清塘。第二天將塘水加至1米深,再用750克氫棉寶加水稀釋後,潑灑在四周水邊,進一步殺滅甲殼類敵害,同時施有機肥肥塘。
  2. 提高飼料品質,強化管理:投餵人工配合飼料時,蛋白質含量應在40%以上,並堅持“四定”、“五看”的投飼方法。經常注入新水,保持水色呈淡綠色,嚴防池水發黑。 [7] 
  3. 種植水生植物,創造良好生態環境:根據月鱧喜暗的生活習性,可在池中移植水生植物如水浮蓮等,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但水草覆蓋率不能超過50%。 [7] 

月鱧土池混養

每年6月份在家魚塘中按每公頃水面投放3釐米的月鱧魚苗0.75-3萬尾,進行混養,可額外增收月鱧每公頃375-1500千克。 [7] 
在家魚塘中混養月鱧,不需另外管理,只要注意掌握好水體中野雜魚的數量即可。如果野雜魚數量太少,應投放些羅非魚、鯽魚等繁殖力較強的魚類在塘裏繁殖,以確保餌料魚的來源。必要時,應補投凍鮮雜魚。 [7] 

月鱧庭院養殖

月鱧對環境的適應力極強,酸性和鹼性條件下都能正常生存,對水體大小及魚池結構無特殊要求,從幾平方米到幾萬平方米的水體都能養殖,對溶氧要求不高,能高密度飼養。因此,可以因地制宜地在房前屋後或樓頂、陽台上,用水泥和磚砌池密養。其放養密度可達每平方米50-100尾,年產成魚3-8千克,相當於每公頃產成魚3-8萬千克。 [7] 
上述水泥池高1.5米,水深0.5-1米。池壁高出水面0.5米,防止月鱧逃跑。池底放置些瓦筒、竹筒或磚瓦等雜物供魚棲息隱蔽。池頂蓋棚遮光或種植水浮蓮以改善生態條件。冬天可用塑料薄膜覆蓋保温以延長生長期。飼養過程中要定期換水,每次換水量在30-50%。 [7] 

月鱧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09年 ver 3.1)——無危(LC)。 [2] 

月鱧各地發現

2023年,福建戴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記錄了物種月鱧。 [14] 

月鱧主要價值

月鱧的肉質細嫩,刺少肉多,味道鮮美,用月鱧做的“無影湯” 營養價值更是豐富,據分析,每100克魚肉中含粗蛋白1.9-22克,粗脂肪3.96克,灰粉4.3克。具有有較高食用價值,並且在藥理上還有強身健體、活血去瘀的功效。 [6]  已進行人工養殖,用人工孵化的魚苗進行單養或與家魚混養,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中國廣西各地有養殖。 [4] 
參考資料
  • 1.    Channa asiatica (Linnaeus,1758)  .biolib[引用日期2020-05-14]
  • 2.    Channa asiatica  .iucnredlist[引用日期2020-05-14]
  • 3.    月鱧  .香港魚類學會[引用日期2020-05-14]
  • 4.    《廣西淡水魚類志》編委會編,廣西淡水魚類志 第2版,廣西人民出版社,2006.12,第495頁
  • 5.    李東宇. 月鱧生物學特徵及庭院養殖技術[J]. 中國水產, 1997, 000(004):22
  • 6.    中央電視台《農廣天地》欄目編,魚養殖技術與魚塘管理,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03,第123-127頁
  • 7.    楊富億編著,鹽鹼地區養魚技術,金盾出版社,2000.01,第276-277頁
  • 8.    悦讀坊主編,你應該知道的淡水魚品種與分佈 上+下,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11,第57頁
  • 9.    易剛著,説説淡水魚,重慶大學出版社,2013.08,第56頁
  • 10.    鍾蕾主編,淡水主要養殖品種鑑別與評價,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12,第20頁
  • 11.    鍾蕾主編,淡水主要養殖品種鑑別與評價,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12,第21頁
  • 12.    悦讀坊主編,你應該知道的淡水魚品種與分佈 上+下,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11,第58頁
  • 13.    悦讀坊主編,你應該知道的淡水魚品種與分佈 上+下,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11,第59頁
  • 14.    福建戴雲山保護區,發現66種新記錄物種!  .福建發佈.2023-09-18[引用日期2023-09-18]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