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塞鯨

鎖定
塞鯨是須鯨科鬚鯨屬的哺乳動物。 [8-9]  南半球的塞鯨最大體長可達20米,北太平洋的18.6米;頭長約佔體長的20-25%,腹褶不達到臍;其前緣曲成弓狀,後緣約與身體成45°,梢端向後;鰭肢尖而較小,尾葉也相對較小;體暗灰色,背部至體兩側微帶藍色;身體上常有小的淺色疤痕,使體表呈電鍍過的金屬色。 [10] 
塞鯨是大洋鯨類,在近岸海域不常見。南北兩半球從熱帶至極帶均可見到,但比其他鬚鯨更多出現在中緯度的温帶;國際上分佈於全世界各大洋;國內分佈於黃海:江蘇(東台、通州),東海:福建(廈門)、台灣(澎湖、苗栗)、台灣東岸海區(蘇澳),南海:海南(儋州)台灣(恆春)。塞鯨游泳快速,可能是所有鯨類中最快者,它們用撇食的方式獲得海水中的浮游生物,用細密的鬚毛濾食。塞鯨冬季在温帶水域交配和受孕,夏季洄游至高緯度海域攝食,次年冬季回到較温暖的水域產仔,哺乳期超過6個月。 [10] 
南極原有的塞鯨種羣約100000頭,在1979年的估算約24000頭。1975年起在北太平洋停止了對塞鯨的商業性捕獵,1979年起在南半球、1986年起在北大西洋停止了獵捕。 [10]  1988年12月10日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5]  ,並於2021年2月1日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6]  2018年6月25日,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瀕危(EN)。 [2] 
中文名
塞鯨
外文名
Sei whale
別    名
鰛鯨
北鬚鯨
大鬚鯨
鱈鯨
拉丁學名
Balaenoptera boreali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哺乳綱
亞    綱
獸亞綱
鯨偶蹄目
亞    目
鬚鯨亞目
鬚鯨科
鬚鯨屬
塞鯨
亞    種
2亞種
命名人及年代
Lesson,1828
保護級別
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一級 [7] 

塞鯨形態特徵

塞鯨
塞鯨(7張)
南半球的塞鯨最大體長可達20米,北太平洋的18.6米。雌性略大於雄性。頭長約佔體長的20%~25%,腹褶不達到臍,北太平洋塞鯨的腹褶32~60條。背鰭位置在略小於2/3體長處。其前緣曲成弓狀,後緣約與身體成45°,梢端向後。鰭肢尖而較小。尾葉也相對較小。體暗灰色,背部至體兩側微帶藍色。身體上常有小的淺色疤痕,使體表呈電鍍過的金屬色。在腹褶區常有1個白色斑。鰭肢和尾葉腹面與身體同色或略淡。上頜每側有鯨鬚板約300~400塊。鯨須板暗灰色,鬚毛細,色較淡。 [1] 
吻突三角形,兩側緣直。鼻骨大而且長,鼻骨長為基長的7.2%~9%。其鼻骨的長大於長鬚鯨,寬小於小鬚鯨。上頜骨的齶面突向後方如一個角狀的突起。犁骨的後端不擴展或僅略擴展。下頜骨較薄,冠狀突低而鈍圓。
椎式:C7;T14;L13;Ca22~23=56~57(枚)。 [1] 
(C:頸椎,T:胸椎,L:腰椎,Ca:尾椎

塞鯨近種區別

塞鯨
長鬚鯨
布氏鯨
小鰛鯨
最大體長可達20米,北太平洋的18.6米
最大體重有110噸
性成熟體長在雄性至少達11.2米,雌性至少達11.7米
黃海捕獲最大體長,雌鯨8.60米,雄鯨7. 91米
頭長約佔體長的20~25%
長鬚鯨頭部約佔體長的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
頭部背面有3條隆起的脊
頭部較小
體暗灰色,背部至體兩側微帶藍色。身體上常有小的淺色疤痕,使體表呈電鍍過的金屬色。在腹褶區常有1個白色斑。鰭肢和尾葉腹面與身體同色或略淡
頭部顏色不對稱,頭部後方有灰白色的人字紋,是近距離鑑別的有利特徵。右側的下唇、口腔以及鯨鬚的一部分是白色,而左側則全部都是灰色
體背面通常藍黑色,腹面白色或淡黃色。喉部附近有一暗藍灰色區域向側面,向後伸展至鰭肢。許多個體在腹部有1條灰色條帶橫過臍的正前方。鯨鬚板大多暗灰色
由背部至體側帶有淺藍色的暗灰或灰黑色,背部色濃,兩側漸淡。背鰭與脊背為同樣顏色。頜部、胸部和腹部乳白色
塞鯨 塞鯨
長鬚鯨 長鬚鯨
布氏鯨 布氏鯨
小鰛鯨 小鰛鯨

塞鯨棲息環境

塞鯨是大洋鯨類,在近岸海域不常見。南北兩半球從熱帶至極帶均可見到,但比其他鬚鯨更多出現在中緯度的温帶。 [1] 

塞鯨生活習性

最常見的為2~5頭的羣。塞鯨游泳快速,可能是所有鯨類中最快者。正常情況下潛水不深,當緩慢運動的塞鯨出水時,其呼吸孔和背鰭常同時露出水面。攝食的塞鯨往往按可估測的時間間隔潛水和出水,在兩次呼吸之間常位於接近水面的仍能被看到之處。塞鯨的噴潮高約3m,比長鬚鯨的低。噴潮的間隔約20~30秒,若干次後作一次達15分鐘或以上的潛水。冬季在温帶水域交配和受孕,夏季洄游至高緯度海域攝食,次年冬季回到較温暖的水域產仔。 [1] 
在攝食場可聚集較多的塞鯨,它們用撇食的方式獲得海水中的浮游生物,用細密的鬚毛濾食。在北太平洋,其主要食物是橈足類磷蝦只佔10%左右。在南半球,磷蝦是它們的主要食物。 [1] 

塞鯨分佈範圍

塞鯨是大洋鯨類,在近岸海域不常見。南北兩半球從熱帶至極帶均可見到,但比其他鬚鯨更多出現在中緯度的温帶;國際上分佈於全世界各大洋;國內分佈於黃海:江蘇(東台、通州),東海:福建(廈門)、台灣(澎湖、苗栗)、台灣東岸海區(蘇澳),南海:海南(儋州)台灣(恆春)。 [10] 
原產地(海域):安哥拉、阿根廷、澳大利亞、巴哈馬羣島、百慕大羣島、巴西、加拿大、佛得角、智利、剛果、古巴、多米尼加、福克蘭羣島(馬爾維納斯)、法羅羣島、法屬南部領地、直布羅陀、格陵蘭島、海地、冰島、愛爾蘭、日本、肯尼亞、朝鮮、韓國、馬達加斯加、毛里塔尼亞、墨西哥、摩洛哥、納米比亞、新西蘭、北马里亞納羣島、挪威、秘魯、葡萄牙、留尼汪、俄羅斯、聖赫勒拿島、特里斯坦-達庫尼亞羣島、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羣島、南非、南喬治亞島和南桑威奇羣島、西班牙、特克斯和凱科斯羣島、英國、美國、烏拉圭、西撒哈拉。 [2] 
塞鯨分佈 塞鯨分佈 [3]

塞鯨繁殖方式

北太平洋塞鯨的雄性達性成熟體長約12.8m,雌性約13.3m。妊娠期約10.5個月。冬季在其分佈區的低緯度部分產仔,新生仔鯨約4.4m長。哺乳期超過6個月,幼鯨在體長約9m時在高緯度海域的攝食場斷奶。母鯨經過約6個月的乏情期在次年冬天的繁殖季進入發情期。 [1] 

塞鯨亞種分化

塞鯨(2亞種)
序號
中文名
學名
命名人及年代
01
塞鯨指名亞種
Balaenoptera borealis borealis
Lesson,1828
02
塞鯨南方亞種
Balaenoptera borealis schlegelii
Flower,1865 [4] 

塞鯨保護現狀

塞鯨保護級別

列入《保護遷徙野生動物物種公約》(CMS)附錄Ⅱ。 [2] 
列入《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Ⅰ。 [2] 
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988年12月10日生效,鯨目*其它鯨類) [5]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The IUCN Red List):瀕危物種(EN),2018年6月25日評估。 [2]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一級。 [6] 

塞鯨種羣現狀

  • 北大西洋
國際捕鯨委員會(IWC)將北大西洋的塞鯨活動區域分成三塊:新斯科舍區、冰島-丹麥海峽區和東區(包括西班牙、葡萄牙、不列顛羣島、法羅羣島和挪威水域),但此種劃分具有很大的隨意性(Donovan 1991)。 [2] 
據記錄,在北大西洋有約14,000頭塞鯨被現代捕鯨船抓獲。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約30,000頭被捕獲的未知鯨類,後被確認是塞鯨。
北大西洋東部的塞鯨似乎所剩無幾。在挪威和英國海域,二戰前有超過7,500頭的觀測記錄,此後的數據都不超過200頭。北大西洋東北海域,挪威人在1987年、1989年以及1995~2005的每年調查顯示,僅有一頭塞鯨出現在東區(按IWC的劃分)。1957~1980年,少數塞鯨在西班牙水域被捕獲。
相比之下,北大西洋中部(IWC所劃定的冰島-丹麥海峽區)的塞鯨數量依舊豐富,尤其夏季在冰島西南以南至北緯50°海域。唯一全面可信的種羣調查數據來自1989年,有約10,300(CV 0.27)頭(Cattanachet al.1993)。相比其他鬚鯨,多年來塞鯨種羣分佈似乎有明顯北移的變化(Gunnlaugssonet al.2004)。
北大西洋西部,1966~1969年的估算有2,078頭(Mitchell and Chapman 1977)。1962~1972年,新斯科舍海域有約1,200頭塞鯨。 [2] 
  • 北太平洋
1974年,IWC科學委員會對北太平洋的塞鯨數量做出最後評估,其可捕種羣已從1963年的42,000頭下降到1974年的8,600頭(Tillman 1977),同一時期有超過40,000頭的塞鯨被捕殺(IWC 2006)。在1960年代,加州捕鯨站的塞鯨漁獲率下滑了75%,與塞鯨的泛洋性數量下滑相一致(Rice 1977)。1975年商業捕鯨停止,自那時起,其種羣有何種程度的恢復尚不清楚。 [2] 
2004年,哈卡馬達給出北太平洋西部某海域4,100頭的估算值,但由此推算整個北太平洋西的方法尚未被認可。
在北太平洋東部,基於1996年和2001年的調查記錄,初步估計美國西海岸有56頭(Barlow 2003)。在熱帶太平洋東部發現的布氏鯨/塞鯨都已明確鑑定為布氏鯨,暗示當地塞鯨極為稀少(Wade and Gerrodette 1993)。 [2] 
  • 南半球
1905~1979年,商業捕鯨船共有超過200,000頭的記錄。1978年,國際捕鯨委員會將南半球的塞鯨活動海域分為六個保護區。捕鯨高峯期出現在1960~1972年,平均每年捕捉5,000頭,最高年份出現在1964年,當年捕捉了近20,000頭。
1979年,IWC科學委員會對南半球的塞鯨數量做出最後評估,其可捕種羣已從1960年的64,000頭減少到1979年的11,000頭。
其他有效數據也顯示,塞鯨種羣在1960~1979年出現了快速而劇烈的下滑。根據漁獲率和目擊率統計,巴西和南非海域的塞鯨數量下降最多。巴西捕鯨場1966~1981年的記錄顯示,1966~1972年的塞鯨捕獲量下降了約90%。自那以後,巴西水域再無塞鯨出沒的消息。南非德班的漁獲率和目擊率統計,1965~1974年該海域塞鯨數量減少超過95%。來自遠洋捕鯨(業)的標記重捕法數據顯示,1962~1976年間,該海域塞鯨數量下降約6倍(IWC 1980)。
1996年,國際捕鯨委員會給出南緯30°以南約10,000頭的塞鯨種羣數據,但其可靠性依然存在問題,因為沒提供方差,不過符合該物種種羣嚴重下滑的趨勢。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