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鬚鯨屬

鎖定
鬚鯨屬(Balaenoptera鬚鯨科的一屬,共有8種。 [1]  是典型的鬚鯨,包含了世界上最大的動物藍鯨。2003年11月日本科學家正式宣佈發現新種鬚鯨:角島鯨Balaenoptera omurai
中文學名
鬚鯨屬
拉丁學名
Balaenoptera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哺乳綱
亞    綱
真獸亞綱
鯨目
亞    目
鬚鯨亞目
鬚鯨科
鬚鯨屬
分佈區域
全世界的海域

鬚鯨屬分佈範圍

鬚鯨屬動物
鬚鯨屬動物(5張)
鬚鯨屬的分佈範圍廣及全世界的海域,藍鯨、長鬚鯨塞鯨、與小鬚鯨等在各大洋都可能發現其蹤跡,而布氏鯨則較為特殊,它們似乎不曾出現在北極或南極周遭的寒冷海域,而是終年停留於温、熱帶地區。鬚鯨屬鬚鯨多半棲息於遠洋而極少接近海岸,布氏鯨是唯一的例外:通常終年皆可在近岸處發現。
在鬚鯨屬中只有最大與最小的兩個物種─藍鯨與小鬚鯨─會游到南極極南端的寒冷海域。長鬚鯨通常不會接近南極的冰棚地區,而塞鯨的活動範圍則更偏北方。(在北半球由於陸地範圍較大,對氣候與洋流的影響程度較強,上述情形較不明顯。)不論是那一種鬚鯨,一般而言體型較大的個體會有接近極區的傾向,而較年輕的鯨則多半留在較偏南(或北)的地方。 [1] 

鬚鯨屬生活習性

鬚鯨屬遷徙習性

大多數鬚鯨都在冬季時於温、熱帶海域繁衍後代,夏季在兩極處取食豐盛的浮游生物與磷蝦,為此它們每年都得作長距離的南北遷徙。布氏鯨是須鯨屬中唯一的例外,它們似乎沒有明顯覓食期與繁殖季的劃分,部分族羣甚至可能不具遷徙性。
鬚鯨屬

鬚鯨屬攝食方式

各種鬚鯨的食性不盡相同,如藍鯨僅以磷蝦為食,布氏鯨則以小型魚類為主。鬚鯨屬的攝食行為有時被描述為"狼吞虎嚥"(gulper),因為它們的進食方式是張開大口一次吞下大量海水,此時它們會借著擴張喉腹折來增加口腔的容積,接着閉上嘴巴將水吐出,海水中所含的食物便會被鯨鬚擋住而留在口中。

鬚鯨屬分類地位

界:動物界
綱:哺乳綱
目:鯨目
科: 鬚鯨科
屬: 鬚鯨屬Balaenoptera
鬚鯨科 (Balaenopteridae)是現存鬚鯨亞目中最大的科,包括鬚鯨屬(Balaenoptera)與大翅鯨屬(Megaptera) ,然而結合化石記錄來看,鬚鯨屬僅僅是一個並系羣。現存大多數鬚鯨科(Balaenopteridae)有呈弓狀的上頜骨,上枕骨盾呈三角形,額骨的眶上突較低,上枕骨的前端與額骨的眶上突後緣距離較遠,鼓泡呈卵狀。鬚鯨屬鱗狀骨有粗短的顴骨突,鱗狀骨的小窩有彈性的骨骼稱為鱗褶,此外鬚鯨屬具有鱗狀骨縫,鱗狀骨後側緣腫脹。

鬚鯨屬鬚鯨屬物種列表

長鬚鯨 Balaenoptera physalus
塞鯨 Balaenoptera borealis
布氏鯨 Balaenoptera brydei
小布氏鯨 Balaenoptera edeni
藍鯨 Balaenoptera musculus
小鬚鯨Balaenoptera acutorostrata
南極小鬚鯨 Balaenoptera bonaerensis
角島鯨Balaenoptera omurai
注:2003年11月日本科學家正式宣佈發現新種鬚鯨:Balaenoptera omurai,目前尚無正式通用的英文俗名,中文暫譯為"角島鯨"或"大村鯨",種名"omurai"源自日本鯨類學者Hideo Omura的姓。角島鯨是在印度-太平洋海域發現,成年角島鯨身長可達11米,屬中型鯨,外型上接近長鬚鯨,但體型明顯較小。角島鯨長相易與長鬚鯨布氏鯨塞鯨等鬚鯨科成員混淆。
已知分佈海域為西太平洋地區,標本來自日本、台灣、菲律賓、澳大利亞與所羅門羣島。台灣的角島鯨標本,目前絕大多數保存於台中市的“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參考資料
  • 1.    王丕烈.中國鯨類:化學工業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