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鮮琦

鎖定
鮮琦:鮮卑後裔、祖籍廣元,1955年3月28日出生於重慶,在自貢和成都分別度過少年小學和中學時期,在梓潼有過5年半知青生活經歷;醫學科班出身,社會經驗豐富,是當今中國諸多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的紀實見證人和歷史記錄者;
中文名
鮮琦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55年3月28日
出生地
重慶

鮮琦人物信息

1978-1981在成都衞校讀書,其間擔任校學生會文體部長;1981年起先後在成都26中學(現成都職業技術學院)任醫生、心理衞生學教師,西南美容院(西南第一家美容院)醫師、美容心理諮詢師(其間先後就讀於成都中醫學院函大、電大中文專業,師從四川省人大法工委法律諮詢委員、原四川法學會副會長、四川大學法律系主任、教授秦大雕研修法律碩士專業);1990-1992,被借調入成都市文學院任創作員(由著名詩人、四川省文聯兼作協副主席、省政協常委孫靜軒親自推薦,成都市委宣傳部和成都市文聯、成都市文學院培養、打造);1993年至今先後擔任《廠長經理日報》記者,《餐飲娛樂報》常務副總編,《成都僑務》雜誌社社長兼常務副總編,《成都商報》記者,國務院特區辦《開放日報》西南記者站站長,四川有線電視台《都市生活》欄目組策劃兼責編,四川電視台《黃金三十分》記者,中國教育電視台《創想之夜》欄目策劃、編導、製片主任,成都市工商聯《成都商會》雜誌執行主編,四川省政協、四川省工商聯《多黨合作在四川》工商聯卷編輯部特邀採編、主筆,《報告文學》雜誌特邀作家等職,美國好萊塢影業公司駐中國首席代表,中華民族法制宣傳(紅歌)藝術團團長、中華民族傳統醫藥文化研究院院長、研究員,中華民族美食研究院院長、研究員,中華民族友好協會副會長,中國紅軍後代聯盟負責人,成都市政府-市民“特約公民觀察員”、第三屆“建設成都傑出貢獻獎”評選觀察員、司法部《法律與生活》新聞觀察員,客座在成都某大學等院校教授寫作專業課。
工作之餘,半路出家誤入文壇,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始於醫學科普創作,並先後被四川暨成都市科普作協吸收為會員。與此同時,始於小説、報告紀實文學、雜文、隨筆、散文等文學創作,並先後被四川暨成都市作協及中國報告文學學會(亦由孫靜軒推薦)等吸收為會員。

鮮琦主要作品

已分別在《人世間》、《現代作家》、《人間》、《青年作家》、《奇談》、《處女地》、《人民日報·大地》、《人民日報·時代潮》、《傳記文學》、《文學世界》、《電視·電影·文學》、《時代》、《時代文學》、《大時代文學》、《青春》、《記者文學》、《女子文學》、《五指山》、《墾春泥》、《百花》、《青年世界》、《青年與社會》、《青年一代》、《分忱》、《婦女生活》、《大眾電視》、《喜劇世界》、《海內外文叢》、《各界》、《滇池》、《舞台與人生》、《知音》、《女友》、《文友》、《家庭》、《女子世界》、《時代姐妹》、《現代婦女》、《中國婦女》、《中國婦女報》、《百花》、《新聞界》、《影視》、《科學與生活》、《現代生活》、《科學世界》、《中國電視報》、《藍盾》、《金盾》、《人民警察》、《法律與生活》、《法制世界》、《公安》、《當代警察》、《警察世界》、《警苑》、《法制日報》、《公安與法制》、《檢察風雲》、《餐飲娛樂報》、《南方週末》、《鳳凰生活》、《巴蜀史志》、《中國鄉鎮企業》、《滿漢全席》、《川菜》、《龍門陣》、四川電視台、中央電視台、中國教育電視台等媒體上發表作品達300餘萬字,先後榮獲全國藍盾文學獎、全國百花文藝獎、“天涯杯”全國雜文大獎賽、全國良師益友徵文大獎賽等十餘次表彰獎勵。
作為當今中國諸多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的紀實見證人和歷史記錄者,鮮琦已經出版《中國大社會·清明上河圖》叢書之《人生與社會》、《都市世態百象》、《廉政風暴》、《中國球迷潮》、《中國毒流大手術》、《廉政中國》、《中國反腐》等專集,並參與撰寫《中國工會工作實用大全》、《中國人事工作實用大全》、《中國企業工作實用大全》等大型圖書;
“激昂文字寫進盛世危情,句裏行間透出赤子之心”、“運籌帷幄展現智者風采,廣交友人共促事業發展”、“銘記歷史爭創時代先鋒,關注現實策劃社會人生”,是鮮琦的創作之魂和歷來追求。
不虛枉談,鮮琦已創造瞭如下若干“中國第一”:是八十年代中國第一個全方位多角度採寫毒品犯罪、貪污腐敗、賣淫嫖娼、性病艾滋病、女性婚戀、美食娛樂、學校教育、球迷現象、司法維權,關注弱勢羣體,倡導社會道德良心,探討下海經商熱潮、個體民營經濟等社會、現實、法制問題的作家,並幾經周折於九十年代出版了上述有關圖書;是中國第一個因寫問題報告紀實文學而被吸收為文學院的專業創作員;是九十年代中國第一個策劃、發起中華民族之花選美大賽、中國四川廣告節、中國成都油畫精品展、中國宋慶齡生平全國巡迴展、中國作家企業家聯誼會、中國記者企業傢俱樂部、中國棟樑工程(資助貧困大學生活動)、中國公民遺體捐獻等社會公益活動的“始作俑者”,並策劃、創作“三國火鍋宴”、“禹王府宴”、“蜀王食府”、“姑姑筵-鮮味齋”、“鮮宅家宴”等餐飲文案,待開發、合作;是跨世紀中國第一個策劃、發起吟誦、歌唱、書寫美麗成都,並率先創作《話説成都》、《穿在成都》、《成都商戰》(報告文學)、《新桃花源記》(散文)、《成都賦·輝煌歷史,彈指揮間》(賦文)、《錦繡成都》(同名歌詞、大型音樂歌舞史詩劇)、《為“錦繡成都”而歌》(創想談)、《蜀漢王朝》、《兩蜀春秋芙蓉花蕊》(均為電視劇本)的現代成都作家。
兼職組織、策劃、撰寫各類傳記、紀實、特寫、演講、演出、主持詞、解説詞、情書、對聯、辭賦、壽誕、祭文、訴狀(法律文書)、醫藥妙方、電視劇(片)等文字,提供包括特型演員在內的紅歌類節目演出。
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四川電視台、四川日報、華西都市報、天府早報、成都日報、成都商報、成都晚報、文匯報、文摘週報、南方日報、四川經濟日報、讀者報、市場與消費報、四川青年報、西藏青年報、晚霞報、體壇週報、粵港信息日報、勞動導報、先鋒雜誌、成都電視台、成都經濟電視台、四川廣播電台、四川經濟廣播電台、四川信息廣播電台、四川新聞網、新浪等均採訪、報導過鮮琦(人民日報等稱之為“反腐作家”,華西都市報稱之為“編外記者”,成都日報、成都商報、成都晚報、成都電視台等分別稱之為“學者”、“民間作家”、“成都作家”、“觀察員”),與鮮琦相關的條目、文章、個人介紹等,網上最高峯時達2,830,000多條,gg、百度、雅虎搜索等均可見一斑。
洋洋灑灑3萬字 民間作家“揭秘”漢碑(圖)
2011-01-03 03:16:47 來源: 成都商報(成都) 跟貼0 條 手機看新聞
鮮琦提出自己的推斷
“巍巍大漢”印證當年成都繁榮 追蹤
“‘李君’可能就是李膺,立碑之人名叫景毅。”昨日,手握着剛剛完成的書稿,成都作家鮮琦難掩興奮之情。一個多月以來,就在考古專家對天府廣場地下出土的兩塊漢碑展開深入研究之時,鮮琦也開始多方考證。近日,在查閲鮮氏族譜時,鮮琦突生靈感,將鮮卑與漢碑聯繫起來,並對碑文提及的人物進行考證。為此,鮮琦還寫出了洋洋灑灑3萬字的書稿,準備於近期發表。
看族譜得靈感 推斷“李君”是李膺
去年11月16日,考古人員在天府廣場老百貨大樓地下人防工程工地發掘出兩塊漢代石碑,頓時在蓉城考古界和民間引起高度關注。一直關心文化事業的鮮琦也不例外,成了一名“漢碑迷”。兩塊漢碑的解讀工作一有進展,他總禁不住四處打聽。期間,他還列出10餘位這一時期的巴蜀文人,逐一與碑文記述比對並一一排除。在去年12月中旬舉行的專家論證會上,考古專家對漢碑作出了較為系統的解讀,這讓鮮琦更加着迷於對漢碑的思考。去年12月19日,鮮琦參加了在西馬道街舉行的首屆中華鮮氏家族文化研討會。就在查閲鮮氏族譜時,通過對比關於鮮卑族的記錄,他發現兩塊漢碑與鮮卑族的多處關聯。
鮮琦説,在現有的史料中,碑文記述的陽嘉和本初年間,有諸多關於鮮卑族與漢人交往的記錄。其中,曾擔任蜀郡太守的李膺與《李君碑》所載的李君生平頗為吻合。鮮琦在名為《出土東漢石碑 初顯成都幸福》的文稿中提到,生於公元110年、卒於公元169年的李膺,曾舉孝廉任青州刺史,後為漁陽太守,不久轉為蜀郡太守。鮮卑來擾時,他曾親自率軍迎擊。此人飽讀詩書,滿腹經綸,且文武雙全。漢代多出青年將領,而立碑之時李膺也已為官多年。結合其他史料佐證,鮮琦大膽推斷,李膺可能就是碑文所述的“李君”。
循子尋父 立碑之人名叫景毅?
循着“李君可能就是李膺”這一線索,鮮琦大量查閲了有關李膺的史料。有史料記載,李膺門下有一名學生名叫景顧,曾隨其參加迎擊鮮卑的戰鬥。而循着景顧這一人物,鮮琦推斷出,當年為李君、裴君立碑的人,可能就是景顧的父親景毅。
景毅是東漢後期梓潼人,從小受到良好教育,德才兼備,被太守丁羽舉為孝廉,曾擔任縣令等職,後遷侍御史(中央的監察官)。當時朝廷宦官專權,以李膺為首的正直的士大夫起而抨擊。景毅對李膺十分敬佩,把自己的兒子送到李膺門下當學生。後來,因宦官大興“黨錮之禍”,以李膺為首的“黨人”被誅,其門生故吏都受到牽連。只是由於宦官掌握的李膺門生名單中漏掉了景顧,景毅才未受到牽連。但不肯苟安的景毅主動上表要求回故鄉。後來,景毅又被起用,曾主事益州郡。
鮮琦在文稿中推斷,景毅不但仰慕李膺,還從李膺那裏得知裴君(鮮琦推斷裴君可能是裴岑)的事蹟。敬仰之下,景毅才為二人立碑。鮮琦對於立碑人的這一推斷,也是自兩塊漢碑出土以來,首次有人公開對立碑之人作出明確推斷。
昨日,有考古專家在接受成都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由於兩塊漢碑的碑文並未提及立碑之人,鮮琦的這一推斷有一定道理,但尚需進一步論證。目前,關於碑文的解讀工作尚在繼續,考古部門將多次召開專家論證會,對碑文作出更為系統、科學的解讀。
成都商報記者 王聖 攝影 劉暢
讀者節兩大重頭戲準備就緒 好房好車四城巡展首站綿陽
華西都市報2010年10月6日要聞版次:[ 001 ]
四川日報報業集團成立10週年暨華西都市報讀者節“榮譽讀者”PK報名持續升温。昨日,一些等不及的讀者主動打進本報電話,希望能儘早進入到PK環節。與此同時,讀者節的兩大重頭戲——“成都好房樂購全川”和“華西汽車全川巡展”也已準備就緒,將在綿陽、內江、眉山、達州四城巡展,首站定於綿陽。
今日,本報繼續推出3位“榮譽讀者”競選者,你可以登錄四川在線和新浪四川為觸動你的人投票。
“編外記者”鮮琦“華西報很仗義”
鮮琦可以説是華西都市報的老朋友了,早在2003年,他因為長期給本報提供新聞線索,還獲得了特別榮譽獎,領到了1000元的獎金。“我跟華西都市報好多記者都有聯繫,經過幾次合作後,大傢俬下里也是很要好的朋友。”
作為川內的第一批報料人,鮮琦説華西都市報給他的感覺就是“很仗義、很有責任感”。這幾年來,每逢華西都市報的重大活動,鮮琦總是積極參與其中,而一旦遇到他自己組織或參與的其他活動,他也第一時間打進本報的報料熱線。
鮮琦認為,讀者節不但拉近了他們這些讀者與報社的距離,活動的成功,也會讓他們這些鐵桿粉絲感到自豪。
華西都市報記者薛小龍李鑫相關報道鏈接02版
華西都市報榮譽讀者評選2010 鮮琦
常和記者合作 曾是川內優秀報料人
鮮琦可以説是華西都市報的老朋友了,2003年的時候,他還因為長期給本報提供新聞線索,和另外幾名熱心讀者一道,獲得了特別榮譽獎,領到了1000元的獎金。“我跟華西都市報好多記者都有聯繫,經過幾次合作後,大傢俬下里也是很要好的朋友。”
作為川內的第一批報料人,鮮琦説華西都市報給他的感覺就是“很仗義、很有責任感”。這幾年來,每逢華西都市報的重大活動,鮮琦總是積極參與其中,而一旦遇到他自己組織或參與的其他活動,他也第一時間打進本報的報料熱線。
對於這次讀者節,他説這種媒體與讀者互動的活動,應當經常舉辦,不但拉近了他們這些讀者與報社的心,活動的成功,也會讓他們這些鐵桿粉絲感到自豪。
以下是過去鮮琦與華西都市報有關的新聞報導:
1.8萬 線索獎“砸”中出租司機 華西都市報 2003年08月10日
■頒獎花絮
不讓記者跑空趟
孫天勇、黃興全、鮮琦3名熱心讀者獲得了特別榮譽獎。他們以長期給媒體提供新聞線索為樂趣,是給本報提供的新聞線索最多的熱心讀者,每人獲得了1000元的獎金。
鮮先生是某中央媒體四川辦事處的工作人員。他稱,自己提供的每一條新聞都是經過篩選的:“不讓記者跑空趟。”他告訴記者,自己每年要給華西都市報提供50餘條線索,雖然有時將新聞線索通知其它報社,但第一個通知的卻是華西都市報。他表示,參加此次活動後,深切地感受到了華西都市報對線索人的重視,以後將提供更多的獨家新聞線索給本報。
領獎台上賣旅遊
“歡迎大家到阿壩旅遊。”咦,頒獎儀式上竟然有人推銷旅遊?頒完獎後,獨得1.8萬元獎金的一等獎獲得者李曉兵從褲袋裏拿出早上趕寫的發言稿走上台。“首先感謝華西都市報對線索人的高度重視……”李先生髮完言,正當大家鼓掌時,他突然説了句“歡迎大家到阿壩旅遊。”
記者王蓉實習生程婧
華西記者是“咱百姓的記者”! 華西都市報 2003年11月09日
華西讀者評選2003年度華西十大名記者·特別報道(三)
■讀者在記者節上向本報記者真誠祝賀,並感謝記者給他們帶來温暖與正義
■華西記者承諾:哪裏有新聞哪裏就有我們;哪裏有困難,哪裏也會有我們
昨日下午,來自成都四面八方的數百讀者牽着“華西記者辛苦了”的大紅橫幅、捧着嬌嫩的鮮花、帶着泛黃剪報集、裝上投票信封、懷着對華西記者的支持和厚愛,來到本報與2003年度“華西十大名記者”的候選記者真情交流。
通過這次活動,讀者們對記者們的工作、生活有了更多的瞭解,他們表示,以後會給予記者們的工作更多理解和支持;而記者們也表示,他們無以為報,只能以更加努力地工作、更強的社會責任心和更多的好作品來回報讀者的厚愛。記者們承諾:哪裏有新聞,哪裏就有我們;同樣,哪裏的讀者有困難,哪裏也一定會有我們。
讀者:幫助成立記者俱樂部
讀者鮮琦有一份未完成的禮物,這時也忍不住透露出來:他正與一家醫院銜接,並已達成意向性協議:為名記們提供無償的醫療服務。他覺得我們的記者做得太多了,已經遠遠超出本職的要求,而面對的風險又是如此之大,希望能夠解決記者們的後顧之憂。他説如果這件事辦成了,他的下一步是聯繫保險公司給我們的記者保險。並建議把“有困難找華西”的口號打在報紙上面,並經常性地介紹記者,介紹重大新聞背後記者付出的艱辛。鄧素英則説自己已經給省人大提議,要求政府給記者提供更健康、安全、寬鬆的工作通道及環境。
而一廣告傳媒有限公司的魏玉玲更建議:由華西報牽頭,成立一家記者俱樂部,“至於啓動資金,我和我的朋友都願意去跑。”魏玉玲説,成立這樣的“記者俱樂部”,是為了解除記者的後顧之憂,形成一個良性循環“鏈”:記者們因沒了後顧之憂,而會更加努力地為百姓鼓與呼;百姓在得到更大程度的公正甚至實惠之外,也會因此更支持記者。
“華西報就是要鐵肩擔道義!”
本報副總編黃遠流也感慨萬千:“我這個老記者都想像不到讀者對我們寄予了這麼高的希望,現在看來是壓力更大了。”黃遠流表示,記者不是聖人,只是社會的一員,但我們的記者就要有一顆正直的心,在推動社會進步的重大歷史事件面前,華西一定要站出來為百姓説話,要有自己的聲音。“華西都市報就是要鐵肩擔道義!”他説。
記者吳妮
鐵肩擔道義真情似彩霞 華西都市報 2003年11月14日
華西讀者評選2003年度華西十大名記者·特別報道(八)
本報訊(記者吳妮) 截至昨日,“2003年度華西十大名記”評選活動組委會收到的讀者來信和選票,已經裝滿兩大口袋。活動組委會認真拆閲了這些讀者來信,統計出了目前得票數排名前十位的記者,並已將求助信件轉交到相關記者手中。
據網上、電子郵件、電話、郵件和王府井商場門口投票箱的投票情況,截至昨日,排名第一位的名記者候選人是曾經登頂珠峯的“空降奇兵”劉建,他的得票數為7504張。目前暫時排名前十位的名記者候選人為:劉建、王蓉、譚曦、曹笑、鄭穎、龍燦、杜恩湖、秦勤、曹豐、宋曦。
在本報組委會收到的信件中,讀者鮮琦以一首《武陵春》讚揚本報記者“鐵肩擔道義”的執着和勇氣。綿陽讀者劉華文作詩道:“學士記者拼孤膽,俠義‘刀客’展壯懷。受命採訪冒千險,卧底偵察克萬難。”樂至讀者陽萬青在來信中表示本報記者對讀者“一片真情似彩霞”,而自己卻是“德高質潔無所求”。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一些讀者在來信中,為本報提供了不少有價值的新聞線索。一些事件的受害人也向他(她)所信任的候選記者發出求助信號。組委會已將線索轉告相關記者,他們將認真回覆讀者們的信任。
目前,活動仍在繼續,組委會歡迎讀者踴躍投票評選你心中的“華西十大名記者”。
心儀鮮花送給“刀鋒戰士們” 華西都市報 2003年11月15日
華西讀者評選2003年度華西十大名記者·特別報道(九)
本報訊(記者吳妮) “2003年度華西十大名記者”評選活動高潮持續不斷,昨日,支持各自心儀記者的讀者們使出奇招,上演了一場場真情大戰。
“刀鋒戰士”曹笑收到讀者送來的一大籃表達“鍾情”的鮮花。一名讀者發動全家老少、親朋好友20餘人 為他心目中的英雄記者劉建投下20餘張選票。某大醫院中醫骨科醫生潘穎,為支持“正義黑客”龍燦,來到本報為候選名記者們現場診療。潘穎在為多名記者診治後表示,她發現記者們普遍患有頸、腰椎疾病。這與記者們長期伏案工作有關,是典型的職業病。熱心讀者鮮琦還聯繫到好幾個漫畫家,為候選名記們畫漫畫。一名讀者致信杜恩湖,感謝他風趣幽默的文娛報道,稱這些報道給他的生活增添不少樂趣。
目前,名記者評選的投票活動仍在繼續進行,歡迎讀者通過上網、發郵件、電話和王府井商場門口投票箱等渠道,投下神聖一票。
長歌短句祭靜軒
2003年07月04日 星期五 華西都市報 > 文娛(12版)
昨晚21:20許,細雨濛濛。孫靜軒靈堂前,來自北京、上海、重慶、安徽及成都本土的數十位詩人匯聚在這裏,或唱或頌,表達了對故世詩人的尊重和悼念。
“詩祖詩仙詩聖詩怪描繪大千世界,字裏行間均有情愛;蘇軾魯迅柏楊靜軒書寫人生社會,抑揚頓挫皆説真話!”成都詩友鮮琦送給孫靜軒的一首輓聯,拉開了“孫靜軒詩歌朗誦會”的序幕。有的人當場放聲大哭。當有詩友朗誦道:“半生烈火半生狂,長歌短句百千行,願君再唱大風歌,依舊一個少年郎”這句氣勢磅礴的輓歌時,現場氣氛達到高潮。現場,成都著名詩人劉濱、張新泉、唐楷、宣齊等人均沉痛地朗誦了自己的詩作。據悉,靜軒遺體告別儀式今日上午在市殯儀館舉行。
實習生王飛記者杜恩湖
本土藝人打擂台 吹拉彈唱齊上陣
2010年02月20日06:28   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
本報訊(實習記者肖翔)噼裏啪啦的金錢板、眼花繚亂的小魔術、撩動心絃的長裙舞……成都文殊坊,本土藝人打擂台。昨日,高世華的金錢板和胡向東的近景魔術最為搶眼,贏
得台下觀眾的陣陣喝彩。今年62歲的胡向東有着40多年的魔術表演經驗,為參加這次擂台賽,他吃年夜飯的空隙都在練習。活動策劃者之一鮮琦説,參加表演的民間藝人都是無償演出,截至昨日,已經有5支隊伍參加了表演。這次擂台表演是文殊坊舉辦的時間最長的一次。從正月初二到大年十五,將有30多支民間表演團隊在這裏各展才藝。
鮮氏後人鮮有聯繫 有了家譜“鮮”有聯繫
2010年12月20日04:34 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
鮮氏後人鮮有聯繫 有了家譜“鮮”有聯繫
■奔波數年,癌症老人與同姓人合力編纂《鮮于氏總譜》。
■從有“鮮于”姓氏的第一代開始,至今已經有159代。家譜定稿時,廢稿竟達210斤。
■昨日,60多名鮮氏後人在成都聚會,據悉這是新中國成立後西南地區鮮氏家族首次聚會。
昨日上午,成都市西馬道街,60多名鮮氏後人齊聚一堂,他們有的來自貴州、雲南、重慶,更多的是四川南充一帶,他們喜悦地交談着生活近況,交換名片。這一個久違的聚會,讓失去聯繫已久的鮮氏後人又走到了一起。根據相關資料記載,這是新中國成立後,西南地區鮮氏家族首次聚會。
60餘鮮氏後人昨日相聚
在昨日的聚會現場,來自南充市南部縣的鮮義建拿出了一本600多頁的《鮮于氏總譜》,讓這個聚會達到高潮。“這本總譜可以讓我們認識祖宗!”據鮮義建介紹,“鮮于”的姓氏出自於子姓。當時,商紂王的叔叔稱為箕子。由於紂王的荒淫殘暴,經常納諫的箕子被關。後來,周武王滅商之後,放出箕子。箕子便出走建國,他的子孫中有個叫仲的,有封地在“於”。於是,他將國名“鮮”字和封地名“於”合成為姓,稱“鮮于氏”。後經發展,“鮮于”氏有的簡稱“鮮”氏。
鮮義建拿着總譜講解着歷史,也歷數鮮氏的名人,鮮氏後人聽得津津有味。一名在民政部門工作的鮮氏後人稱,“俗話説光宗耀祖,我們瞭解了祖先,更能促進我們的工作。同時,這種意義不僅是尋根,也是對歷史文化的瞭解,家譜很有意義。”
數年編纂 廢稿有210斤
《鮮于氏總譜》有60多萬字,這本厚厚的書凝聚的是鮮氏後人的努力。
據瞭解,2003年,四川一名企業家鮮揚提出修家譜,瞭解姓氏文化。由於工作繁忙,鮮揚共出資50000元,作為修家譜的費用。當時,西充縣一名叫鮮德倫的老人擔任了家譜的編纂工作。
當時他還在司法系統工作,幾乎將所有節假日都用在了編纂家譜上。由於南充、閬中、巴中一帶鮮氏後人比較集中,他便反覆探訪,還去過雲南、貴州等地。那時,他剛做過胃癌手術,必須服中藥調理,他的包裏常常揣着藥瓶。有時候,他在外面吃了稍微硬點的東西就會胃痛,他總是放點開水泡一下,邊吃邊揉着胃。吃完繼續探訪族人。
在這個過程中,他認識了鮮虹。鮮虹家有一本祖傳的鮮氏家譜———光緒8年時,由鮮虹的高祖鮮潮海以及兒子編纂。聽聞編纂家譜,鮮虹不僅拿出“祖傳之寶”,還承擔起家譜的設計工作。
通過這種方式,鮮德倫又收集到川內另外三本鮮氏族譜。更大的收穫來自於東北師範大學鮮于澤教授提供的歷史文獻,記錄箕子建國的歷史以及“鮮于”姓氏的起源。
獲得這本文獻後,鮮德倫花錢請人翻譯,後又請老師將這些文獻打上標點符號斷句,以便更清楚地閲讀。
蒐集史料的同時,鮮德倫還進行着編纂工作。為了擠出更多時間,他每天五點就起牀,開始梳理鮮氏家譜。這種梳理從有“鮮于”姓氏的第一代開始,至今已經有159代。
鮮德倫整理的文稿全部是手寫的,寫完後拿去打印,每次至少打印上千頁,繼而再修訂,添加最新獲得的信息。如此反覆,這七年間,他一共修訂了八次才最終定稿。等到定稿那天,他將作廢的草稿賣掉時,廢稿竟有210斤!
昨日,鮮德倫將凝聚着心血的書帶到成都,並贈送給鮮氏家族後人。鮮德倫稱,這本書已正式出版併發行。
成都商報記者 藍嵐 攝影程啓凌
鮮家開個會不容易 準備都要花7年
2010-12-20 03:53:00 來源: 成都晚報(成都) 跟貼0 條 手機看新聞
“鮮”姓人士
事由:聚會溯源
“姓鮮的人主要分佈在雲、貴、川和湖北,但四川最多,有2萬多人。”昨日,來自雲南、貴州和四川各地的60名鮮姓人士首次齊聚成都,溯本追源。負責這次鮮氏宗親聯誼會的鮮德倫稱,這次聚會籌備了7年時間,還編撰了家族總譜,計劃將其中一部分贈予世界各地有鮮家人居住的國家級圖書館和檔案館。
成都晚報記者 羅家媛(本文來源:四川新聞網-成都晚報 )
首屆中華鮮于氏家族文化研討會於12月19日在成都古娘娘廟舉行
12月19日晚上19時許,成都電視台5頻道成都全接觸播放了本次活動的新聞。
首屆中華鮮于氏家族文化研討會於12月19日在成都古娘娘廟舉行
首屆中華鮮于氏家族文化研討會議程
1、時間:2010年12月19日(星期日)上午9--16時
2、地點:成都市西馬道街50號古娘娘廟(與文殊院一牆之隔,文殊院背後)
3、參會人員:全國鮮于氏各支系族人代表及知名人士60多人,成都電視台、成都晚報、成都商報等媒體記者到現場採訪
4、主持人:中華民族友好協會副會長鮮琦
5、由主持人鮮琦介紹參會人員
6、由鮮于煌(重慶師範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碩導)宣讀祭祖跋文
7、由主持人鮮琦組織祭祖儀式
8、由攀枝花市政府退休幹部鮮繼倫致開幕詞
9、由著名民主人士鮮英孫女鮮述秀、鮮于浩(西南交通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南交通大學學報》(哲社版)主編、四川省歷史學會副會長、四川省中共黨史學會副會長、成都市歷史學會副會長)、鮮于煌、鮮繼清(重慶郵電大學·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發表講話
10、由總譜主編鮮德倫介紹總譜撰寫、總譜校正鮮義建、設計鮮虹介紹相關情況
11、由鮮于浩為編印資助總譜有功人員贈送紀念品
12、由原成都市市長助理鮮開值致閉幕詞
13、中午集體就餐
14、下午座談交流
與會者一致確定:現向海內外廣泛徵集中華鮮氏宗親文化研討會領導名單,希望所有鮮氏人士都來關心這項工作,並請各位踴躍提名或毛遂自薦,把傑出優秀的鮮氏人士推薦到能充分發揮各自才能的領導崗位上來。
經主持人鮮琦提議,由著名民主人士鮮英的後人(女兒鮮繼楨、鮮繼根、鮮繼平、鮮繼康、孫女鮮述文其中之一)等擔任顧問,鮮學福(重慶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礦山安全技術專家)擔任名譽會長,鮮揚(入選2008年《福布斯》亞洲最年輕富豪榜前三名、2010年入選《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937名的四川恆鼎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擔任會長,並下設專家學術、經濟、文史、秘書處等機構,研討會聯絡地點常設在古娘娘廟內,每年的冬月初10為中華鮮氏宗親的祭祖日,經與會者一致推舉鮮琦擔任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