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魯濱遜·克魯索

鎖定
魯濱遜·克魯索(Robinson Crusoe)是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創作的長篇小説《魯濱遜漂流記》的主要人物。
魯濱遜夢想成為一名水手,他違背父親的意願,執意出海遊歷,不幸的是,船在暴風雨中傾覆。與他同船之人無一倖免。他孤身漂流到一座荒島,身上物品所剩無幾。儘管在荒島上困難兇險不斷,他卻勇敢地生存了下來。後來,他發現一個長滿葡萄的山谷,在那裏搭建了一個容身之所。漸漸地,他開始喜愛孤島生活。他馴養山羊,練習編筐,製作麪包和陶器。在島上過着寧靜富足的生活。有一次,他救下一個即將被吃掉的野人“星期五”,把他當作貼身僕人和親密朋友。他在荒島上生活了約28年後,回到了故鄉。 [1] 
魯濱遜擁有直面現實、不畏困難、不灰心氣餒、堅毅頑強、積極進取的創業精神,這種精神正是新興資產者所需要的。魯濱遜的殖民主義思想反映了作者的時代侷限性。作者從正面將魯濱遜塑造成了文學史上第一位資產者,對19世紀現實主義小説的創作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2] 
中文名
魯濱遜·克魯索
外文名
Robinson Crusoe
別    名
魯賓孫·克魯索
魯濱遜
飾    演
艾丹·奎因(1989年電影) [3] 
性    別
登場作品
魯賓遜漂流記
魯濱遜·克魯索的更遠歷險
《魯濱遜·克魯索的沉思》
年    齡
19歲(登場時)、47歲
出生地點
英格蘭約克市

魯濱遜·克魯索人物經歷

魯賓遜插畫
魯賓遜插畫(3張)
《魯濱遜漂流記》中記述了主人公魯濱遜在一次航海中不幸遭到了暴風雨的襲擊,除他外,其他人全部遇害。他被漂到了個荒無人煙的孤島上。他的心中充滿了無助以及孤獨,不知道應該如何在這個孤島上生活下去。但是,他卻又不斷地安慰自己,憑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克服了無數的困難,把自己的生命延續下去,並且找到了許多生活的樂趣,並救下了一名野人,取名為“星期五”。在他漸漸淡忘要回到文明社會中去的時候,他卻得到了獲救的機會……在故事中,堅強不屈的魯濱遜憑着自己的力量和在廢船上找到的一些工具,在荒地上建起了住所,種起了麥谷,還飼養了動物,完成了自己的生活基本所需。他在這個過程中,也遭遇了很多困難和挫折,負出了辛勤的勞動。例如,他那個有兩層圍牆的房子差不多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才建成的;他在第一次播下大麥和稻穀的時候,由於播種的不是時候,這些寶貴的存貨就浪費了一半;為了挖幾個地窖以備貯存淡水,魯濱遜又辛辛苦苦地幹了幾個月;為了做一個能夠煮湯的鍋,他絞盡腦汁,嘗試了多種辦法,也失敗了無數次,才研究出製造方法。最後,魯濱遜終於在28年後獲救,並帶領星期五逃出了荒島。
魯濱遜出生於一個體面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一心想去海外見識一番。他瞞着父親出海去倫敦,第一次航行就遇到大風浪,船隻沉沒,他好不容易才保住性命。第二次出海到非洲經商,賺了一筆錢。第三次又遭不幸,被摩爾人俘獲,當了奴隸。後來他劃了主人的小船逃跑,途中被一艘葡萄牙貨船救起。船到巴西后,他在那裏買下一個莊園,做了莊園主。他不甘心於這樣的發財致富,又再次出海,到非洲販賣奴隸。
魯濱遜 魯濱遜
第四次航海時,船在途中遇到風暴觸礁,船上水手、乘客全部遇難,唯有魯濱遜倖存,隻身漂流到一個杳無人煙的孤島上。他用沉船的桅杆做了木筏,一次又一次地把船上的食物、衣服、槍支彈藥、工具等運到岸上,並在小山邊搭起帳篷定居下來。接着他用削尖的木樁在帳篷周圍圍上柵欄,在帳篷後挖洞居住。他用簡單的工具製作桌、椅等傢俱,獵野味為食,飲溪裏的淡水,度過了最初遇到的困難。
他開始在島上種植大麥和稻子,自制木臼、木杵、篩子,加工麪粉,烘出了粗糙的麪包。他捕捉並馴養野山羊,讓其繁殖。他還製作陶器等等,保證了自己的生活需要。還在荒島的另一端建了一個“鄉間別墅”和一個養殖場。雖然這樣,魯濱遜一直沒有放棄尋找離開孤島的辦法。他砍倒一棵大樹,花了五六個月的時間做成了一隻獨木舟,但船實在太重,無法拖下海去,只好前功盡棄,重新另造一隻小的船。
魯濱遜 魯濱遜
魯濱遜在島上獨自生活了15年後,一天,他發現島邊海岸上有一個腳印。不久,他又發現了人骨,生過火,原來外島的一羣野人曾在這裏舉行過人肉宴。魯濱遜驚愕萬分。此後他便一直保持警惕,更加留心周圍的事物。直到第24年,島上又來了一羣野人,帶着準備殺死並吃掉的俘虜。魯濱遜發現後,救出了其中的一個。因為那一天是星期五,所以魯濱遜把被救的野人取名為"星期五"。此後,“星期五”成了魯濱遜忠實的僕人和朋友。接着,魯濱遜帶着“星期五”救出了一個西班牙人和“星期五”的父親。不久有條英國船在島附近停泊,船上水手叛亂,把船長等三人拋棄在島上,魯濱遜與“星期五”幫助船長制服了那幫叛亂水手,奪回了船隻。他把那幫水手留在島上,自己帶着“星期五”和船長等離開荒島回到英國。此時魯濱遜已離家35年(在島上住了28年)。他在英國結了婚,生了三個孩子。妻子死後,魯濱遜又一次出海經商,路經他住過的荒島,這時留在島上的水手和西班牙人都已安家繁衍生息。魯濱遜又送去一些新的移民,將島上的土地分給他們,並留給他們各種日用必需品,滿意地離開了小島。
影響
相對於《魯濱遜漂流記》,《魯濱遜·克魯索的更遠歷險》裏的魯濱遜形象更為沉穩和寬容,小説出版後仍然受到民眾歡迎,以後的很多版本都將兩部書一起出版。文學評論家查爾斯·吉爾頓則批評笛福隨心所欲地操縱人物,所塑造的人物缺乏自己的個性。笛福又於1720年出版了《魯濱遜·克魯索的沉思》,仍以魯濱遜自述的方式,敍述安心隱居、篤信宗教的他的各種沉思,也反駁吉爾頓的批評,從而完成了魯濱遜·克魯索三部曲。但最後這部作品讀者甚少。

魯濱遜·克魯索成書過程

魯濱遜 魯濱遜
1719年4月25日《魯濱遜漂流記》出版,非常受讀者的歡迎,受到鼓舞的笛福很快就創作了續集《魯濱遜·克魯索的更遠歷險》,並於同年的8月20日出版。小説共十六章,篇幅和前作相當,同樣採用了魯濱遜·克魯索自述的方式。在《魯濱遜漂流記》的末尾,曾提到過魯濱遜培養自己的侄子當上了船長,他在侄子的慫恿下於1694年再次出海,並説:“我自己在那十年間的冒險經歷和驚人遭遇,我以後也許會另行記敍的。”《魯濱遜·克魯索的更遠歷險》主要內容就是記述1694-1705年這十年間魯濱遜四處歷險的情況。

魯濱遜·克魯索小説續集

魯濱遜·克魯索的更遠歷險》,又稱《魯濱遜漂流記續集》(英語:The Farther Adventures of Robinson Crusoe)是英國小説家丹尼爾·笛福所著的一部小説,是《魯濱遜漂流記》的續集。在這部小説中,魯濱遜·克魯索再次出海冒險,回到自己居住過的孤島,經過巴西馬達加斯加波斯灣馬六甲、中國和俄羅斯等地,最終回到英國。小説敍述了魯濱遜·克魯索在途中的種種危險經歷,他的思想的逐步變化,穿插了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反映了笛福時代對世界各地的認識。

魯濱遜·克魯索影視作品

《魯濱遜漂流記》英文原名:Robinson Crusoe,又譯作《魯賓孫漂流記》《魯濱孫漂流記》、《魯濱遜漂流記》等,直譯作《魯濱遜·克魯索》。是丹尼爾·笛福59歲時所著的第一部小説,首次出版於1719年4月25日。這本小説被認為是第一本用英文以日記形式寫成的小説,享有英國第一部現實主義長篇小説的頭銜。該發表多年後,被譯成多種文字廣為流傳與世界各地,並被多次改編為電影、電視劇。
參考資料
  • 1.    馬鍾元,每天讀點英文 英美文化常識全集 精華版,宇航出版社,2017.01,第79頁
  • 2.    汝信主編:《世界百科著作辭典》,中國工人出版社,1993,第308頁
  • 3.    魯濱遜漂流記Crusoe(1989)  .1905電影網[引用日期2020-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