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字)

鎖定
魏(拼音:wèi、wēi、wéi),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 [2]  。此字最早見於秦國小篆時代,形聲字。此字本義是指山高大,假借為古國名,引申為闕宮門的台觀,亦指朝代名、古郡名、今縣名;亦可作姓氏。 [1] 
(基本信息欄參考資料: [1] 
中文名
拼    音
wèi、wēi、wéi
部    首
五    筆
TVRC
倉    頡
HVHUI
鄭    碼
MFZN
字    級
一級字
平水韻
去聲·五未
注    音
ㄨㄟˋ、ㄨㄟ、ㄨㄟˊ
四角號碼
26413
筆順讀寫
撇、橫、豎、撇、點、撇點、撇、橫、撇、豎、橫折、橫、橫、撇、豎彎鈎、撇折、點
總筆畫
17
結    構
左右結構
統一碼
9B4F
筆順編號
31234531325113554

字源演變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字形演變流程圖(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11]
“魏”是形聲字。此字實際上可以看成在嵬字上加註聲符而形成的分化字。該字字形的演變主要表現在偏旁位置的變化和偏旁的減省上:一是“山”旁的位置變化。目前見到的戰國文字,其山均在下部或右下。漢人碑刻文字,其山旁或居於上,或居於下。到楷書階段,楷書中山旁的位置才固定在上部。二是聲旁“委”的位置變化。馬王堆漢墓帛書中,聲旁“委”或居於形旁“嵬”的右邊,形成(字形4)。三是鬼旁的減省,形成(字形7)。四是減省之後山旁的位置又一次變化,形成楷書的“崣”字。魏國或魏姓之魏,本來也寫作巍,後人省去山旁,於是魏便成了魏國或魏姓的專用字。 [11] 
“魏”的本義為“宮闕門的台觀”。《玉篇·鬼部》:“魏,象魏,闕也。” 《文選·班固〈引典〉》: “是以來儀集羽族於觀魏。”張銑注: “觀、魏,皆闕也。”正由於此,所以又有“魏闕”、 “魏觀”、 “象魏”等名稱。“魏闕”是指古代宮門外的闕門,是古代懸布法令的地方,後來也作為朝廷的代稱。《莊子·讓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 《淮南子·傲真訓》: “魏闕。”高誘注:“魏闕,王者門外,闕所以懸教象之書於象魏也。巍巍高大,故曰魏闕。” “魏觀”即“魏闕”。清厲荃《事物異名錄》十四:“闕在門兩旁中央,闕然為道,故謂之闕,又名魏觀。” “象魏”亦即“魏闕”。《周禮·天官·大宰》: “乃縣(懸也)治象之法於象魏。”
魏後來用來指國名、州郡名以及朝代名等。
魏亦姓氏之一 。《廣韻 ·末韻》:“魏,姓。”《史記 ·魏世家》:“魏之先,畢公高之後也。畢公高與周同姓。武王之伐紂,而高封於畢,於是為畢姓。其後絕封,為庶人,或在中國,或在夷狄。其苗裔曰畢萬,事晉獻公。獻公之十六年,趙夙為御,畢萬為右,以伐霍、耿、魏,滅之。以耿封趙夙,以魏封畢萬,為大夫。 ……畢萬封十一年,晉獻公卒,四子爭更立,晉亂。而畢萬之勢彌大,從其國名為魏氏。”
方言“魏”有能、會之義。《方言》卷十三:“魏,能也。”章炳麟《新方言·釋言》:“今謂不能曰不魏,聲小變如會,通以會字為之。”
魏又有“獨立貌”之義。《莊子·天下》:“舍是與非,苟可以免。不師知慮,不知前後,巍然而已矣。”郭象注為“任性獨立”。成玄英疏曰:“巍然,不動之貌也。”
魏還可作為“巍”之異體,其音義與“巍”同,讀wēi,是“高大”的意思。《説文·嵬部》:“巍,高也。”段玉裁注: “高者必大,故《論語》注曰:‘巍巍,高大之稱也。’後人省作魏,分別其義與音。”《史記·晉世家》: “萬,盈數也;魏,大名也。”裴駟集解引服虔曰:“魏喻巍。巍,高大也。” [12]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wèi
名詞
闕宮門的台觀。

西周·周公旦周禮·太宰》:“乃縣治象之法於象魏。”
西漢·劉安《淮南子·本經》:“魏闕之高,上際青雲。”
東漢·班固典引》:“是以來儀集羽族於觀魏。”
象魏;魏觀
(Wèi)古國名。西周時諸侯國。在今山西省芮城縣北,姬姓。春秋時被晉獻公攻滅,以其地封給畢萬。
Wei State


(Wèi)古國名。戰國七雄之一。畢萬的後代魏文侯與韓、趙三家分晉,列為諸侯國。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縣西北)。後遷都大梁,故魏又稱梁。公元前225年為秦所滅。
西漢·劉向戰國策·齊策》:“韓、魏聞之,皆朝於齊。”
西漢·司馬遷史記·魏公子列傳》:“不敢加兵謀魏。”
西漢·劉向《戰國策·魏策》:“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Wèi)朝代名。三國之一。公元220年曹丕代漢稱帝,國號魏,與吳、蜀三分天下,公元265年為司馬炎代魏稱晉所亡。
Wei Dynasty
東晉·陶淵明桃花源記》:“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唐·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

(Wèi)朝代名。南北朝時,北朝之一。公元386年為鮮卑族拓跋珪所建,據長江以北,史稱北魏。後分裂為東魏和西魏。公元550年東魏被北齊所廢。公元557年西魏為北周所廢。

魏碑
(Wèi)朝代名。隋末農民起義領袖李密所建國號。


地名。古郡名。治今河北省臨漳縣西南。
Wei Prefecture
東漢·班固漢書·地理志上》:“魏郡,縣十八。”
清·顧袓禹《讀史方輿紀要·歷代州域形勢·漢》:“魏郡,秦邯鄲郡地,高帝析置魏郡。”

地名。古州名。治今河北省大名縣東北。
Wei Zhou
北宋·宋祁、歐陽修、範鎮、呂夏卿·《新唐書·裴度傳》:“田弘正效魏、博六州於朝。”

地名。今縣名。在河北省南部。
Wei County

(Wèi)姓。



動詞
能,會。
can


wēi
形容詞
同“巍”。高大的樣子。
tall and big

魏然;魏魏
wéi
形容詞
獨立的樣子。
independent
戰國·莊子莊子·天下》:“椎拍輐斷,與物宛轉,舍是與非,苟可以免。不師知慮,不知前後,魏然而已矣。”

參考資料: [1]  [9-10] 

古籍解釋

説文解字

高也。從嵬,委聲。牛威切。 [3] 

説文解字注

高也。高者必大。故《論語》注曰:巍巍,高大之稱也。《左傳》卜偃曰:萬,盈數也。巍,大名也。雉門外闕高巍巍然。謂之象巍。按:本無二字。後人省山作魏。分別其義與音,不古之甚。從嵬委聲。牛威切。按:古音當在【十六部】。 [4] 

康熙字典

《廣韻》魚貴切。《集韻》《韻會》虞貴切。並音偽。《説文》本作巍,高也。從嵬,委聲。注:徐鉉曰:今人省山以為魏國之魏。《詩·魏風譜》:魏者,虞舜、夏禹所都之地也。在《禹貢》冀州雷首之北,析城之西,周以封同姓焉。
又《周禮·天官·大宰》:乃縣治象之法於象魏。注:象魏,闕也。
又姓。《廣韻》:本自周武王母弟,受封於畢,至畢萬仕晉封魏城,後因氏焉。
又《集韻》語韋切。音巍。《莊子·知北遊》:魏魏乎其終則復始也。
又揚子《方言》:魏,細也。自關而西,秦、晉之閒,凡細而有容謂之魏。注:魏魏,小成貌。
又《集韻》《正韻》並吾回切。音嵬。義同。 [5]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 字形對比(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韻書集成

字形
韻書
聲調
韻目
字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去聲

合口呼
次濁
魚貴切
ŋjuəi
集韻
平聲

合口呼
次濁
語韋切
ŋiuəi
平聲

合口呼
次濁
吾回切
ŋuɒi
上聲

合口呼
次清
苦委切
kʰiuɛ
去聲

合口呼
次濁
虞貴切
kʰiuɛ
韻略

去聲





虞貴切

增韻

平聲





語韋切


去聲





虞貴切

中原

去聲
齊微



全清

ui
中州

去聲
齊微





汪貴切

洪武

平聲


次濁
吾回切
ŋuei

去聲


次濁
魚胃切
ŋuei
參考資料: [6]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ŋ
wər
先秦
王力系統
ŋ
ǐwəi
先秦
周法高系統
ŋ
jwər
兩漢
西漢


兩漢
東漢




jəd


jəd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脂微

jwəi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jwəi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jwəi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ŋ
jwe̯i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ŋ
ǐwəi
隋唐
擬音/董同龢系統

ŋ
juəi
隋唐
擬音/周法高系統

ŋ
iuəi
隋唐
擬音/李方桂系統

ng
jwĕi
隋唐
擬音/陳新雄系統

ŋ
ǐuəi
參考資料: [7-8] 
參考資料
  • 1.      .漢典[引用日期2018-09-26]
  • 2.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22-12-26]
  • 3.    湯可敬.説文解字今釋.長沙:嶽麓書社,2001:1252
  • 4.    段玉裁.説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 5.    張玉書.康熙字典:標點整理本.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2.06:1460
  • 6.    魏的音韻方言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2-12-27]
  • 7.    魏的音韻方言·上古音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2-12-27]
  • 8.    魏的音韻方言·中古音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2-12-27]
  • 9.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12.06
  • 10.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 ·漢語大字典[M] :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 ,2010.04
  • 11.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 ·字源[M] :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 ,2013.07
  • 12.    傅永和,李玲璞,向光忠主編.漢字演變文化源流 下.廣東:廣東教育出版社,2012.12:1750-1751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