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魏滅燕之戰

鎖定
魏滅燕之戰,為景初二年(238年),三國時期曹魏討伐公孫淵的一場戰役。
東漢末年以來羣雄割據,公孫氏一直佔領着遼東地區。隨着曹操統一北方的進程加快,一度依附於魏國,但始終離心離德,暗中與東南的吳國政權勾結。景初元年(237年)七月,公孫淵自立為王,是為燕國,並在魏國邊境進行騷擾。景初二年(238年),魏明帝派時任太尉的司馬懿討伐公孫淵,雙方在襄平展開激戰,八月城破,公孫淵被俘。自此遼東地區直接歸於魏國統治。
名    稱
魏滅燕之戰
發生時間
景初二年(238年)
地    點
遼東
參戰方
曹魏、烏丸、鮮卑、高句麗、流星;燕國
結    果
自此遼東地區直接歸於魏國統治
參戰方兵力
魏軍中央軍四萬,燕軍不詳
主要指揮官
司馬懿
毌丘儉
牛金
胡遵

魏滅燕之戰歷史背景

從公孫度於東漢中平六年(189年)為董卓任命為遼東太守開始,期間東伐高句驪、西擊鳥丸、往南越海收青州東萊諸縣,極盛時期東至朝鮮半島中部,南跨海佔有山東半島東萊諸縣,西抵灤河流域,北至鮮卑、夫餘,建立了東北地區強大的地方割據政權。其後下傳予子公孫康、弟公孫恭、孫公孫淵。公孫氏曾與曹操軍交鋒,雖一度臣服,但公孫淵上台後搖擺於魏與吳之間,公元233年(太和七年),公孫淵企圖向吳稱臣以為外應。孫權打算冊封公孫淵為燕王,東吳自丞相顧雍、輔吳將軍張昭以下等舉朝勸諫,認為公孫淵必敗,因此反對孫吳對公孫淵的支持,沒有被孫權採納。孫權便遣張彌、許晏等,攜金玉珍寶,立公孫淵為燕王。公孫淵沒想到孫權會如此看重自己,認為東吳遠而曹魏近,害怕曹魏討伐,又垂涎東吳送來的珍寶,於是誘斬吳使,並將其首級獻給明帝。明帝於是拜公孫淵為大司馬,封樂浪公,還讓他繼續持節任遼東太守,統領諸郡。 [1] 
魏明帝遣使者傅容、聶夔封公孫淵樂浪公,之前公孫淵派去洛陽的計吏又對公孫淵説:“使團中有位名叫左駿伯的人,力大無窮,不是普通人。”公孫淵大為恐懼,於是帶領甲士,包圍使者居住的學館,然後才出來拜見使者,又數次對陪伴的國內賓客口出惡言,使者回洛陽後,便對明帝説明此事。 [2] 
公元237年(景初元年),魏明帝派幽州刺史毌丘儉等攜帶書信印章去徵召公孫淵。公孫淵聞訊,立刻發兵,在遼隧阻擊毌丘儉,並與之展開激戰。毌丘儉見形勢對己不利,便退兵。 [3] 
公孫淵不聽將軍綸直、賈範苦勸,自立為燕王,改元紹漢,並設置百官,遣使持符節,授予鮮卑單于印綬,誘其侵擾北方減輕自身壓力,又再次稱臣於吳,希望得到外援。 [4] 

魏滅燕之戰戰役過程

魏滅燕之戰一次戰役

公孫淵頻繁的以扶余名馬助孫吳軍資的情報被曹魏捕獲,東萊太守及幽州刺史上奏(怕公孫淵吞併他們),魏怒又欲伐之,遣大將田豫、王雄從海陸兩路攻燕國,蔣濟柬之,魏帝不聽,田豫、王雄無功而返。 [5] 

魏滅燕之戰二次戰役

當由吳返燕的使臣報告發現吳國武庫不強認為東吳遠而曹魏近,公孫淵害怕曹魏討伐,又垂涎東吳的人口,於是誘斬吳使,又遣肅慎氏獻楛矢於魏以喻聖王在世天降祥瑞,魏帝大喜。因吳蜀分魏時在蜀漢使者面前誇下海口,孫權心中羞憤,欲由海路親征,東吳名臣陸遜及趙姬諫之。明帝遣使者傅容、聶夔封公孫淵樂浪公,又有燕使對公孫淵説魏國使團中有名叫左駿伯的力士,公孫淵大為恐懼,於是帶領甲士,包圍使者居住的學館,又數次對陪伴的國內賓客口出惡言,魏使回洛陽後對明帝説此事。魏帝大怒,遣名將毋丘儉率幽州諸部聯合鮮卑、烏恆伐之,衞臻柬之,魏帝不聽,公孫淵逆與儉戰,儉不利,引還。 [5] 

魏滅燕之戰三次戰役

公孫淵於是自立為燕王,設置百官,派使者拿着符節,藉助鮮卑單于的王印,給邊疆北方民族加封晉爵,並引誘鮮卑人去侵擾魏國北方地區。次年正月又向東吳稱臣,東吳名臣羊衜認為此次救下燕國以後就會心悦誠服,孫權表示願意派兵救援燕國並告誡公孫淵要小心司馬懿,魏國詔青、兗、幽、冀四州大作海船並遣司馬懿聯合慕容鮮卑、高句麗、烏恆再次由海陸圍攻燕國,燕國自信軍力欲守城待雪故不東走。 [5] 
出兵
公元238年(景初二年)正月,魏明帝召回司馬懿,命他率兵討伐。魏明帝問他估計公孫淵有什麼對策,司馬懿説:“事先棄城逃走,是上計。憑藉遼水抗拒我大軍,這是次計。坐守襄平,那他就要當俘虜了。”魏明帝又問:“公孫淵會採用哪種?” 司馬懿回答:“只有聰明人能正確估量彼此實力。預先棄城,不是公孫淵所能做到的。他定會認為我們這次孤軍遠征不能持久,先在遼水抗拒,再退守襄平,這是中計和下計”。魏明帝問:“往還需要多少時間?”司馬懿説:“去百日,回百日,攻戰百日,用六十天休息,一年時間足夠了。”
當時朝廷大修宮室,加上軍用物資,百姓飢弊。司馬懿出征前勸魏明帝説:“昔日周公營造洛邑,蕭何建造未央宮,今 日宮室不完備,這是我的責任。然而黃河以北,百姓窮困,內外徭役繁多,勢必不能百廢俱興,應暫時停止內務,以救目 前之急。”臨行時親友相送,司馬懿感慨作歌:“天地開闢,日月重光。遭遇際會,畢力遐方。將掃羣穢,還過故鄉。肅清萬里,總齊八荒。告成歸老,待罪舞陽。” [6] 
交戰
司馬懿率牛金、胡遵等步騎四萬,從京師出發,經孤竹,越碣石,同時幽州刺史毌丘儉從徵,鮮卑、高句麗等也出兵,還有從海路攻帶方、樂浪二郡。
公元238年(景初二年)六月,進至遼水。公孫淵果然急令大將軍卑衍楊祚等人率步騎數萬,依遼水圍塹20餘里,堅壁高壘,阻擊魏軍。
司馬懿採用聲東擊西之計,先在南線多張旗幟,佯攻圍塹,吸引敵軍主力,而以主力隱蔽渡過遼水,逼進敵軍的襄平本營,部將不解問其原因。司馬懿説:“敵人堅營高壘,就是想讓我們兵疲糧盡,若攻城,正中其計。古人曰,敵雖高壘,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現 在他們大軍在此,老巢卻空。我直指襄平,敵軍必懼,懼而求戰,破之必矣”。接着整頓陣列前進,敵軍果然出來截擊。司馬懿對諸將説:“我之所以不攻其營,正是要等現 在的局面。”於是指揮魏軍痛擊,三戰皆捷,遂乘勝進圍襄平。 [7] 
圍城
當初公孫淵聞魏軍來攻,求救於孫權,孫權也出兵為其聲援,並給公孫淵寫信:“司馬懿善用兵所向無前,深深為賢弟感到擔憂啊。”適逢連降大雨,遼水暴漲,平地數尺,魏軍恐懼,諸將思欲遷營。司馬懿下令有敢言遷營者斬,都督令史張靜違令被斬,軍心始安。公孫淵軍乘雨出城,打柴牧馬,安然自若。魏將領請求出擊,司馬懿不允。司馬陳圭曰問司馬懿:“當年攻上庸,八路並進,晝夜不停,故能在一旬半時間裏,攻下堅城,殺了孟達。這次遠道而來,為什麼行動卻更加緩慢?”司馬懿説:“當年孟達軍隊少而糧食能支持一年,我們的兵是孟達的四倍糧食卻不足一月,以一月糧的軍隊對付有一年糧的軍隊,怎能不速戰速決?四打一,即使一半人傷亡,也是可行,當時不計死傷,正是要為有限的糧草爭取時間。而今敵兵多我軍少,敵糧少我糧多,又遇大雨,想速戰也不可能。從出兵開始,我就不擔心敵人來進攻,而是怕他們會逃跑。如今敵軍糧草將盡,我軍包圍尚未合攏,若現 在搶掠牛馬,會逼他們逃走。兵者詭道,善因事變。他們現 在憑藉人多和大水,雖然飢困,也不肯就擒。這時候更當穩住對方,不能為得小利而把敵人嚇跑。”
司馬懿將計就計,故意示弱。朝廷聽説雨大敵強,不少人請求召還司馬懿。魏明帝卻説:“司馬懿臨危制變,生擒公孫淵指日可待。” [8] 
破城
月餘,雨停,水漸退去,司馬懿立即在城周圍堆起土丘,造望樓,準備了大量的石頭,用弩弓直向城中發射。公孫淵又怕又急。城中糧食吃盡,開始人吃人,死者不計其數。楊祚等投降。
一天晚上,一顆長約十丈的大流星,從首山的東北面墜入襄平城的東南面,魏軍散佈讖緯,東國人心狂亂,城中愈發震恐。公孫淵也很驚懼,八月,派相國王建、御史大夫柳甫請解圍而縛。 [9] 
司馬懿斬殺使者,發佈檄文嚴責:“昔日楚和鄭是並列的國家,鄭伯尚且肉袒牽羊而迎楚軍。孤家為王者大臣,位在上公,而王建等要我解圍退兵,如楚鄭一樣同列相待。二人年老胡塗,必是傳話不符原意,已經將他們斬首。若還有話要説,可再派年少明智果決的人來。”公孫淵又派侍中衞演來請求定日期送人質。司馬懿對他説:“作戰的大要有五:能戰當戰,不能戰當守,不能守當走,餘二事惟有降與死耳。公孫淵若不肯自縛請罪,就是決心尋死了,不須送什麼人質。”

魏滅燕之戰戰役結果

公孫淵帶着兒子公孫修帶着數百騎兵向東南突圍而逃,司馬懿縱兵擊破其軍,司馬懿大軍在後面窮追不捨,在流星墜地的地方,殺死了公孫淵父子。入城後,司馬懿屠十五歲以上男子七千多人,收集屍體,築造京觀。把公孫淵所任公卿以下一律斬首,殺死將軍畢盛等二千多人。收編百姓四萬户。司馬懿釋放了當年被公孫淵篡奪官位的公孫恭,又為被公孫淵迫害的綸直等人修了墳墓,表彰他們的後代。下令説:“古代討伐一個國家,僅殺其中頑固兇惡的人而已。各位被公孫淵所連累的人,全部寬恕。中原人願意返回故鄉的,各隨己願。” [10] 
當時司馬懿軍中有的士兵衣單寒冷,請求發給短襖,司馬懿不給,表示“襦者官物,人臣無私施也”。於是上奏朝廷,把一千多名六十歲以上的士兵解除兵役,送返回鄉。 在原定一年的期限內,勝利班師。魏明帝派使者到薊去犒勞部隊,增司馬懿食昆陽縣,前後共二縣。曹魏數十年來遼東問題終於徹底解決,公孫淵的首級被送到了洛陽,帶方、樂浪、玄菟等地也相繼平定。 [11] 

魏滅燕之戰戰後影響

曹魏平定遼東後,對東北亞有即時性的重大影響,因為各國無論是想爭霸或者爭盟友,考慮的對象是由公孫淵變成魏。

魏滅燕之戰倭人

其中以有內外部壓力的邪馬台國最為積極,故魏也封卑彌呼為親魏倭王,假金印紫綬,連同大使難升米也獲得率善中郎將,假銀印青綬。日本從海路至帶方,再走陸路至中原的中日外交再次開通。卑彌呼死後發生內亂,結果決定不在派兵支援,雖經魏廷裁決壹與繼位才平息紛爭,但可見魏的影響力。

魏滅燕之戰高句麗

高句麗則蠢蠢欲動,《三國志·東夷傳》記錄公元242年(正始三年)寇遼東郡西安平;《毌丘儉傳》則稱“高句麗數侵叛”,終於在公元244年(正始五年) [12]  發生毌丘儉軍大破高句麗,屠其都;高句麗王所奔至的東沃沮也同為魏軍所破;因司馬懿破壞燕秦漢以來建立的東北亞秩序致使高句麗“全盛之時,強兵百萬,南侵吳越,北撓幽燕、齊魯,為中國巨蠹。”

魏滅燕之戰扶余濊貊

夫餘則提供軍糧予魏;穢族不耐侯等舉邑降,從此樂浪和帶方二郡“有軍徵賦調,供給役使,遇之如民”;肅慎開始脱離扶余統治。

魏滅燕之戰百濟

《三國史記·古爾王本紀》記錄與公孫氏曾有姻親關係的百濟,乘虛襲取樂浪邊民,樂浪太守劉茂怒,古爾王恐見討,遂還其民。

魏滅燕之戰慕容鮮卑

慕容鮮卑入據昌黎郡,曹魏初年,首領莫護跋率部遷居遼西,從司馬懿討公孫淵有功,被朝廷拜為率義王,“始建國於棘城之北”。莫護跋因戴步搖冠,改名慕容焉。莫護跋的孫子慕容涉歸,被朝廷封為鮮卑單于,遷居遼東,開始漢化。慕容涉歸有二子,長子慕容吐谷渾,西遷河湟;次子慕容廆。西晉太康十年,遷居徒河之青山。元康四年移居大棘城。教以農桑,法制同於中國。永嘉初年,慕容廆自稱鮮卑大單于。八王之亂後,慕容部割據遼東,又擊敗了段部鮮卑、宇文鮮卑,成為東北最大的勢力。依然向晉朝朝貢,慕容廆之子慕容皝自稱燕王,建立前燕。慕容皝之子慕容俊滅冉魏佔領中原,十六國中前燕、後燕、西燕、南燕都是慕容部建立的。 [13] 

魏滅燕之戰烏恆

烏恆進一步南遷。

魏滅燕之戰遼人

曹氏幕府以公孫康重建燕秦漢以來的東北亞秩序,漢晉間東北之大事, 即著遼吳日三地海上交通頻繁,所謂乘桴滄海於扶桑,葛越佈於朔士,貂馬延於吳會,其經營東土,成績昭彰,足見公孫氏三世守邊保境綏虜安民之效。但經過司馬懿至星墜所在斬公孫淵後,又屠城坑其眾,以《晉書·地理志》所列武帝太康元年遼東諸郡國户數觀之,則遼東國僅五千四百户,玄菟郡僅三千三百户,樂浪郡僅三千七百户,帶方郡僅四千九百户每户平均縱達十口,諸郡國合計當亦不過十餘萬口。太康元年正西晉統一中國局勢全盛之時,遼左海東竟爾荒殘至此,良足驚異。餘謂此蓋由司馬懿討平公孫淵時果行殺戮及任令中原人民流寓遼東者歸還故土之故。《晉書·宣帝紀》雲:“既入城,立兩標以別新舊焉。男年十五以上七千餘人皆殺之以為京觀,偽公卿以下皆伏誅,戮其將軍畢盛等二千餘人。”是懿誅殺公孫氏僚屬將吏殆盡,復戮兵民近萬人,此實遼土之精 英公孫氏所恃以捍禦胡貊二虜者,撫而用之,未始不可化反側為干城,一朝屠戮,寧非自殘猛士乎,又當漢末大亂,中原士庶多避地遼東,對公孫氏之安邊防者甚有助力,其久留遼左者子孫蕃育,已無異土著。乃司馬懿於討平公孫後竟下令謂“中國人(中原人)欲還舊鄉恣聽之”(《晉書·宣帝紀》)此所謂除少數老耄者外皆生於遼土,為鞏固國防計,方移民實邊之不暇,安能聽從業已久居之人歸還故里,可知司馬懿之目光在內而不在外,邊陲非所留意也。豪俊一空,僑寓歸去,遼土之重心遽失,遼東諸郡之民諒遂多流入夷貊,故至太康元年存户頗少,推原厥始,司馬懿之浪殺實遼土致命傷也。《魏志·三少帝紀齊王芳紀》景初三年記雲:“以遼東東沓縣吏民渡海居齊郡界,以故縱城縣為新沓縣以居徙民。”又正始元年記雲:“以遼東、汶、北豐縣民流徙渡海,規齊郡之西安、臨淄、昌國縣界為新汶、南豐縣以居流民。”特設數縣以居之而以新沓、新汶、南豐為名知此等流民乃遼東土著,非中原人流寓遼東復歸故里者。時距公孫氏之滅甫一二年,司馬懿方與曹爽同輔魏政,不遣送此等流民歸遼東,反為立縣,意不過在增加內地人口,是與割四肢以養口腹何異乎,公孫氏滅後不數年有毋丘儉討高句驪之役,功烈足稱,其攻破高句驪國都,可與公孫康後先輝映。然儉奉命專征,憑藉甚厚,究不若公孫氏僅恃一隅兵力即能威震殊俗之為難得。吾人不能因儉之勝利遂謂其時遼左實力尚可與公孫氏未亡時比也。 [5]  [14] 

魏滅燕之戰歷史評價

魏滅燕之戰中,司馬懿用兵靈活,遲緩有度,成為經典戰例,被後世兵法引用,《百戰奇法·必戰》引用此戰:“凡興師深入敵境,若彼堅壁不與我戰,欲老我師,當攻其君主,搗其巢穴,截其歸路,斷其糧草,彼必不得已而須戰,我以鋭卒擊之,可敗。法曰:“我欲戰,敵雖深溝高壘,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
另一方面,平定遼東令司馬懿在魏朝的聲望達至頂峯,曹芳就下詔稱他:“南擒孟達,西破蜀虜,東滅公孫淵,功蓋海內”。
司馬懿平遼東也成為晉室誇耀先祖功業的事件之一,《晉書·樂志下》就收錄了《徵遼東》:“徵遼東,敵失據,威靈邁日域。公孫既授首,羣逆破膽,鹹震怖。朔北響應,海表景附。武功赫赫,德雲布。 ”
魏晉時期文學家孫楚稱及此戰説:“昔公孫氏承藉父兄,世居東裔,擁帶燕胡,憑陵險遠,講武遊盤,不供職貢,內傲帝命,外通南國,乘桴滄海,交酬貨賄,葛越佈於朔土,貂馬延於吳會;自以控弦十萬,奔走之力,信能右折燕、齊,左震扶桑,輮轢沙漠,南面稱王。宣王薄伐,猛鋭長驅,師次遼陽,而城池不守;枹鼓暫鳴,而元兇折首。於是遠近疆埸,列郡大荒,收離聚散,大安其居,眾庶悦服,殊俗款附。自茲以降,九野清泰,東夷獻其樂器,肅慎貢其楛矢,曠世不羈,應化而至,巍巍蕩蕩,想所具聞也。” [15] 
李世民為《晉書·宣帝紀》作史論,稱其“英猷外決,殄公孫於百日,擒孟達於盈旬,自以兵動若神,謀無再計矣。” [16] 
參考資料
  • 1.    《三國志·卷八》:淵遣使南通孫權,往來賂遺。權遣使張彌、許晏等,齎金玉珍寶,立淵為燕王。淵亦恐權遠不可恃,且貪貨物,誘致其使,悉斬送彌、晏等首,明帝於是拜淵大司馬,封樂浪公,持節、領郡如故。
  • 2.    《吳書》:魏遣使者傅容、聶夔拜淵為樂浪公。淵計吏從洛陽還,語淵曰:“使者左駿伯,使皆擇勇力者,非凡人也。”淵由是疑怖。容、夔至,住學館中。淵先以步騎圍之,乃入受拜。容、夔大怖,由是還洛言狀。
  • 3.    《三國志·卷八》:景初元年,乃遣幽州刺史毌丘儉等齎璽書徵淵。淵遂發兵,逆於遼隧,與儉等戰。儉等不利而還。
  • 4.    《三國志·卷八》:景初元年,乃遣幽州刺史毌丘儉等齎璽書徵淵。淵遂發兵,逆於遼隧,與儉等戰。儉等不利而還。淵遂自立為燕王,置百官有司。遣使者持節,假鮮卑單于璽,封拜邊民,誘呼鮮卑,侵擾北方。
  • 5.    兩漢魏晉史料所見東北戰爭  .知網[引用日期2020-07-11]
  • 6.    《晉書·宣帝紀》:景初二年,帥牛金、胡遵等步騎四萬發自京都。車駕送出西明門。詔弟孚、子師送過温,賜以谷帛牛酒,敕郡守典農以下皆往會焉。見父老故舊,宴飲累日。帝嘆息,悵然有感,為歌曰:「天地開闢,日月重光。遭遇際會,畢力遐方。將掃羣穢,還過故鄉。肅清萬里,總齊八荒。告成歸老,待罪舞陽。」
  • 7.    《晉書·帝紀一》:帝盛兵多張旗幟,出其南,賊盡鋭赴之。乃泛舟潛濟以出其北,與賊營相逼,沈舟焚梁,傍遼水作長圍,棄賊而向襄平。諸將言曰:“不攻賊而作圍,非所以示眾也。”帝曰:“賊堅營高壘,欲以老吾兵也。攻之,正入其計,此王邑所以恥過昆陽也。古人曰,敵雖高壘,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賊大眾在此,則巢窟虛矣。我直指襄平,則人懷內懼,懼而求戰,破之必矣。”遂整陣而過。賊見兵出其後,果邀之。帝謂諸將曰:“所以不攻其營,正欲致此,不可失也。”乃縱兵逆擊,大破之,三戰皆捷。賊保襄平,進軍圍之。
  • 8.    《晉書·帝紀一》:會霖潦,大水,平地數尺,三軍恐,欲移營。帝令軍中敢有言徙者斬。都督令史張靜犯令,斬之,軍中乃定。賊恃水,樵牧自若。諸將欲取之,皆不聽。司馬陳圭曰:“昔攻上庸,八部並進,晝夜不息,故能一旬之半,拔堅城,斬孟達。今者遠來而更安緩,愚竊惑焉。”帝曰:“孟達眾少而食支一年,吾將士四倍於達而糧不淹月,以一月圖一年,安可不速?以四擊一,正令半解,猶當為之。是以不計死傷,與糧競也。今賊眾我寡,賊飢我飽,水雨乃爾,功力不設,雖當促之,亦何所為。自發京師,不憂賊攻,但恐賊走。今賊糧垂盡,而圍落未合,掠其牛馬,抄其樵採,此故驅之走也。夫兵者詭道,善因事變。賊憑眾恃雨,故雖飢困,未肯束手,當示無能以安之。取小利以驚之,非計也。”朝廷聞師遇雨,鹹請召還。天子曰:“司馬公臨危制變,計日擒之矣。”
  • 9.    《三國志·卷八》:二年春,遣太尉司馬宣王徵淵。六月,軍至遼東。淵遣將軍卑衍、楊祚等步騎數萬屯遼隧,圍塹二十餘裏。宣王軍至,令衍逆戰。宣王遣將軍胡遵等擊破之。宣王令軍穿圍,引兵東南向,而急東北,即趨襄平。衍等恐襄平無守,夜走。諸軍進至首山,淵復遣衍等迎軍殊死戰。復擊,大破之,遂進軍造城下,為圍塹。會霖雨三十餘日,遼水暴長,運船自遼口徑至城下。雨霽,起土山、脩櫓,為發石連弩射城中。淵窘急。糧盡,人相食,死者甚多。將軍楊祚等降。八月丙寅夜,大流星長數十丈,從首山東北墜襄平城東南。壬午,淵眾潰,與其子脩將數百騎突圍東南走,大兵急擊之,當流星所墜處,斬淵父子。城破,斬相國以下首級以千數,傳淵首洛陽,遼東、帶方、樂浪、玄菟悉平。
  • 10.    《晉書·宣帝紀》:初,文懿篡其叔父恭位而囚之。及將反,將軍綸直、賈範等苦諫,文懿皆殺之。帝乃釋恭之囚,封直等之墓,顯其遺嗣。令曰:「古之伐國,誅其鯨鯢而已,諸為文懿所詿誤者,皆原之。中國人慾還舊鄉,恣聽之。」
  • 11.    《晉書·帝紀一》:文懿攻南圍突出,帝縱兵擊敗之,斬於梁水之上星墜之所。既入城,立兩標以別新舊焉。男子年十五已上七千餘人皆殺之,以為京觀。偽公卿已下皆伏誅,戮其將軍畢盛等二千餘人。收户四萬,口三十餘萬。初,文懿篡其叔父恭位而囚之。及將反,將軍綸直、賈範等苦諫,文懿皆殺之。帝乃釋恭之囚,封直等之墓,顯其遺嗣。令曰:“古之伐國,誅其鯨鯢而已,諸為文懿所詿誤者,皆原之。中國人慾還舊鄉,恣聽之。”時有兵士寒凍,乞襦,帝弗之與。或曰:“幸多故襦,可以賜之。”帝曰:“襦者官物,人臣無私施也。”乃奏軍人年六十已上者罷遣千餘人,將吏從軍死亡者致喪還家。遂班師。天子遣使者勞軍於薊,增封食昆陽,並前二縣。
  • 12.    王國維根據《毋丘儉紀功碑》考證
  • 13.    《晉書》
  • 14.    孟廣耀:《東北漢族人口史研究》
  • 15.    《晉書·列傳第二十六》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2-03-17]
  • 16.    《晉書·帝紀一》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2-03-17]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