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血糖因子

鎖定
高血糖因子-2(GLP-2)是高血糖素原基因在腸道組織中的特異表達翻譯後處理加工產物。它是位於高血糖素原C末端的多肽片段,由33個氨基酸殘基組成,具有高度保守性。
中文名
高血糖因子
定    義
高血糖素原基因在腸道組織中
位    置
高血糖素原C末端的多肽片段
引起原因
全腸外營養、炎症性腸病等因素

目錄

高血糖因子簡介

GLP-2可促進腸上皮隱窩細胞增殖,抑制腸細胞凋亡,引起小腸絨毛增高、腸重量增加。GLP-2可能是通過其受體,主要表達於胃腸道組織的G蛋白偶聯受體超家族成員,轉導促腸上皮細胞增殖信號的。GLP-2對防治腫瘤放化療、燒傷全腸外營養、炎症性腸病等因素引起的腸粘膜損傷可能有潛在的臨牀應用價值。 [1] 

高血糖因子相關資料

GLP-2是高血糖素原基因在腸道組織的特異表達翻譯後處理加工產物。哺乳動物高血糖素原(proglucagon)基因主要由胰島A細胞和腸道內分泌L細胞表達,但其表達翻譯後的處理加工卻存在明顯的組織特異性。高血糖素原表達分泌後,由組織中的激素原轉化酶(prohormoneconvertases,PCs)進行翻譯後處理加工生成一系列的高血糖素原衍生肽(proglucagon-derivedpeptides,PGDPs)。高血糖素原在胰腺中的翻譯後加工主要是由PC2來完成的,其生成的PGDPs主要有高血糖素和MPGF(majorproglucagonfragment),而其在腸道組織中的處理加工則主要是由PC1完成,生成的PGDPs主要有GLP-1、GLP-2、glicentin、oxyntomodulin等[2,3](圖1)。從GLP-2的產生來源可以看出,它的生物合成與分泌主要受兩方面因素調節,其一是高血糖素原的表達分泌水平,其二是腸道組織中PC1的表達量及活性。有關高血糖素原基因的轉錄調控機制尚未完全闡明,轉基因實驗結果表明胰腺和腸道組織中高血糖素原基因表達受不同的增強子序列控制,但腸道組織中的特異高血糖素原基因增強子序列尚不清楚。胰腺A細胞和腸道內分泌L細胞均可表達轉錄因子cdx-2/3,調節高血糖素原基因在胰腺和腸道組織中的表達。至於L細胞中是否存在特異調節高血糖素原基因表達的轉錄因子有待於進一步深入研究。

高血糖因子因素

由於腸道內分泌細胞暴露於腸營養物質,推測腸道PGDPs的生物合成與分泌可能受營養因子的調節。有研究表明,禁食可引起腸道組織中高血糖素原基因mRNA表達下降,PGDPs含量降低,而喂飼後高血糖素原基因mRNA表達又增加,PGDPs含量升高。另有研究發現,膳食纖維、短鏈脂肪酸可刺激腸道高血糖素原基因mRNA表達增加,並升高PGDPs水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