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中建

(河南師範大學青少年問題研究中心主任)

鎖定
高中建,男,河南南陽人,二級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現任河南省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主任(青少年問題研究中心),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基地主任,教育部社會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1] 
中文名
高中建
民    族
籍    貫
河南南陽
出生日期
1962年12月
主要成就
撰寫發表論文80餘篇
研究方向
社會及青少年問題
職    稱
教授

高中建人物簡介

一、基本情況
學習經歷:1982.09—1986.07就讀於河南師範大學生物系生物學專業,獲得理學學士學位;1992.09—1995.07就讀於華中師範大學政法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獲得法學碩士學位;2007.09—2013.07就讀於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系社會學專業,獲得法學博士學位。
工作簡歷:1986.7-1995.7河南師範大學生物系工作;1995.7-2004.6河南師範大學法學院黨委副書記;2004.07—2005.11,河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教學部、社會工作系黨總支書記;2005.11—2008.10,河南師範大學新聯學院院長;2008.10—2012.08,河南師範大學公共事務學院黨委書記;2012.08—2016.04,河南師範大學社會事業學院黨委書記;2016.04—2020.06,河南師範大學社會事業學院院長。
學術兼職: 河南省青少年研究會會長,教育部社會學教指委委員,中國社會學研究會理事,中國青少年研究會理事,《中國青年研究》雜誌社理事,河南省倫理學會副會長,河南省家庭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河南社會工作教育協會常務理事、新鄉市社會學會副會長。
所獲獎勵或榮譽稱號:中國青少年研究事業突出貢獻獎獲得者,國家社科基金通訊評審、成果鑑定專家,河南省社會學重點學科帶頭人,河南省青少年研究諮詢委員會專家,河南省青少年研究所特約研究員,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中青年骨幹教師,河南省優秀教師,河南省(理論界)“四個一批”人才,河南省高校管理先進工作者,“河南省文明教師”。
二、學術研究
主要研究領域: 社會學及青少年問題。
主要學術貢獻
1.項目:主持國家級課題“我國‘80後’新生代社會認同建構和社會建設參與研究”2項;省部級課題“社會轉型期青少年問題研究”、“河南構建和諧社會與青少年權益保障”、“青少年權益保障視域中非政府組織的介入研究”(團中央)等8項、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攻關課題“新生代農民工收入狀況與消費行為研究”等廳級課題10項。
2.獎勵:獲各種科研成果獎勵16項,其中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河南省實用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河南省教學科研優秀成果二等獎3項。
3.發表論文:在《青年研究》、《中國青年研究》、《社會科學戰線》、《課程.教材.教法》等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40篇,其中二級學科頂尖、cssci及核心以上期刊論文84篇,被新華文摘、北京大學學報文摘及人大報刊複印資料轉載21篇,被引頻次476次,其中“ ‘80’後現象的歸因及對策分析”單篇被引超過100次。
4.出版著作:出版各類著作13部,其中專著《80後青年社會認同和社會建設參與研究》(人民出版社)、《新生代農民工收入狀況與消費行為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社會轉型期青少年犯罪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當代青少年問題與對策研究》(中央編譯出版社)等5部。
三、教學情況
承擔本科生“青少年社會學”、“青少年犯罪學”“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等4門課程,承擔研究生 “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方法”、“青少年成長研究”、“比較德育”、“社會治理基礎理論”等5門課程,年均教學工作量超過360學時。獲省級優秀課程學科帶頭人,河南省“黃大年優秀教學團隊”負責人。
Essential Information of Gao Zhongjian
Gao Zhong jian, male, born in December of 1962 in Nanyang of Henan province, is a Professor (T2), Doctor and Doctor Supervisor. Since graduated from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HNU) in June 1986, he has served as Deputy Secretary of CPC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of Law School, Secretary of CPC of School of Public Affairs, Dean of Xinlian School of HNU, and now as the Dean of School of Sociology of HNU, hold a concurrent post of Director of Key Research Bas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Youth Issues Research Centre) of General Higher Education in Henan Province.
First, Basic Information.
Education experience
Sept. 1982 –July1986, Biology,Department of Biology,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Bachelor of Science.
Sept. 1992 – July 1995,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Master of Law.
Sept. 2007 – July 2013, Sociology,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octor of Law.
Work experience
July 1986 – Sept. 1995, Staff of Department of Biology of HNU.
July 1995 – June 2004, Deputy Secretary of CPC of Law School of HNU.
July 2004 –Nov. 2005, Secretary of Party General Branch in Social Science Teaching Department and Department of Social Work of HNU.
Nov. 2005 – Oct. 2008, Dean of Xinlian School of HNU.
Oct. 2008 – Aug. 2012, Secretary of CPC of School of Public Affairs of HNU.
Aug. 2012 – Apr. 2016, Secretary of CPC of School of Sociology of HNU.
Apr. 2016 – Now, Dean of School of Sociology of HNU.
Concurrent academic posts
President of Henan Youth Research Association, Member of Teaching Steering Committee of Sociology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Director of Chinese Sociology Research Council, Director of Chinese Youth Research Association, Director of periodical office of Chinese Youth Research, Vice president of Henan Ethic Society, Standing Director of Henan Family Edu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 Standing Director of Henan provincial Council on Social Work Education, Vice president of Xinxiang Sociology Society.
Awards and honorary titles
Winner of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Award of China Youth Research, Expert of National Social Science Fund Communication Review and Achievement Appraisal, Leader of Key Disciplines of Sociology in Henan, Expert of Henan Provincial Youth Research Advisory Committee, Special Researcher of Henan Provincial Youth Research Institute, Academic and Technical Leader of Henan Provincial Education Department, Middle-aged and Young Backbone Teacher in Henan province, Excellent Teacher in Henan, Talent of “Four Types” in Henan (theoretical circle), Advanced Worker of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in Henan Province, “Civilized Teacher of Henan Province”.
Second, Academic Researches.
Main research areas
Sociology and youth issues.
Major academic contributions
1.Projects:He presided over 2 national-level projects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Identity and Participation in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he Post-80s New Generation in China", 8 provincial-level projects “Research of youth problem in social transformation period”,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in Henan and guaranteeing youngsters' rights and interests”, “A study on the intervention of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 the perspective of juvenile rights protection” (by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of China) etc., and10 departmental level projects such as Major research topics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of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A study on the income and consumption behavior of the new generation peasant workers”.
2. Awards: He won 16 awards for various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including 1 first prize, 3 second prizes and 2 third prizes for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Social Sciences in Henan Province, besides, he won 1 second prizes and 1 third prizes for Henan Provincial Excellent Achievements in Practical Social Sciences, as well as 3 second prizes for Henan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hievement Excellence Award.
3. Published papers: He has published 140 thesis in such academic journals as Youth Research, China Youth Research, Social Science Front, Curriculum&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Law, 84 of which are published on Top journal of second-level disciplines, CSSCI, Core journalsand journals of higher level, and 21 of them are reprinted by Xinhua Digest,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Digest and Duplicated Materials of People's University. The frequency of citation was 476 times, and “The Attribution and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of Post-80s Phenomenon” were cited more than 100 times.
4. Published books: He has published 13 books of all kinds, 5 of which are monograph, such asStudy on Social Identity and Participation in Social Constructionof Post-80s Youth (by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Research on The Income and Consumption Behavior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Workers (by 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Study on Juvenile Delinquency in Social Transition Period (by Jiangx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and A Study of Contemporary Teenager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by Central Compilation & Translation Press).
Third, Teaching.
He teaches 4 undergraduate courses such as“Youth Sociology”, “juvenile criminology”, “Moral Education and Law Fundamentals” and 5 postgraduate courses: “Theory and Metho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earch on Adolescent Growth” “Comparative Moral Education” “Basic Theory of Social Governance”, for example, in which case his annual teaching work exceeds 360 lessons.
He was awarded the Provincial Excellent Academic Leader of the Course, and the Director of “Huang Danian Excellent Teaching Team” of Henan Province.

高中建研究工作

近年來,圍繞青少年問題尤其是青少年違法犯罪問題展開研究,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論架構。以社會轉型為切入點,以青少年“權益侵害”和“權益保障”為重點,從事物的內部入手,探尋青少年問題發生的機理,把握控制的關鍵環節,阻斷其問題行為發生的途徑和因果鏈,實現了對青少年問題形成機理的深層發掘,構建起切實可行的青少年問題預防和控制體系。通過引入“機理”這一科學範疇,着眼於青少年問題的誘發因素、動力因素、控制因素、激活因素、各因素之間的相互關係、青少年問題行為的具體過程和規律,形成了新的深層次的理論認知:加強青少年權益保護、防止權益侵害是預防和控制青少年問題的關鍵。其創新性主要體現在:首先,克服以往研究的表面性,從揭示青少年問題的發生機理和規律入手,重視社會運作的理性化,實現青少年問題研究的升級換代;其次,分別從權益(法律)角度和需要(心理)角度構建不同於傳統的對策體系,克服單從社會或個體方面解決問題的弊端。並提出瞭解決青少年問題的具體對策。其研究的理論和實踐意義主要體現在:第一,引入“機理”範疇,為青少年問題研究填補理論構件;第二,為從事青少年工作的組織機構提供決策參考;第三,為各級各類學校提供教育導向;第四,為有關方面制定和完善預防青少年問題行為的法律、法規、政策和措施提供智力支持;第五,為青少年順利、健康地實現社會化提供技術支持;第六,為預防和控制青少年問題行為打造實踐平台,為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創造有利環境。

高中建學術論文

1.青少年犯罪內在機理新探,《河南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第5期。
2.權益侵害對青少年犯罪的激活,《當代青年研究》,2002年第6期。
3.大學德育原則的重新論證,《河南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1期。
4.現狀與對策:關於中小學生法制意識的調查,《中國青年研究》,2001年第4期。
5.青少年犯罪與亞文化,《青年探索》,2001年第2期。
6.開放、流動、控制,《當代青年研究》,2000年第6期。
7.權益侵害與未成年人犯罪的新思考,《中國青年研究》,2003年第7期。
8.變革背景下華北地區大學生關注問題的調查研究,《當代青年研究》,2004第6期。

高中建主要著作

1.《社會轉型期青少年犯罪研究》(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9月。
2.《法律基礎知識》,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3.《教師思想道德建設論》,雲南科技出版社,2002年。
5.《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教學研究》,中國大地出版社,2003年。
6.《憲法學》,鄭州大學出版,2004年。

高中建研究成果

學術論文
1.青少年生存樣態的對比研究,《當代青年研究》,2006年第9期。
2.青少年權益保障問題與社會和諧(被人大書報資料中心《青少年導刊》全文轉載),《中國青年研究》,2006年第9期。
3.青少年權益保障視閾中的和諧社會建構,社會學年會,2006年第7期。
4.青少年發展與政府政策及行為思考——兼論非政府組織的介入與青少年權益保障之鍥合性,《青少年發展論壇》,2006年第9期。
5.青少年權益保障之非政府組織介入研究,《河南師範大學學報》,2007年第1期。
6.從利益主體的屬性看青少年行為的生髮機理,《當代青年研究》,2007年第10期。
7.“80後”現象的歸因及對策研究,《中國青年研究》,2007年第10期。
8.社會網絡視角下的我國行政組織內的非正式組織新解,《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07年第4期。
9.論農村留守兒童價值觀念的培養,《青少年研究》,2008年第2期。
10.學生管理的新範式:整體網分析,《當代教育科學》,2007年第14期。
11.“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公正內容解讀,《山東電大學報》,2007年第2期。
12.論青少年和諧人格的培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年第5期。
13.德育的規範環境建構路經分析,《福建論壇》,2007年第12期。
14.師德對青少年德育實效的制約與化解,《中小學教師培訓》,2007年第12期。
15.工業文明背景下青少年消費異化及理性規避,《中國青年研究》,2007年第12期。
16.青少年權益保障視域中社會網絡的角色再定位,人民網
(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72/110628/111856/6588906.html),2007年11月28日,[16:45]。
17.青少年權益保障的理性路徑選擇,《青年探索》,2008年第1期。
18.論青少年核心價值觀念的培育,《福建論壇》,2008年第2期。
19.利益主體行為關係的屬性把握及其社會和諧,《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08年第2期。
20.馬克思主義人性論視角下的青少年問題解讀,《中國青年研究》,2008年第1期。
研究課題
1.教師思想道德素質培養及其評價,河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研究基金項目,2006年1月。
2.社會轉型期青少年問題研究,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2005年8月。
3.轉型期大學生道德倫理問題研究,河南省社科聯調研課題,2005年4月。
4.教師教育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指標體系與評價方法的綜合研究,河南師範大學教學研究基金項目,2005年3月。
5.河南構建和諧社會與青少年權益保障,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2005年7月。
6.青少年心理與社會化障礙研究,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05年6月。
7.青少年問題與權益侵害之相關性研究河南師範大學國家級培育基金項目,2005年11月。
8.青少年權益保障視域中非政府組織的介入研究,共青團中央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課題,2006年10月。
主要著作
1.《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2005年7月版
2.《2007河南教育發展研究報告》,大象出版社,2007年12月。
3.《青少年問題與對策研究》,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年2月。
所獲獎勵
1.《社會轉型期青少年犯罪研究》,第十八屆華東地區優秀哲學社會科學圖書獎二等獎、河南省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教育廳人文社科研究成果二等獎,2004年。
2.社會轉型期青少年犯罪研究-論文報告類,河南省教育科學研究一等獎,2004年。
3.轉型期大學生道德倫理問題研究,社科聯調研課題一等獎,2005年。
4.河南省青少年生存樣態對比研究,全團調研獎和全團調研獎組織獎三等獎,2005年。
5.河南省青少年社會生存狀況調查研究,共青團河南省委調研獎一等獎,2005年。
6.新鄉市市委宣傳部“四個一批”人才。
7.“河南省優秀教師”,河南省人事廳河南省教育廳,2007年。
參考資料
  • 1.    高中建  .河南師範大學社會事業學院[引用日期2021-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