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驟諫

鎖定
驟諫,拼音zhòu jiàn,漢語詞語,意思是指屢次進諫,出處是《左傳·宣公元年》。
中文名
驟諫
拼    音
zhòu jiàn
注    音
ㄓㄡˋ ㄐㄧㄢˋ
出    處
《左傳·宣公元年》
釋    義
屢次進諫

目錄

驟諫解釋

屢次進諫 [1] 

驟諫出處

《左傳·宣公元年》:“晉侯侈,趙宣子為政,驟諫而不入,故不競於楚。”
《左傳·宣公二年》:“宣子驟諫,公患之,使鉏麑賊之。晨往,寢門闢矣,盛服將朝,尚早,坐而假寐
《史記·周本紀》:“召公曰:‘昔吾驟諫王,王不從,以及此難也。今殺王太子,王其以我為讎而懟怒乎?夫事君者,險而不讎懟,怨而不怒,況事王乎!’”
《史記·趙世家》:“靈公立十四年,益驕。趙盾驟諫,靈公弗聽。”
晉書·宣帝紀》:“帝( 司馬懿 )以達(孟達)言行傾巧不可任,驟諫不見聽,乃以達領新城太守,封侯,假節。”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