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駟馬橋

(上杭縣城西門外的古橋)

鎖定
上杭縣城西門外一里處有一座年近“千歲”的古橋——駟馬橋。它始建於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是閩西有文字記載最古老的橋樑之一。
中文名
駟馬橋
外文名
Аничков мост
建立年代
南宋
具體時間
1167年
地理位置
四川成都
原    名
昇仙橋

駟馬橋建築介紹

上杭縣駟馬橋:杭城八景,“駟馬樵歌”。
曾經是古代上杭、武平兩縣的主要通道,也曾是該縣湖洋、上登、六甲等地通往縣城的必經之路,名曰駟馬橋。有兩條小溪在深陂匯合之後,流經此橋而注入汀江。古橋上建築精緻,周圍寥廓江天,綠樹成蔭,風景十分秀麗,來往的行人都樂留憩息,賦詩對歌,有着“駟馬樵歌”的美譽,為當時的“杭城八景”之一。
駟馬橋幾經風雨,多次修復。據《上杭縣誌·橋樑·古橋》記載,該橋始建於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是上杭縣境內有文字記載最古老的橋樑,立木為梁,原名為“通駟橋”,後不知何因被毀。明永樂九年(1411年),上杭名士周永定熱心公益事業,率族人捐資重建,花費銀子1840錠,重建駟馬橋,並在該橋的橋面上架設房屋,立祠祭佛,後又再捐銀子500錠,在橋的東側買地建屋,在橋的西側築路,派專人看管。明景泰元年(1450年)駟馬橋再遭水毀。明成化十年(1474年),時任上杭知縣的肖宏派人督工重建,在橋上立了40根石板。民國二十年(1931年),橋上的亭閣又為一場暴風雨所毀,但橋樑結構卻依舊無損。又據《上杭縣誌·橋樑·古橋》記載,駟馬橋的整體是用長條的石塊鋪砌而成,長31米,跨度5.2米,橋高5.6米,橋面寬7.5米,橋台基礎是用大松原木埋沒至水面,至今松木還完好無損。近年來,由於駟馬橋的周邊地區得到開發,原來古橋下的河道兩旁也修建了新的防洪堤。當地羣眾就在原來石橋的基礎上對橋體進行重新修整,安裝了新的欄杆等,並在駟馬橋的南面數百米處又修建了一座新的仿古式石橋,與它遙相呼應,為這座飽經滄桑的古橋平添了幾分新的景緻。
“古道飛虹話滄桑,樵歌美景留歲月。”如今,駟馬橋的舊有模樣雖然已經改變,但它卻依然為周圍的羣眾提供着便利。
成都駟馬橋:“不乘高車駟馬,不過汝下”
見證千古愛情佳話的勵志之橋,位於成都北門高筍塘外百米的沙河上橫卧着一座小橋,它就是古今聞名的駟馬橋。往北過橋是個三岔路口,直行便是駟馬橋街,右拐則叫駟馬橋路。
駟馬橋路東連成都火車東站、二仙橋和成都理工大學,路旁有著名的駟馬橋水果批發市場,成都人吃的新鮮水果十有八九來自這裏。而駟馬橋街則是北上的通道,老川陝公路的起點,街頭的重要標誌是成渝鐵路橫架在公路上方,所以人們説這裏是成都最早的立交橋,上世紀五十年代就形成了今天的基本格局。
而駟馬橋本身則是溝通駟馬橋街、駟馬橋路和解放路的必經之地,從地理上説,它真是成都北大門川陝路上的要衝。
駟馬橋原名昇仙橋,因橋下的河水名昇仙水,即今日之沙河。《華陽國志》説:“城北十里有昇仙橋,有送客橋,漢代司馬相如初入長安,題其門曰:‘不乘高車駟馬,不過汝下’也。”於是後人便取司馬相如題字之意,將此橋更名“駟馬”。其實司馬相如第一次出川歸來時並沒有實現他的諾言,因他是蜀中大才子,漢賦風騷的一代文豪,又與卓文君有千古風流韻事,人們故意忽略了他曾經的困頓。
司馬相如,字長卿,幼年好讀書,且善舞劍。因仰慕藺相如之為人而更名。司馬遷對他這位本家頗為偏愛,用了很大的篇幅來給他立傳,但對相如與卓文君的愛情婚姻卻留下了耐人尋味的文字。據《史記》敍述,司馬相如初到長安後,因漢景帝不好辭賦而受冷遇,僅賞了個武騎常侍之職。相如只好託病辭官,結識鄒陽枚乘莊忌等文人並一同成了梁孝王的食客。但不久孝王死去,相如失去靠山,只好怏怏回到故里,哪敢奢求什麼高車駟馬?
臨邛縣令王吉乃相如好友,相如雖暫寄居其門下。可終究不是長計,於是二人合力上演了一出“雙簧”。臨邛富豪們不知司馬相如有多大來頭,紛紛想巴結。相如便由此獲得了進入全國首富卓王孫府宴飲的機會。席間以一曲《鳳求凰》挑動了卓氏之女文君的芳心。卓文君最終與風流倜儻的司馬相如私奔而去。回到成都,文君才發現,相如除了一輛車以外,整個就是個“家居徒四壁立”的窮書生。為了生計,文君再次回到臨邛開間小酒吧,演出了被傳為千古美談的“相如滌器文君當壚”的故事。家財鉅萬的卓王孫老臉終於掛不住了,在親友的勸説下,只好給錢百萬、僕僮百人以及大量的陪嫁衣被財物。
司馬相如帶着嬌妻美女榮歸故里,加之那篇《子虛賦》使皇帝龍顏大悦,竟然感嘆:“朕獨不得與此人同時哉!”相如終於再次應召進京。這回他的底氣足了!果然幾年後,司馬相如被任命為中郎將,兩次出使西南夷。回到成都豈止是高車駟馬,而且是“令蜀太守郊迎,縣令負弩矢先驅”,成都人都為之而有光,卓王孫更是置酒肉相迎,暗自慶幸當年沒有把事情做絕。到唐代,岑參還專門寫了《昇仙橋》詩:“長橋題柱去,猶是未達時。及乘駟馬車,卻從橋上歸。”
不過,昇仙橋改名駟馬橋應該是宋代的事了。北宋時期,成都知府京鏜在府河上重修了一座橋,他以為那裏就是司馬相如當年題字的橋,便將重修的橋更名為駟馬橋,還煞有介事地寫了篇《駟馬橋記》。京鏜鬧了個千古笑話,卻也給成都留下了兩座駟馬橋的名稱。 [1] 

駟馬橋成都市駟馬橋

駟馬橋 原來叫昇仙橋 昇仙橋位於四川成都北門外,原為木橋,現已無存。東晉《華陽國志·蜀志》記載:“(成都)城北十里有昇仙橋,有送客觀,司馬相如初入長安,題市門曰:‘不乘高車駟馬,不過汝下’”。人們為了紀念胸懷大志的司馬相如,將昇仙橋改為駟馬橋,至今仍是成都北上的必經之地。古時一車套四馬,故稱駟馬,是貴族身份的象徵。
歷史:
蜀志雲:郡城北十里有昇仙橋,司馬相如初入長安,題市門曰:“不乘赤車駟馬,不過女下。”橋名以
此。成都知縣山陰餘元煜以碑屬書刻之併為記曰:夫士之用世,庸惟赤車駟馬哉?赤車駟馬以為榮,國家所以不得士用也。當漢武疲於甌粵、朝鮮、燕齊、朔方,西通大秦,中外騷擾,賂遣贈送,萬里相奉,方營宮苑,娛珍玩。力屈(jué),則事鹽鐵算,車船羊馬,入物補官,出貨除辠,葢刓敝極矣。而長卿以陵雲之才,猥與騫、蒙輩釁邊秏賦,其用世如此,則所謂赤車駟馬,驕妻妾耳,無具也。予遘時不及長卿,而海內多事,則棘焉。過斯橋也,惴自省,毋甯長卿同詬乎?
光緒二十四年三月朔日,成都府知府嘉魚劉心原篆。

駟馬橋南雄市駟馬橋

南雄市區沿原雄餘公路北行,進入珠璣古巷必經過 [2]  。該橋又稱沙水橋,坐落在古巷南門樓百餘米處,至今已有逾800年曆史。《大明一統志》(繕本)卷之八十載:“駟馬橋在府東三十里,邑人顏希甫與子相繼登科後同還鄉,經過此橋,故名。” 清道光四年(1824年)編纂的《直隸南雄州志卷十二·梁津》載:“駟馬橋,一名沙水,城東三十里,宋·嘉定元年(1208年)創,同知黃金重修。”1992年,南雄縣人民政府撥款重建此橋,為單拱磚混結構,長13.8米,寬5.4米。

駟馬橋潮州駟馬橋

潮州駟馬橋位於楓溪區山邊村。
潮州駟馬橋 [1]  是明代大和都淇園鄉(今鳳塘鎮淇園村)進士鄭郎中始建,其時該橋連結兩岸官道,是往返潮州與鳳塘的必經之處。
清代光緒年間,由鄭郎中的後裔鄭禮裕(又名二哥豐,也叫鄭智勇,與孫中山結拜兄弟時,贈名“智勇”名。)重修。抗日戰爭時期,該橋被日寇破壞,當地村民臨時搭設了木橋。上世紀90年代,楓溪長美一企業家慷慨捐資,在此建造新的駟馬橋。橋頭的三塊石碑,正是前後三次修橋的歷史見證。
駟馬橋之所以揚名,有一段特別的傳説。明朝進士鄭郎中奉命修橋造路,奏本要在山邊村與鳳塘鄉相隔的溪面上建造一座可供四匹馬並行的大橋,卻只建了一座小石橋。皇帝詢問建橋的情況,鄭郎中巧妙地説,“站在高歸嶺望不見駟馬橋,站在駟馬橋望不見鳳塘鄉。”皇帝以為此橋必定高大寬闊,對鄭郎中大加讚賞。其實此橋又低又窄,深夾兩岸之間,別説四匹馬不能並行,連船隻都無法從橋下通過,站在數百米外的高歸嶺上的確望不到此橋,站在橋上也望不到千餘米遠的鳳塘鄉。
駟馬橋雖經現代重建,但橋址並未發生變化,此地仍是一個歷史古蹟。兩塊古石碑一塊立於光緒三十二年,即1906年,距今已有百餘年,另一塊雖字跡模糊,初步認定為立於明代,碑齡更加久遠。這兩塊石碑印證了古駟馬橋的幾次變化,對於研究我市的交通史、橋樑史以及華僑史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價值。
潮州駟馬橋
潮州駟馬橋(2張)
立於橋頭的三塊石碑,記錄着該橋的數度變遷。這三塊石碑中,有兩塊顯得十分古老,上面分別刻着詩文和落款。其中一塊已經嚴重風化剝蝕,只能勉強辨認出小部份殘句和“駟馬橋”、“進士郎中鄭”等字樣。另外一塊的刻字比較清晰,其詩文為“休嫌橋地窄,駟馬往來多。自得行人便,無煩喚渡過。鞭影迷紅杏,錦紋映綠波。榮歸時至此,顧盼是如何。”上下落款分別是“光緒三十二年歲次丙午冬月”、“進士郎中雲孫鄭禮裕重修”。
潮州駟馬橋也見證潮州先賢熱愛家鄉,慷慨好施的精神。著名學者、文學家、哲學家方海權為作《駟馬橋詠》
駟馬橋邊集葆姿,
殷勤利眾等平施。
翠蕊涵心輕照遍,
信是南朝衍再移。

駟馬橋俄羅斯駟馬橋

阿尼奇科夫橋Аничков мост)(俗稱:駟馬橋)是俄羅斯聖彼得堡的一座橋樑,跨豐坦卡河。在聖彼得堡創建時期,阿尼奇科夫大校曾駐紮過此地,因此而得名。

駟馬橋歷史介紹

最早在豐坦卡河上修築橋樑是在1716年,當時這裏是城市的邊界線。1841年修築了石橋,由雕刻家彼得·克洛特於1842年和1859年分別在西側、東側設計了這些銅像。
關於這座橋樑,與“安娜”(阿尼契卡)這一女性名字相關的、帶有羅曼蒂克色彩的傳説有很多。因此,人們常常錯用這座橋樑的名字。

駟馬橋塑像

Аничков мост
Аничков мост(4張)
橋頭分別矗立着馭馬青年朝氣蓬勃的“馴馬師”塑像(彼得·克勞得特的最佳作品使他名揚四海):四組塑像描繪了青年馴服野馬的不同時刻,表現力豐富,動感極強,美不勝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