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馮培紅

鎖定
馮培紅,1973年生,浙江長興人。1997年蘭州大學歷史系碩士畢業後留校工作,2004年獲該校歷史學博士學位,2006年赴日本大阪大學東洋史研究室從事博士後研究,2008年為蘭州大學萃英學者特聘教授,2016年為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兼任中國唐史學會理事、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為魏晉隋唐史、敦煌吐魯番學、絲綢之路與內陸亞洲史。
出版《敦煌的歸義軍時代》、《敦煌學與五涼史論稿》等著作,在《歷史研究》、《敦煌吐魯番研究》、《內陸アジア言語の研究》等刊物上發表95篇論文。已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正承擔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法藏敦煌漢文非佛教文獻整理和研究”。入選2004年度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07年度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獲得者,2017年度浙江大學優秀新生之友。 [1] 
中文名
馮培紅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浙江省長興縣
出生日期
1973年11月
畢業院校
杭州師範大學,蘭州大學
職    業
教師
主要成就
(1)2004年度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2007年度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3)2017年度浙江大學優秀新生之友
性    別
職    稱
教授

馮培紅人物經歷

1990—1994年,杭州師範大學歷史系讀本科,獲學士學位。1994—1997年,蘭州大學歷史系歷史文獻學專業讀碩士研究生,師從齊陳駿、鄭炳林教授,獲碩士學位。畢業後留系任教。
1999—2004年,蘭州大學歷史系歷史文獻學(含:敦煌學、古文字學)專業在職讀博士,師從鄭炳林教授、施萍婷研究員(敦煌研究院),獲博士學位。2006—2007年,日本大阪大學東洋史研究室從事博士後研究,師從荒川正晴、森安孝夫教授。
1997年7月任蘭州大學歷史系助教,2000年9月任講師,2002年12月被聘為副教授,2006年6月被評為副教授,2008年4月為蘭州大學萃英學者特聘教授,6月遴選為博士生導師。2003年12月起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副所長。2016年起在浙江大學工作。

馮培紅主要貢獻

一、本科教學課程
1、中國文化史(2016年)
2、中國史史料研讀I(2016、2017年)
3、絲綢之路與中外文化交流(2018年)
二、研究生教學課程
1、出土文獻與中古史研究(2016、2017年—博)
2、魏晉隋唐史專題(2017年—博)
3、中國古代職官制度(2017年—碩) [2] 
研究項目:
如今正承擔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法藏敦煌漢文非佛教文獻整理和研究”。
著作:
1、《敦煌的歸義軍時代》,甘肅教育出版社,2013年。
2、《敦煌學與五涼史論稿》,浙江大學出版社,2017年。
3、《歸義軍官吏的選任與遷轉——唐五代藩鎮選官制度之個案》,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2011年。
4、《敦煌歷史人物》,民族出版社,2004年。
5、《西北通史》第二卷(參撰),蘭州大學出版社,2005年。
主要論文:
1、《中古時代烏蘭關、縣位置考辨》(合作),《敦煌研究》2017年第2期。
2、《甘肅粟特資料概述》,《絲路文明的傳承與發展》,浙江大學出版社,2017年。
3、《森安孝夫〈東西回鶻與中央歐亞〉》,《中國中古史集刊》第3集,商務印書館,2017年。
4、《北朝至唐初的河西走廊與粟特民族——以昭武九姓河西諸郡望的成立為出發點》,《絲路文明》第1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5、《絲綢之路隴右段粟特人蹤跡鈎沉》,《浙江大學學報》2016年第5期。
6、《五涼後期粟特人蹤跡考索》,《石河子大學學報》2016年第2期。
7、《粟特人與前涼王國》,《內陸アジア言語の研究》第30號,2015年。
8、《敦煌基層社會史芻議》,《中國高校社會科學》2015年第2期。
9、《法藏敦煌文獻P.2207pièce1-4考釋》,《高田時雄教授退休紀念 東方學研究論集》,株式會社臨川書店,2014年。
10、《論中古時代敦煌、吐魯番大族間的關聯》,《2013敦煌、吐魯番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2014年。
11、《敦煌大族與西涼王國關係新探》,《敦煌吐魯番研究》第13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12、《漢唐敦煌大族與西域邊防》,《絲路歷史文化研討會論集》,新疆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年。
13、《唐五代參謀考略》,《復旦學報》2013年第6期。
14、《敦煌大族與前秦、後涼》,《南京師大學報》2012年第2期。
15、《敦煌本宋紹讀經題記及相關問題考釋》(合作),《敦煌研究》2012年第1期。
16、《Дx.1335〈歸義軍都虞候司奉判令追勘押衙康文達牒〉考釋》,波波娃、劉屹主編《敦煌學:第二個百年的研究視角與問題》,俄羅斯科學院東方文獻研究,2012年。
17、《略論敦煌吐魯番出土的東晉南朝文獻》(合作),《東南文化》2011年第2期。
18、《敦煌吐魯番文獻所見中古時代西北與東南的交往》,《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第27輯,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報編輯部,2011年。
19、《傳世本劉允章〈直諫書〉與敦煌本賈耽〈直諫表〉關係考辨》(合作),《蘭州學刊》2009年第4期。
20、《敦煌大族與前涼王國》,《內陸アジア言語の研究》第24號,2009年。
21、《漢宋間敦煌家族史研究回顧與述評(上)(中)(下)》(合作),《敦煌學輯刊》2008年第3、4期,2010年第3期。
22、《論唐五代藩鎮幕職的帶職現象——以檢校、兼、試官為中心》,《唐代宗教文化與制度》,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2007年。
23、《晚唐五代藩鎮幕職的兼官現象與階官化述論——以敦煌文獻、石刻碑誌為中心(上)(下)》,《敦煌學研究》2006年第2期,2007年第1期。
24、《歸義軍節度觀察使官印問題申論》,《轉型期的敦煌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25、《歸義軍鎮制考》,《敦煌吐魯番研究》第9卷,中華書局,2006年。
26、《五涼的儒學與佛教——從早期石窟的功能談起》,《蘭州學刊》2006年第1期。
27、《敦煌本〈國忌行香文〉及其相關問題》,《出土文獻研究》第7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28、《漢晉敦煌大族略論》,《敦煌學輯刊》2005年第2期。
29、《從敦煌文獻看歸義軍時代的吐谷渾人》,《蘭州大學學報》2004年第1期。
30、《敦煌曹氏族屬與曹氏歸義軍政權》,《歷史研究》2001年第1期。 [3] 

馮培紅獲獎記錄

入選首批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04年)、甘肅省領軍人才第二層次人選(2010年),2007年度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獲得者。獲甘肅省第六、八、九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蘭州大學首屆研究生創新人才獎。兼任中國唐史學會理事、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理事、甘肅敦煌學學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南京師範大學敦煌學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
1、1999年,論文《晚唐五代宋初歸義軍武職軍將研究》(載《敦煌歸義軍史專題研究》蘭州大學出版社1997年9月)獲甘肅省第六次社會科學“興隴獎”三等獎。
2、2003年,論文《敦煌曹氏族屬與曹氏歸義軍政權》(載《歷史研究》2001年第1期)獲甘肅省第八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3、2003年,獲蘭州大學首屆研究生創新人才獎。
4、2005年,入選教育部2004年度首批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5、2005年,論文《從敦煌文獻看歸義軍時代的吐谷渾人》(載《蘭州大學學報》2004年第1期)獲甘肅省第九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6、2007年,論文《敦煌歸義軍職官制度——唐五代藩鎮官制個案研究》入選2007年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教育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文件教研[2007]3號)。
7、2010年,入選甘肅省領軍人才第二層次人選。
8、2017年度浙江大學優秀新生之友。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