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江蘇省宿遷市馬陵中學

鎖定
宿遷市馬陵中學始建於1822年(清道光二年)的鍾吾書院,為江蘇省十大書院之一,是宿遷文脈的發端地,支撐了宿遷清代科舉取仕教育。1903年(清光緒二十九年)改為鍾吾學堂,開宿遷近代教育先河,乃宿遷近代教育發展的見證,是中國近代基礎教育發展的活例。 [2]  1952年開辦宿遷縣級師範學校,為解放後宿遷地區培養了大批教師,是宿遷早期師資隊伍的搖籃;1956年改為馬陵初級中學,1974年正式成為完全中學,定名馬陵中學。 [2] 
2012年3月,宿遷市公佈了老城區部分中小學佈局調整方案,共涉及7所學校。此次學校調整非常重要,相互關聯,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影響深遠。在此次調整中,馬陵初級中學被撤併,馬陵高中從中山路整體遷建至濱河路的新校區。 [3]  [13-14]  2014年10月,馬陵中學正式搬遷至新校區。 [4]  2020年9月,在原校區基礎上擴建的馬陵中學西校區投入使用。 [19] 
中文名
江蘇省宿遷市馬陵中學
外文名
Maling Middle School
簡    稱
馬陵中學、陵中
創辦時間
1822年 [7] 
辦學性質
公立中學
學校類別
四星級高中
主管部門
宿遷市教育局
現任領導
宋志平(校長) [21] 
校    訓
與時偕行
地    址
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濱河路10號
知名校友
朱瑞 [24] 
李寅恭 [22] 

江蘇省宿遷市馬陵中學辦學歷史

江蘇省宿遷市馬陵中學歷史沿革
校名
起止年月
校長
鍾吾書院
道光二年至光緒二十九年(1882-1903年)
/
鍾吾學堂
清光緒二十九年至光緒三十四年(1903-1908年)
盧瀚蔭(1905-)、張怡然
宿遷縣立鍾吾高等小學
清光緒三十四年至民國元年(1908-1912年)
/
宿遷縣立第一高等小學
民國元年至二十一年(1912-1932年)
沈薪萍(1912年-1920.2)
張嘯雯(1920.2-1922.2)
劉子振(1922.2-1925.2)
私立懷仁中學
民國十一年至十二年(1922-1923年)
張樹桐(1922-1929)
宿遷縣立初級中學
民國十二年至十八年(1923-1929年)
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區立宿遷中學
民國十六年至十七年(1927-1928年)
周宣德(1927-1928)
(注:此是江蘇省宿遷中學的創校之始。 [5]  江蘇省宿遷中學借鍾吾書院地址創校,次年夏遷至城南學宮,即宿遷孔廟處。 [6] 
宿遷縣立師範學校
民國十七年至二十二年(1929-1933年)
張懷鐸(1929.10-1933)
宿遷縣鍾吾小學
民國二十一年至二十七年(1932-1938年)
/
宿遷縣立初級中學
民國二十二年至二十七年(1933-1938年)
張天麟(1933-1938)
宿遷縣鍾吾小學
民國三十五年至三十六年(1946-1947年)
耿繡章(1946-1947)
宿遷縣馬陵小學
民國三十六年至三十七年(1947-1948年)
蔡先蘭(1947-1948)
宿遷縣立初級中學
民國三十五年至三十七年(1946-1948年)
陳耀洲
宿遷縣小學教育師資短訓班
1952.4-1952.9
沈凌霄(副主任主持工作)
宿遷縣初級師範學校
1952.9-1956.7
徐玉玲(文教科長兼)(1952.9-1954.11)
左言清(1954.11-1956.7)
宿遷縣馬陵初級中學
1956.7-1974.7
沈凌霄(1956.9-1964.6)
徐風(1964.7-1969.6)
戚明(1968.9-1969.7)
謝誠(1969.7-1974.7)
宿遷縣馬陵中學
1974.8-1988.2
劉繼鑾(1974.8-1979.8)
靳紹寅(1979.8-1980.8)
張清言(1980.8-1982.8)
杜永猛(1980.8-1988.2)
宿遷市馬陵中學(縣級市)
1988.2-1996.7
杜永猛(1982.2-1994.8)
宿豫縣馬陵中學
1996.7-1996.9
錢其強(1995.9-1999.7)
宿遷市宿城區馬陵中學
1996.10-2000.4
錢其強(1996.10-1999.7)
陳迅(1999.8-2000.4)
江蘇省宿遷市馬陵中學
2000.4至今
陳迅(2000.4-2006.8)
宋志平(2006.9-2015.8)
王麗梅(2015.8- 2021.7)
宋志平(2021.8-) [7]  [21] 

江蘇省宿遷市馬陵中學調整遷建

2012年3月,宿遷市公佈了老城區部分中小學佈局調整方案,共涉及7所學校。此次學校佈局調整非常重要,各學校的調整關係互相關聯,影響深遠。 [3]  [13-14]  (注:當時人們對此一連串的學校調整眾説紛紜 [8]  從當下回頭看,此次學校大調整情況一言難盡,此處不做詳細介紹、深究評價)
在這次學校大調整中,馬陵初級中學被撤銷,調整方案中稱2012年暑期將該校師生整體併入新建的幸福新城九年一貫制學校 [3]  原在中山路的馬陵高中只是三星級高中,硬件設施相較市內其他中學存在不足之處,政府便規劃遷建馬陵中學校區,使之成為四星級高中馬陵中學新校區遷建項目由宿遷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負責(簡稱“宿遷市城投集團”)。 [9]  2014年10月,在中山路附近歷史彌久的馬陵中學正式搬遷至濱河路新建的校區。 [4]  2015年9月,馬陵中學加入宿遷中學教育集團,與江蘇省宿遷中學形成緊密型辦學聯合體。 [23]  2016年6月,馬陵中學晉升為江蘇省四星級高中。 [2] 
在馬陵中學尚未搬遷的2013年,位於馬陵中學南側的自建房居民區“石坡岸”地塊被拆遷徵收。2014年10月馬陵中學搬走後,原校舍除科技樓被保留外(注:原馬陵中學科技樓功能多樣,內有電子閲覽室心理諮詢室報告廳等,樓頂還有小型天文台,校長和黨委辦公室也設在此樓;科技樓東外側是臨街商鋪),其餘全部被拆除重建(包括學校北側的原馬陵中學教師宿舍樓),周邊用地重新規劃。在重建校舍後,同在中山路上的宿城區實驗小學向北遷移至原馬陵中學內。 [10]  “石坡岸”地塊拆遷後原地開闢了連接幸福路與黃河路、東西走向的“石坡岸路”。宿城區實驗小學向北遷移後,學校北側外柵欄(即原馬陵中學旋轉樓梯教學樓北側的停車場及原馬陵中學教師宿舍樓)與馬陵公園之間也開闢了一條東西走向、連接幸福路與黃河路的路,叫“書院路”。 [12]  被保留下的原馬陵中學科技樓在2017年5月後成為宿城區高校招生辦公室和宿城區自學考試辦公室的辦公地。 [11]  原科技樓外側的商鋪仍照常經營。
原位於宿遷市宿城區中山路的馬陵中學校園照片

江蘇省宿遷市馬陵中學辦學規模

2014年10月,馬陵中學遷入由宿遷市、區兩級政府投資4億元的新校區。校園位於美麗的古黃河水景公園北岸,佔地160畝,建築面積8.7萬平方米。 [23]  新校區佈局科學,建築精緻,環境幽美,設施設備先進,全市先進。所有教室裝備交互式觸控一體機,配有空調,配備學生儲物櫃 [2]  學生公寓6人一室,上鋪住宿,下置書桌、衣櫃,並配備空調、盥洗室。能充分滿足教師教學、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需要。
2018年後,宿遷市計劃籌備建馬陵中學西校區。 [15-16]  擴建西校區後,馬陵中學整體佔地面積248畝。 [2]  2019年12月31日,馬陵中學西校區建設項目完成主體結構封頂。 [17]  2020年秋季學期,馬陵中學西校區竣工驗收並投入使用。 [18-19] 
截至2021年,學校有教職工319人,專任教師290人,均為本科及以上學歷。其中市名校長1人,市名教師3人,正高級教師3人,市學科領軍人物3人,市學科帶頭人48人,市骨幹教師45人,中學高級教師137人。31位教師有出國研修經歷。近90%的教師具有高中循環教學經歷。 [20] 
截至2021年,學校有教學班66個,學生3500人。 [20] 
現位於宿遷市宿城區濱河路的馬陵中學校園照片

江蘇省宿遷市馬陵中學成就榮譽

學校順應高中教育加快發展的時代要求,以“與時偕行”為校訓,秉承“養正為先、體學並舉”的百年辦學宗旨,依託薪火傳承的百年底藴,堅持老校長沈薪萍先生提出的“愛自己,愛他人,愛社會”的“三愛”教育特色,着力培養具有浩然正氣、大愛情懷、創新智慧的現代新人。打造底藴厚重,特色鮮明,教學質量一流的品牌高中,辦人民滿意教育。 [2] 
兩百年書香翰墨,兩百年歲月滄桑,馬陵中學一直在為宿遷這塊廣袤的土地培養優秀人才。校領導和全體師生凝心聚力、奮力拼搏、鋭意進取,尤其是遷建新校區後,學校教育教學質量踏實穩進,高考取得了可喜的進步成績,得到教育主管部門和社會各界的認可和讚譽。近年來,有一大批學生考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著名高校。 [2]  學校近年來也有132人次教師在全國、省、市課堂教學競賽中獲獎。 [20] 
學校先後榮獲全國教育科研先進單位、全國百強特色學校、全國校園電影影視教育研究實驗學校、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江蘇省首批“國防教育示範學校”、江蘇省園林式學校、江蘇省節水型學校、江蘇省國家教育考試標準化考點、江蘇省紅十字示範學校、江蘇省學生軍事訓練工作先進單位、江蘇省健康促進教育銀牌學校、江蘇省五四紅旗團委、江蘇省青年文明號、江蘇省體育道德風尚獎、江蘇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先進集體、江蘇省高中數學課程教材改革實驗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高中英語課程教材改革工作先進集體、宿遷市文明單位、宿遷市教育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2] 
2020年12月,學校獲評2019-2020年節約型公共機構示範單位。 [1] 

江蘇省宿遷市馬陵中學學校地址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