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思聰

(明朝南京户部主事)

鎖定
馬思聰(1462—1519) [1]  ,字懋聞,號翠峯, [2]  福建莆田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舉進士。任浙江象山縣知縣,復修二十六渠,灌溉農田萬頃。累遷南京户部主事,前往江西督糧,在安仁駐紮。正德十四年(1519年),寧王朱宸濠南昌叛亂,馬思聰被扣押下獄,堅決不屈,絕食六日而死。世宗立,贈思聰光祿少卿,並配享旌忠祠。《明史》將其事列入忠義傳。 [3] 
本    名
馬思聰
所處時代
明朝
出生日期
1462年
逝世日期
1519年
主要成就
復修二十六渠,灌溉農田萬頃

目錄

馬思聰生平

馬思聰,莆陽黃石塘尾人。魏洪源,清修苦學,以廉能稱,教子有方。其子思聰少負雋才,豁達多識,為人持重有氣節。
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莆陽舉子馬思聰,黃如金、陳簧、顧標四人赴京師應省試,同擢顧鼎臣榜進士,思聰為三甲二十二名。衣錦還鄉之時,友人設席宴酒惠菊以賀。初授象山令,思聰撰《諸暨署中》詩云:“日永渾無事,花間伏枕眠。雨聲寒竹簟,春秋掛蒲鞭。邑小稀民訟,官間愧俸錢。風流愛單父,秋水瀉鳴弦。”其實思聰遇事敢為,興禮樂,端風化,復二十六渠以溉田。廉介自將,正己利民,多有惠政,邑人德之。旋丁憂歸莆陽守孝,宦囊如洗,服除,補萍鄉令。
其時,流寇劉六犯萍鄉,思聰調劃戰守法甚備,寇引去。其撰《平鄉即事》詩云:“滿眼乾戈急,春城罷管絃。七閩遲候雁,萬里暗烽煙。白羽縱橫日,黃巾猖獗年。憑誰清渤海,解劍事春田。”詩中表達了自己決心保國安民、平服叛夷的熱切願望。思聰擢南京户部主事,奉簡書為主粟使者,督糧江西。其居官忠君愛國,尤惜民力,以勤慎見稱。
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燕王第四代孫寧王朱宸濠,聽信奸邪術士李自然、李日芳的諂媚,説其“相貌奇異,有帝王之龍章鳳質。”以暴力和恐怖手段迫使地方官就範,籌劃叛亂事宜。思聰等地方官員早已察覺宸濠之反叛狼子野心,其撰《豫章呈孫開府》詩云:“曾銜恩命布陽和,使節重臨楚水阿。廬嶽風雲迎露冕,洞庭煙雨肅干戈。時危全仗大臣節,才薄空慚四牡歌。幾欲抽簪尋舊侶,簡書珍重不遑他。”思聰詩中表達了自己企盼御史孫燧(字德成)疏請武宗早日對宸濠予以制裁。
六月乙亥,適逢宸濠生辰千秋之宴,節以故事以賀。始思聰署在安仁,去宸濠邸可三百里,宸濠生辰將至時,或勸策裁書為賀,可無行,思聰曰:“宸濠反有狀矣,吾往非為賀也,至彼伺其動靜,亟以奏聞,亦一羽翼耳。”至是,遂不免。次日,思聰同鎮巡諸司入謝宴,度必有變,語廚人曰:“我倘不出,庋勅高處。”廚人不解其意,姑如所示。及入,宸濠出反言,假傳自己奉皇太后密旨,令其起兵入朝,討伐逆賊。巡撫孫燧和按察司副使許逵當場揭露了寧王反叛的陰謀,兩人立即被推出斬首。
宸濠謂思聰部郎耳,不能有所指麾,第下獄。參議官黃宏被執,怒於手梏向柱擊項,是夕卒。思聰在獄撰《獄中》詩云:“蕭條一片地,六月暗飛霜。駢首衣冠盡,捐軀俠骨香。天猶驕七國,險已失三湘。死矣甘吾分,君恩不可忘。”去之六日,思聰絕食死。其子明衡扶柩歸莆陽,葬墓築在令浦裏馬峯。邑人在城南龍門下建“忠節祠”,祀光祿馬思聰。
是年九月二十日,都御史王守仁俘獲寧王宸濠,押送進京,武宗親自對其進行審判,然後賜死焚屍。世宗立,朝廷追贈孫燧禮部尚書,諡忠烈。贈許逵左副都御史,諡忠節。贈黃宏太常少卿,贈思聰光祿寺少卿。詔江西賜廟祀,予額旌忠。其父洪源,以子思聰貴,封贈主事。時有謂宏與思聰死節非真者,給事中毛玉勘江西逆黨,復奏表章宏,思聰及承奉周儀,而宏子紹武訴於朝,巡按御史穆相列上二人死節狀甚悉,遂無異議。 [2] 

馬思聰評價

鄭王臣《蘭陔詩話》雲:“公與孫燧、許逵、黃宏俱為寧庶人所害,忠逾白日,義凜秋霜,詩篇惜已散失無傳。昔詩三十餘首,半為蟫魚所蝕,不可復辨,錄其可讀者得十一首,不啻如獲珊瑚鈎也。”思聰與明衡合著有《馬忠節父子合集》存世。 [2] 
參考資料
  • 1.    王陽明與莆人的情誼  .莆田文化網[引用日期2019-08-24]
  • 2.    明代光祿寺少卿馬思聰  .莆田文化網[引用日期2019-08-24]
  • 3.    《明史·卷二百八十九》:時主事馬思聰亦抗節死。思聰,字懋聞,莆田人。弘治末舉進士,為象山知縣,復二十六渠,溉田萬頃。累遷南京户部主事,督糧江西,駐安仁。值宸濠反,被執繫獄,不屈,絕食六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