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小娟

(中國南京籍畫家)

鎖定
馬小娟,1955年6月生,女,南京市人。1982年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1985年考入該系中國畫工筆人物創作研究生,1988年畢業,獲碩士學位。為上海師範大學美術系副教授、上海中國畫院專業畫家。 [1] 
作品《暖春》入選第七屆全國美展,《正午的夢》入選第八屆 全國美展,《早春》入選首屆全國中國畫展,《風逝》入選全國中國畫人物畫展。
中文名
馬小娟
出生日期
1955年6月
畢業院校
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
職    業
畫家
出生地
南京市

馬小娟人物經歷

馬小娟 馬小娟
馬小娟現為上海中國畫院一級畫師。她自幼受父親的影響喜歡繪畫,中學畢業後進入南京市美術設計公司。馬小娟曾隨新金陵畫派代表畫家亞明學畫,一度也得到了宋文治、魏紫熙等前輩的指點,從他們身上她學到的是對藝術的一種感悟。亞明鍾情於江南風光,特別是姑蘇風情給馬小娟留下了揮之不去的印象。1978年她如願考入中國美術學院(原浙江美院)中國畫系,開始了正規和嚴格的“科班”學習。1985年她再次考入中國美術學院,成為著名工筆畫家顧生嶽當年唯一的工筆碩士研究生,經過三年的研習,畫風開始蜕變。
繪紅樓 繪紅樓

馬小娟代表作品

繪紅樓
馬小娟所繪製的這本《紅樓夢》全圖一百二十幅
其實一開始馬小娟創作的“仕女”圖並不為大多數人所看好,這種質樸誇張的美與人們傳統意識中的美有着較大的差異。甚至有些人在看到了馬小娟本人之後更是感到不可思議。他們對馬小娟説:“你這麼漂亮,為何還要去畫這麼‘醜’的仕女?”馬小娟堅信自己的創新之路是對的,她需要表現的是生活中稚拙天真的美,而不是人云亦云的傳統美。她説過:“畫家有責任引導大眾,提高大眾審美情趣,與時代同步。”漸漸的,她的知音越來越多,人們發現馬小娟筆下的仕女洋溢着的是含蓄的美,一種深藏不露而又耐人尋味的美。
説起剛剛殺青的120幅《紅樓夢》畫稿,馬小娟的臉上還依稀掛着疲憊,她似乎還沉浸在《紅樓夢》的創作中。她回憶道:“幼時曾見母親看《紅樓夢》,就產生了想看的念頭,結果是一看便喜歡上了《紅樓夢》。以後隨着生活閲歷的增加,再讀《紅樓夢》則多了一份親近和理解。這次為百年復旦慶典版畫《紅樓夢》,重讀之後收穫更多。特別是對賈寶玉有了新的認識。賈寶玉是個公子哥,可他對女性尊重有加。他對丫頭都抱着憐惜、同情的態度,總是自覺保護女性,是真正的護花使者,很難得。”為了創作好這120幅《紅樓夢》,馬小娟幾乎回絕了一切應酬和畫作,閉門苦讀《紅樓夢》,尋求創作上的突破,在不經意之間表現出《紅樓夢》獨有的似夢似幻的詩的境界。
馬小娟也是一個特別認真執著的畫家。當問起她有什麼遺憾,她説:“如果時間再充裕點就好了,我可以畫得更好些,有些畫面再推敲一下也許會更精彩。”
金瓶梅
作品 作品
馬小娟接手創作中國古典小説《金瓶梅》系列繪圖。與《紅樓夢》相比,《金瓶梅》以往甚少入畫。如何用中國人物畫獨有的藝術方式展現《金瓶梅》豐富而複雜的內涵?這不能不説是一個很大的難題。馬小娟緊扣“《金瓶梅》是中國第一部以家庭日常生活為素材的長篇小説“這一題旨,抓住書中主要人物的外部神態和內心變化,從具體的生活形態、生活細節入手,通過許多極富戲劇性的情節和場面,惟妙惟肖、入木三分地刻畫出《金瓶梅》所處的那個社會的黑暗,和處於這一時代中人性的普遍弱點、扭曲和醜惡。令人觀後深受震撼,長嘆不已。這100幅充滿強烈寫實批評精神的《金瓶梅》繪圖甫一亮相,便受到評論界的關注。不少評論家認為,馬小娟的這部《金瓶梅》繪圖,比前一部《紅樓夢》畫得更為放鬆、精彩、成熟,對原作的意藴和人物把握得更為準確、到位,在藝術上顯得更為豐富、更具魅力。難得的是,馬小娟那略帶誇張變形的畫風與原作的風格十分吻合,視覺的形象與抽象的文字幾乎達到了水乳交融的境界。
這部作品的問世,不僅標誌着馬小娟本人繪畫創作的一大突破,上了一個台階,也是海上畫壇在中國古典文學題材創作方面的重要收穫。馬小娟能夠今天能如此成功創作出《金瓶梅》繪圖,並非偶然,是她幾十年的藝術學養、人生閲歷、創作實踐積累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生的“果實”。

馬小娟藝術風格

馬小娟似乎天生就是吳歌越語的江南女子代言人,嫺靜而又雅緻。在她的筆下,山山水水,花花草草,朦朧而秀美,無不烙上江南的韻味。《正午的夢》《臨風》《蓮動月下》和《荷塘清趣圖》等都是她的代表作,顯示出她與眾不同的才情和靈性。著名美術評論家丁羲元對她的畫曾評論説:“小娟的造型很獨特,她筆下的仕女,一色淺發短額,容長的臉,秀倩的鼻,眉畫春山,目如橫波,更加櫻桃小口,粉面生春,加上淡淡的暈染,越發肌膚瑩潤,轉盼有神……是現代的誇飾,是一種放大的美。”
馬小娟畫作
馬小娟畫作(24張)
馬小娟筆下有疏影橫斜,有一簾幽夢。她喜歡畫江南女子。她筆下的江南女子,眼睛都高高的,額頭幾乎成了“斜坡”,比明代畫家陳老蓮畫得還怪,但是,從中卻分明透出清高、古雅、柔和、內斂、幽靜之美。這些美女往往處於江南園林的環境中,瀰漫着朦朧的水氣和無法言説的氛圍。馬小娟畫的江南女子恰如她的南京同鄉、名作家葉兆言所説,是水做的骨肉,柔情蜜意,彷彿春天的彩蝶,是水中月,是鏡中花,具有最快樂的天性,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生性不愁,最適合居家過日子。馬小娟的江南仕女畫在藝術上也與眾不同。當外界都熱衷於寫意畫時,馬小娟獨鍾工筆畫;當外界在追求強烈的視覺衝擊力之時,她卻在營造比古典更古典的柔美。但她的工筆畫並不“純粹”,而是糅合了寫意畫的靈動、抒情和含蓄。最重要的是她畫得很真實。馬小娟説她對生活非常容易滿足,也沒有大的起落。這既是缺陷也是優點,所以,她畫畫始終那麼從容不迫,不緊不慢,絲毫沒有浮躁之氣。她的畫風有所變化,開始關注起上海大都市女性的生活,但是,那些走出江南園林的淑女們儘管穿上了旗袍時裝,背景也可能變換成時髦的“新天地”,但是骨子裏還是馬小娟式那不變的古典風韻。真所謂是古典與現代的完美結合。
隨着創作的日趨成熟,馬小娟的藝術視野也越來越開闊。她不斷開拓新的繪畫題材,不斷向自己發出挑戰。她特意到西部寫生,創作了一組少數民族人物題材的作品,別開生面,令人耳目一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