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養心殿

鎖定
養心殿,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景山前街4號故宮博物院內,內廷乾清宮西側,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養心殿是一組紅牆圍護的獨立院落,南北長約94.8米,東西寬約81.3米,佔地約7707平方米。 [6] 
養心殿包括養心殿、工字廊、後殿、梅塢等18座建築,總建築面積約3887平方米。 [6]  養心殿作為清朝中後期皇帝實際的居所,從其建築本體到其藴含的科學藝術、文化信息,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 [9]  2018年9月3日,北京故宮博物院正式啓動對養心殿的修繕。 [1]  經過兩個多月研究、開啓、修護,寶匣“內裏乾坤”公之於眾,五穀、五石、五藥等傳統內置物和24塊金幣重見天日。 [2] 
1961年3月4日,包含養心殿在內的故宮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7] 
中文名
養心殿
外文名
Hall of Mental Cultivation
地理位置
北京市東城區景山前街4號故宮博物院內廷乾清宮西側
氣候條件
温帶季風氣候
開放時間
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採用旺季開放時間:08:30-17:00;每年11月1日至來年3月31日採用淡季開放時間08:30-16:30 [3] 
景點級別
5A級景區
佔地面積
7707 m²
所屬國家
中國
所屬城市
北京市
朝    代
明清

養心殿歷史沿革

養心殿始建於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 [4] 
明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曾修葺養心殿。 [5] 
養心殿始建之後修繕不斷,較大規模的修繕是清雍正元年(1723年)、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 [6] 
2018年9月3日,北京故宮博物院正式啓動對養心殿的修繕。 [1] 
養心殿文物

養心殿建築格局

養心殿結構

養心殿是一組紅牆圍護的獨立院落,南北長約94.8米,東西寬約81.3米,佔地約7707平方米。包括養心殿、工字廊、後殿、梅塢等18座建築,總建築面積約3887平方米;該區還包括琉璃門1座(養心門),琉璃影壁3座,木照壁1座,22處室外陳設,15棵古樹名木。 [6] 
養心殿結構圖 養心殿結構圖

養心殿特點

養心殿雖然主要為皇帝理政之所,但其同時擔負着許多功能,可以説是一個辦公、起居、會客、宴飲的複合空間。其最南側是庫房,為儲存空間,庫房北側為御膳房,為養心殿提供飲食。而北側的養心殿主殿則有辦公、起居、遊賞等多種功能。相對於乾清宮等功能較為單一的宮殿建築羣,養心殿宮殿建築羣由於帝王的起居需要,衍生出了多種功能,帝王也可以在此小天地中完成自己的各項需求。 [6] 

養心殿主要建築

養心殿正殿面

正殿面闊7間(36米),進深3間(12米),黃琉璃瓦單檐歇山頂,正間和西次間、西稍間前出捲棚懸山頂抱廈,正中三間為一敞間,上書雍正御筆“中正仁和”四個大字,屏風背後有通往後殿的兩小門,曰恬澈、安敦。北牆設書隔,東西按板牆壁與東西暖閣相隔,牆南各有一門通往東西暖閣。 [6] 
正殿面 正殿面

養心殿東暖閣

養心殿東暖閣在清代經歷了多次空間的變化。清代早期作為皇帝的臨時寢宮,康熙時期作為造辦處的作坊,東暖閣室內無間隔。雍正乾隆嘉慶時期,搭建仙樓,室內分為上下兩層、前後兩部,空間分隔複雜。道光時期,徹底改變了乾嘉時期的格局,拆除仙樓,形成自己獨特的空間格局。咸豐時期又恢復了乾隆時期的空間佈局。同治光緒時期,為了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的需要,幾經變化,東暖閣最終定格為垂簾聽政空間。 [12] 

養心殿西暖閣

西暖閣就是西次間和梢間,分南北前後兩室,前室西為“三希堂”,額為乾隆御筆,因內儲晉代書法大家王氏的三張書帖而得名。東牆有小門通中室——勤政親賢,匾額為雍正御筆,南為窗,北設寶座,為皇帝召見大臣之處。為保密,南窗外抱廈設木圍牆。東為夾道,有門通後室。後室也隔有小室,西室曰“長春書屋”,東室為“無倦齋”,乾隆間設佛堂於此,養心殿西耳殿為“梅塢”,為乾隆39年添建。殿面南1間,黃琉璃瓦硬山頂。 [11] 

養心殿後殿

穿過養心殿正間“安敦、恬澈” 二小門為穿堂,直通後殿。後殿面闊五間,黃琉璃瓦硬山頂,明代曰“涵春室”,清代無殿額。正間額曰“ 乾元資始”靠北牆為一炕,正間南為穿堂與前殿正間相連,成工字殿 。東西次間梢間為檻窗。西梢間為“華滋堂”內設牀,西次間為南窗下設通炕,北牆設雕龍櫃。東梢間為“自強不息”,內設牀,牀上額曰“又日新”。東次間靠北牆下設寶座,上額曰“天行健”。 [6] 

養心殿體順堂

後殿東耳房為“體順堂”,明建,初明“隆禧館”,雍正時,無殿額。咸豐賜名“綏覆殿”,後改為“同和殿”,光緒時改今名。面闊5間,前出廊,東與東圍房相接,黃琉璃瓦硬山頂,為皇后所居。 [6] 

養心殿燕喜堂

養心殿西邊便是燕喜堂。
燕喜堂明代稱“臻祥館”,清初無正式命名,僅稱“西耳房”或“後殿西正房”、“西院正房”、“北面圍房”、“順山殿”等,清咸豐二年(1852年)起稱為“平安室”,清同治九年(1870年)易名“燕喜堂”,並一直沿用至今。燕喜堂在明代和清初的使用情況不能確定,雍正七年開始對室內裝修進行拆改,添設牀張,成為皇帝居於養心殿時妃嬪隨侍的居所。 [11] 

養心殿三希堂

三希堂 三希堂
三希堂內部面寬二點一米,進深六米,高二點一米。東牆中部開小門與勤政親賢殿相通,東牆北部開一小門。養心殿的西套間原是皇帝讀書和休息的地方。清朝乾隆皇帝得到了王珣的"伯遠帖";連同他已經得到的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和王獻之的"中秋帖",並稱為三件稀世珍寶。這處珍藏三件稀世珍寶的地方就被稱為三希堂。三帖中《快雪時晴帖》現藏在台北,另兩帖,現藏於故宮。 [10] 

養心殿文物價值

養心殿作為清朝中後期皇帝實際的居所,從其建築本體到其藴含的科學藝術、文化信息,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原因大概有三:一是建築本身藴含的信息層次豐富,信息量大。二是建築及其內部的器物反映的是當時的最高水平,體現了當時科技藝術的“天花板”。三是養心殿本身為帝王活動空間,為帝國實際上的“權力空間”,其反映的帝王生活習慣、儀式等都與整個帝國的走向息息相關。 [9] 

養心殿歷史文化

養心殿彩畫遺蹟

彩畫
彩畫(4張)
故宮博物院養心殿正殿保留了明代嘉靖年間至清代末期多種類型的彩畫遺蹟,其中正殿東暖閣後檐東西明瓦窗罩和梅塢西窗罩繪製了海墁彩畫,與整體區域的和璽彩畫、旋子彩畫風格迥異。 [8] 

養心殿開筆祈福

雍正帝開創了一個清宮習俗,即每年元旦(農曆正月初一)在養心殿御筆書寫祈求國泰民安、江山永固、風調雨順之類的吉祥語,稱之為元旦開筆。乾隆帝即位之後,對養心殿進行了改造,在東暖閣西頭南面臨窗的地方,用木槅扇另闢一間小屋,室內懸掛乾隆御筆“明窗”匾額,從此新年元旦的開筆儀式便在這裏舉行。 [4] 

養心殿文物保護

1961年3月4日,包含養心殿在內的故宮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7] 

養心殿旅遊信息

養心殿地理位置

養心殿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景山前街4號故宮博物院內。

養心殿交通信息

  • 公交車
在北京市區乘坐北京公交1路、2路、52路、59路、82路、99路、120路、126路、觀光1線、夜17路、夜1路、夜2路、專2路在“天安門東”站下車然後步行約900米到達午門。或,乘坐1路、5路、52路、99路、觀光1線、夜1路、專2路公共汽車在“天安門西”下車,然後步行約1000米從午門進入。
  • 地鐵
乘坐北京地鐵1號線在“天安門東站”下車,步行約900米,即可從午門進入故宮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