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餅餌

鎖定
餃子,在東周時稱“餅餌”,據説因其外形似耳朵而得名。到了隋朝顏之推在他的文集中這樣説:“今之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可見餃子還曾稱“餛飩”。民間還把這種偃月形的食品稱作“粉角”或“角子”。
在新疆吐魯番縣阿斯塔那的唐墓裏,曾出土距今1300年唐代的餃子,出土時,一隻餃子和四隻餛飩一起放在一個木碗中,證實至少在唐代就已經有了一樣的餃子,並且餃子與餛飩已分為兩個不同的品種,連中國邊遠地區都已食用。
中文名
餅餌
分    類
麪食
後來發展
演變成後來的餃子餛飩
出現時間
東周
很長一段時間把餃子稱為“扁食”。在《帝京歲時紀勝》中就有“扁食包細餡”的記載。至今陝西一些地區仍把餃子稱為扁食。
清朝入關後,滿族把餃子、糕點、饅頭等統稱為餑餑,把餃子稱煮餑餑。人們如果形容一個不苟言笑的人,就説這個人是“見了煮餑餑也不樂”。
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可見這種可葷可素、營養全面的傳統飲食,多麼受到人們的鐘愛,一直流傳千年以上。儘管名稱由“餅餌”到“角子”、“扁食”,人們對它的喜愛卻從來不變,以致成了過年必備的飲食。按照民間的習俗,除夕夜的“子時”,要放鞭炮、吃餃子、辭舊迎新。由於除夕夜是二年相交於“子時”,意寓“交子”。後來就把“交子”時吃的這種美食諧音稱“餃子”。從此,“餃子”不僅是美食,還蓄含了美妙的文化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