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颱風飛燕

(2013年第9號強熱帶風暴)

鎖定
強熱帶風暴飛燕(英語:Severe Tropical Storm Jebi,國際編號:1309,聯合颱風警報中心:09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Jolina)為2013年太平洋颱風季第9個被命名的風暴。“飛燕”(朝鮮語:제비)一名由韓國提供,常於韓國的春天出現,是一種體積細小、翼長和尾部呈叉形的飛燕。
中文名
颱風飛燕
外文名
Severe Tropical Storm Jebi
國際編號
1309
持續時間
8天
生成日期
2013年7月26日
消散日期
2013年8月3日

颱風飛燕命名由來

為避免颱風名稱的混亂,1997年11月25日-12月1日,有關國家和地區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簡稱WMO)颱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上決定規範颱風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個命名錶,然後按照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複使用。該命名錶共140個名字,由WMO所屬的亞太地區的14個成員國和地區提供 [7] “飛燕”是韓國提供的名稱,名字意義即燕子。該名稱英文原拼寫為Chebi,自2008年起被更正為Jebi [8] 

颱風飛燕發展過程

2013年7月26日,一個熱帶擾動菲律賓東南部海面上生成。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給予擾動編號91W。上午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低壓區。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上午10時30分,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旋的機會給予“LOW”的評級。下午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發展概率升級為“MEDIUM”。下午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低壓區。
7月27日上午9時半,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發展概率降級為“LOW”。下午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取消評級。
7月28日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再度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下午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再度對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旋的機會給予“LOW”的評級。該低壓區在7月29日移至菲律賓以西海域,進入南海中部。
7月30日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發佈海上烈風警報。下午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發展概率升級為“MEDIUM”。香港天文台在晚上11時15分表示“南海中部的氣壓頗低,一個熱帶低壓似乎在形成中”。
7月31日凌晨3時半,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發佈熱帶氣旋形成警報。凌晨3時49分,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凌晨4時半,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發展概率升級為“HIGH”。上午9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飛燕。香港天文台在上午9時半表示“位於南海中部的低壓區已增強為熱帶低壓,並命名為飛燕”。上午11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壓,並給予編號09W。香港天文台在下午3時半把飛燕升級為熱帶風暴。下午11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飛燕當日向偏西移動,速度介乎緩慢至時速約10公里。
今年第9號熱帶風暴“飛燕”於8月1日23時加強為強熱帶風暴,8月2日05時其中心位於海南省文昌市東南方約344公里的南海中部海面上,就是北緯16.9度,東經112.5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0級(25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85百帕,7級風圈半徑260公里。 [1] 
“飛燕”將以每小時15-20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動,逐漸向海南東部到廣東西部沿海靠近,並有可能於2日下午到夜間在海南陵水到廣東茂名一帶沿海登陸,登陸前強度還將有所加強。 [1] 
8月1日06時繼續發佈颱風藍色預警,今年第9號熱帶風暴“飛燕”的中心8月1日05時位於海南省文昌市東南方約580公里的南海中部海面上,就是北緯15.3度,東經113.9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9級(23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92百帕,7級風圈半徑260公里。預計,“飛燕”將以每小時10~15公里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動,逐漸向海南東部到廣東西部沿海靠近,並有可能於2日中午到夜間在上述沿海登陸,強度繼續加強。 [2] 
8月1日,飛燕改向偏北移動,並加速至每小時12公里。飛燕整合其鬆散組織,強度開始穩步上揚。
8月2日,飛燕改向西北或西北偏北移動,突然明顯加速至每小時20公里,並進一步增強。香港天文台在早上8時45分把飛燕升級為強熱帶風暴。下午2時50分,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傍晚飛燕更加速至每小時25公里。晚上7時半,中央氣象台指飛燕在中國海南省文昌龍樓鎮沿海登陸。
8月3日,飛燕穿越北部灣,並改向西北偏西移動。上午2時45分,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上午10時,飛燕在越南廣寧省雲屯縣東部沿海再度登陸,此後急劇減弱。香港天文台在下午3時半把飛燕降級為熱帶風暴。下午5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發出最後警報。下午8時50分,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低壓。香港天文台在晚上9時45分把飛燕降級為熱帶低壓,再於8月4日凌晨4時45分把飛燕降級為低壓區。其後,於日本氣象廳發佈的最佳路徑中,日本氣象廳將飛燕的風速下調至50節。

颱風飛燕預報預警

颱風飛燕中國大陸

7月31日下午6時,中央氣象台發佈颱風藍色預警信號。
8月2日上午6時,中央氣象台改發颱風黃色預警信號。下午7時30分,飛燕在海南省文昌龍樓鎮沿海登陸。
8月3日上午10時,中央氣象台改發颱風藍色預警信號。下午6時,中央氣象台解除颱風藍色預警信號。

颱風飛燕香港

隨着飛燕在7月31日晚上8時左右進入距離香港800公里範圍,香港天文台當晚向傳媒表示,會在翌日(8月1日)早上考慮發出一號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天文台在8月1日上午9時40分發出一號戒備信號,當時飛燕集結在香港以南約740公里。天文台表示,當日稍後或有需要發出三號信號。由於飛燕開始改向北移,取代早前的偏西路徑,加上同時受到中國東南部高壓脊影響,長洲及機場先後測得強風,天文台在下午1時45分表示未來數小時考慮發出三號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颱風飛燕澳門

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於8月1日上午10時懸掛一號風球,當時飛燕集結在澳門以南約720公里。氣象局預測下午(8月1日)改掛更高風球機會不大。其後,氣象局表示考慮在晚上改掛三號風球。氣象局於晚上表示,未來數小時內改掛較高風球機會不大。8月2日上午10時氣象局稱,下午將考慮改掛三號風球。隨後氣象局在中午12時宣佈下午1時改掛三號風球。 [3] 

颱風飛燕防禦工作

7月31日下午,珠江防總召開會商會,分析研判今年第9號熱帶風暴“飛燕”路徑以及可能受其影響區域,部署相關防禦工作。會議由珠江防總秘書長、珠江委副主任謝志強主持。按照《珠江防汛抗旱應急預案》有關規定,珠江防總決定從31日15時起啓動防颱風Ⅳ級應急響應,要求各有關單位按職責分工和有關規定做好相關應急處置工作。 [4] 
南海熱帶低壓已於7月31日8時發展為今年第9號熱帶風暴“飛燕”,31日14時其中心位於海南文昌東南方約690公里的南海中部海面上(北緯14.9度,東經115.2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8級(20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95百帕,七級風圈半徑230公里。 [4] 
今年第9號熱帶風暴“飛燕”正在步步逼近海南東部和粵西海面,7月31號17時其中心位於湛江市東南方約850公里的南海海面上,後將以10公里左右的時速向西北方向移動,逐漸趨向海南東部和粵西海面。氣象專家認為,“飛燕”路徑複雜,強度變化大,降雨強、風浪大,將給廣東粵西及沿海地區帶來較嚴重影響。特別是海上將產生大到巨浪的惡劣海況。昨日14時,廣東省防總啓動防風IV應急響應。 [2] 
會商認為,目前“飛燕”將以每小時5-10公里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動,逐漸向海南東部到廣東西部沿海靠近,強度可發展為強熱帶風暴,預測將於8月2日晚在海南東部沿海一帶登陸。受“飛燕”和西南季風共同影響,預計8月2日海南、雷州半島及桂南沿海等地降雨量可達50-100毫米,局地100-250毫米。 [4] 
會議對當前防禦工作提出具體要求,一是要密切關注“飛燕”發展動態,強化預測預報,及時更新熱帶風暴動向;二是要關注漁船回港避風工作,南海的休漁期於今日結束,漁民出海捕魚意願較強,應根據熱帶風暴發展情況及時發出預警督促漁船回港避風;三是要重點關注海南、雷州半島等地的水庫安全,做好水庫安全度汛和山洪災害防治工作;四是做好派出工作組和防汛搶險專家組的準備工作。 [4] 

颱風飛燕主要影響

颱風飛燕為中國南部地區帶來了豐沛的降雨,有效的緩解了已持續三個月的旱情。但中央氣象台表示仍不可忽略地質災害隱患。 [5] 
今年第9號強熱帶風暴“飛燕”的中心8月2日10時位於海南省文昌市東南方約260公里的南海中部海面上,就是北緯17.7度,東經112.3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0級(25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85百帕,7級風圈半徑260公里。 [6] 
颱風飛燕登陸時間預計,“飛燕”將以每小時20-25公里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動,逐漸向海南東部到廣東西部沿海靠近,並將於2日傍晚到夜間在海南萬寧到廣東茂名一帶沿海登陸,登陸前強度還將有所加強。 [6] 
受“飛燕”和西南季風的共同影響,8月2日14時到3日14時,南海大部、瓊州海峽、北部灣及海南東部和南部沿海、廣東沿海、廣西沿海將有7~8級大風,“飛燕”中心經過的附近海面和地區風力可達9~11級,陣風12級;海南、廣東大部、廣西南部、福建南部、台灣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其中海南大部、廣東沿海、福建東南部沿海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暴雨,局地有特大暴雨(250~300毫米)。 [6] 
 受“飛燕”影響,三亞鳳凰國際機場和海口美蘭國際機場均有逾100架次航班取消。三亞鳳凰國際機場有較多旅客滯留,機場工作人員表示,正積極配合航空公司做好滯留旅客的安置和後續籤轉工作。目前,瓊州海峽全線停航,海南東環鐵動車組全部停運。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