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颱風莫拉克

(2009年第8號颱風)

鎖定
颱風莫拉克(英語:Typhoon Morakot;‎泰語:มรกต;國際編號:0908;聯合颱風警報中心:09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Kiko)為2009年太平洋颱風季第8個被命名的風暴。“莫拉克”一名由泰國提供,含義為綠寶石,用以取代因發音與宗教原因未經使用就遭到退役的“翰文”,本次為“莫拉克”名稱第二次使用 [10] 
颱風“莫拉克”出身於2009年8月上旬在菲律賓以東洋麪形成的一個季風低壓,並於8月4日獲得命名。而後其一路西行並不斷整合加強,於8月6日達到強度巔峯,並於8月7日夜間登陸中國台灣省花蓮縣。其後因受到與颱風天鵝颱風艾濤雙颱風效應等影響長久滯留於台灣海峽周邊地區,至8月9日下午方於福建省霞浦市再次登陸。此後其逐漸北上橫掃華東,再向東北移入黃海並逐漸減弱變性為温帶氣旋,於8月12日凌晨被中央氣象台停止編號。其殘餘系統後先後橫過韓國與日本後最終於8月13日許趨於消散 [8] 
颱風“莫拉克”對中國多地造成嚴重災害,造成台灣省1959年八七水災以來最嚴重的水災“八八水災”,造成中國628人遇難、79人失蹤,內地經濟損失達162.6億元人民幣 [22]  ,台灣省經濟損失則達約1100億元新台幣 [21]  ,成為2009年太平洋颱風季經濟損失最重的風暴。因此,事後颱風委員會於2010年第42次屆會中決定將“莫拉克”永久除名,並由泰國於次年提供新名稱“艾莎尼”以取代之,“莫拉克”因而成為了首個遭到退役的替補名 [20] 
中文名
颱風莫拉克
外文名
Typhoon Morakot
มรกต
名稱來源
泰國
名稱含義
綠寶石
國際編號
0908
JTWC編號
09W
菲律賓名
Kiko
起編日期
2009年8月3日(CMA最佳路徑) [8] 
停編日期
2009年8月13日(CMA最佳路徑) [8] 
CMA數據
颱風(40m/s,950hPa) [8] 
JMA數據
颱風(75kt,945hPa) [7] 
JTWC數據
一級颱風(80kt,954hPa) [6] 
相互作用颱風
颱風天鵝颱風艾濤
人員傷亡
至少789死
經濟損失
62億美元(2009年美元)
颱風地位
2009年太平洋颱風季經濟損失最重的風暴
前任名稱
翰文
是否除名
替補名稱
艾莎尼

颱風莫拉克命名由來

綠寶石 綠寶石
為避免颱風名稱的混亂,1997年11月25日~12月1日,有關國家和地區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簡稱WMO)颱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上決定規範颱風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個命名錶,然後按照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複使用。該命名錶共140個名字,由WMO所屬的亞太地區的14個成員國和地區提供 [17] 
颱風命名錶中第82位由泰國提出的首個名稱“翰文”(Hanuman)因讀音被認為褻瀆印度神明哈奴曼而被印度氣象局提出反對,未經使用便遭到退役,並於2002年由泰國提供的新名稱“莫拉克”(Morakot)替代,含義為綠寶石,是為首個投入使用的替補名。本次為“莫拉克”名稱第二次使用 [18] 
然而本次颱風“莫拉克”因受到與颱風天鵝颱風艾濤雙颱風效應以及地形、季風等因素的綜合影響而長時間滯留台灣海峽周邊,在中國台灣省造成嚴重的“八八水災”,並重創華東華南,造成嚴重人員傷亡與經濟損失。因此,事後颱風委員會在2010年1月25日至29日於新加坡舉行的颱風委員會第42次屆會上決定將“莫拉克”從熱帶氣旋命名錶中永久移除,“莫拉克”此名因而成為了首個遭到退役的替補名 [20]  ,並由泰國於2011年提供新名稱“艾莎尼”取而代之,含義為閃電,於2015年作為首個二代替補名正式投入使用 [18] 

颱風莫拉克發展過程

颱風莫拉克風暴生成

初生的季風低壓莫拉克 初生的季風低壓莫拉克
2009年8月2日,一個季風低壓形成於菲律賓東邊約1000公里處的季風槽內,被日本氣象廳評級為熱帶低壓。當天,該季風低壓強度依然微弱,日本氣象廳於當天稍晚的報告中將其降格為低壓區。然而,日本氣象廳又於當日晚間報告中將其重新升格為熱帶低壓。
8月3日,該季風低壓進入菲律賓大氣地理天文部門的責任範圍,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將其命名為“奇科”(Kiko)。據當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報告,該系統由一個對流區域組成,深對流在部分暴露的低層環流中心的西側爆出。當晚,日本氣象廳認定該季風低壓發展已經具備熱帶風暴水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莫拉克”,給予其國際編號0908。隨後,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莫拉克”升格為熱帶低壓並給予熱帶氣旋正式編號09W,此時“莫拉克”低空環流中心的深對流已經有所增加。
8月4日凌晨2時,中國中央氣象台將“莫拉克”起編升格為熱帶風暴。當日上午,隨着深對流帶朝着低層環流中心逐漸構建,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也將“莫拉克”升格為熱帶風暴 [6]  [10] 

颱風莫拉克發展強大

發展強大中的莫拉克
發展強大中的莫拉克(5張)
受惠於良好的環境條件,“莫拉克”在獲編不久後的一段時間內得以迅速整合自身並發展強大。
8月4日晚間,日本氣象廳將“莫拉克”升格為強熱帶風暴。
8月5日凌晨,中央氣象台將“莫拉克”升格為強熱帶風暴,日本氣象廳和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則將“莫拉克”升格為颱風。當日下午。中央氣象台將“莫拉克”升格為颱風。當晚20時30分,中國台灣地區氣象部門開始發佈颱風警報,並將“莫拉克”升格為中度颱風。
8月6日下午,環流龐大的“莫拉克”已經形成一個模糊的颱風眼,並繼續保持着增強的態勢。 [6] 
達到巔峯強度的莫拉克 達到巔峯強度的莫拉克
最初,聯合颱風警報中心預計“莫拉克”在接近中國時將增強為一個非常強大的颱風,甚至能夠達到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中四級颱風的水平(相當於中國評級中的16~17級超強颱風)。然而“莫拉克”環流過於龐大,在其氣壓穩步下降的同時,最大風力卻沒有明顯上升。中央氣象台在認定“莫拉克”於8月6日達到颱風級強度上限(40米/秒,960百帕)後就沒有對其繼續升格,一直保持着該評級直至登陸台灣前。 [6]  [10] 
8月7日早間,日本氣象廳認定“莫拉克”達到強度巔峯,此時其中心最低氣壓為945百帕,但其十分鐘最大持續風速僅有75節。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也認定“莫拉克”此時達到強度巔峯,但其一分鐘最大持續風速僅有80節,僅相當於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中一級颱風的水平。 [6] 

颱風莫拉克滯留台海

滯留台海時的莫拉克 滯留台海時的莫拉克
隨着“莫拉克”逐漸靠近台灣島,其與颱風天鵝距離亦逐漸拉近,兩者之間雙颱風效應也逐漸明顯起來,進而導致“莫拉克”的前進速度有所減慢。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認定“莫拉克”在7日夜間登陸台灣之前有所減弱,並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 [6] 
颱風莫拉克與颱風天鵝發生雙颱風效應
颱風莫拉克與颱風天鵝發生雙颱風效應(3張)
8月7日夜間23時50分,中央氣象台認定“莫拉克”在台灣花蓮第一次登陸,登陸時強度為颱風級(40米/秒),花蓮測得最大陣風達14級(45米/秒)。
8月8日子夜0時,中央氣象台給予“莫拉克”40米/秒,955百帕的評價,為初報中最強的一次評價。當天上午,日本氣象廳將“莫拉克”降格為強熱帶風暴。上午11時,中國台灣地區氣象部門將“莫拉克”降格為輕度颱風。“莫拉克”登陸後移動速度稍有所回升,強度開始緩慢減弱,其中心在台灣島上停留許久,於當日下午14時從桃園縣出海,進入台灣海峽,而後逐漸轉為偏北方向行進。然而此時“莫拉克”與“天鵝”的雙颱風效應作用仍未解除,同時颱風艾濤的胚胎也在“莫拉克”以東洋麪形成,同樣與“莫拉克”發生雙颱風效應,加之地形限制以及引導氣流不暢,導致“莫拉克”在台灣海峽移動速度進一步放緩,在台灣海峽滯留達31個小時。
8月9日下午16時20分,中央氣象台認定“莫拉克”在福建霞浦第二次登陸,登陸時強度仍有颱風級(33米/秒)。 [10] 

颱風莫拉克減弱消散

北上減弱、轉温消散中的莫拉克
北上減弱、轉温消散中的莫拉克(5張)
8月9日後,隨着天氣環流形勢的改變,“莫拉克”移速開始逐漸加快並開始轉向北上,逐漸減弱變性為温帶氣旋。
8月9日下午18時,中央氣象台將“莫拉克”降格為強熱帶風暴。當晚,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莫拉克”進一步降格為熱帶低壓。
8月10日凌晨2時,“莫拉克”即將離開福建進入浙江,同時中央氣象台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而後其減弱速度開始放緩。而此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則直接認定“莫拉克”已轉化為温帶氣旋。 [6]  當日早晨,“莫拉克”進入浙江境內,並繼續北上,橫掃浙江各省市,強度緩慢減弱。
8月11日凌晨2時,“莫拉克”經太湖進入江蘇境內。同時,日本氣象廳將“莫拉克”降格為熱帶低壓。在盛行西風帶的作用下,“莫拉克”逐漸轉向東北方向快速移動,於當天下午移入黃海。當晚23時,中央氣象台將其降格為熱帶低壓。
8月12日,“莫拉克”減弱後的熱帶低壓在黃海進一步減弱並變性為温帶氣旋,中央氣象台於凌晨2時對其停止編號。而後,“莫拉克”的殘餘温帶氣旋繼續向東北方向快速行進,先後登陸韓國與日本,最終於8月13日徹底消散。 [8]  [10] 

颱風莫拉克事後調整

在事後發佈的最佳路徑中,中國氣象局將“莫拉克”的最低氣壓下調至950百帕,最高風速仍維持着40米/秒的評價,未將其升格為強颱風,同時認定“莫拉克”減弱後的熱帶低壓於8月12日上午在黃海變性為温帶氣旋,分別於12日中午與13日中午先後登陸韓國與日本 [8]  。而日本氣象廳則認定“莫拉克”的殘餘低壓於12日凌晨即在黃海轉化為温帶氣旋 [7] 

颱風莫拉克颱風特點

颱風莫拉克自身特點

  • 季風低壓出身、快速完成整合
颱風莫拉克JMA氣壓變化圖 颱風莫拉克JMA氣壓變化圖
“莫拉克”是一個季風低壓出身的風暴,其誕生於西北太平洋的季風槽內,擁有非常龐大的環流與非常豐富的水汽。通常,季風低壓出身的風暴結構多較為鬆散,前期整合非常緩慢,因而大部分季風低壓出身的風暴到登陸都無法完成整合,以熱帶風暴和強熱帶風暴級別登陸的情況居多,然而“莫拉克”是這其中少有的能夠較快完成整合的風暴之一,其兩次登陸強度都達到颱風級水平。但也正是由於“莫拉克”季風低壓的出身,其強度發展也因為過於龐大的環流而受限,在中心氣壓下降的同時其風速未有明顯上升,其風力強度最終停留在了颱風級上限而未能達到更高的強度 [6] 
  • 路徑複雜、移向多變
颱風莫拉克CMA路徑圖
颱風莫拉克CMA路徑圖(2張)
“莫拉克”在台灣以東洋麪曾出現打轉、南折、西行、90°北折等複雜路徑,在登陸台灣前突然發生90°西折,進入台灣海峽後改為90°北折,登陸福建前又突然大幅度西折,登陸福建後沿偏北方向緩慢移動併入海。先後經歷了西北-偏西-偏北-登陸後偏西-穿過台灣海峽後偏北行等五個階段。路徑複雜、移向多變 [9] 
  • 移速變化大、中途停滯時間長
“莫拉克”移速經歷了由慢變快,再由快減慢的過程。從生成至到達台灣近海的40多個小時內,移速基本在10~15千米/小時之間,然後在台灣東部近海停留了12小時後才登陸花蓮。“莫拉克”登陸台灣後9小時橫穿台灣中部,移動速度減慢到5千米/小時,在台灣海峽滯留了31小時後才登陸福建,其在台灣東部近海和台灣海峽滯留時間之長為歷史少有。“莫拉克”二次登陸後進入浙江北部,移動速度又從5千米/小時增大到10千米/小時,直至進入黃海減弱變性為温帶氣旋 [9] 
  • 強度強、維持時間長
“莫拉克”從8月4日2時起編為熱帶風暴,於5日下午發展為颱風,在登陸台灣花蓮時達到鼎盛期,中心氣壓低至955百帕,10級風圈半徑維持在100~120千米,中心最大風速在40米/秒水平持續了超過40個小時。第一次登陸台灣島至第二次登陸福建時,中心最大風速基本保持在33~38米/秒。通常登台入閩的兩次登陸型颱風一般是登陸前強度減弱,進入台灣海峽後重新發展,強度有所增強,而“莫拉克”登陸前後強度基本維持不變 [9] 
  • 雲團不對稱性明顯,尺度範圍大、雨量強、破壞力大
颱風莫拉克風圈變化圖
颱風莫拉克風圈變化圖(4張)
“莫拉克”生成後,隨着其強度的不斷加強,範圍不斷擴大,7級風圈半徑從100千米發展至最強時的500千米。強降雨區主要出現在其移動路徑的南到東南一側,呈現出典型的非對稱分佈。“莫拉克”的移速緩慢帶來了極端的降水量,8月6~10日,5天之內台灣南部多地的雨量都超過了1000毫米,不少地方還超過2000毫米,台灣在此次風災中的遇難人數估計超過500人,共有7000多人無家可歸,財產損失逾新台幣500億元。颱風“莫拉克”是造成台灣50年來最重損失的颱風 [9] 

颱風莫拉克致災分析

  • 多天氣系統與雙颱風效應影響
莫拉克與其他系統的雙颱風效應
莫拉克與其他系統的雙颱風效應(3張)
“莫拉克”生成初期位於副高西南側,受西北西方向氣流引導,向西北方向移動,移動速度並不慢,不久後,隨着黃海上空弱脊東移,副熱帶高壓脊加強並從塊狀逐漸轉為東西向帶狀分佈,“莫拉克”相對於副高的位置亦由西側轉為南側。受偏東氣流引導,“莫拉克”行進方向轉為偏西行,移速還有所加快。
但當“莫拉克”接近台灣島時,其與颱風天鵝之間的距離逐漸縮小並與之發生雙颱風效應,同時渤海上空小槽東移,副高強度減弱並逐漸東退,引導氣流偏西分量減弱,偏北分量加強,進而導致“莫拉克”速度明顯減慢,還出現了幾次持續數小時的原地打轉情況,因而導致暴風圈持續籠罩台灣。
天鵝、莫拉克、艾濤三系統路徑合圖 天鵝、莫拉克、艾濤三系統路徑合圖
“莫拉克”在花蓮登陸後橫穿台灣島,其間速度有所加快,但當其進入台灣海峽後,其移速再度放緩。一方面,此時“莫拉克”與“天鵝”的雙颱風效應仍較為明顯,另一方面,颱風艾濤的胚胎也於8月8日在“莫拉克”以東洋麪上生成,同樣與“莫拉克”發生雙颱風效應,導致“莫拉克”的引導氣流變得更加微弱,進而導致其速度再次顯著減慢,在台灣海峽出現長久滯留。正常情況下,一個颱風通過台灣島和台灣海峽只需12至13小時,而“莫拉克”卻花費了40多個小時,而在這40多個小時裏,“莫拉克”的暴風圈一直籠罩全台灣。
隨着“艾濤”胚胎向西北移動,副高東退,雙颱風效應對“莫拉克”的影響逐漸減弱,“莫拉克”也逐漸轉為受自身內力作用為主向偏北方向移動。“莫拉克”登陸福建後,河套地區淺槽東移,“莫拉克”受槽前西南氣流影響轉向北東北方向行進。最後,“莫拉克”在盛行西風帶的作用下向東北進入黃海進一步減弱並逐漸變性為温帶氣旋 [9] 
總體言之,高空引導氣流偏弱以及“莫拉克”與“天鵝”以及“艾濤”等系統間產生的雙颱風效應是“莫拉克”移動速度緩慢、路徑複雜多變,進而導致其致災嚴重的主要原因之一。對於預報工作而言,“莫拉克”與這些系統間的相互作用會給各系統的路徑和強度帶來一些影響和不確定性,使得預報難度有所增加,也會給防禦工作帶來一定的壓力 [12] 
  • 季風及水汽影響
莫拉克雲圖與水汽示意 莫拉克雲圖與水汽示意
一方面“莫拉克”自身為季風低壓出身,水汽含量豐富,其環流足夠龐大,因而能夠產生大範圍影響;另一方面,強勁的西南季風將豐沛水汽源源不斷的補給到“莫拉克”雲系中去,不僅使得“莫拉克”能夠長時間維持強度,還使得台灣南部持續發生高強度降水。
8月6日,“莫拉克”中心位於台灣島東北部,其中心東南部有條寬廣的熱帶水汽羽伸入其環流之中。8月7日,“莫拉克”靠近台灣島,熱帶輻合帶雲系十分活躍,強盛的熱帶水汽羽依然從其東南側輸入到中心位置,此現象一直維持到8月8日。8月9日,“莫拉克”再次登陸北上,其南部水汽羽範圍和強度有所減弱,但仍然維持着水汽的輸送。“莫拉克”在移動的過程中,其強對流雲系在其中心南側維持,而其西側和北側對流雲相對較弱,強對流雲系分佈與強降水區一致。可見,降水強度和落區的非對稱分佈是由雲系的非對稱結構直接導致的,這也是台灣南部發生罕見水災的重要原因之一 [9] 
  • 台灣島山脈及台灣海峽地形影響
台灣島的山脈地形對“莫拉克”的暴雨增幅作用非常明顯。“莫拉克”登陸前,台灣中央山脈以西地區普遍有偏西強風,處在“莫拉克”暴風圈內的台灣島上已有強烈的颱風雨,再加上迎風坡的效應所形成的地形雨,疊加之下的雨量就更為猛烈。“莫拉克”在島內滯留期間,長時間維持12級風力,受中央山脈地形以及西南季風的影響,形成了“北部風強,南部雨大”的局面。進入台灣海峽後,“莫拉克”的強度雖有所減弱,但由於低壓中心位置的改變,台灣的地形雨和颱風本身的暴風雨疊加卻更為猛烈。
但另一方面,“莫拉克”在台海長時間滯留也與地形有着一定關係。“莫拉克”環流龐大,穿越台灣海峽的路徑較偏北向,而台灣海峽南北向狹長的地形並不利於“莫拉克”快速北上 [9] 
  • 天文大潮影響
“莫拉克”北上襲擊華東沿海地區時恰處於天文大潮時間段,錢塘江等河流流域的漲潮在“莫拉克”的加成下更加洶湧,導致華東沿海地區,特別是滬嘉杭地區更容易出現“風、雨、潮”三碰頭的惡劣情況;加之前期連續降雨,導致該地區水庫、河網水位較高,山體含水量大,安全度汛形勢嚴峻,給當地防汛抗台工作增加了很大的困難。 [11] 

颱風莫拉克預報預警

颱風莫拉克日本

2009年8月3日上午8時,日本氣象廳向門司地區和橫濱地區發佈烈風警報(GW)。下午14時,向那霸地區發送烈風警報。
2009年8月4日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解除橫濱地區的烈風警報,但又於下午14時重新發布。
2009年8月5日,日本氣象廳將已發佈的警報全部升級為颱風警報(TW)。
2009年8月6日,駐沖繩美軍機構將熱帶氣旋準備就緒狀態從4級提高到3級,與此同時,日本氣象廳再次解除橫濱地區的警報。 [16] 

颱風莫拉克菲律賓

2009年8月6日,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對呂宋島北部的巴丹羣島發佈一號風暴信號。當天晚些時候,又對卡加延北部、阿巴堯、伊羅戈斯和北部地區發佈一號風暴信號。
2009年8月8日,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解除卡加延北部、阿巴堯、伊羅戈斯和北部地區一號風暴信號。同時對巴布延省和加拉鄢羣島發佈一號風暴信號。
2009年8月9日,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對“莫拉克”(奇科)發佈最終警報,並解除菲律賓所有的風暴信號 [15] 

颱風莫拉克中國

  • 中央部委
中國氣象局:中國氣象局於2009年8月6日組織專題會商"莫拉克"發展趨勢,14時啓動氣象災害應急預案(颱風)二級應急響應,於2009年8月9日聯合國土資源部發布地質災害氣象警報;中央氣象台於8月6日6時發佈颱風橙色預警信號,並於當日18時升格為颱風紅色預警信號,於7日至9日持續發佈颱風紅色預警信號,於8月9日6時發佈暴雨橙色預警信號,並於當日18時升格為暴雨紅色預警信號
中國國家海洋局:中國國家海洋局2009年8月6日連夜召開防禦颱風“莫拉克”視頻會商會,於7日部署“莫拉克”風暴潮和海浪災害應對工作;國家海洋預報台於8月6日發佈海浪二級警報,7日發佈海浪一級警報並持續至9日,7日發佈風暴潮二級警報,8日將風暴潮二級警報升格為風暴潮一級警報,持續至9日上午8時將風暴潮一級警報降格為風暴潮二級警報。
中國國家農業部:中國國家農業部於2009年8月7日啓動防颱風三級應急響應。
中國國家民政部:中國國家減災委聯合民政部於2009年8月6日啓動國家四級救災應急響應。
中國國家減災委:中國國家民政部聯合減災委於2009年8月6日啓動國家四級救災應急響應。
中國國家國土資源部:中國國家國土資源部聯合中國氣象局於2009年8月9日發佈地質災害氣象警報。 [11] 
  • 台灣省
中國台灣地區氣象部門:中國台灣地區氣象部門於2009年8月6日下午15時15分發布海上颱風警報和陸上台風警報,於2009年8月10日早晨5時30分解除海上颱風警報和陸上台風警報,於2009年8月10日早晨5時40分發布豪雨特報,豪雨特報稱,受西南氣流影響,苗栗以南地區有局部性豪雨或大豪雨,尤其山區有超大豪雨發生,其他地區亦有局部性大雨或豪雨發生的機率。山坡地區應嚴防坍方、落石、土石流及山洪爆發;沿海低漥地區應防淹水及海水倒灌 [15] 
  • 福建省
福建省氣象台:福建省氣象台於8月6日對中北部沿海地區首先發出台風藍色預警信號,8月7日上午升格為颱風黃色預警信號,12時18分再升格為颱風橙色預警信號,再於8月8日6時10分升格為最高級別的颱風紅色預警信號。
福建省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福建省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於8月7日上午再次召開會商會,進一步安排部署颱風防禦工作,下午召開全省防颱風異地視頻會議,全面部署各項防禦工作並進入防颱風一級應急響應狀態。
漳州市氣象台:漳州市氣象台於2009年8月7日發佈颱風藍色預警信號。
福州市氣象台:福州市氣象台於2009年8月8日15時31分發布颱風紅色預警信號 [11] 
  • 浙江省
浙江省氣象台:浙江省氣象台於2009年8月9日12時30分發布颱風紅色預警信號。
浙江省海事局:浙江省海事局於2009年8月6日上午發佈浙江沿海三級防颱警報。
浙江省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浙江省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於2009年8月9日10時提升防颱風應急響應至一級。
台州市海事局:台州市海事局於2009年8月7日上午10時30分發布二級防颱警報。
寧波市氣象台:寧波市氣象台於2009年8月8日下午發佈颱風黃色預警信號。
温州市氣象台:温州市氣象台於2009年8月9日6時發佈颱風紅色預警信號。
杭州市氣象台:杭州市氣象台於2009年8月9日上午發佈颱風藍色預警信號,下午發佈暴雨橙色預警信號 [11] 
  • 上海市
上海中心氣象台:上海中心氣象於2009年8月8日17時發佈上海市颱風警報和颱風黃色預警信號,於8月10日3時30分發布暴雨橙色預警信號 [11] 
  • 江蘇省
江蘇省氣象台:江蘇省氣象台於2009年8月9日11時24分發布颱風黃色預警信號 [11] 
  • 江西省
江西省氣象台:江西省氣象台於2009年8月7日17時10分發布大風藍色預警信號。
江西省水文局:江西省水文局於2009年8月6日9時啓動防汛水文測報三級應急響應 [11] 
上饒市防汛抗旱總指揮部:上饒市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於2009年8月7日12時啓動防四級應急響應。
贛州市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贛州市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於2009年8月7日16時啓動防汛四級應急響應。
撫州市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撫州市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於2009年8月7日18時啓動防汛四級應急響應。
景德鎮市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景德鎮市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於2009年8月7日20時啓動防汛四級應急響應 [5] 
  • 安徽省
安徽省氣象台:安徽省氣象台於2009年8月8日發佈颱風藍色預警信號,至8月11日解除。
安徽省民政廳:安徽省民政廳於2009年8月7日啓動《安徽省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四級響應。
馬鞍山市氣象台:馬鞍山市氣象台於2009年8月8日16時發佈颱風藍色預警信號 [11] 
  • 廣東省
廣東省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廣東省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於2009年8月8日召開視頻會商會議部署防禦“天鵝”“莫拉克”雙颱風 [11] 

颱風莫拉克颱風影響

颱風莫拉克日本

2009年8月6日午後,“莫拉克”以高達每小時65英里的陣風襲擊了日本沖繩羣島,導致數千名航空旅客被困。那霸機場遭遇了時速80公里的東風,導致該機場幾乎完全關閉。據日本國內和國際航空公司報道,“莫拉克”共導致日本沖繩那霸機場252個航班取消,41648名乘客在夏季盂蘭盆節假期的高峯期滯留。一些位於嘉手納空軍基地的美軍飛機在“莫拉克”到來前撤離。此外受“莫拉克”影響,琉球羣島南部八重山羣島(包括與那國島和石垣島)受到大風或暴風的影響 [15] 
8月13日,“莫拉克”的殘餘温帶氣旋登陸日本東北部,而後完全消散。

颱風莫拉克菲律賓

莫拉克導致菲律賓發生水災 莫拉克導致菲律賓發生水災
雖然“莫拉克”並未正面靠近菲律賓,但受外圍雨帶強風影響,呂宋北部連場暴雨,引發洪水及山泥傾瀉,共導致全菲律賓共約2.9萬人受災,導致至少9人死亡。數千人被困,數千人失去家園,至少2人死於洪水。其中有3名法國遊客和2名菲律賓導遊在山體滑坡引發的山洪暴發中喪生。發生一起礦井坍塌事故,造成至少12名礦工死亡。受災最嚴重地區的學校宣部停課,高速公路因山體滑坡而關閉。
受“莫拉克“外圍環流影響,菲律賓皮納圖博堤壩於2009年8月6日下午16時許潰堤,11個村莊(帕古德波德、聖胡安、巴吞拉波克、卡拉爾、坦波、帕科、聖米格爾、比寧、班乾和卡帕亞萬)被淹沒在1.2至1.5米的洪水中。菲律賓軍方和警方的聯合救援隊救出了3名韓國人和9名加拿大公民 [15] 

颱風莫拉克中國

  • 整體情況
“莫拉克”先後登陸中國台灣花蓮與福建霞浦,橫掃台灣、福建、浙江、江蘇、上海、江西、安徽等多個省市,在多地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
隨着“莫拉克”迫近,各地陸續展開疏散撤員行動。浙江同福建兩省共疏散接近100萬人,浙閩兩省另加江蘇及安徽合共緊急疏散超過140萬人,共有7萬多艘船回港避風。
受“莫拉克”影響,台灣省多地出現1000毫米甚至2000毫米以上的極端降水,福建、浙江、安徽、江蘇、上海等地亦出現強降水。福建東部、浙江大部、江蘇中南部及安徽南部等地過程降水量普遍有100~300毫米,福建東北部和浙江東南部達300~500毫米,福建柘榮達708.0毫米;福建、浙江、安徽、江西的部分站點過程雨量超過50年一遇。其中浙江温州蒼南華陽降雨800多毫米,屬百年一遇,蒼南縣城也出現50年一遇大雨,雨量亦超過800毫米,多處地方水浸及山泥傾瀉,温州雨量則超過700毫米,民居、電力、交通、水利設施均損毀。 [11] 
受“莫拉克”帶來的強降雨影響,浙江、福建、安徽等地20餘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東南沿海20餘個潮位站超警。太湖及周邊河網地區、浙江部分河流以及長江下游支流水陽江水位超警,其中安徽水陽江發生超過保證水位的洪水,浙江鰲江、曹娥江等部分中小河流發生超歷史記錄洪水,江蘇太湖的水位更是達到4.16米,創下21世紀以來太湖最高洪水位。
截至8月13日7時,“莫拉克”共造成福建、浙江、江西、安徽、江蘇5省1351.6萬人受災,因災死亡9人,失蹤3人,緊急轉移安置161萬人;倒塌房屋1.4萬間;導致中國大陸直接經濟損失達人民幣114.5億元,是為2009年登陸中國熱帶氣旋中影響範圍最廣、造成損失最大的風暴。 [14] 
此外,“莫拉克”還造成華東地區至少兩艘石油運輸船延誤。其中包括來自委內瑞拉、運往浙江舟山的9萬噸石油以及來自新加坡、運往江蘇張家港的1.8萬噸石油。
據中國國家減災委、民政部等部門事後統計,“莫拉克”共造成福建、浙江、安徽、江西、江蘇5省1447.04萬人受災,死亡8人,失蹤2人,緊急轉移安置151.65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773.04千公頃,絕收面積61.34千公頃;倒塌房屋2萬間;因災直接經濟損失達127.5億元 [19] 
據中國氣象局事後向颱風委員會提交的成員報告,“莫拉克”共導致中國全國628人死亡,79人失蹤,直接經濟損失達162.6億元人民幣 [22] 
  • 台灣省
“莫拉克”吹襲台灣島時,恰為台灣省史上最嚴重水患——1959年八七水災發生50週年之際。“莫拉克”在台海周邊長時間滯留,在台灣島中南部多處降下刷新歷史紀錄的大雨,誘發極端嚴重的水災,造成巨大經濟損失與人員傷亡。後來由“莫拉克”導致的這場嚴重的災難被稱作“八八水災”。
據統計,“莫拉克”導致台灣南部很多地方的雨量都超過了1000毫米,很多地方還超過2000毫米,屏東縣三地門鄉達到2908.5毫米、高雄縣桃源鄉達到2820毫米,位於嘉義縣的阿里山區更是達到了3060毫米,這相當於北京5~6年的降水量。
截至2009年8月15日,“莫拉克”共造成全台124人死亡、56人失蹤、45人傷;撤離23689人,開設170處收容所,收容4490人。死亡人數依序為高雄縣66人、台南縣25人、屏東縣16人、嘉義縣6人、南投縣7人、彰化縣3人、雲林縣1人。全台尚有300290户停水、16491户停電、4865户市話待修、187處行動電話基地台待修;天然氣用户全部修復完成;52處省道中斷、35處代養縣道中斷。據中國台灣地區災害應變部門估計,高雄縣甲仙鄉的小林村在本次水災中受創最嚴重,可能有398人遭到活埋,情況十分不樂觀。累計至15日下午2時各縣市傷亡情形如下:台北縣13人受傷,台南縣24人死亡、1人受傷,宜蘭縣4人受傷,南投縣7人死亡、10人失蹤、1人受傷,花蓮縣1人受傷,台東縣8人失蹤、10人受傷,屏東縣16人死亡、13人失蹤,彰化縣3人死亡,雲林縣1人死亡,高雄港1人受傷,高雄縣66人死亡、18人失蹤、13受傷,嘉義縣6人死亡、5人失蹤、1人受傷。 [1] 
據統計,台灣省部門撤離災民共24950人,共開設56處收容所,收容災民5822人;包括嘉義縣、台東縣、高雄縣、屏東縣等4個縣市政府災害應變中心保持一級開設,南投縣為二級開設。空中救援方面,8日起累計到25日止,中國台灣地區軍事部門共執勤703件,出動救援飛機4061架次,動員1萬3965人次,總計運送物資44萬7732公斤,運送2582名救災人員,後送災民9745人,後送遺體19具。
截至2009年8月25日,台灣省災害應變部門統計數據顯示,“莫拉克”造成全台共461人死亡、192人失蹤、46人受傷。死亡人數依序為高雄縣392人、台南縣28 人、屏東縣23人、南投縣7人、嘉義縣7人、彰化縣3人、雲林縣1人;其中,高雄縣部分,包括甲仙鄉小林村死亡318人、失聯24人、六龜鄉新開部落死亡26人、那瑪夏鄉死亡20人。屏東縣佳冬鄉塭豐村、林邊鄉光林村仍處於淹水狀態,泥水高約5釐米到10釐米,已出動52部大型吸泥機清理。農林漁牧損失累計新台幣145億8978萬元,損失前四名縣市依序為屏東縣42億餘元、台南縣23億餘元、高雄縣21億餘元、嘉義縣18億餘元。其中,農作物損失44億餘元最多,農林漁牧設備損失42億餘元次之,再次之為漁產損失41億餘元。 [2] 
截至2010年2月4日,台灣省災害應變部門統計數據顯示,“莫拉克”共導致全台677人死亡,4人重傷,22人失蹤。在“莫拉克”達到強度巔峯時期,全島約有158萬人斷電,超過71萬人斷水。創紀錄的降雨還造成了災難性的經濟損失;造成的旅遊業損失估計至少為8億新台幣;據中國台灣地區農業委員會估計,“莫拉克”造成的損失總計192.17億新台幣,僅次於1996年台風赫伯,其中,種植業損失129億元新台幣,漁業損失47億元新台幣,畜牧業損失16億元新台幣。
據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辦公室(OCHA)8月20日公佈的情勢報告,“莫拉克”風災造成台灣經濟損失高達34億美元,摺合新台幣約1100億元 [21] 
莫拉克重創台灣
  • 福建省
“莫拉克”以颱風級強度登陸福建,閩東北地區受到“莫拉克”直接吹襲,受到嚴重影響。
截至2009年8月8日,福建全省已轉移人員48.51萬人,其中海上人員25.22萬人,陸地人員23.29萬人,全省4.8萬艘漁船已全部進港避風,寧德、福州、莆田三市共撤離海上漁排養殖人員21190人,省通信管理局組織省移動公司,聯通公司,電信公司向全省手機,小靈通用户發送防颱風公益短信2638多萬條。 [3] 
受“莫拉克”影響,福建省中北部沿海地區出現暴雨到大暴雨,局部出現特大暴雨天氣。據8日8時至9日5時統計,福建中北部沿海地區已出現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降雨量集中於閩東寧德,過程雨量大於300毫米的有柘榮、霞浦、福鼎3個縣市;預計9日至10日福建仍將出現強降雨,中北部沿海有暴雨或大暴雨。據8月7日8時~9日16時統計,降雨量大於200毫米的有15個縣市區;降雨量在300毫米以上的有7個縣市區,分別為柘榮704毫米、福鼎663毫米、霞浦654毫米、羅源460毫米、蕉城385毫米、福清361毫米、馬尾344毫米。
從8日夜裏到9日上午,福建中北部沿海陣風最高風力已達12~14級,以霞浦西洋47.4米/秒為最大。預計9日福建中北部沿海最大風力可達9~10級,陣風11~12級,短時間陣風13~14級。福鼎沙埕、連江琯頭、長樂白巖潭、長樂梅花及福州解放大橋(下)等潮水位站分別出現超過警戒水位的高潮位,其中長樂梅花站9日0時25分高潮位超過警戒水位1.69米;福建賽江干流發生小洪水,全省其他主要江河水勢平穩。
“莫拉克”直接登陸地霞浦縣受災嚴重,其在霞浦境內盤旋數小時。據霞浦縣防汛辦統計,受“莫拉克”影響,截至9日18時,霞浦縣已有13.6萬人受災,該縣14個鄉鎮(街道)普遍遭受較為嚴重的災情,霞浦縣三沙、北霜等鄉鎮外海風力達到12級以上,外海浪高達10米,潮位增水1.6米。霞浦縣各地從8月6日就開始降雨,強度維持在暴雨到特大暴雨。至9日15時,霞浦縣9個測點雨量超過150毫米,其中柏洋洋裏的雨量最高,達到664毫米。霞浦縣交通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全縣公路中斷29處8條,沖毀路面11公里,涵洞全毀1道、局部被毀36道,坍塌31處。
船舶航行方面,受“莫拉克”影響,一艘超過3萬噸的大型貨輪“大慶254”輪於8月9日凌晨在寧德市青山島附近擱淺,導致8人受困;當日下午,颱風“莫拉克”在福建霞浦登陸後,位於閩南的廈門氣象台解除颱風預警信號,受颱風影響停航的廈金航線於8月10日復航 [4]  [11] 
此外,“莫拉克”還導致福建省中北部沿海地區中晚稻、蔬菜等農作物,柚子、西瓜等水果,沿海網箱水產養殖,塑料大棚及水利設施等受災。
截至8月13日,“莫拉克”共導致福建省泉州、莆田、漳州、福州、南平、寧德、三明等7個市52個縣(市、區)141.1萬人受災,因災死亡3人,失蹤1人,緊急轉移安置52.7萬人;倒塌房屋0.1萬間;直接經濟損失15億元 [13] 
  • 浙江省
“莫拉克”自南向北貫穿浙江全境,由於移動速度較為緩慢、雲系範圍大,其巨大的水汽將在浙江範圍內造成嚴重降雨影響,與以往的颱風影響相比,十分罕見。
浙江省防汛抗旱總指揮部於6日下午再次召開防颱風異地視頻會,對台風防禦工作進行再部署,並將防汛防颱風應急響應級別提升至Ⅲ級,緊急派出工作組赴台州、温州指導工作。省委書記趙洪祝、省長呂祖善等領導對防禦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浙江省防總9日傍晚發出通知,要求受影響區域的水庫安全監管責任人和巡查管理人員24小時駐庫管理,確保大壩險情隱患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理,及時消除安全隱患,避免釀成重大事故。截至8月9日零時,全省共轉移473313人,其中危房轉移人數114085人,船隻回港人數157536人,加上此前疏散的旅客,總人數達到近53萬人,可能出險水庫和地質災害威脅轉移人數75702人;回港避風船隻35441只(艘)。8月8日起,杭州錢塘江開始封航清港,準備應對台風“莫拉克”的考驗。截止8月9日,在杭州市袁浦大橋上游集結避風的滯留船舶已經達到百餘艘。在錢塘江引航道上待閘的100多條船舶和一個船隊也已全部進入內河,三堡船閘停閘。
據浙江省水文局統計,自8月6日8時至9日5時,全省單站累計降雨量超過100毫米的有266個站,超過300毫米的22個站,超過500毫米的有1個站,蒼南華陽已達574毫米。截至9日5時,蒼南靈溪水位5.64米,超過保證水位1.55米;太湖平均水位3.91米,超過警戒水位0.41米。此外,還有一批江河站點和水庫超警戒或超汛限水位。至8月9日11時,浙江省面雨量72毫米。8月6日8時至8月9日11時,單站累計降雨量超過50毫米的有834個站,超過100毫米的有426個站,超過150毫米的有250個站,超過200毫米的有144個站,超過300毫米的有63個站,超過400毫米的有26個站,超過500毫米的有14個站,超過600毫米的有6個站,其中最大蒼南縣華陽794毫米。至9日20時,浙江降水量在600毫米以上的站點有:泰順九峯1235.3毫米、文成桂山869.4毫米、平陽吳垟810.4毫米、文成公陽735.5毫米、蒼南昌禪692.4毫米、蒼南南宋688.0毫米、樂清砩頭675.7毫米、蒼南莒溪656.0毫米、蒼南五鳳612.5毫米。8月8日,温州瑞安市已有11座水庫開始溢洪,至9日瑞安市26座水庫平均蓄水率達到78%,其中有11座水庫的蓄水率超出100%以上,蓄水率最高的是直坑水庫,達到144.33%。截至8月9日11時,浙江全省範圍內多處河網水庫超過警戒水位和汛限水位。其中夾浦、嘉興、平湖等11個河網水位超警戒,熬江潮位4.18米,超過警戒水位0.48米;瑞安潮位3.85米,超過警戒水位0.05米;温州潮位4.20米,超過警戒水位0.20米。青山水庫、對河口水庫、四嶺水庫等11個水庫超過汛限水位。8月9日晚起,杭州錢塘江、西湖京杭大運河杭州段等重要水域水位快速上漲,直逼警戒水位,西湖水位已達7.24米。由於“莫拉克”和天文大潮的同時到來,2009年初試通航的杭甬運河水面最大風力達7~8級,新壩船閘外閘水位高達7.40米,內閘水位在5.92米,內外水位落差較大,滯留船舶達180餘艘 [14] 
莫拉克給浙江防汛帶來巨大壓力
莫拉克給浙江防汛帶來巨大壓力(4張)
據浙江沿海地區實測,台州坎門測得最大陣風風速達到49.8米/秒,為15級風速。受“莫拉克”影響,9日白天到夜間,浙江省北部沿海和杭州灣將出現50~100釐米的風暴增水,中南部沿海將出現100~160釐米的風暴增水,上述岸段內的鰲江、瑞安站將出現超過當地警戒潮位30釐米以上的高潮位。杭州灣有3.0米到4.0米的大到巨浪區;浙江北部海域有4.0米到6.0米的巨到狂浪區;浙江中南部海域有5.0米到7.0米的巨到狂浪區。
莫拉克重創浙江多地
莫拉克重創浙江多地(15張)
浙江省內受“莫拉克”影響最嚴重的地區為温州市蒼南縣、平陽縣等地。“莫拉克”導致平陽縣水頭鎮片區7個鄉鎮及蒼南藻溪片區大部進水受淹,水頭鎮片區最大受淹深度達2米多,大批農作物受淹,大批水利、交通、電力設施受嚴重破壞。蒼南縣城區出現嚴重積水,部分交通中斷,有關部門正採取措施搶險救災。從9日凌晨3時左右開始,蒼南縣城就出現大水,許多車輛紛紛尋找地勢較高的地方停車,然而可供停車的高地並不多,不少車輛泡在水中,蒼南縣大街一片澤國,暴雨如注,所有車輛均已停止行駛,道路積水十分深,最深處達1米。各鄉鎮多處出現險情,觀美鎮積水達2米。莒溪鎮泥石流把房屋沖塌,仍有人員被困。據當地幹部消息,通往臨近温州市和平陽縣的交通已被阻斷。蒼南縣委書記章方璋説,蒼南縣嚴重積水主要有三個原因,一個是平陽縣麻步鎮的大水倒灌到這裏,此外還有山上的水流下、海中潮水頂託等原因。1時左右,蒼南縣靈溪鎮滬山辦事處大約2000名羣眾被大水圍困,已被成功解救。據初步統計,截至9日18時,温州全市11個縣(市、區)共有231個鄉鎮(街道)受災,受災人口1544987人;轉移人員301324人。
莫拉克吹襲下的杭州西湖
莫拉克吹襲下的杭州西湖(5張)
交通方面,受“莫拉克”影響,2009年8月7日12時,杭州蕭山湘湖景區水域遊船全面停航。同日,杭州前往台灣的三個航班被迫取消。省高速交警指揮中心9日發佈通告,8日22時30分始,甬台温高速公路温州段平陽至雁蕩因颱風實行對大客車、危險品車、集裝箱車、微型貨車限流,9日中午開始,甬台温高速公路温州南白象以南路段發生多處險情,12時起,甬台温高速公路温州段雙向從大溪至分水關實行封道。9日上午起,杭州各長途汽車站停售開往温州和福建方向的車票,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停售杭州到沈家門的機票。停飛2個杭州到温州的航班,停飛4個杭州到福州的航班,1個杭州到台北的航班延誤2小時。10日,杭州蕭山國際機場8個航班被延誤。截至9日12時,“莫拉克”導致浙江省發生公路塌方約3萬方,沖毀涵洞14道。所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錢塘江大橋未受到“莫拉克”明顯影響。 [14] 
“莫拉克”影響期間,浙江省降水範圍之廣、雨量之大,為歷史罕見。受“莫拉克”影響,8月10日凌晨,杭州西部留下小和山地區出現嚴重積水,最深處積水達80釐米;同日,杭州餘杭瓶窯老街發生水災,至11日最深處積水仍達2米。11日下午13時許,杭州餘杭瓶窯鎮張堰村東苕溪江堤炸開20~30米缺口進行泄洪作業。截至10日8時統計,“莫拉克”導致浙江各市面雨量為:温州322毫米、台州213毫米、寧波177毫米、麗水126毫米、紹興109毫米、杭州103毫米。
截至2009年8月10日上午7時,“莫拉克”共導致浙江全省11個市62縣(市、區)789個鄉鎮596.3萬人受災,倒塌房屋5295間,因災死亡1人,轉移人員87.8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220.8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達53.9億元。
“莫拉克”引發的次生災害持續影響浙江。13日晚到14日凌晨,浙江的桐廬、建德、臨安、浦江、東陽等地突降特大暴雨,引發山洪與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造成多人被困和人員傷亡。8月14日下午14時30分,浙江氣象台緊急發佈暴雨黃色預警信號,預計未來12小時內湖州、杭州、衢州、嘉興、麗水西北部、紹興、寧波、金華等地局部將出現50毫米以上的強降雨,政府及相關部門要做好防短時強降雨及其可能引起的山洪、山體滑坡等災害。 [14] 
截至8月13日,“莫拉克”共導致浙江省衢州、舟山、台州、湖州、寧波、紹興、嘉興、麗水、杭州、金華、温州等11個市75個縣(市、區)794.8萬人受災,因災死亡4人,失蹤2人,緊急轉移安置93.6萬人;倒塌房屋0.8萬間;直接經濟損失85.1億元。 [13] 
  • 上海市
受“莫拉克”外圍環流的影響,上海大部分地區7日晚起出現了陣雨天氣,雨量小到中等,同時伴有6至7級陣風。預計颱風對上海的主要風雨影響時段在9日至10日,過程雨量可達暴雨程度,局部大暴雨。
上海世博園區於8月8日進入24小時值班狀態,有關部門已對園區內的排水管網、防汛牆、雨水泵站等防汛設施和施工現場大型機械、腳手架、臨時房屋等施工設施進行了全面檢查。水務部門全面加強水文水情測報,預降內河水位,對下水道進行預抽空,並落實對一線海塘、黃浦江防汛牆的巡查和加固。 [11] 
  • 江蘇省
“莫拉克”於11日凌晨經過太湖進入江蘇境內,造成大範圍強降水,14個台站日降雨量超過100毫米,給太湖流域防汛防颱工作帶來重大挑戰。
受“莫拉克”影響,江蘇淮河以南地區10日出現大範圍暴雨到大暴雨。統計顯示,10日5時至11日5時, 江蘇38個台站24小時雨量在50毫米以上,其中南通、泰州、鹽城、鎮江、揚州共14個台站在100毫米以上,最大雨量的姜堰達150.6毫米。“莫拉克”還使江蘇省淮河以南地區普遍出現7~8級大風,沿海9~10級,最大風速達11級。
此外,太湖自7月29日超過警戒水位以來,平均水位節節攀升,13日09時上漲至4.16米,超警戒水位0.66米,為21世紀以來太湖最高洪水位。
截至8月13日,“莫拉克”共導致江蘇省揚州、泰州、鹽城、鎮江、南通、無錫、常州等7個市29個縣(市、區)208.1萬人受災,緊急轉移安置0.2萬人;倒塌房屋0.1萬間,損壞房屋0.2萬間;因災直接經濟損失4.1億元。 [13] 
  • 江西省
受“莫拉克”外圍環流及雲系影響,2009年8月9日,江西省50個縣出現6級大風,17個縣出現7級到8級大風。贛東北已開始降雨。截至9日晚,江西鉛山縣已有3站降雨超過50毫米,其中最大為武夷山鎮的84毫米。
江西省防總工作組於9日晚連夜趕赴鉛山縣協助指導抗洪。當晚,鉛山縣召開緊急防汛會議,並組成多個工作組深入鄉鎮,進村入户,組織抗洪搶險。各鄉鎮防辦堅持24小時值班,鄉鎮黨委書記、鄉長輪流帶班,提前轉移羣眾,特別是南部山區重點鄉鎮連夜緊急做好羣眾轉移工作,全縣緊急轉移羣眾900餘人,沒有發生人員傷亡事故。
據江西省防辦初步統計,此次受“莫拉克”外圍影響,江西共有5個縣24個鄉鎮44萬人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8千公頃,安全轉移人員1200餘人,倒塌房屋90間,直接經濟損失1.53億元,無人員傷亡。
截至8月13日,“莫拉克”共導致江西省撫州、上饒、南昌、鷹潭等4個市19個縣(區)85.7萬人受災,因災死亡1人,緊急轉移安置5.6萬人;倒塌房屋0.3萬間,損壞房屋1.1萬間;直接經濟損失2.2億元。 [13] 
  • 安徽省
受“莫拉克”外圍環流及雲系影響,2009年8月8日至9日,安徽省大部分地區出現雷陣雨天氣,全省有8個市啓動防汛防颱風應急預案三級、四級響應。截至9日,各地已轉移人員16295人,歸港漁船23576艘,約5萬人上岸避險。
據安徽省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和水利廳8月12日通報,“莫拉克”對安徽省東南部、東部和大別山區造成了較大影響,部分地區受災較為嚴重。安徽省水利廳廳長紀冰介紹,此次防抗颱風條件極其不利。7月20日以來,安徽省一直處於落雨成災時期,部分水庫、河流、塘壩及湖泊底水多,部分水利工程存在薄弱環節等因素增大了颱風防抗壓力。
據安徽省民政和水利部門統計,受大風和降雨影響,宣城、池州、六安、滁州等市14個縣、市、區受災人口67.4萬人,倒塌房屋581間,損壞房屋9264間,農作物受災面積72萬畝,水毀堤壩370處,部分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受損嚴重。受災嚴重的主要是寧國市、廣德縣、九華山風景區及東至縣。截至12日,長江、淮河干流水勢平穩,水位均在警戒水位以下,比常年同期水位低0.5至1.0米。全省有3座大型、4座中型和112座小型水庫超汛限水位,沿江部分湖泊超正常蓄水位0.1至2.2米。
截至8月13日,“莫拉克”共導致安徽省安慶、宣城、六安、滁州、池州等5個市19個縣(市、區)121.9萬人受災,因災死亡1人,緊急轉移安置8.9萬人;倒塌房屋0.1萬間,損壞房屋2萬間;因災直接經濟損失8.1億元。 [1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