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颱風艾莎尼

(2020年第20號強熱帶風暴)

鎖定
強熱帶風暴艾莎尼(英語:Severe Tropical Storm Atsani,中國台灣地區譯名:閃電,國際編號:2020,聯合颱風警報中心:23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Siony [1]  )為2020年太平洋颱風季第20個被命名的風暴。“艾莎尼”一名由泰國提供,意為閃電 [2]  ,是2009年中國台灣“八八水災”罪魁禍首“莫拉克”的替補名 [27]  ,本次為“艾莎尼”名稱第二次使用。
2020年10月29日21時許,颱風“艾莎尼”生成 [3]  ;11月5日14時,中央氣象台將“艾莎尼”升格為颱風 [7]  (最佳路徑中降為強熱帶風暴級 [21]  );11月7日20時,“艾莎尼”減弱為熱帶低壓,很難確定其環流中心,中央氣象台對其停止編號 [17] 
颱風“艾莎尼”前期受颱風“天鵝”排出廢氣影響發展緩慢 [25]  ,中期迴旋少動 [19]  ,後期受冷空氣影響減弱迅速 [20]  ,強度發展不如預期 [21]  [29]  ,但還是給菲律賓和中國東南沿海帶來了一定的風雨風浪影響 [14] 
中文名
強熱帶風暴艾莎尼
外文名
Severe Tropical Storm Atsani
名稱來源
泰國
名稱含義
閃電
國際編號
2020
歷任名稱
翰文→莫拉克→艾莎尼 [2] 
起編日期
2020年10月29日
停編日期
2020年11月7日
CMA數據
強熱帶風暴(28m/s) [21] 
JMA數據
強熱帶風暴(50kt) [23] 
JTWC數據
熱帶風暴(55kt) [22] 
影響地區
菲律賓、中國東南沿海 [10]  [14] 

颱風艾莎尼命名由來

2009年台風莫拉克 2009年台風莫拉克
為避免颱風名稱的混亂,1997年11月25日~12月1日,有關國家和地區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簡稱WMO)颱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上決定規範颱風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個命名錶,然後按照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複使用。該命名錶共140個名字,由WMO所屬的亞太地區的14個成員國和地區提供 [4] 
颱風命名錶第82位由泰國提供的“翰文”(Hanuman)一名在2000年台風委員會第33屆會議中被印度氣象局以宗教原因(因其拼音褻瀆印度神明哈奴曼)提出反對,因而在未經使用的情況下便由“莫拉克”(Morakot)替代 [26]  。2009年,颱風莫拉克吹襲中國東南與華東沿海,造成中國台灣自1959年“八七水災”以來最嚴重的水災——八八水災,在各地造成重大經濟損失與人員傷亡 [27]  ,因此事後在2010年1月25日至29日於新加坡舉行的聯合國亞太經社會/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第42次屆會中,“莫拉克”一名也被颱風委員會永久除名 [31]  ,成為首個遭到退役的替補名,並由泰國提供“莫拉克”的替補名為“艾莎尼”(Atsani),意思為閃電,本次為“艾莎尼”名稱第二次使用 [2] 

颱風艾莎尼發展過程

2020年10月29日21時許,日本氣象廳將關島東南洋麪上的熱帶低壓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其國際編號2020,並將其命名為“艾莎尼” [3]  ,隨後中央氣象台亦將其認定為熱帶風暴 [5] 
11月3日凌晨,“艾莎尼”開始在巴士海峽以東洋麪轉為迴旋少動,強度緩慢增強 [19] 
11月4日11時許,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強熱帶風暴 [6]  。當日晚間,“艾莎尼”重新轉向西偏北方向移動,移近巴士海峽。
11月5日14時許,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颱風(12級,33米/秒) [7]  。當日20時許,中央氣象台將其降格為強熱帶風暴 [8] 
預報路徑圖
11月6日7時50分,颱風“艾莎尼”穿過菲律賓北端的巴坦內斯羣島,並持續向西偏北方向行進 [9] 
11月7日20時,“艾莎尼”減弱為熱帶低壓,已很難確定其環流中心,中央氣象台對其停止編號 [17] 
在事後發佈的最佳路徑中,中央氣象台將“艾莎尼”的巔峯強度由颱風級(33米/秒)下調為強熱帶風暴級(28米/秒)。 [21] 
颱風“艾莎尼”路徑圖 颱風“艾莎尼”路徑圖

颱風艾莎尼颱風特點

颱風“艾莎尼”分時段共有以下特點:
1、前期加強緩慢:“艾莎尼”前期受颱風“天鵝”排出廢氣影響,在菲律賓以東洋麪上加強緩慢 [25] 
2、中期迴旋少動:11月2日至4日,“艾莎尼”在菲律賓東北洋麪上回旋少動,強度緩慢加強,5日起才開始轉向偏西方向移動 [19] 
3、後期減弱迅速:“艾莎尼”進入南海後,乾冷空氣的侵入使其強度快速減弱 [20] 
此外,“艾莎尼”起初被預計可達強颱風或超強颱風等級 [29]  ,但是之後實際只發展至強熱帶風暴級,其強度發展不如預期 [21] 
颱風“艾莎尼”雲圖

颱風艾莎尼預報預警

颱風艾莎尼菲律賓

2020年11月5日上午消息,菲律賓北端的巴坦內斯羣島和巴布延羣島已經升起2號風訊 [10] 

颱風艾莎尼中國

  • 中央部委
中央氣象台:11月5日6時繼續發佈颱風藍色預警 [11] 
中央氣象台:11月6日15時繼續發佈海浪黃色預警 [24] 
  • 廣東
汕頭市氣象台:11月5日11時30分發布龍湖區、金平區、濠江區颱風白色預警信號 [12] 
汕尾市氣象台:11月5日15時0分發布汕尾市轄區颱風白色預警信號 [13] 

颱風艾莎尼颱風影響

  • 整體影響
受“天鵝”和“艾莎尼”的共同影響,6日8時至7日8時,南海中西部和北部灣南部的部分海域、西沙羣島有7~8級大風,陣風9級;台灣海峽、台灣以東洋麪、巴士海峽、南海東北部和台灣島沿海將有7~8級大風,其中部分海域和地區風力有9~10級,“艾莎尼”中心經過的附近海域風力可達11~12級,陣風13~14級。台灣島南部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100~180毫米) [18] 
受冷空氣和“艾莎尼”的共同影響,11月7日8時至8日08時,東海南部、台灣海峽、南海東北部和西部偏北海域、巴士海峽部分海域以及福建沿海、廣東東部沿海、台灣島沿海將有6~7級大風,陣風8~9級,其中台灣海峽南部和南海東北部部分海域風力有8~9級,“艾莎尼”中心經過的台灣海峽南部海域風力可達10級,陣風11~12級 [16] 
  • 福建省
2020年11月5日,福建省防汛辦部署防範,要求部分海域海上作業漁船撤離至安全地帶 [14] 
11月7日,受颱風“艾莎尼”和冷空氣共同影響,預計未來12小時廈門市內海、各大橋和高海拔山區東北風最大可達5~6級、陣風7~8級;崇武到東山沿海最大可達6~7級、陣風8~9級;台灣海峽南部最大可達7~8級、陣風9級 [15] 
“艾莎尼”影響期間正值“雙十一”網購狂歡節下的閩台海上貨物運輸繁忙。據多名在閩台灣物流從業者表示,2020年“雙十一”閩台海上貨物運輸再度呈現爆發式增長,颱風所致狂風巨浪將給閩台海上貨運造成一定影響 [14] 
  • 台灣省
受颱風“艾莎尼”和冷空氣共同影響,11月6日夜間到7日白天,台灣海峽南部、巴士海峽將出現4到6米的巨浪到狂浪區 [24] 

颱風艾莎尼颱風趣聞

2020年台風“艾莎尼”與颱風天鵝再次形成雙颱風 [28]  ,延續了2015年颱風天鵝颱風艾莎尼的雙颱風以及2009年颱風天鵝颱風莫拉克的雙颱風組合,這是“天鵝”與“莫拉克-艾莎尼”兩組相鄰名稱連續三次組合成雙颱風 [30] 
“莫拉克-艾莎尼”與“天鵝”三次組合成雙颱風 “莫拉克-艾莎尼”與“天鵝”三次組合成雙颱風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