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強颱風洛克(英語:Super Typhoon Roke,國際編號:1115
[1]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18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Onyok)為2011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5個被命名的風暴。“洛克”一名由美國提供,是查摩洛男人的名字,本次為“洛克”名稱第二次使用。
“洛克”於2011年9月13日21時許被日本氣象廳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先於日本南部洋麪迴旋後轉向東北方向行進並通過槽前爆發快速增強,於9月21日13時在日本靜岡縣濱松市沿海登陸後逐漸減弱變性為温帶氣旋,於9月22日下午被中央氣象台停止編號
[2]
,其轉化後的温帶氣旋在盛行西風的作用下快速東行並吹襲俄羅斯遠東局部地區與北美西海岸地區。
“洛克”是一個強大且生命長久的颱風,和此前的多個熱帶氣旋共同影響日本並給其帶來強風雨影響,造成至少19人死亡與17億美元的經濟損失,與此前多個颱風的災情以及地震災情疊加,給日本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 中文名
- 超強颱風洛克
- 外文名
- Super Typhoon Roke
- 名稱來源
- 美國
- 名稱含義
- 男人名
- 國際編號
- 1115
- JTWC編號
- 18W
- 菲律賓名
- Onyok
颱風洛克命名由來
編輯為避免颱風名稱的混亂,1997年11月25日-12月1日,有關國家和地區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簡稱WMO)颱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上決定規範颱風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個命名錶,然後按照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複使用。該命名錶共140個名字,由WMO所屬的亞太地區的14個成員國和地區提供
[4]
。其中“洛克”是美國提供的10個名字之一,是查摩洛男人的名字。
颱風洛克發展過程
編輯2011年9月8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開始監視在關島阿加尼亞東北方向約935公里的一個熱帶擾動。該擾動有着無組織性的深對流區,和一個紊亂的底層環流中心。同日該熱帶擾動開始發展,並且沿着副熱帶高壓脊的西南側逐漸向西移動。
2011年9月11日,隨着其底層環流中心持續鞏固,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升格其為熱帶低氣壓18W.。隨着該熱帶低氣壓進入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的管轄範圍,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給予該熱帶低氣壓菲律賓本地名字「Onyok」。但該低氣壓如同熱帶風暴玫瑰,僅6小時就退出了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的管轄範圍。之後,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報告稱,洛克開始與另一熱帶擾動93W發生藤原效應。
2011年9月13日,該熱帶低氣壓受益於良好的水温以及低垂直風切變,被日本氣象廳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洛克」。但是受熱帶對流層上部槽(TUTT)在系統西側5個經度帶來的強烈下沉氣流區的影響,系統轉趨減弱,被聯合颱風警報中心降格為熱帶低氣壓,底層環流中心嚴重裸露,對流散盡。不過,依舊得益於良好大氣環境的洛克重新開始增強,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也再次升格其為熱帶風暴。
2011年9月16日,原本一度裸露的底層環流中心重新被深對流覆蓋,雖然底層環流中心温度偏低,不過洛克仍是一個擁有暖心結構的熱帶氣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認為洛克有可能被鋒面侵入而轉化為一個亞熱帶氣旋。隨著洛克繼續朝西北方向移動,洛克的速度開始下降到 2節(3.7公里每小時;2.3英里每小時) ,受幹空氣影響,洛克的對流幾乎散盡,且底層環流中心裸露。不過受中層暖距平異常影響,洛克遲遲沒有轉化為亞熱帶氣旋。此時洛克轉向西南,雖然對流沒有顯著增強,但是其鞏固了底層環流中心,令原本具有季風低壓特性的弱底層環流中心更加強大和具有組織性。此時TUTT槽開始減弱,並且從ASCAT風場掃描顯示的結果中可以看出洛克正在加強,聯合颱風警報中心也取消了之前認為洛克會轉化為亞熱帶氣旋的判斷。
2011年9月17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報告稱洛克開始在中心的深對流區構建一個細小的風眼,且在西南側發展出強烈而巨大的螺旋雨帶。此時,洛克位於嘉手納空軍基地東側170海里(310公里;200英里),此時沖繩、奄美諸島風速開始超過60節。因此,日本氣象廳升格洛克為強烈熱帶風暴。但是,洛克開始受到中緯度西風帶的影響,東北象限遭到拉扯而變長,不過這並沒有持續太久,洛克很快又開發出了良好的赤向流出通道,並繼續增強。之後,洛克受益於良好的海温和較低的垂直風切變,洛克開始出現爆發增強,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升格其為1級颱風。在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此後的報告中顯示,洛克出現爆發增強,氣壓在爆發增強的12個小時裏下降了30毫巴,在此期間洛克打開了一個直徑19公里的風眼,且打開了良好的極向流出通道。9月21日13時,洛克在日本靜岡縣濱松市登陸。
之後,洛克的雲頂温度開始上升,風眼開始縮小。但是其仍保持著不錯的極向流出,從而在迅速減弱過程中保持了不錯的形態。雖然洛克的巔峯已經過去,但是其仍有較強的實力以至於對日本造成巨大威脅。儅洛克移動到神奈川縣橫須賀市西南約310公里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降格洛克為3級颱風。此時洛克遭到斜壓位能入侵,開始温帶氣旋轉化過程。此時陸地的摩擦也導致洛克強度急跌至1級颱風下限(70節,1分鐘平均風速)。6小時後,洛克繼續減弱,並加速向東北移動,對流急劇消散且被強烈垂直風切變切至底層環流中心之東北側。最後,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發出最後的警報,因為洛克已經轉化為一股温帶氣旋。
颱風洛克颱風影響
編輯颱風洛克日本
日本氣象廳介紹,“洛克”將保持暴風強勢經過首都圈及東北地區等日本大地震災區等地,預計橫穿日本列島。氣象廳已發出有關暴風及大雨的最高級別警報。神奈川、岐阜、愛知、愛媛、長崎、佐賀6縣共有7人死亡,共7人在岐阜縣的泥石流現場等地失蹤。以愛知、三重兩縣為中心向全國約5900户家庭的1.6萬左右居民發出疏散指示。神奈川縣小田原市等地約9.2萬户家庭的23.9萬左右居民被建議疏散。21日上午接到疏散勸告或指示者一度達122萬人。
登陸日本(3張)
當地時間9月21日下午2點左右,超強颱風“洛克”從日本靜岡縣濱松市附近登陸。據日本氣象廳介紹,“洛克”將攜狂風暴雨途經包括東京在內的首都圈和“3?11”東日本大地震災區,預計會橫穿日本列島。氣象廳已發出有關暴風及大雨的最高級別警報。
[8]
21日,超強颱風“洛克”登陸日本靜岡縣御前崎,最大瞬間風速達到45.1米/秒。颱風途經地區的交通陷入嚴重混亂,東京絕大部分公共交通停運,東海道新幹線全部停運。21日晚些時候,全國有約122萬人被建議疏散,中部地區有超過20萬户家庭斷電,另有約5000人在東京和靜岡等站的新幹線列車上過夜。22日上午,“洛克”北上逼近北海道地區,並帶來強降雨。
[8]
“洛克”21日下午在靜岡縣濱松市附近登陸,傍晚經過東京都及附近地區,颱風經過地區出現強降雨及大風天氣,造成東海道新幹線全線暫停運行,東北新幹線部分車次停運,近畿地區、東海地區和東北地區等地的部分城際列車暫停運行,名古屋中部機場和東京羽田機場等機場451個航班被取消。
[9]
颱風洛克中國
2011年第15號颱風“洛克”來襲,經中國海上搜救中心及時協調,我國249艘漁船陸續進入俄羅斯200海里專屬經濟區指定海域避風。
9月20日15時30分,中國海上搜救中心接中國漁政指揮中心通報,受颱風“洛克”嚴重影響,北太平洋魷釣漁場將陸續出現巨浪大風天氣,我國大批魷魚釣漁船在台風影響附近水域作業,請求中國海上搜救中心協調俄羅斯海上搜救機構,同意進入其專屬經濟區避風。
中國海上搜救中心立即啓動海上搜救預案,與俄羅斯海上搜救機構進行協調,並將要求避風的249艘船舶的基本情況及時通報俄方;9月20日17時,經多次聯繫溝通,得到俄方的同意。中國海上搜救中心立即通報中國漁政指揮中心,組織249艘漁船陸續進入俄羅斯200海里專屬經濟區指定海域避風
[10]
。
- 參考資料
-
- 1. 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 | RSMC Tokyo - Typhoon Center | Best Track Data .日本氣象廳[引用日期2018-12-21]
- 2. “洛克”減弱變性為温帶氣旋 中央氣象台停止編號 .中國天氣網.2011-09-22[引用日期2018-12-21]
- 3. 中國氣象局熱帶氣旋資料中心 | 最佳路徑數據集 - 資料獲取 .中國氣象局熱帶氣旋資料中心[引用日期2018-12-21]
- 4. 關於颱風的命名 .中國氣象局.2013-06-21[引用日期2018-12-21]
- 5. 日本氣象廳出有關暴風及大雨的最高級別警報
- 6. 颱風“洛克”襲擊日本 威脅福島核電站 .網易新聞網.2011-09-21[引用日期2015-05-22]
- 7. 第15號超強颱風“洛克”登陸日本 已致7人死亡 .環球網.2011-09-22[引用日期2018-12-21]
- 8. 颱風洛克橫掃日本逾百萬人需疏散 東京公交癱瘓 .搜狐網[引用日期2020-03-26]
- 9. 強颱風洛克已造成日本11人死5人失蹤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國際在線[引用日期2020-04-10]
- 10. 颱風來襲 我國249艘漁船進入俄羅斯指定海域避風 .中國政府網.2011-09-22[引用日期2018-12-21]
- 11. 気象庁 | 台風第15號による暴風・大雨 .日本氣象廳[引用日期2022-04-17]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