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風味人間

鎖定
《風味人間》是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企鵝影視聯合制作的美食探索紀錄片,由陳曉卿擔任總導演。
該片分為《風味人間第一季》《風味人間第二季》《風味人間第三季》和《風味人間第四季》。
第一季共8集,於2018年10月28日至12月16日每週日21:15在浙江衞視首播 [1]  ,並在騰訊視頻同步播出 [2] 
第二季於2020年4月26日至6月14日每週日21:20在浙江衞視首播,並在騰訊視頻同步播出 [3] 
第三季於2021年12月19日起每週日晚21:00騰訊視頻上線,每週一晚21:40浙江衞視播出 [40-41] 
第四季於2022年11月24日起每週四20點騰訊視頻全網獨播。 [42] 
中文名
風味人間
外文名
Once Upon a Bite
類    型
紀錄片
導    演
陳曉卿
陳磊 [43] 
首播時間
2018年10月28日
播出頻道
浙江衞視
播出時間
每週日21:15 [1] 
網絡播放平台
騰訊視頻
播出狀態
第三季播出中

風味人間劇情簡介

環球同此涼熱,邊界逐漸模糊,然而地球上多元的風土,依舊定時守信,孕育出多彩的食物,以古老的方式,靜默的力量,幫助我們在日趨雷同的日常生活裏,辨認對方,看清自己。
中國並不是美食的孤島,國外美食同樣能引起大家的共鳴。從歷史過往到今時今日,食物經歷了時間的變化和全球化的流轉。世界美食背後,有着濃濃的人情味,食物的遷徙背後,正有着移民遷徙的足印 [4] 
在全球視野裏審視中國美食的獨特性,在歷史演化過程中探究中國美食的流變,深度討論中國人與食物的關係,並勾勒出恢弘的中華美食地圖,從美食中折射出中國人民族個性的側面 [5] 
《風味人間》劇照 《風味人間》劇照

風味人間分集劇情

    第一季 第1集 《山海之間》

    以自然地理為線串聯跨國食材,蹍轉、烙饃、大閘蟹、絨螯蟹、羊肚菌、冷筍、火腿、攪團、禿黃油拌飯、奶桶肉、大黃魚、馬肉馬腸、旗魚、土豆攪團等,美食鏡頭從中國到法國、再到西班牙,從內陸到海岸,海內外不同的環境給予人們不同的物產資源,當地人利用這些資源創造出各種美食。


    第一季 第2集《落地生根》

    食材在歷史長河中“漂洋過海”,因物種傳佈而形色各異的美食。陝西和西亞有着極為相似的食物饃,澳門經典美食“非洲雞”,就是這樣一場多地域食材的“相逢”。雞肉搭配10種以上的配料進行一整天的醃製,而醬料的製作則匯聚地中海到好望角、印度洋到東南亞的食材,最終融匯成為澳門的獨特菜系。


    第一季 第3集 《滾滾紅塵》

    從全人類的範圍來看食材,人類最早學會使用火烹飪,到後來水的加入、器具的誕生,每一步都對今天人類的食物有着重大的影響,而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也與“吃”密不可分。當食材變成一種地域符號、歷史見證、甚至是人內心最深切的一份情感,每一種味道便都有了一種佐料,叫做“人”。


    第一季 第4集 《餚變萬千》

    中式菜餚在於一個‘變’字。這個字裏,包含了人們對自然和生命的認知,寄託着審美,也折射出中國人‘以食會友’的哲學”。從另一個角度看,“菜”指食材外形的不完全變化,“餚”則可以理解為食材的“面目全非”,即烹調過程中不保留其外形,僅保留其風味,而廚師們是“菜”與“餚”之間的擺渡人。


    第一季 第5集 《江湖夜雨》

    食物其實也是製作者的一面鏡子,讀懂一道菜,便是讀懂食物背後的那個人。湖北是小龍蝦的盛產地,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也造就了小龍蝦餐飲業的宏大競爭。有已經站穩腳跟的店鋪始終堅守傳統的做法與口味;也有新加入這個戰場的年輕人,正在嘗試原創味道,選擇用“改變”開拓自己的疆土。在這場“紅色江湖”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堅守”亦或是“創新”,“並駕齊驅”亦或是“從頭再來”,也許某些正在迷惘的觀眾可以在其中找到答案。


    第一季 第6集 《香料歧路》

    香料與食材的每一次碰撞,都是中國人因應環境的智慧策略,也是對味道的新一次探索。廣東饒平過年時製作的滷水,每一味香料用量多少都會用秤精準稱量,加入的配比也有講究,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獨特的做法。滷水製成後,加入處理好的鵝燉煮,便成了春節的開年大菜滷鵝,肉質呈焦糖顏色,表皮還泛着油光。四川雅安的椒農,不僅用鹽和花椒對牛肉進行醃製,還會燃燒花椒果梗對牛肉進行煙燻處理,給其增添另一層香氣的外衣。處理後的牛肉可炸可烤,再加入辣椒麪和芝麻,給口腔帶來刺痛和麻木的奇妙感受,香與辣就這樣從舌尖傳遞開來。


    第一季 第7集 《萬家燈火》

    家的味道,並不特指某一種食物,而是一家人團聚在一張餐桌前。當“家鄉”的味道晉升至“家”的味道,便融入了親情血脈,也讓滋味更加綿長且深邃。姥姥動用自己全部手藝準備的“莜麪盛宴”,從莜麪花角到活靈活現的莜麪海蚌,讓久未歸家的兒孫們齊聚一堂;侗家人為了慶祝新生兒的降生,毫不吝嗇地開壇啓封,拿出自己醃製五年的酸鴨子和酸魚招待好友親朋,飯桌上的“滿杯酒一口乾”也必不可少。食物帶來的共同體驗,像基因一樣植入在人們的情感深處,化為最深的記憶和感動。


    第一季 第8集 《風味之旅》

    為了追逐“更加宏大的美食世界”,節目組腳步遍佈六大洲、二十多個地區,踏上嚴寒的格陵蘭島尋找鯊魚肉,也去往炎熱缺水的摩洛哥尋找塔吉鍋,一路上奇遇重重。“滾滾紅塵”中燒黎陶的拍攝,就經歷了一番波折:根據傳統,燒製黎陶的過程中男性不可在場,三位婆婆為節目組破了例,才記錄下這露天燒陶的珍貴畫面。作為最終集,節目組揭秘這段“全球尋味之旅”的幕後故事。


    第二季第1集《甜蜜縹緲錄》

    從尼泊爾200米高的懸崖邊產出的純天然蜂蜜,到伊斯坦布爾現代化後廚精心製作出的甜品,從揚州瘦西湖邊的早茶店裏熱氣騰騰的千層油糕,到四川青城山異曲同工的豬油與糖混合而成的甜燒白,從蘇州的水塘里長出的嬌嫩欲滴的雞頭米,到香港人愛喝的苦瓜湯帶來的一絲回甘,甜味穿越了時間與空間,遊遍全球各地,最終歸於一,人們的唇齒之間。


    第二季第2集《螃蟹橫行記》

    蟹有千種,幻化出滋味無窮。北極圈內冰冷海域下的帝王蟹從入侵物種到擺上人類的餐桌,生食腿肉豐盈飽滿,炭烤增添焦香,白灼清甜潤口;威尼斯的軟殼蟹,浸入牛奶再裹上面粉油炸,整隻吞食外酥內軟還有温和的爆漿質感;美國切薩皮克灣將藍蟹肉與麪包糠、蛋黃醬等佐料混合烤製成馬里蘭經典菜品蟹餅;而食鮮則是中國人的共識,少肉的水蟹也能在米粥的熬煮之中充分釋放鮮美的本質。


    第二季第3集《醬料四海談》

    無論日常佐餐還是給菜品調味,國人的一日三餐大多離不開醬料。而在更多國家,醬料還被附加了別樣情感寄託。在喜馬拉雅山脈上的慶典中,由犛牛肉製成的生食肉醬還在被藏族人享用;在中原腹地,芝麻醬是人們對香醇味道的嚮往,更是河南人對故土的感情;由於原料混雜了烤辣椒、巧克力,在外人看來頗似“黑暗料理”的墨西哥“魔力醬”,本地人卻將之稱為“媽媽醬”。在食物選擇多元的今天,不少人出走他鄉仍會隨身帶瓶家鄉盛產的醬料一解鄉愁。醬料跨越空間與時間的維度,構成了最平凡卻又最不可缺少的味覺記憶。


    第二季第4集《雜碎逆襲史》

    早年,雜碎作為邊角料食材,不過貧民用來果腹的食物。隨着時間的流逝,它們經歷千迴百轉後依靠自身特有的氣味,居然“逆襲”成了世界美味文化中最標新立異的一道特色。無論在古老森林、繁華都市,或是廣袤草原、風情小鎮,都有無數雜碎美味的追隨者。如在菲律賓,豬雜不僅能窺見當地原著民“物盡其用”的潛意識,也充分展現人類着對食品的敬意。更令人驚訝的是有些雜碎甚至“進階”成為頂級食材。例如被比作“海底鵝肝”的日本鮟鱇魚肝,因其口感和味道讓食客趨附者眾。


    第二季第5集《雞肉風情説》

    無肉不歡,舉世皆同。由於雞的飼養週期短,雞肉逐漸成為人們最經濟最主流的蛋白質來源之一。從冰天雪地的東北再到高温酷暑的非洲,雞肉無疑已經成為世界飲食中最具有普及性的“共同語言”。在中國,雞是宴席上的重頭菜。雖然雞肉並不昂貴,但雞肉承載的“年味”和“儀式感”在國人的文化中得以保留。而由於雞在中國人飲食中的深入“參與”,不少地方的文化中都融入了“雞”元素。有別於大多傳統肉類食材的做法,近年來雞肉也開始變得零食化、快餐化。其中油炸式雞肉菜餚最為風行,由韓國流行起來的“炸雞配啤酒”甚至一度成為了年輕人聚會狂歡的標配。


    第二季第6集《顆粒蒼穹傳》

    世間食材萬千,蛋與卵在其中的地位卻十分獨特,以一己之力佔據一席之地。作為生命的最初形態,這是生命的初始形態,既較弱,又充滿能量,正如天地混沌未開。鯡魚籽、烏魚籽、蝦籽、雞蛋、鴨蛋,從遙遠的寒冷海域,到熱情的熱帶內陸,這一枚枚濃縮蒼穹傳奇的顆粒都成了餐桌上的奇蹟與日常,帶給人極致的味覺享受。


    第二季第7集《香腸萬象集》

    無論中外,食用香腸的歷史已久。香腸的食材來源豐富,豬肉、牛肉、墨魚、飛魚子都可披上腸衣,完成風味的華麗蜕變。香腸的出現是人們為了保存食材,便選用肉類的邊角料,打碎重組,灌入腸衣。風乾後的香腸擁有迷人的風味,漸漸成為人們日常中不可或缺的萬能肉食。


    第二季第8集《根莖春秋志》

    莖類食材之所以能牢牢佔據着人類餐桌上的“半壁江山”,正是由於它的“百搭”。例如山藥本身味道軟糯恬淡,和所有食材搭配都能別具風味,還有根莖食材中,最為常見、“其貌不揚”的土豆。在黑龍江,當地人賦予土豆新的形態,讓它從灰頭土臉“變身”晶瑩軟彈的粉條,土豆澱粉粉漿化作涓涓細流的畫面一定會讓觀眾倍感新奇。根莖食材並非一味的口感温和,它們中很多味道霸道。獨特的刺激性風味讓它們得以被榨取出極致美味、如“萬金油”般輔佐萬千菜品。


分集資料參考於 [6-22] 

風味人間幕後製作

《風味人間》微攝影
《風味人間》微攝影(9張)
該片運用超微觀攝影、顯微攝影等拍攝方式,將視角縮小到“分子級”,去窺見食物細微的變化和紋理。攝製組利用這些拍攝手法,可以讓觀眾看到在醃製的過程中,細小的鹽粒是如何一點點滲入到肉裏;也可以看到滷水與豆漿相遇後,如何凝結成豆腐。這類鏡頭只佔據整個片子的3%,但卻需要花很多心思。雖然能讓細節更加細膩完整地呈現在觀眾面前,但拍攝的失敗率很高,花了半個月的時間,可能就只完成了一個鏡頭。
該片第一集少年漁民用“鏢法”在海上逆浪追捕旗魚時,拍攝當年旗魚產量很低,分集導演張平做了兩套預案,如果沒有拍攝到冬季洄游的白肉旗魚,就等明年開春拍攝紅肉旗魚。拍攝的第一天,連旗魚的影子都沒有看到,出海鏢魚的場景一共拍了三天,才完成了拍攝。
在處理食物的後期聲音上,該片也努力做到盡善盡美。一個切饅頭片的鏡頭,上面是軟的,下面是膠的,這一刀下去那一瞬間的聲音,也要讓觀眾聽出來 [23] 

風味人間主創團隊

片頭主創人員
第一季
第二季
出品人
孫忠懷
孫忠懷
總製片人
馬延琨
馬延琨
總編審
王娟
黃傑
商業總策劃
王瑩
王瑩
製片人
朱樂賢
朱樂賢、張平
版權總監
馮亞莉

商業總監
孔育昭
孔育昭
市場總監
趙婧
趙婧
總顧問
沈宏非、蔡瀾、陳立
沈宏非、蔡瀾、陳立
首席科學顧問
雲無心
雲無心
解説
李立宏
李立宏
作曲
阿鯤
阿鯤
執行總導演
陳磊

總導演
陳曉卿
陳曉卿、李勇
片頭資料參考於 [24-25] 更多主創人員請參看分季資料和每集片尾

風味人間音樂原聲

信息
曲目
第一季專輯信息:
流派:Soundtrack 原聲
語種:純音樂
發行時間:2018-10-28
唱片公司:成都阿鯤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類型:錄音室專輯
歌手:阿鯤
資料參考於: [26-27] 
1 風味的春夏秋
2 時光
3 那些美好
4 機遇
5 旅行
6 廚房
7 風味人間《風味人間》片頭音樂
8 精緻的食物
9 做食物的背後
10Joe哥和中環
11做飯的交響曲
12與旗魚共舞
13新的發現
14宇畝與變蛋
15那些美好(鋼琴版)《風味人間》片尾音樂
16大自然
17烹飪
18辛勤
19廚房裏的功夫
20大刀金絲面
21微觀
22危險與希望
23異域1
24異域2
25異域3
26那些美好(Live)
第二季專輯信息:
流派:Soundtrack 原聲
語種:純音樂
發行時間:2020-4-26
唱片公司:成都小小青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類型:錄音室專輯
歌手:阿鯤
資料參考於 [28] 
1風味人間第2季主題音樂
2風
3動
4時光2
5艱難的獲取
6匠心-東方大師
7美好
8俏皮的食物
9沙茶醬
10微觀的轉化
11 遭豬蹄
12 田園牧歌
13靜(片尾音樂)
14崖蜜
15秘
16 微觀的轉化2
17匠心西方大師
18現
19 艱難的獲取(快)
20 微觀的轉化3
21 微觀的轉化4
22蒼茫

風味人間獲獎記錄

時間
頒獎方
獎項名稱
獲獎者
提名/獲獎
2018年
第十九屆中國視頻榜
推委會特別大獎
《風味人間》
獲獎 [29] 
2018年
第八屆“光影紀年——中國紀錄片學院獎”
最佳音樂音響獎
《風味人間》
獲獎 [30] 
2019年
中廣聯合2018年度中國最具影響力十大紀錄片
最具影響力紀錄片
《風味人間》
獲獎 [31] 
2020年
第30屆中國電視金鷹獎
最佳電視紀錄片
《風味人間》
提名 [32] 
2023年
第28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
國際傳播獎
《風味人間》
獲獎 [44] 
2023年
2023微博視界大會
年度品質作品
《風味人間》
獲獎 [45] 

風味人間發行信息

風味人間宣傳信息

《風味人間》超前首映會
《風味人間》超前首映會(5張)
2018年6月14日,該片在上海電視節發佈首款預告片 [33]  。10月8日,該片發佈定檔預告及3張海報,正式宣佈於10月28日21:00在騰訊視頻首播 [34]  。10月19日,火箭少女段奧娟為該片獻唱推廣曲《Scarborough Fair》 [35]  。10月22日,該片在騰訊視頻發佈微觀預告 [36]  。10月25日,該片在北京與成都兩地舉行“超前首映” [37] 

風味人間收視率

第一季收視率
期數
播出日期
時間段
浙江衞視CSM52收視情況
收視率%
收視份額%
第一期
10月28日
21:14-22:11
0.210
0.95
第二期
11月4日
21:07-22:04
0.259
1.099
第三期
11月11日
21:06-22:03
0.259
1.103
第四期
11月18日
21:05-22:03
0.288
1.188
第五期
11月25日
21:04-22:04
0.274
1.135
第六期
12月2日
21:07-22:05
0.320
1.372
第七期
12月9日
21:06-22:04
0.375
1.556
第八期
12月16日
21:07-22:07
0.332
1.448
第二季收視率
集數
播出日期
時間段
浙江衞視CSM59收視情況
收視率
收視份額%
排名
第一期
4月26日
21:20:02 -22:14:32
0.186
0.772
17
第二期
5月3日
21:20:03-22:14:32
0.337
1.496
14
第三期
5月10日
21:20:02 -22:14:48
0.343
1.462
15
第四期
5月17日
21:20:02 -22:13:53
0.446
1.905
12
第五期
5月24日
21:39:48-22:35:33
0.337
1.629
14
第六期
5月31日
21:20:02 -22:11:38
0.289
1.268
16
第七期
6月7日
21:20:02 -22:15:13
0.457
2.045
10
第八期
6月14日
21:20:023-22:12:57
0.222
0.969
18

風味人間作品評價

該片首次加入了海外美食,各種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對食物背後科學原 理的展示,以及剋制地講述美食與人的故事,可謂延續了“舌尖”系列的精華。該片以美食為核心的傳統,其中《山海之間》單元中美食出現的密集程度讓人目不暇接,食材的選取也延續了“舌尖”過去 的傳統,並不選擇早已成名在外的地方特色美食,而是按照單集美食課題去尋找相關的烹飪手法 和技藝,食材之稀缺和陌生化,讓不少當地人都感到頗為新奇 [2] (《北京日報》李夏至評)
該片不僅將全球美食一網打盡,還細數了美食背後的人生故事,食物流徙間的文化溯源等,在豐富了美食紀錄片層次的同時,更實現了風味與人文、情感、歷史的和諧統一 [38]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王晶評)
該片在展現中華美食基礎上擴大拍攝範圍,以食物為信使展現不同地域的風土人情和民族文化。創作者用顯微攝影和超微觀攝影等前沿拍攝手段,放大食物的質感和細節,再通過解説詞將世俗生活和人文情懷巧妙融合,讓觀眾感受到食物藴含的質樸情感和生活哲學。 [39]  (《人民網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