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題華清宮

鎖定
《題華清宮》,是北宋詩人杜常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作者在途徑華清宮時,看到悽清的景色,遙想昔日的繁華,有感而發。
這首詩的首句舒事,次句寫景,”曉風殘月“使全詩披上一層迷幻淒涼的色彩,後半段借景抒情,由唐溯漢,概述歷史的盛衰興亡。
此詩曾被誤以為唐代詩人王建所做,經《宋詩紀事》證實,為北宋詩人杜常於神宗元豐三年(1080年)所作。
作品名稱
題華清宮
作    者
杜常
創作年代
宋代
文學體裁
七言絕句

題華清宮作品原文

題華清宮1
華清宮 華清宮
行盡江南數十程2,曉風殘月入華清。
朝元閣上西風急3,都向長楊作雨聲4 [1] 

題華清宮註釋譯文

題華清宮詩句註釋

1、華清宮:在陝西臨潼驪山下,唐玄宗時建,昔日玄宗與貴妃遊樂的勝地。
2、數十程:數十個驛站的路程。
3、朝元閣:唐代宮殿,在華清閣內。
4、長楊:長楊宮,漢代的宮殿名,在今陝西省周至縣東南。宮中種白楊樹數畝,故名。 [2-3] 

題華清宮詩句譯文

結束了江南的漫長旅程,在將要天亮的時候,來到了華清宮。
這時候,朝元閣上颳起了西風,大風捲着雨滴落入了長楊宮中,遠遠得可以聽到悽清的雨聲。 [4] 

題華清宮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作者於神宗元豐三年(1080年)在江南通過艱辛長途跋涉,旅越數十個驛站的路程,終於披星戴月,冒着冷冷的曉風來到了西安華清宮。看到昔日繁華的宮殿,如今已是悽清的景色,在凜凜西風下一片荒涼,長陽宮的白楊樹林也雨聲瀟瀟,彷彿在講述着此時的歷代王朝的興衰和無情的更替!因此激發了詩人的無限感慨。

題華清宮作品賞析

詠歎華清風景,抒發盛衰之感,唐人早有不少名篇。如杜牧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霓裳一曲千峯頂,舞破中原始下來’(《過華清宮》),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在難乎為繼的情況下,要後來居上,就得推陳出新,獨闢蹊徑。這首《題華清宮》便是如此,它取景深遠,意味無窮,創造了獨特的意境,表現了深沉的感慨。
開頭兩句,概括交代這一趟行程,“曉風殘月”日夜兼行的氛圍,也點出了悽迷的驪山景色,為歷史悲劇的抒寫作了鋪墊。這是“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起句。接着,最精彩的兩句出現了:“朝元閣上西風急,都向長楊作雨聲。”從朝元閣到長楊宮,一方面由唐溯漢,拉開了時間的距離,廣闊的歷史背景令讀者生深邃之感。另一方面,漢、唐並稱盛世,而此時漢家宮苑、唐朝殿閣,都只成了籠罩於西風殘月之下的荒涼陳跡。這兩句一筆勾出千百年盛衰興亡的歷史,含藴豐贍。
末句”都向長楊作雨聲“,因殘月在天,西風”作雨聲“,則未必就是真的雨聲。聯想唐代詩僧毛可上人《秋寄從兄賈島》中的佳句”聽雨寒更徹,開門落葉深“,西風颯颯,落葉蕭蕭,令人疑為冷雨陣陣。寫景之妙,正在於這種象外句巧妙運用所取得的幻覺效果。何況,”長楊“又是一語雙關,既可指長楊宮,也可指樹木中的長楊。末兩句似乎也是幻覺的描寫,引人遐想。“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是司空圖詩品》指點人們寫詩、讀詩的一種方法。“朝元閣上西風急,都向長楊作雨聲。”風聲,雨聲,總是秋聲;聲聲入耳,一曲心聲而已。歷史的垂戒,憑弔的感喟,都融鑄在這首詩的意象中了。 [1]  [3] 

題華清宮作者簡介

杜常,北宋詩人,字正甫,衞州(今河南衞輝)人。昭憲皇后族孫。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進士(《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之一〇)。神宗熙寧末為濰州團練推官,歷都水監勾當公事、提舉永興軍等路常平等事(《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二六五、二七七)、河東轉運判官。元豐中提點河北西路刑獄,移秦鳳路,入為開封府判官(同上書卷三〇五、三二五)。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為河北路轉運使(同上書卷四六五),知梓州。元符元年(1098年),知青州(同上書卷四九六)。改鄆州、徐州、成德軍。徽宗崇寧中拜工部尚書。以龍圖閣學士知河陽軍。卒,年七十九。 [5] 

題華清宮作者之爭

一首萬口流傳的好詩,有時卻弄不清它的作者。這首《題華清宮》就曾被當做唐代作品而收入《全唐詩》和《唐詩別裁》,而《千家詩》收錄這首詩時,又標明為王建所作。其實此詩的作者是杜常,生活在北宋時代。據厲鄂《宋詩紀事》引《河上楮談》,可知作者於神宗元豐三年(1080年)九月二十七日宦遊秦、鳳時,路過華清,留下此詩。 [6] 
參考資料
  • 1.    《宋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年版,第710-711頁
  • 2.    根據《宋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年版相關內容編寫
  • 3.    傅德岷,盧晉.唐宋詩三百首鑑賞辭典.北京市:長江出版社,2008年:342-343頁
  • 4.    《詠華清宮》王建  .科教時空[引用日期2014-05-04]
  • 5.    七言絕句 詠華清宮(宋·杜常)  .中國網.2008-10-20[引用日期2014-05-04]
  • 6.    蔣楚麟,趙得見.古詩賞析 2.北京市: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年:87頁